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节
朱允炆唤来双喜,耳语一番,不多时,宁妃、淑妃、贤妃还有没封号的伊真儿都到了坤宁宫,在马恩慧不解的眼神中,双喜送过来五套天青色监生冬服。
“这是……”
马恩慧不知道朱允炆什么意思。
淑妃莞尔一笑,拿起监生冬服在胸口展开,比划着说:“皇后,这是让我们扮监生呢。皇上该不会是想带我们去国子监吧?那里已经休课了,可没什么人会教授课业。”
朱允炆笑道:“整日里待在宫里,你们烦闷,朕也烦闷,今日无事,朕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快换好衣服,我们也好出宫。”
“出宫?”
宁妃兴奋起来,抓起一套监生服就跑到了屏风后面,马恩慧见朱允炆兴致勃勃,也拿了衣服,淑妃与贤妃自是欢喜,取了衣服说笑着走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伊真儿竟直接当着朱允炆的面就把衣服给脱了下来,显露出妖娆的身姿,然后伸出纤纤玉手,似乎还看了一眼朱允炆,才开始穿监生服。
朱允炆眼珠子都快飞出去了,该死啊,这女人就是个祸水,一点廉耻心都没有,看来需要找机会给她好好上上课,讲讲大明的礼仪。
马恩慧走出来,看着已经换好衣服的伊真儿,如果不是顾及自己皇后的架子,怕都要亲自上手了,就这,还威胁了好几眼。
伊真儿没心没肺,就知道笑,她一笑,马恩慧的气也生不起来了,不得不说,伊真儿容貌的天然美,性情中的纯善美,夹杂着一种魅惑,就连女子也会多几分宽容。
“走吧。”
朱允炆带人出了坤宁宫,门外已备好了辇车,六人上了车之后,车架便缓缓而行。考虑到宁妃怀有身孕,辇车的速度很慢,也很平稳。
出了皇宫,宁妃掀起窗帘看向外面,却没有感觉到寒风吹进来,不由好奇,伸手摸了摸,才惊呼道:“这是玻璃?”
“是啊,这样冬日就不需要太厚重的窗帘,即能保温,还不会遮挡视线。”
朱允炆设计了玻璃窗,还是可推移的那一种,这对于大明匠人而言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只不过匠人考虑到安全问题,用细小的铜丝作了围栏,哪怕是玻璃被击碎,也不至于全部掉到车里面。
京师很是热闹,马车走走停停,路上还堵了不少次,到了国子监附近时,倒是轻巧许多,三匹马也走得更为稳健一些。
“皇上,到了。”
内侍停好马,摆放好车凳。
朱允炆先走了出来,搀着马恩慧、宁妃等人下车。
马恩慧看着眼前不太起眼的大门,又看了看左右,辨识出来:“这不是国子监的后门吗?”
朱允炆笑道:“没错,我们走吧。”
门开了,开门的是安全局的刘长阁,这个家伙翻墙头是不需要给人打报告的。
朱允炆带人走入国子监的后院,不远处是青竹,不过有些蔫了,青竹之下是园圃,上面也是光秃秃的了。走了几十步远,伊真儿停下脚步,指着前面问:“那是什么?”
马恩慧等人停下脚步,看着远处的房屋,那是一座奇怪至极的房屋,映入眼帘的是其背面,也是北面的墙,长应该超出了五丈,墙体之上挂满了厚厚的草席,一方方草席极有规则的覆盖着墙面。而在草席与草席搭接的位置,则是一根根黑色的管道。
这些管道,马恩慧等人并不陌生,因为在皇宫里早已普及,是新式炉子的暖气管道。房屋周围每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三角木梯。
此时,有四人从屋子一旁走了过来,看了看朱允炆、马恩慧等人,简单地行了个礼,便绕着古怪的屋子检查了一番,转身又走掉了。
“这就是朕给你们准备的礼物,走吧,我们去前面。”
朱允炆抬头看了看日头,太阳很大,却没多少温度。
一行人到了屋子的前面,马恩慧、宁妃、淑妃等人看着铺满草席的古怪物资,不知道这算什么礼物。
伊真儿有些不满意,表示道:“不就是一寻常草屋,这也算是礼物?若是去朝-鲜,我能让你看千百个呢。”
马恩慧白了一眼伊真儿,自己都是大明的人了,还动不动提什么朝-鲜,一点觉悟都没有。
朱允炆却不在意,对内侍使了个颜色,内侍走上前,喊道:“打开暖花阁。”
刚刚检查房屋的四个人分开行动,将挂在门上的厚重被子取了下来,整理好了放到一旁的隔间里,然后将一个个草席卷起,挂在挂钩之上。
一个明亮的玻璃房显现了出来,透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开着的花朵,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这,这……”
马恩慧、宁妃等人惊讶不已,小心地上前,生怕是一个梦。
朱允炆对发呆的伊真儿问道:“朝-鲜有这样的草屋吗?”
