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闺秀典范,有意思。
齐少英啊齐少英,你年少的时候原来是这样的闺秀典范。
此时,之前点好的菜品陆续上桌了。
齐少英点的菜品里有一道生腌河鲜,是粤府这边的特色菜之一,午京这边大多吃不惯。
她问道:“这位仁兄是午京城本地人吧?”
董章庭点头,表示自己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午京城。
齐少英语气可惜的从生腌河鲜里夹起一些螺肉:“既然如此,这道菜兄台可能吃不惯,只能我自己吃了。”
董章庭笑了笑,熟练的从里面夹出一只河蟹吃了一口品评道:“蟹肉晶莹剔肉,鲜甜入味。这些特制酱汁将河鲜的特质完美的激发出来,实在难得。”
齐少英问道:“你不是午京城本地人吗?为何会吃这生腌河鲜?”
“曾经有一位端庄娴雅,气质内敛,堪称闺秀典范的小姐带我吃过很多次。”董章庭笑着说道。
“这位小姐,看来和我一样会吃。”齐少英夸赞道。
董章庭语意未明:“或许吧。”
两人没在多言,而是安静的品尝起了桌上的菜品。
等桌上菜品清空之后,齐少英满足的笑道:“没想到竟然在午京城吃道如此专业的粤府菜。”
她朝周围看了几眼说道:“这家店应该是刚开,位置也算不上繁华,你竟然找到了。”
因为四十年后,我们经常在这里吃。
董章庭自然不会把这个真正的原因告知,转而说道:“之前我来此处买书,正好路过发现此处开了家新店,也是缘分使然。”
齐少英问道:“你不会也是来买东山书院的考试模拟题吧?”
董章庭摇头:“在下确实是参加东山书院考试的学子,但是对那些模拟题并无兴趣。只是想买一些最近的邸报,查阅一番最近发生在各地的事情。”
“邸报?东山书院之前几年的考试中,似乎多从大家典籍抽取题目。若是想要参加东山书院考试,为何不买那些?”齐少英问道。
“我最近做过调查,东山书院来了不少新先生,其中不少都是在地方任职多年之人。因此猜测今年的考试题目或许也有所变化。”
“你认为今年的题目,会从邸报出?”齐少英看着董章庭,目光满是好奇。
董章庭神态坦然:“不知,但是多看点总是没错,不是吗?”
齐少英笑了,起身朝他靠近了一些,在耳边低声说道:“今天你请我吃了这顿饭,我便送你一份回礼吧。今年各地多灾,不如多看看相关邸报。”
对方说罢便要转身离开,董章庭问道:“你不打算告诉我名字吗?”
齐少英此时已经背过身,随意的摆摆手:“你若是真的进了东山书院,我们自然会认识。”
“那这东山书院,我是非去不可了。”董章庭低声笑道。
等董章庭翻墙回到西平伯府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平安此时正在廊下等着。
听到动静,转身看来。看清来人是董章庭后,露出一个安心的笑容。
董章庭笑道:“现在天冷,你在屋内等便好了。”
平安抱怨道:“少爷也知道天冷,还那么晚才回来,受寒了咋办。”
董章庭没有理会他絮絮叨叨的抱怨,转而问道:“今天府里没出什么事吧?”
平安老实交代道:“今天伯爷带着二少爷和大小姐都出去了,听说是去赵学士府上。”
董天赐本就是赵学士的弟子,去他府上理所当然。董南雅又是为何去?
董章庭回想起前世这个时候,董南雅似乎在忙着在自己面上当一个好妹妹。如今却一直没有出现,难道是他之前的表演没有奏效?
