银鞍白马度春风 第72节
第79章
当年杨氏一案, 就始于岭南道一位中州别驾冒死送出的一封血书,血书中状告杨大将军隐瞒本要上报朝廷的矿脉消息,私自开矿, 开炉炼钢,为其私兵铸器。
收到信的御史将此事上报, 荣景帝大怒,即刻派刑部之人前去岭南调查此事。等刑部的人到了岭南, 那中州别驾却失踪了,生不见人, 死不见尸。府兵与衙差们搜寻了七天七夜, 才在城外找到了破碎的血衣, 想来那别驾已然遭遇了不测,被人灭口了。
刑部的人在别驾书房的密格中找到地图, 按照地图暗中寻到了矿场,发现那里确实有兵丁在开采矿石, 开炉冶炼, 当即证实了别驾血书所言。荣景帝得知此事,立即下令卸了杨氏兵权,下狱看押。
杨大将军拒不认罪, 只说其中仍有内情,他要亲自面见圣上为自己辩驳,对刑部的人却是不肯再开口了。这时,陆续又有岭南的官员暗中前来面见刑部的官员, 举告杨氏及其一脉的武将, 自南诏与大周和谈之后, 仍不肯止息兵戈, 借剿匪之名索要军需, 牢牢掌控着兵权。更有甚者,这南境的一些所谓山寨,就是他们杨氏豢养私兵的所在!
无战而养兵,所图为何,不言而喻。
这样一来,除了杨氏一家,岭南道大半的武将都被牵扯了进来,荣景帝大发雷霆,一时间,朝野上下皆是噤若寒蝉。
而正是这时,北境霍老将军急报求援。
后来,在彻查杨氏所辖军队之时,其实并未找到什么私铸的兵器,只是那时杨氏父子已死,涉事的武将又都在喊冤。刑部的人只以为兵器被藏在了岭南的深山老林之中,以此结论结案。毕竟,岭南十万大山,去找寻被藏起来的兵器,也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被私开的矿场,已是铁证如山。
当时萧璃告知王放北狄人所用的兵器,与流落于南境山匪寨子中的兵器同出一处之时,王放立马便想到了那一批没有被找到的杨氏私铸兵器!
这世间哪就有这么巧合的事?王放从来不相信巧合。
如今听了这些经验丰富的匠人们的评估,王放心中几乎已经可以确信,当年的南境,只怕确实有人在私开铁矿,私铸兵器,却不是杨氏,也不是这一处矿脉罢了。
“还有一件事,大人。”那最年长的匠人思索了片刻,又说道:“小的们也看了那废弃的炼铁炉,观其样式,那并不是冶钢的炉,只可炼生铁。”
既然已有了结论,对于此刻的王放与军师来说,再听见什么都不会觉得奇怪了。
军师摸了摸胡子,说道:“可否请几位师傅们写下对此处矿脉的评估?”