伊真儿委屈了下,旋即就兴奋起来,不理朱允炆,跟着马恩慧等人进入了暖花阁,一阵尖叫声传了出来。朱允炆看了看屋顶上支开的天窗,含笑走了进去。
“这是海棠花?”
“这是梅花?”
“……”
“啊,你们快看,这是,韭菜?”
“还有油菜!”
“这小小的黄花,莫不是黄瓜?”
马恩慧、宁妃等人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可是冬日,马上就腊月了,怎么可能还有如此多的鲜花绽放?这绿油油的青菜,看着是如此的舒爽,只不过,这是怎么来的?
“怎么样,朕的这份礼物还不错吧?”
朱允炆站在门口,满是骄傲。
马恩慧心情大好,摘了一朵黄色的花,随手掩在耳边,对朱允炆问道:“臣妾不知道皇上用了什么神仙手段,竟能让这花在冬日绽开。”
朱允炆微微摇头,走向一旁的朱砂梅树旁,摘了一朵微微绽开的梅花,走向马恩慧,亲手佩戴在马恩慧的秀发之上,然后摘走了黄花,道:“这朱砂梅可是这暖花阁中的极品,若平时想要佩戴,可要等到开春。现在花开正美,自当配皇后。”
宁妃、伊真儿等人羡慕不已,看得出来,马恩慧深得圣心,不是谁能动摇得了的。
淑妃深深呼吸,感受着迷人的百花香气,有些陶醉。
贤妃满是不可思议,伊真儿感觉似是坠落梦幻。
宁妃看着满园的春色,一脸的沉迷,道:“臣妾听闻乌斯藏(西藏)僧人哈立麻精通道术,善于幻化,有尚师之名,皇上莫不是召来了尚师,才有了这神仙幻境?”
马恩慧连连点头,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哈哈大笑,道:“那哈立麻是不是真的善于幻化,朕还真不知道。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朕,应该派个人,让他来京师给朕表演表演幻化之术,看看是他的道术厉害,还是朕的法眼厉害。”
“那这是?”
马恩慧疑惑地问道。
朱允炆指了指玻璃房,解释道:“这可不是什么神仙法术,不过是一些道理应用罢了。大家都知春暖花开,可归根到底来说,花开不一定是需要春天,而是需要暖,只要给予花足够的温度,它自己就会以为春天到了,自然而然,竞相开放……”
马恩慧等人面面相觑,感情,人还能欺骗种子?
朱允炆继续说道:“这是一门学问,对于农作物也好,寻常花草也好,都有研究的价值,比如研究土壤,水分,温度,肥料等对农作物的效果。皇后不是喜欢吃青菜吗?冬日里青菜可不好寻,但有了这玻璃房,以后想吃多少青菜,我们都可以自己种出来。”
这个时代没有塑料制品,想打造大棚一时半会是不太可能了,只能拿出玻璃温室来满足下奢侈的享受了。
帝王家,就是好……
马恩慧等人惊喜不已,虽然不太明白朱允炆说的事,但却知道,以后冬天能看到百花了,也能吃到青菜了。
朱允炆还是失算了,原以为倒霉的是那些油菜与韭菜,可谁知道,倒霉的是花,嗯,很多很多的花……
不用偷听也知道,有些人晚上要泡百花浴了。罢了,花的用处有很多,泡澡,貌似也是一种用处……
第六百一十三章 马场的问题
这一日,武英殿有些热闹。
兵部铁铉、刘儁、杨荣,中军都督府徐辉祖、宋晟,燕王朱棣,内阁解缙等三人也到了。
朱允炆入殿,众人行礼。
徐辉祖将手中卷着的舆图交给内侍,内侍展开,抬到了朱允炆面前。
朱允炆看着舆图上圈点的位置,问道:“这就是你们商议许久,拿出来的马场方略?”