虽然有些想不通,但是董章庭并没有把这件事多放在心上。
从他重生回来,所有事情就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就足矣应对各种变化。之前的计策没有成功,另作绸缪便是了。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好好准备十三天后的考试。
董章庭前世并没有参加过东山书院的考核,唯一和东山书院有交集的不过是一个齐少英。
然而,他不了解东山书院。却了解这个时候的政局。
今年是正元十四年,朝野上下清谈之风盛行,各处多有人浮于事之辈。
年初之时,年满二十的太子正式参与朝政。他将矛头直接对准流行在朝野上下的清谈之风。
要求官员务实弃虚,专心做事,莫要满脑子都是名家典籍,忘了当官应该做什么。
最开始,朝野上下看似顺从,然而抱怨不断。认为太子年少轻狂,初出茅庐,就如此肆意妄为,不是明君之像。
正元帝将太子训斥了一番后,太子也不再公开表明自己对清谈之风的厌恶,开始参与进各种清谈的宴会。
各部官员这才满意,清谈之风继续盛行。
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太子对清谈之风的态度并没有改变。
正元十四年开始,东山书院的考试题目发生巨大改变。从考核名家典籍,变为考核处理各种实务的策略。推动这种变化的人正是正元帝和太子这对父子。
随着一批批务实型优秀学子进入,朝野风气为之一清,清谈之风大减,政治清明。
然而这一切只持续到正元二十二年,太子突然病亡。正元帝因为爱子早亡,身体开始每况愈下,无力理政,和太子同胞的九皇子上位掌控朝局。
九皇子为了争取权贵大臣的支持,将太子的政令废除,一切又恢复成正元十四年之前的模样。
值得一提的是,九皇子妃正是董南雅。
如今董章庭对西平伯府这帮人虚以委蛇,正是为了在董南雅成事之前,尽量加强自身实力,不让自己再次被他们控制。
“章庭哥哥,你在吗?”一道女声从屋外响起。
这略显肉麻的称呼,让董章庭瞬间从杂乱的思绪中清醒过来。
等董南雅推开房门的时候,就看到一张温和又带着几分惊喜的面容坐在书案后,朝她看了过来。
董章庭问道:“南雅小姐,有什么事吗?”
“章庭哥哥,我都说了。我们可是亲兄妹,直接叫我南雅好了。”董南雅娇嗔道。
董章庭面色有些犹豫,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是看着董南雅带着鼓励的笑容,最后还是开口说道:“南雅。”
董南雅眉眼满是笑意,如同收到满意礼物的孩子。
她打量起屋内陈设,视线在那些崭新的书籍稍作停留,语气状似无意的说道:“听说章庭哥哥做的文章,东山书院的顾大家都喜欢。为此,还邀请你参加考试,真厉害呀。”
董章庭面色有些泛红,似乎因为这直白的夸赞有些害羞。
董南雅继续说道:“章庭哥哥不经常参加府内夫子的课,对各种名篇却依旧有自己的见解,实在是让人惊奇。”
董章庭看向面上满是天真又憧憬的董南雅,还真是图穷匕见啊。
作者有话说:
为什么男女主可以直接在街上相遇,请吃饭,没有带女仆(因为这是我流架空—。—。我要给女孩子古代有限程度上的自由)
第九章
董南雅得知东山书院邀请董章庭参加考试的原因后,心里一直有些奇怪。
在她的记忆里,董天赐年满三岁后西平伯请了一位夫子给他启蒙和后期教育,五岁的董章庭名为同窗实则伴读跟随学习。
夫子颇为偏心董天赐,对董章庭动辄斥骂罚站。然而西平伯夫妻对此视若无睹,认为是董章庭不懂事才让夫子如此严厉。
要不然为何会他们的爱子董天赐一直在夸夫子性格温和,对他的教导更是循循善诱。
如此恶性循环之下,董天赐表现越来越好,董章庭更加沉默寡言。两人表现出来的学识水平更加天差地别。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董天赐八岁,之前的夫子辞别回乡,西平伯给他专门请了一个长于书画的夫子继续教导读书。
