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为什么不一样?
  深夜。
  一辆黑色奥迪,行驶在酒店的路上。
  江浩坐在后排,目光灼灼的看着手上的那条护身符,心中冷笑。
  1.6亿,到底值不值?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
  但对江浩来说,实在是太值了。
  既给四家公司做了广告,竖立企业形象,又在帝都大佬的心目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
  最重要的是,居然获得了前世的线索。
  韩家?
  江浩摩挲着黝黑的吊牌,心中冷笑,“没想到,最后一块居然就在韩家手上。”
  前排的高凛,抬头看了一眼反光镜,肃声道:“老板,本来我还以为关家老爷子一死,这线索就断了,没想到,居然在拍卖晚会上遇到了,这也太巧了。”
  连一向吝啬言辞的高凛,都忍不住感慨多说了两句。
  江浩不禁感慨:“是啊!”
  “我记得,关老爷子不是说,他们关家并不是主谋,莫非……”高凛迟疑的看了下反光镜。
  江浩点了点头,面色阴沉:
  “不错!那关老爷子临终前暗指,关家并不是罪魁祸首。那只剩下一种可能,韩家……才是杀死我江家的幕后元凶。”
  说着,江浩眼眸变得深邃起来。
  两世为人,除了老爸,江浩都没见过爷爷奶奶那一辈人,还有江家的其他亲人。
  但,血浓于水。
  既然自己流着江家的血脉,身为江家人,这个仇,必须报!
  更何况,前世自己莫名其妙的死亡,指不定是自己身上的那块护身符,无意间被韩家人看到,才引来杀身之祸。
  思绪中,不知不觉车子已经到了酒店停车场。
  江浩攥着护身符,冷着脸走进房间。
  “老板,可以给我看看吗?”
  高凛跟着进屋,好奇问道。
  对于高凛,江浩还是很放心的。
  这是一个拿生命证明了自己忠诚的男人,对于人才,江浩历来都给予丰厚的报酬和充分的信任。
  “给。”
  高凛从江浩手中接过护身符。
  才看了几眼。
  就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老板,这条护身符,是假的!”
  “什么?”
  原本沉浸在收获线索的喜悦中的江浩,勃然变色。
  ……
  咣当!
  咣当!
  韩家大宅。
  气急败坏的韩天凯,抓起客厅茶几上珍贵的宋朝瓷器,一连往地上淬了好几个。
  路过的下人们,都战战兢兢的踮起脚尖走路,唯恐惹怒到了这位少东家。
  “怎么了?”
  念完佛经的韩山,捻着一串佛珠,走到客厅门口,看到碎了一地的瓷器,微微皱眉,先挥了挥手,示意下人们退下。
  韩天凯坐在紫檀木椅上,喘着粗气,咬牙切齿:“今天晚会,您儿子被那姓江的小子耍了,被人看了笑话,脸都丢光了!”
  “丢脸?”
  韩山面无表情的走进来,“丢什么脸?谁敢笑话?谁有资格笑话咱们?”
  韩天凯没好气的道:“亏我还自诩神机妙算,布了那么大一个局,叫了那么多记者来采访,没想到,那小子居然就是浩瀚投资的老板,现在那些媒体,指不定就在写新闻稿,怎么嘲笑韩家吧?您儿子啊,都成了别人嘴里的笑料了……”
  韩山朝管家招了招手,示意下人先清扫了客厅,上了热茶,这才坐下来,慢吞吞的道:
  “天凯啊!我跟你说过多少次,这布局啊,别计算一时的得失,眼光啊要放长远一点。”
  韩天凯一愣:“您的意思是?”
  韩山喝着茶,慢条斯理:“在我看来,韩家才是这次最大的受益者。”
  韩天凯更纳闷了,“儿子听不懂。”
  韩山淡淡一笑:“咱们只花了一块破石头,而对方却吐血砸了1.6亿,你说谁的损失大?”
  韩天凯想了想,转怒为喜。
  不过,他又不悦的道:“爸,怎么能说是破石头了?那块护身符,平日你都视为珍宝,摸都不让我摸,今天居然舍得送出去……”
  “假的!”
  不等儿子说完,老头就高声打断,满是褶皱的老脸,露出一个老狐狸般意味深长的笑容。
  “假的?”
  韩天凯吃惊的站起来。
  韩山冷冷一笑:“那是我托人,在古玩街找了一个老掌柜,一模一样做了个旧物件。”
  韩天凯愣了愣,恍然。
  “我当时还纳闷了,平时你摸都舍不得让我摸,这次居然舍得捐出去。原来是个西贝货!”
  “哈哈哈……”
  韩天凯仰天大笑,“那姓江的小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爸您这只老猎手啊!我真好奇,他知道这个真相后,是怎么一副精彩的表情……”
  “淡定一点!”
  韩山却很平静,抬了抬手,示意儿子坐下。
  “不要在乎那个姓江的小崽子,咱们眼下,还是把注意力,放回到那3亿捐款上。”
  韩天凯浑身一颤:“爸,你的意思是,趁机捞一笔?”
  韩山微微眯了眯眼,冷冷道:“送上门的机会,咱们可不能视而不见啊!”
  两父子对视,仰天大笑。
  深夜,一阵如夜枭般渗人的鬼笑声,回荡在韩家大宅的上空。
  ……
  随着慈善晚会结束,捐赠金陆陆续续到帐,也许,某些人就是口嗨,回家就不认账,或是百般借口拖延。
  但江浩下了指示,旗下四家公司的捐献金,第二天就划到了慈善捐款账号上,又引来全国媒体一阵盛赞。
  尤其是幸福集团,第一批价值3000万的牛奶、果汁,在连夜赶工下,第三天就运到了慈善机构统一的物资接收中心。
  但帝都慈善机构效率很慢。
  拖了近一周,才发放到灾民手中。
  帝都,一家普通市民家中。
  一家三口正在看央视新闻。
  央视女记者,走进一座临时搭建的帐篷中,采访一位抱着三岁小女孩的妈妈:
  “您好,请问当地县政府给你们发放救灾物资了吗?吃的够不够?”
  那位抱着孩子的妈妈,感激涕零:“谢谢党,谢谢政府的关心,不仅给我们发放了救济金,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粮油食品,我们都对灾后重建充满了信心。”
  看到这一幕。
  电视机前的年轻父母,感动得眼圈微红。
  然而,旁边正在喝牛奶的小女儿,却指着电视机中同样在喝牛奶的女孩,仰起小脸,天真的问:
  “妈妈,为什么她喝的牛奶,跟我的不一样。”
  “傻孩子,都是一样的啊!”
  妈妈宠溺的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
  小女孩纳闷的挠了挠头顶,嘀咕道:“明明就是不一样的啊!那个福字,好像多了一撇啊?”
  记者虽然没注意到这个细微的差异,但随着新闻播出,在亿万观众面前,总有一些眼尖的群众,发现了这个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