徐辉祖点了点头,介绍一番:“洪武三十年,太祖曾命五军都督府选择马场,最终于山西、北平、陕西、甘肃、辽东五地设置太仆寺。然据太仆寺文书来看,仅仅三年,北平与山西马场已出现萎缩,尤其是北平马场,良马与马种不足,加上管理不善,导致马场三年来只得马不到五百,良马尚不到一百。”
“故此,臣等与兵部、燕王、内阁大臣商议后,认为可取缔北平马场,转为骑兵训练场。主要马场可选择在陕西、甘肃两地,尤其是这里!”
朱允炆见徐辉祖上前,指着大明舆图的西北方向,看到了两个字:
山丹。
徐辉祖继续说道:“皇上,山丹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跨越甘肃与青海两地,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理想的马匹繁衍之地,早在西汉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就曾在这里设置了山丹军马场。”
朱允炆起身,看着舆图上的山丹位置,眼神中有些渴望。
解缙走出,含笑道:“骠骑将军霍去病,我倒是想了起来。当年汉武帝时西征匈奴各部,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汉阳大草滩,直杀到祁连山西部,击败匈奴,而当时撤退的匈奴人留下了一句话。”
朱允炆看着停顿下来,有点卖关子的解缙,问了句:“什么话?”
解缙喊道:“当时匈奴族凄然不已,悲呼: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由此可见,此处乃是六畜繁盛之地。”
朱允炆赞赏解缙的才学与底蕴,也悲叹汉之后的命运,盛唐转衰之后,失去了对西北的控制,宋代更惨,别说西北了,就连北面的燕云十六州都不在手里。
当年匈奴人的悲伤,何尝不是华夏文明的悲伤?
好在,朱元璋时期的将星闪耀,用生命开辟出了疆土,给朱允炆与大明留下了珍贵的一笔财富。
山丹军马场,将会成为大明的战马驯养之地。
至于安全,应该不成问题。
在洪武二十四年,山丹设置了卫,领左、右、中、前、后五所,且山丹距离甘肃镇(当时不是甘肃省,军事重镇)的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很近,左边是甘州五卫,右边是永昌卫。至于北面,有秦、汉、明初长城为依托,对付北面的瓦剌、鞑靼问题并不大。
至于西面,更不需要考虑,嘉峪关的存在,足以挡住西面之敌。
需要说下的是,宋元时期,嘉峪地区有关无城,真正的嘉峪关城始建于洪武五年,负责修筑的是宋国公冯胜。其修筑的历史可比山海关更早,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雄关”。
环顾西北地区,山丹所处的位置是极好的,范围足够大,又是历史悠久的马场,还不怕被人打草谷,可谓是绝佳的选择。
“你们都认为应该选在山丹来设置马场?”
朱允炆询问。
朱棣、铁铉等人连连点头。
朱允炆审视再三,确定没有比山丹更合适的选择了,有些地方也不错,但范围有限。像是北平的马场,物资供应倒是好的很,但方圆就那么十几里,扩大也不合适,北平未来是要作为帝都的,人口与城池的范围,都要进一步扩大,马场只能向北移了。
当然,内阁、兵部与五军都督府捯饬了那么久,自然也不是只选出了一个山丹,还有二十几个区域,甘泉、临川、武威、宗水等地。
经过商议,朱允炆决定按照兵部提议,设置甘肃山丹苑马寺,以山丹为核心,同时设甘泉监、祁连监、临川监、武威监、宗水监、安谧监六个监,而在每个监之下,设四个苑。
甘肃山丹苑马寺定位有些高,按照朱允炆的预想,要在三年之内,达到两万匹的规格。
“这是……”
马恩慧不知道朱允炆什么意思。
淑妃莞尔一笑,拿起监生冬服在胸口展开,比划着说:“皇后,这是让我们扮监生呢。皇上该不会是想带我们去国子监吧?那里已经休课了,可没什么人会教授课业。”
朱允炆笑道:“整日里待在宫里,你们烦闷,朕也烦闷,今日无事,朕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快换好衣服,我们也好出宫。”
“出宫?”