“可以可以。”几人皆是剑南道极有经验的匠人,写下这些并不算难。
“还请画出此处炼炉的样式,并注明其用处,我等好将其归录在案。”王放跟着说了一句。
匠人连声称是。
另一边,萧璃收到了两人探查所得到的消息,确认了心中的猜想,那就是这岭南十万大山中,怕是真的存在着一座矿场,在挖矿炼钢,私自买卖钢铁。
现如今他们不能大张旗鼓地调查,沿着山匪这一条路子暗中查探就是最好的方法。这一查,就查到了今日,查到了现如今他们要攻打的山寨——千石寨。
千石寨与他们这两年以来打过的其他山寨都不一样,纪律很是严明。像之前那些山寨,乌合之众更多,不论是打探还是攻打都不算难,有时甚至还能用一下离间之计,不战而屈人之兵。但这个千石寨,收买不得,挑拨不得,连探查地形都很难。而且千石寨占了三个山头,三个山头呈三角之势,互为护卫,岗哨设计的也巧妙,几乎断绝了萧璃他们偷袭取巧的可能。
萧璃,霍毕,还有范烨商议了一夜,最终定下的计策,放弃强攻,但是却要不惜一切代价,切断三座山之间往来的通路,让这三座山各成孤岛。
这之后,便要耐下性子,以兵围之,看谁能耗得过谁了。
这一围,就围了近三个月。
范烨找到萧璃时,发现她正盘腿坐在一个树杈之上,嘴里咬着一根草杆儿,目光则直直地看着其中一座山头。
他们在这里一耗就是三个月,几乎不曾沐浴过,范烨猜测他们大约都是馊的。之所以是猜测,是因为他们自己已经闻不出自己身上的味道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久居鲍市而不闻其臭吧。范烨看着自己身上已看不出本色的铠甲和衣衫,不由得好笑,不明白他堂堂国公世子怎么就沦落到了这个地步。
范烨走到树下,仰头喊道:“阿璃,用暮食了。”
萧璃没有立刻应声,而是继续盯着那座山头,不觉间险些把草杆儿吃下去。
“徐都尉只说这种草杆儿嚼起来有甜味儿,可是并没说能整根吃下去!”眼看着萧璃都快把草杆儿咽下去了,范烨连忙提高声音。
“呸,呸呸呸。”回过神来的萧璃也发现了嘴里的不同寻常,连忙把已经没有味道的草杆儿吐了出去。
“你想什么想得这么出神?”范烨好奇问道。
“大范你说,他们寨子里还能有多少存粮?”萧璃摸着下巴,低头看向树下的范烨,问。
这两年三人并肩作战,已经很熟了,故而也不再以殿下世子将军相称。萧璃喊霍毕老霍,到了范烨这里,就也想叫他老范,却被范烨严词拒绝。他上面还有个阿爹范国公,他怎么也轮不到被叫做老范。若是叫小范呢,可他下面还有个比他还小的弟弟范,同样不合适。
两个称呼都被拒绝,萧璃怒了,直接决定叫他大范,在老范和小范之间,有理有据,按照范烨之前拒绝的逻辑来讲,大范正好适合他,无可反驳。
范烨张了张嘴,最后无奈闭上,那句‘你可以唤我阿烨’的话,到底还是没有说出口。
“你是觉得他们存粮已尽?”范烨不再纠结称呼,听到萧璃的问题,也严肃起来,反问。
“那边儿两个我不是很清楚。”萧璃往另外两个山头的方向指了指,然后又指向她刚才死盯着的山头,说:“自五日之前,这座山里每日便只燃一次炊烟了。老霍他们盯着另一边,一会儿问问他们那边如何。”
“有没有可能,他们只开一次火,造一日的饭食?”范烨提出一种可能。
“为了什么?迷惑我们?”萧璃不太赞同,道:“而且米量加倍,燃炊烟的时间却短了,饭能烧熟吗?”
范烨愣了,君子远庖厨,这问题的答案他还真的不清楚。
萧璃跳了下来,拍拍身上的枯枝碎叶,然后说:“走吧,回去商议一下。弓箭手把天上飞的都射了下来,他们不可能用飞鸽传讯,也无人可以通过我们哨卡,除非他们能靠旗语沟通定出一套计策,不然,这三山就只能各自为政了。”
萧璃和范烨回到营地的时候,霍毕也正好回来,他手里提着几个飞禽,正是今天射下来的。
“雁?”萧璃看着霍毕手里的飞禽,眼睛微微瞪大。
“怎么了?”霍毕看着手里的加餐,不知萧璃为何作此表情。
“雁不可驯服,不会做传讯之用。”萧璃说。
霍毕:不是你说的把天上飞的都打下来吗?
