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133节
  荆州,新野城,议政厅内。
  张飞笑的虬髯乱颤,“三姓家奴不是总夸口他那女婿怎么厉害吗,还不是败给了曹操!”
  落井下石倒不是张飞的格局,不过徐州被偷他就开始讨厌吕布,安丰一战后连带着这个女婿也讨厌上了,看得他们过的不好,也就放心了。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被逼退到了相县,只不过他们并不知情,还是拿着第一份战报,也就是萧关易主的头一战。
  就这,还是刘琦送过来给刘备的,这就是情报的时限性了。
  “曹操毕竟是国贼,我等身为汉臣,自是希望吕布能赢的。”刘备随口感慨了一句。
  自从他从襄阳回来摸清楚了刘表性情后,对于曹吕双方的战局反而没那么关心了。
  又或者说是一种无奈,如今的他,枯坐新野,一事无成,上不能救天子出许昌报家国,下不能举义兵成大业除国贼,顶着新野县令的官职,碌碌无为。
  一旁的关羽并不说话,这些事不如手中的春秋有趣。
  “主公。”
  简雍信步走入内堂后,先是作揖行礼,然后将一捆竹简递到了台案上,“这是在下与公祐商定的明年新野税赋拟定条款,请主公过目。”
  “辛苦你了宪和。”刘备对着面前作揖的、身材稍显臃肿的简雍点了点头。
  要说起简雍,其实跟刘备认识的时间比张飞关羽还早,大概跟公孙瓒差不多,年少相识。
  而且,他也是从涿郡起事就开始跟着刘备了,算是老班底之一。
  “太多了……”
  寥寥看了前面,刘备便摇头否决,沉声道:“如今天下狼烟四起,百姓多有艰难,安忍再添税赋。”
  “主公,秋收的税赋您已经减了百姓两成,若是再不从这税赋上做调整,我们根本没有钱粮壮大部曲。”简雍一脸为难。
  刘备从安丰逃到荆州的时候,身边只剩下六百多人,来新野已经有些日子了,部队仅仅是扩充到了一千人而已,速度不可谓不慢。
  要知道,新野城里可是有七八万的百姓,多了不说,扩军七八千应该不是难事,可要是按着这个速度,再有十年也到不了八千人众。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本、以民为贵、以民为本,君轻而民贵。今若为私而役于民,我宁死不为。”刘备的这一声感慨,让埋头于春秋的关羽也忍不住放下手中竹简,微微颔首以表附议。
  “皇叔仁义,籍替这新野百姓多谢你了。”说话间,厅外走入一人,身穿发白的儒袍,留着标准的山阳须,人未至,声先到。
  “机伯来了。”
  刘备放下那份条款站起身,笑着相迎,“来来来,请坐请坐。”
  伊籍,伊机伯,兖州山阳郡人,说起来倒是跟李典同乡呢,不过他早年就到了荆州,依附于刘表。
  刘备到此后,他会隔三差五的跑来拜会,次数比刘琦还频。
  伊籍敬仰刘备的仁义之名,刘备也愿意结交伊籍这种在荆襄混迹多年的人,二人也算一拍即合了。
  在吃了庞德公三次闭门羹后,刘备也不气馁,换了个思路让伊籍想办法先跟庞统熟络起来,言明自己的想法,只要庞统愿意辅佐,一切都会好起来。
  毕竟,家主是庞德公,可庞家的新星却是庞统。
  “机伯,今日前来可是见着庞士元了?”刘备让人奉来一杯茶,有些急切的问道。
  “见上了,不过……”
  伊籍抿了口茶后,才讪笑道:“庞士元称其还想闭门读书,或可几年后再做定夺。”
  好歹没有明确的拒绝,刘备并不灰心,再问道:“这倒无妨,寻他多日,也算是有了些许眉目,莫不如我此番亲自去拜会,或可以诚意动之。”
  刘备刚刚站起身来,伊籍便连忙拦住,面露难色,有些不知如何开口。
  “机伯有话不妨直说。”
  沉吟了少顷,伊籍放下茶杯,沉声道:“这庞士元年少有为,又是庞家未来之主,免不了有些桀骜,皇叔此去,怕是见不上的。”
  刘备再傻也听出来了,先前的那番话是人家伊籍顾及自己面子,没把话说透,实际就是他庞士元不待见自己。
  也对啊,若是这么容易就能让他动心,刘琦也不至于沦落到四面楚歌的境地,重新坐下的刘备苦笑了一声。
  一旁的张飞不乐意了,瞪大环眼、声若惊雷,“好哇,俺哥哥贵为天子皇叔,先是在那庞德公面前吃了三回闭门羹,现在他庞统也给上脸子了!”