宁妃兴奋起来,抓起一套监生服就跑到了屏风后面,马恩慧见朱允炆兴致勃勃,也拿了衣服,淑妃与贤妃自是欢喜,取了衣服说笑着走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伊真儿竟直接当着朱允炆的面就把衣服给脱了下来,显露出妖娆的身姿,然后伸出纤纤玉手,似乎还看了一眼朱允炆,才开始穿监生服。
朱允炆眼珠子都快飞出去了,该死啊,这女人就是个祸水,一点廉耻心都没有,看来需要找机会给她好好上上课,讲讲大明的礼仪。
马恩慧走出来,看着已经换好衣服的伊真儿,如果不是顾及自己皇后的架子,怕都要亲自上手了,就这,还威胁了好几眼。
伊真儿没心没肺,就知道笑,她一笑,马恩慧的气也生不起来了,不得不说,伊真儿容貌的天然美,性情中的纯善美,夹杂着一种魅惑,就连女子也会多几分宽容。
“走吧。”
朱允炆带人出了坤宁宫,门外已备好了辇车,六人上了车之后,车架便缓缓而行。考虑到宁妃怀有身孕,辇车的速度很慢,也很平稳。
出了皇宫,宁妃掀起窗帘看向外面,却没有感觉到寒风吹进来,不由好奇,伸手摸了摸,才惊呼道:“这是玻璃?”
“是啊,这样冬日就不需要太厚重的窗帘,即能保温,还不会遮挡视线。”
朱允炆设计了玻璃窗,还是可推移的那一种,这对于大明匠人而言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只不过匠人考虑到安全问题,用细小的铜丝作了围栏,哪怕是玻璃被击碎,也不至于全部掉到车里面。
京师很是热闹,马车走走停停,路上还堵了不少次,到了国子监附近时,倒是轻巧许多,三匹马也走得更为稳健一些。
“皇上,到了。”
内侍停好马,摆放好车凳。
朱允炆先走了出来,搀着马恩慧、宁妃等人下车。
马恩慧看着眼前不太起眼的大门,又看了看左右,辨识出来:“这不是国子监的后门吗?”
朱允炆笑道:“没错,我们走吧。”
门开了,开门的是安全局的刘长阁,这个家伙翻墙头是不需要给人打报告的。
朱允炆带人走入国子监的后院,不远处是青竹,不过有些蔫了,青竹之下是园圃,上面也是光秃秃的了。走了几十步远,伊真儿停下脚步,指着前面问:“那是什么?”
马恩慧等人停下脚步,看着远处的房屋,那是一座奇怪至极的房屋,映入眼帘的是其背面,也是北面的墙,长应该超出了五丈,墙体之上挂满了厚厚的草席,一方方草席极有规则的覆盖着墙面。而在草席与草席搭接的位置,则是一根根黑色的管道。
这些管道,马恩慧等人并不陌生,因为在皇宫里早已普及,是新式炉子的暖气管道。房屋周围每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三角木梯。
此时,有四人从屋子一旁走了过来,看了看朱允炆、马恩慧等人,简单地行了个礼,便绕着古怪的屋子检查了一番,转身又走掉了。
“这就是朕给你们准备的礼物,走吧,我们去前面。”
朱允炆抬头看了看日头,太阳很大,却没多少温度。
一行人到了屋子的前面,马恩慧、宁妃、淑妃等人看着铺满草席的古怪物资,不知道这算什么礼物。
伊真儿有些不满意,表示道:“不就是一寻常草屋,这也算是礼物?若是去朝-鲜,我能让你看千百个呢。”
马恩慧白了一眼伊真儿,自己都是大明的人了,还动不动提什么朝-鲜,一点觉悟都没有。
朱允炆却不在意,对内侍使了个颜色,内侍走上前,喊道:“打开暖花阁。”
刚刚检查房屋的四个人分开行动,将挂在门上的厚重被子取了下来,整理好了放到一旁的隔间里,然后将一个个草席卷起,挂在挂钩之上。
一个明亮的玻璃房显现了出来,透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开着的花朵,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这,这……”
马恩慧、宁妃等人惊讶不已,小心地上前,生怕是一个梦。
朱允炆对发呆的伊真儿问道:“朝-鲜有这样的草屋吗?”