“且雁为忠贞之鸟,你打死了这个,它的配偶怕也活不成了……”萧璃继续说。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一对鸟儿的夫妻之情呢?”他现在只想吃肉。
“……我的意思是说,你不如把它们夫妻都打下来,也好叫他们团圆。一家人还是整整齐齐的好。”萧璃继续说着刚才没说完的话。
霍毕和范烨:“……”不知道为什么,萧璃总是能说出一些让人听了很想打她的话。
霍毕送了萧璃一个大大的白眼,然后提着手里的加餐往篝火那边走了。
霍毕身后,萧璃的目光逐渐下移,沉默地落在那只死雁上,久久没有移开。
*
江南道,洪州刺史府
赵念和洪州军一路护送裴晏到了洪州府城,接风宴早就已经准备好,裴晏盛情难却,只好随赵念去了他的府邸,由他为自己接风。宴会上作陪的,除了刺史夫人范式,还有洪州的几个别驾。
“水患天灾之时,一切从简,薄酒陋席,还请裴大人不要见怪。”宴会上,赵念举杯,对裴晏说,接着,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有食有水足矣,赵大人客气了。”裴晏亦喝光了婢女所斟之酒。
“裴大人豪爽!”一个别驾称赞道。
“如今天下谁人不知裴大人去岁在山南道防治旱灾的壮举,陛下还下旨让大周十道的官员参考裴大人在山南的举措,依样画葫芦呢。”一个中州别驾说:“我敬裴大人一杯。”
裴晏眼中微微闪过一丝得意之色,又很快掩去,他微微勾唇,又饮了一杯酒。酒杯一空,他身边跪坐的美艳婢女便马上将酒杯填满。
“就怕我等愚笨,画虎不成反类犬啊。”另一个官员叹气,道:“如今赈灾治灾有了裴大人坐镇,我们心中也更安然了些,来,我也敬裴大人一杯。”
又是一杯酒,一饮而尽。
作者有话说:
裴晏:又是演的一天
*
卷二前面26章是两条时间线来回跳,从27章开始就是江南线和岭南线两条物理线来回跳,直到双线合并。江南和岭南这两条线的时间轴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80章
“其余两峰的炊烟并不见改变。”用暮食的时候, 霍毕与徐都尉对萧璃说。
“你们说,第三峰没粮的可能性有多少?”萧璃啃着一只烤熟的鸟腿,问。
“虽说每日进食可能减少, 应该还不至于到弹尽粮绝之时。”徐都尉道。
“一峰的人饿着肚子,另外两峰却仍每日两顿, 你们若是第三峰的人,会不会心头不爽快?”萧璃继续啃着鸟骨头, 尽管上面已经一丝肉都没有了。
霍毕看不下去,把自己那个鸟腿递了过去。
“我就是磨磨牙, 不是馋肉。”萧璃摆摆手拒绝, 继续啃她那根干干净净的骨头。
霍毕:你是耗子吗?还磨牙?
“你又想使离间之计吗?”范烨问。
“唔, 这个得好好想想。”萧璃摸着下巴,然后眼睛一亮, 说:“明日派几人回城,买几头猪羊回来, 犒劳犒劳大家。”
霍毕:所以还是馋肉了对吗?