  越想越气的张飞脸色涨红,一甩手,“哥哥别管了,俺张飞去找庞统,什么四大家族,他不是不认哥哥皇叔之尊吗,那便问问他认不认俺手中的丈八蛇矛!”
  “三弟休要鲁莽。”
  刘备轻唤了一声,无奈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一向便是被望族出身的各路诸侯瞧作织席贩履之徒的刘备,对于这种程度的羞辱,倒也没放在心上。
  可是,这一条条的路子都被堵上,不免心中陷入了茫然。
  他太清楚自己如今的境况跟公子刘琦颇为相似,想要重新崛起,再次跟国贼曹操、枭雄吕布角力,必须要得到荆襄大族的拥护。
  若是没有这一点,光凭区区新野,纵然是让你募兵八千,又能如何呢。
  蔡家是绝不可能和自己一条战线的,听刘琦说起,从安丰来的路上他就多有阻挠,现在也不时进言希望刘表赶走自己。
  蒯家在这方面虽然没有明确的表态,可蒯越、蒯良把自己的拜帖退回来这事上看就知道,他们也不愿跟自己有交集。
  庞家在新老两位家主面前都吃了闭门羹,为今之计怕是只有从黄家入手了。
  刘琦曾经说过,黄家的黄祖是支持他的,可惜沙羡大败后,黄祖在军中的影响力已不复从前。
  那么,就只能找到黄家最为有声望之人了,刘备耐着性子开口问道:“听闻黄家是以黄承彦马首是瞻,不仅如此,此人在荆州士族中也有极高的名望,机伯可了解?”
  伊籍点了点头,“黄公的名字在下当然听过,可只听其名,未见其人。闻听他与水镜先生司马徽、庞德公等人经常在山野林下坐而烹茶,或谈国政,或评英雄。
  然其仙踪不定,无处寻访啊。”
  这么说来,这黄承彦与庞德公也是挚友,刘备敏锐的捕抓到了这条关键的信息。
  司马徽的名字他没听过,刘琦也没说起过此人,不过能跟两大家族的长者结交,只怕在荆州士人中威望不弱。
  已经是用尽了各种手段却不见成效的刘备,只能是黄承彦当做最后的办法了。
  他站起身来,走到伊籍面前,抱拳道:“机伯,你在荆襄多年,与当地士人颇有交情,烦劳你打听一番黄公多在何地逗留,我自会前往拜会。”
  伊籍回了一礼,顿首道:“皇叔放心,在下与博陵的崔州平倒是有几分交情,听闻他与这几人都有交往,过些日子我便亲自登门。”
  “多谢了。”
  刘备迟疑了一会,又补充道:“顺带打听一下水镜先生司马徽,若是可以,我也愿意一并拜会的。”
  “一定办妥。”伊籍再次作揖,便转身离去了。
  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刘备目光有些游离。
  他还是很感激伊籍的,自到这新野,他是第一个主动上门拜会自己的人。
  在庞家这件事上,虽然没什么收益,可人家到底是忙前忙后的跑腿,刘备心存感激。
  “大哥难道真的要屈尊去找那几个老腐儒?”对于荆州士子,张飞是越发没好感了。
  若是逮着机会,指不定还得收拾那庞统一番。
  “大哥,三弟说的也不是完全没道理,这件事上大哥已经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人家若是不领情,何必自取无趣,折了这天家颜面。”一直也没开口说话的关羽算是忍不住了。
  刘备看了一眼两位兄弟,嘴角勾勒一抹苦笑,“欲成大事,何吝区区薄名。相比于在许昌受辱的天子,我们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二人一听,便是只能作罢,唯愿伊籍能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吧。
  第一百三十九章 孙权来了,辽神狂喜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原本翁婿二人在将军府内烤火煮茶,吕布却突然一拍脑袋,一副情况有些不妙的反应,“你说我们这样跟曹操对峙,那孙策会不会对广陵有想法啊?”