伊真儿委屈了下,旋即就兴奋起来,不理朱允炆,跟着马恩慧等人进入了暖花阁,一阵尖叫声传了出来。朱允炆看了看屋顶上支开的天窗,含笑走了进去。
“这是海棠花?”
“这是梅花?”
“……”
“啊,你们快看,这是,韭菜?”
“还有油菜!”
“这小小的黄花,莫不是黄瓜?”
马恩慧、宁妃等人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可是冬日,马上就腊月了,怎么可能还有如此多的鲜花绽放?这绿油油的青菜,看着是如此的舒爽,只不过,这是怎么来的?
“怎么样,朕的这份礼物还不错吧?”
朱允炆站在门口,满是骄傲。
马恩慧心情大好,摘了一朵黄色的花,随手掩在耳边,对朱允炆问道:“臣妾不知道皇上用了什么神仙手段,竟能让这花在冬日绽开。”
朱允炆微微摇头,走向一旁的朱砂梅树旁,摘了一朵微微绽开的梅花,走向马恩慧,亲手佩戴在马恩慧的秀发之上,然后摘走了黄花,道:“这朱砂梅可是这暖花阁中的极品,若平时想要佩戴,可要等到开春。现在花开正美,自当配皇后。”
宁妃、伊真儿等人羡慕不已,看得出来,马恩慧深得圣心,不是谁能动摇得了的。
淑妃深深呼吸,感受着迷人的百花香气,有些陶醉。
贤妃满是不可思议,伊真儿感觉似是坠落梦幻。
宁妃看着满园的春色,一脸的沉迷,道:“臣妾听闻乌斯藏(西藏)僧人哈立麻精通道术,善于幻化,有尚师之名,皇上莫不是召来了尚师,才有了这神仙幻境?”
马恩慧连连点头,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哈哈大笑,道:“那哈立麻是不是真的善于幻化,朕还真不知道。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朕,应该派个人,让他来京师给朕表演表演幻化之术,看看是他的道术厉害,还是朕的法眼厉害。”
“那这是?”
马恩慧疑惑地问道。
朱允炆指了指玻璃房,解释道:“这可不是什么神仙法术,不过是一些道理应用罢了。大家都知春暖花开,可归根到底来说,花开不一定是需要春天,而是需要暖,只要给予花足够的温度,它自己就会以为春天到了,自然而然,竞相开放……”
马恩慧等人面面相觑,感情,人还能欺骗种子?
朱允炆继续说道:“这是一门学问,对于农作物也好,寻常花草也好,都有研究的价值,比如研究土壤,水分,温度,肥料等对农作物的效果。皇后不是喜欢吃青菜吗?冬日里青菜可不好寻,但有了这玻璃房,以后想吃多少青菜,我们都可以自己种出来。”
这个时代没有塑料制品,想打造大棚一时半会是不太可能了,只能拿出玻璃温室来满足下奢侈的享受了。
帝王家,就是好……
马恩慧等人惊喜不已,虽然不太明白朱允炆说的事,但却知道,以后冬天能看到百花了,也能吃到青菜了。
朱允炆还是失算了,原以为倒霉的是那些油菜与韭菜,可谁知道,倒霉的是花,嗯,很多很多的花……
不用偷听也知道,有些人晚上要泡百花浴了。罢了,花的用处有很多,泡澡,貌似也是一种用处……
第六百一十三章 马场的问题
这一日,武英殿有些热闹。
兵部铁铉、刘儁、杨荣,中军都督府徐辉祖、宋晟,燕王朱棣,内阁解缙等三人也到了。
朱允炆入殿,众人行礼。
徐辉祖将手中卷着的舆图交给内侍,内侍展开,抬到了朱允炆面前。
朱允炆看着舆图上圈点的位置,问道:“这就是你们商议许久,拿出来的马场方略?”