“对了, 叫他们多买些味道重的香辛之料,咱们就找个风口之地,好好的乐呵一下。”萧璃继续说道。
*
萧璃在岭南道深山密林中喂蚊子的时候, 裴晏正在江南道洪州刺史的府上听着奉承饮着酒。那些江南道的官员你一言我一语地,让裴晏不知不觉间喝尽了整整一壶酒。在他身边伺候的婢女见到,连忙从身后候着的侍女手中拿过一个满壶,继续给裴晏的杯中满上酒。
“说起来, 夫人自小在长安长大, 不知可见过裴大人少年意气时的模样?”酒过三巡, 大家不知怎么说起了少年时的趣事, 赵念忽然看向身边的女子, 说。
他身边女子,也就是赵夫人范氏掩嘴一笑,道:“我可不算自小在长安长大,我自小便随父亲在南境,去到长安时,已是金钗之年了。”
“夫人不要顾左右而言他,你直说是否见过。”赵念此刻也有些醉了,于是很有些不依不饶。
时下风气虽不如先秦时一般豪放,却也并不森严,同龄的少年少女,尤其是那些贵胄,一同跑马打猎或是赏花游园也是常事。三皇子萧杰就偏爱牡丹,时常跟那些同他交好的王孙公子游牡丹园。萧璃就不说了,朱雀大道上常常能看见她与伙伴们纵马而过的身影,堪称长安一景。
所以,尽管赵念一再追问,却也不算失礼。
范氏垂眸,无奈地笑了笑,正要开口说话,却听见裴晏的声音率先响起:“我少时多在东宫伴读,倒是并未曾见过赵夫人。”
范氏抬眸,见到食案后,裴晏端正的坐姿与染上些醉意却仍然清冷的眸子,笑了笑,道:“确实不曾。”
赵念得了答案,这才不再追问。范氏也没有再说话,只是给自己倒了一杯绵软的桂花酿。
其实是见过的,就在她第一次去长安的时候,那时她还是范烟,而不是赵夫人。
那时坐在皇位上的还是萧璃的父亲永淳帝,阿爹跟着彼时仍是王爷的荣景帝回长安为永淳帝贺寿。那时候,父亲不过是一个跟在王爷身后的,不太显眼的武将罢了。
永淳帝为显恩厚,特地为兄长办了接风宴,跟着萧效的那些武将也得了恩典,可携家眷进宫赴宴。
她便是在进宫赴宴时,第一次见到的裴晏。
她因为在宴席上喝多了果子汁,席中被宫女带着去净房,回来的途中,偶然见到了一个跟她差不多年岁的小郎君,那小郎君的眉目好看极了,比她在南境见到过的所有人加起来都要更好看。
她看见那个小郎君端端正正地站在假山前,不知在等着什么。
下一刻,假山上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一个女娃娃,头发上还顶着几片叶子,她迈着小短腿噔噔噔跑到小郎君身边,唰地一下把什么扔到了小郎君的身上。
当年杨氏一案, 就始于岭南道一位中州别驾冒死送出的一封血书,血书中状告杨大将军隐瞒本要上报朝廷的矿脉消息,私自开矿, 开炉炼钢,为其私兵铸器。
收到信的御史将此事上报, 荣景帝大怒,即刻派刑部之人前去岭南调查此事。等刑部的人到了岭南, 那中州别驾却失踪了,生不见人, 死不见尸。府兵与衙差们搜寻了七天七夜, 才在城外找到了破碎的血衣, 想来那别驾已然遭遇了不测,被人灭口了。
刑部的人在别驾书房的密格中找到地图, 按照地图暗中寻到了矿场,发现那里确实有兵丁在开采矿石, 开炉冶炼, 当即证实了别驾血书所言。荣景帝得知此事,立即下令卸了杨氏兵权,下狱看押。
杨大将军拒不认罪, 只说其中仍有内情,他要亲自面见圣上为自己辩驳,对刑部的人却是不肯再开口了。这时,陆续又有岭南的官员暗中前来面见刑部的官员, 举告杨氏及其一脉的武将, 自南诏与大周和谈之后, 仍不肯止息兵戈, 借剿匪之名索要军需, 牢牢掌控着兵权。更有甚者,这南境的一些所谓山寨,就是他们杨氏豢养私兵的所在!
无战而养兵,所图为何,不言而喻。
这样一来,除了杨氏一家,岭南道大半的武将都被牵扯了进来,荣景帝大发雷霆,一时间,朝野上下皆是噤若寒蝉。
而正是这时,北境霍老将军急报求援。
后来,在彻查杨氏所辖军队之时,其实并未找到什么私铸的兵器,只是那时杨氏父子已死,涉事的武将又都在喊冤。刑部的人只以为兵器被藏在了岭南的深山老林之中,以此结论结案。毕竟,岭南十万大山,去找寻被藏起来的兵器,也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被私开的矿场,已是铁证如山。
当时萧璃告知王放北狄人所用的兵器,与流落于南境山匪寨子中的兵器同出一处之时,王放立马便想到了那一批没有被找到的杨氏私铸兵器!