  林墨一头黑线。
  老岳父的反应为何要慢这么多拍啊,这个问题你不是应该早就应该想到了吗。
  见林墨从容自若,吕布赶忙收敛起不安的神情,将火盆往他那头推送了一段,“你早有安排?”
  “那倒没有。”
  林墨摇了摇头,双手在火盆上取暖,徐州湿气不轻,冬天便是不像岭南一带的湿冷魔法攻击,也有一种噬骨之寒,“但我想,重夺萧关的消息传到江东,孙策应该不敢妄动了。”
  吕布想了想,好像是这个道理,点了点头,林墨继续道:“退一万步说,孙策想一雪前耻,叔父那头不是还有六千兵马吗,又有元龙和子敬在,不说退敌,守城总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这么一说,吕布算是彻底放心了。
  其实这件事林墨早就有所预料,可他现在不能提前将骑兵调度南下威慑孙策,大敌还是曹操,这一点从始至终就没变过。
  如果贸然的把骑兵调走,只怕曹操会生出疑心来,对萧关又重新起了贪念。
  再者,广陵城防坚实,只要张辽不主动出战,六千军面对不善攻城的江东兵马,守他一两个月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了,这些其实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林墨相信张辽,相信那个逍遥津大放异彩让江东小儿止啼的张文远。
  打仗就是这样的,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周全,很多时候都是要靠队友,所以独当一面的帅才是非常难得的。
  不过老岳父能时刻记得孙策这头猛虎,其实是件好事。
  后世有这么一句话,孙策不死,便无三国。
  这句话最大的考究来源于官渡大战的时候,曹操全面劣势,而孙策却准备带领江东猛将偷袭许昌。
  不夸张的说一句,以当时孙策的实力,一旦跨江,曹军势必大乱,转瞬间曹操也将成为冢中枯骨。
  事实上,在开战前,曹操就有过这样的担心,不过鬼才却说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孙策匹夫之勇,料其必死刺客之手。
  这话才说没多久,还真就死在了许贡门生的手里,这一死,不仅是让郭嘉奇才之名添了一笔,也彻底让曹操没了后顾之忧,最终得以战胜袁绍。
  从这个角度分析,孙策其实是个极大的隐患。
  远了不说,这一回如果不是提前挖好了地道,肯定会陷入到彭城被围的危急局面,做了内城疏水工程的彭城可能不会害怕再被水淹了,问题是也不可能救援广陵。
  要知道这孙策可不是孙权,辽神真要是跟他战场相遇,胜负可不好说。
  找着机会了,还是应该先把江东给平了,林墨如是想到,同时也给老岳父灌输着这样的思想。
  翁婿二人相谈甚欢的时候,吕玲绮踏步而来,朝着吕布做了个揖,“父亲,我想组建一支女子部曲。”
  “胡闹。”吕布根本不屑理她。
  其实还真不是吕玲绮思想有多前卫,在东汉前就已经出现了女子军队了。
  《商君书·兵书》上曾经有过对于秦国时期“三军“的记载:壮男一军、壮女一军、老弱者一军。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