徐辉祖点了点头,介绍一番:“洪武三十年,太祖曾命五军都督府选择马场,最终于山西、北平、陕西、甘肃、辽东五地设置太仆寺。然据太仆寺文书来看,仅仅三年,北平与山西马场已出现萎缩,尤其是北平马场,良马与马种不足,加上管理不善,导致马场三年来只得马不到五百,良马尚不到一百。”
“故此,臣等与兵部、燕王、内阁大臣商议后,认为可取缔北平马场,转为骑兵训练场。主要马场可选择在陕西、甘肃两地,尤其是这里!”
朱允炆见徐辉祖上前,指着大明舆图的西北方向,看到了两个字:
山丹。
徐辉祖继续说道:“皇上,山丹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跨越甘肃与青海两地,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理想的马匹繁衍之地,早在西汉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就曾在这里设置了山丹军马场。”
朱允炆起身,看着舆图上的山丹位置,眼神中有些渴望。
解缙走出,含笑道:“骠骑将军霍去病,我倒是想了起来。当年汉武帝时西征匈奴各部,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汉阳大草滩,直杀到祁连山西部,击败匈奴,而当时撤退的匈奴人留下了一句话。”
朱允炆看着停顿下来,有点卖关子的解缙,问了句:“什么话?”
解缙喊道:“当时匈奴族凄然不已,悲呼: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由此可见,此处乃是六畜繁盛之地。”
朱允炆赞赏解缙的才学与底蕴,也悲叹汉之后的命运,盛唐转衰之后,失去了对西北的控制,宋代更惨,别说西北了,就连北面的燕云十六州都不在手里。
当年匈奴人的悲伤,何尝不是华夏文明的悲伤?
好在,朱元璋时期的将星闪耀,用生命开辟出了疆土,给朱允炆与大明留下了珍贵的一笔财富。
山丹军马场,将会成为大明的战马驯养之地。
至于安全,应该不成问题。
在洪武二十四年,山丹设置了卫,领左、右、中、前、后五所,且山丹距离甘肃镇(当时不是甘肃省,军事重镇)的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很近,左边是甘州五卫,右边是永昌卫。至于北面,有秦、汉、明初长城为依托,对付北面的瓦剌、鞑靼问题并不大。
至于西面,更不需要考虑,嘉峪关的存在,足以挡住西面之敌。
需要说下的是,宋元时期,嘉峪地区有关无城,真正的嘉峪关城始建于洪武五年,负责修筑的是宋国公冯胜。其修筑的历史可比山海关更早,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雄关”。
环顾西北地区,山丹所处的位置是极好的,范围足够大,又是历史悠久的马场,还不怕被人打草谷,可谓是绝佳的选择。
“你们都认为应该选在山丹来设置马场?”
朱允炆询问。
朱棣、铁铉等人连连点头。
朱允炆审视再三,确定没有比山丹更合适的选择了,有些地方也不错,但范围有限。像是北平的马场,物资供应倒是好的很,但方圆就那么十几里,扩大也不合适,北平未来是要作为帝都的,人口与城池的范围,都要进一步扩大,马场只能向北移了。
当然,内阁、兵部与五军都督府捯饬了那么久,自然也不是只选出了一个山丹,还有二十几个区域,甘泉、临川、武威、宗水等地。
经过商议,朱允炆决定按照兵部提议,设置甘肃山丹苑马寺,以山丹为核心,同时设甘泉监、祁连监、临川监、武威监、宗水监、安谧监六个监,而在每个监之下,设四个苑。
甘肃山丹苑马寺定位有些高,按照朱允炆的预想,要在三年之内,达到两万匹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