这世间哪就有这么巧合的事?王放从来不相信巧合。
如今听了这些经验丰富的匠人们的评估,王放心中几乎已经可以确信,当年的南境,只怕确实有人在私开铁矿,私铸兵器,却不是杨氏,也不是这一处矿脉罢了。
“还有一件事,大人。”那最年长的匠人思索了片刻,又说道:“小的们也看了那废弃的炼铁炉,观其样式,那并不是冶钢的炉,只可炼生铁。”
既然已有了结论,对于此刻的王放与军师来说,再听见什么都不会觉得奇怪了。
军师摸了摸胡子,说道:“可否请几位师傅们写下对此处矿脉的评估?”
“可以可以。”几人皆是剑南道极有经验的匠人,写下这些并不算难。
“还请画出此处炼炉的样式,并注明其用处,我等好将其归录在案。”王放跟着说了一句。
匠人连声称是。
另一边,萧璃收到了两人探查所得到的消息,确认了心中的猜想,那就是这岭南十万大山中,怕是真的存在着一座矿场,在挖矿炼钢,私自买卖钢铁。
现如今他们不能大张旗鼓地调查,沿着山匪这一条路子暗中查探就是最好的方法。这一查,就查到了今日,查到了现如今他们要攻打的山寨——千石寨。
千石寨与他们这两年以来打过的其他山寨都不一样,纪律很是严明。像之前那些山寨,乌合之众更多,不论是打探还是攻打都不算难,有时甚至还能用一下离间之计,不战而屈人之兵。但这个千石寨,收买不得,挑拨不得,连探查地形都很难。而且千石寨占了三个山头,三个山头呈三角之势,互为护卫,岗哨设计的也巧妙,几乎断绝了萧璃他们偷袭取巧的可能。
萧璃,霍毕,还有范烨商议了一夜,最终定下的计策,放弃强攻,但是却要不惜一切代价,切断三座山之间往来的通路,让这三座山各成孤岛。
这之后,便要耐下性子,以兵围之,看谁能耗得过谁了。
这一围,就围了近三个月。
范烨找到萧璃时,发现她正盘腿坐在一个树杈之上,嘴里咬着一根草杆儿,目光则直直地看着其中一座山头。
他们在这里一耗就是三个月,几乎不曾沐浴过,范烨猜测他们大约都是馊的。之所以是猜测,是因为他们自己已经闻不出自己身上的味道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久居鲍市而不闻其臭吧。范烨看着自己身上已看不出本色的铠甲和衣衫,不由得好笑,不明白他堂堂国公世子怎么就沦落到了这个地步。
范烨走到树下,仰头喊道:“阿璃,用暮食了。”
萧璃没有立刻应声,而是继续盯着那座山头,不觉间险些把草杆儿吃下去。
“徐都尉只说这种草杆儿嚼起来有甜味儿,可是并没说能整根吃下去!”眼看着萧璃都快把草杆儿咽下去了,范烨连忙提高声音。
“呸,呸呸呸。”回过神来的萧璃也发现了嘴里的不同寻常,连忙把已经没有味道的草杆儿吐了出去。
“你想什么想得这么出神?”范烨好奇问道。
“大范你说,他们寨子里还能有多少存粮?”萧璃摸着下巴,低头看向树下的范烨,问。
这两年三人并肩作战,已经很熟了,故而也不再以殿下世子将军相称。萧璃喊霍毕老霍,到了范烨这里,就也想叫他老范,却被范烨严词拒绝。他上面还有个阿爹范国公,他怎么也轮不到被叫做老范。若是叫小范呢,可他下面还有个比他还小的弟弟范,同样不合适。
两个称呼都被拒绝,萧璃怒了,直接决定叫他大范,在老范和小范之间,有理有据,按照范烨之前拒绝的逻辑来讲,大范正好适合他,无可反驳。
范烨张了张嘴,最后无奈闭上,那句‘你可以唤我阿烨’的话,到底还是没有说出口。
“你是觉得他们存粮已尽?”范烨不再纠结称呼,听到萧璃的问题,也严肃起来,反问。
“那边儿两个我不是很清楚。”萧璃往另外两个山头的方向指了指,然后又指向她刚才死盯着的山头,说:“自五日之前,这座山里每日便只燃一次炊烟了。老霍他们盯着另一边,一会儿问问他们那边如何。”
“有没有可能,他们只开一次火,造一日的饭食?”范烨提出一种可能。
“为了什么?迷惑我们?”萧璃不太赞同,道:“而且米量加倍,燃炊烟的时间却短了,饭能烧熟吗?”
范烨愣了,君子远庖厨,这问题的答案他还真的不清楚。
萧璃跳了下来,拍拍身上的枯枝碎叶,然后说:“走吧,回去商议一下。弓箭手把天上飞的都射了下来,他们不可能用飞鸽传讯,也无人可以通过我们哨卡,除非他们能靠旗语沟通定出一套计策,不然,这三山就只能各自为政了。”
萧璃和范烨回到营地的时候,霍毕也正好回来,他手里提着几个飞禽,正是今天射下来的。
“雁?”萧璃看着霍毕手里的飞禽,眼睛微微瞪大。
“怎么了?”霍毕看着手里的加餐,不知萧璃为何作此表情。
“雁不可驯服,不会做传讯之用。”萧璃说。
霍毕:不是你说的把天上飞的都打下来吗?
“且雁为忠贞之鸟,你打死了这个,它的配偶怕也活不成了……”萧璃继续说。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一对鸟儿的夫妻之情呢?”他现在只想吃肉。
“……我的意思是说,你不如把它们夫妻都打下来,也好叫他们团圆。一家人还是整整齐齐的好。”萧璃继续说着刚才没说完的话。
霍毕和范烨:“……”不知道为什么,萧璃总是能说出一些让人听了很想打她的话。
霍毕送了萧璃一个大大的白眼,然后提着手里的加餐往篝火那边走了。
霍毕身后,萧璃的目光逐渐下移,沉默地落在那只死雁上,久久没有移开。
*
江南道,洪州刺史府
赵念和洪州军一路护送裴晏到了洪州府城,接风宴早就已经准备好,裴晏盛情难却,只好随赵念去了他的府邸,由他为自己接风。宴会上作陪的,除了刺史夫人范式,还有洪州的几个别驾。
“水患天灾之时,一切从简,薄酒陋席,还请裴大人不要见怪。”宴会上,赵念举杯,对裴晏说,接着,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有食有水足矣,赵大人客气了。”裴晏亦喝光了婢女所斟之酒。
“裴大人豪爽!”一个别驾称赞道。
“如今天下谁人不知裴大人去岁在山南道防治旱灾的壮举,陛下还下旨让大周十道的官员参考裴大人在山南的举措,依样画葫芦呢。”一个中州别驾说:“我敬裴大人一杯。”
裴晏眼中微微闪过一丝得意之色,又很快掩去,他微微勾唇,又饮了一杯酒。酒杯一空,他身边跪坐的美艳婢女便马上将酒杯填满。
“就怕我等愚笨,画虎不成反类犬啊。”另一个官员叹气,道:“如今赈灾治灾有了裴大人坐镇,我们心中也更安然了些,来,我也敬裴大人一杯。”
又是一杯酒,一饮而尽。
作者有话说:
裴晏:又是演的一天
*
卷二前面26章是两条时间线来回跳,从27章开始就是江南线和岭南线两条物理线来回跳,直到双线合并。江南和岭南这两条线的时间轴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80章
“其余两峰的炊烟并不见改变。”用暮食的时候, 霍毕与徐都尉对萧璃说。
“你们说,第三峰没粮的可能性有多少?”萧璃啃着一只烤熟的鸟腿,问。
“虽说每日进食可能减少, 应该还不至于到弹尽粮绝之时。”徐都尉道。
“一峰的人饿着肚子,另外两峰却仍每日两顿, 你们若是第三峰的人,会不会心头不爽快?”萧璃继续啃着鸟骨头, 尽管上面已经一丝肉都没有了。
霍毕看不下去,把自己那个鸟腿递了过去。
“我就是磨磨牙, 不是馋肉。”萧璃摆摆手拒绝, 继续啃她那根干干净净的骨头。
霍毕:你是耗子吗?还磨牙?
“你又想使离间之计吗?”范烨问。
“唔, 这个得好好想想。”萧璃摸着下巴,然后眼睛一亮, 说:“明日派几人回城,买几头猪羊回来, 犒劳犒劳大家。”
霍毕:所以还是馋肉了对吗?
“对了, 叫他们多买些味道重的香辛之料,咱们就找个风口之地,好好的乐呵一下。”萧璃继续说道。
*
萧璃在岭南道深山密林中喂蚊子的时候, 裴晏正在江南道洪州刺史的府上听着奉承饮着酒。那些江南道的官员你一言我一语地,让裴晏不知不觉间喝尽了整整一壶酒。在他身边伺候的婢女见到,连忙从身后候着的侍女手中拿过一个满壶,继续给裴晏的杯中满上酒。
“说起来, 夫人自小在长安长大, 不知可见过裴大人少年意气时的模样?”酒过三巡, 大家不知怎么说起了少年时的趣事, 赵念忽然看向身边的女子, 说。
他身边女子,也就是赵夫人范氏掩嘴一笑,道:“我可不算自小在长安长大,我自小便随父亲在南境,去到长安时,已是金钗之年了。”
“夫人不要顾左右而言他,你直说是否见过。”赵念此刻也有些醉了,于是很有些不依不饶。
时下风气虽不如先秦时一般豪放,却也并不森严,同龄的少年少女,尤其是那些贵胄,一同跑马打猎或是赏花游园也是常事。三皇子萧杰就偏爱牡丹,时常跟那些同他交好的王孙公子游牡丹园。萧璃就不说了,朱雀大道上常常能看见她与伙伴们纵马而过的身影,堪称长安一景。
所以,尽管赵念一再追问,却也不算失礼。
范氏垂眸,无奈地笑了笑,正要开口说话,却听见裴晏的声音率先响起:“我少时多在东宫伴读,倒是并未曾见过赵夫人。”
范氏抬眸,见到食案后,裴晏端正的坐姿与染上些醉意却仍然清冷的眸子,笑了笑,道:“确实不曾。”
赵念得了答案,这才不再追问。范氏也没有再说话,只是给自己倒了一杯绵软的桂花酿。
其实是见过的,就在她第一次去长安的时候,那时她还是范烟,而不是赵夫人。
那时坐在皇位上的还是萧璃的父亲永淳帝,阿爹跟着彼时仍是王爷的荣景帝回长安为永淳帝贺寿。那时候,父亲不过是一个跟在王爷身后的,不太显眼的武将罢了。
永淳帝为显恩厚,特地为兄长办了接风宴,跟着萧效的那些武将也得了恩典,可携家眷进宫赴宴。
她便是在进宫赴宴时,第一次见到的裴晏。
她因为在宴席上喝多了果子汁,席中被宫女带着去净房,回来的途中,偶然见到了一个跟她差不多年岁的小郎君,那小郎君的眉目好看极了,比她在南境见到过的所有人加起来都要更好看。
她看见那个小郎君端端正正地站在假山前,不知在等着什么。
下一刻,假山上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一个女娃娃,头发上还顶着几片叶子,她迈着小短腿噔噔噔跑到小郎君身边,唰地一下把什么扔到了小郎君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