西平伯夫人进言道:“目前两个孩子学识水平差别太大,不适合继续在一起读书。”
最后董天赐跟随新夫子深入学习,董章庭被勒令自己在府中自学。
按照常理来说,董章庭的学识水平应该越来越差才对,然而董章庭却凭借一篇文章打动东山书院的夫子。
这太奇怪了,董南雅认为自己一定要弄清楚原因。
董章庭神色平淡,只是声音有些怅然:“当年夫子说我天赋低劣,不堪造就。我这些年便一直将先生当年教导的知识反复温习,在心情烦闷的时候便去市井中游历,算得上有些收获。”
他看向书房角落,那里堆放着三四堆书册。
董南雅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拿起其中一些翻了翻。
这些书册有旧有新,上面是一页页手抄的各种典籍,还有一些读书感想。
这些书册似乎在无声的诉说着一个小少年一年又一年的辛勤刻苦的身影。
看着这些,董南雅心想,之前的夫子说董章庭天赋差,不努力怕是瞎了眼。
在无人教导约束下,依旧能多年坚持学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出头。
董南雅之前的怀疑彻底消失,满心只剩下敬佩。她想起还需要母亲不时约束才能安心学习的董天赐,不由起了让董天赐向董章庭学习的念头。
不说向董章庭一样勤勉刻苦,培养培养感情缓和矛盾,也是极好的。
董南雅赞叹道:“章庭哥哥如此勤勉,我这几天带天赐过来,让他和你多学习学习。”
董章庭唇角微勾,让董天赐向他学习,不亚于要了董天赐的命。
不过他没有反对,反而谦虚道:“南雅过誉了,天赐天资出众,又有赵学士悉心教导,哪里需要向我学习。若是,他愿意过来,我向他多学习学习才对。”
董章庭笃定,董南雅若是真和董天赐说了,这两人必然吵起来。到时候西平伯夫人就不能继续装糊涂糊弄过去了。
她会怎么对待自己这个挑拨她儿女的庶长子呢,真是期待。为了让接下来的发现和自己期待相符,他或许还要在董天赐身上做做文章。
董南雅并不知道对面人温和的外表下暗藏的心思,心中只觉得少年董章庭还没有黑化的时候,实在是纯良又厚道。
这样的人将来竟然黑化了,果然是西平伯府做的太过分了。
自己为了西平伯府的将来,一定要努力劝说西平伯夫妻和董天赐,对董章庭好一些,稳住董章庭,不让他黑化。
念头一起,董南雅坐不住了,她想回去先说动年纪还小容易说动的董天赐。
董章庭像是了解她心思一般,主动说起自己还需要温书,就不留她了。
齐少英啊齐少英,你年少的时候原来是这样的闺秀典范。
此时,之前点好的菜品陆续上桌了。
齐少英点的菜品里有一道生腌河鲜,是粤府这边的特色菜之一,午京这边大多吃不惯。
她问道:“这位仁兄是午京城本地人吧?”
董章庭点头,表示自己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午京城。
齐少英语气可惜的从生腌河鲜里夹起一些螺肉:“既然如此,这道菜兄台可能吃不惯,只能我自己吃了。”
董章庭笑了笑,熟练的从里面夹出一只河蟹吃了一口品评道:“蟹肉晶莹剔肉,鲜甜入味。这些特制酱汁将河鲜的特质完美的激发出来,实在难得。”
齐少英问道:“你不是午京城本地人吗?为何会吃这生腌河鲜?”
“曾经有一位端庄娴雅,气质内敛,堪称闺秀典范的小姐带我吃过很多次。”董章庭笑着说道。
“这位小姐,看来和我一样会吃。”齐少英夸赞道。
董章庭语意未明:“或许吧。”
两人没在多言,而是安静的品尝起了桌上的菜品。
等桌上菜品清空之后,齐少英满足的笑道:“没想到竟然在午京城吃道如此专业的粤府菜。”
她朝周围看了几眼说道:“这家店应该是刚开,位置也算不上繁华,你竟然找到了。”
因为四十年后,我们经常在这里吃。
董章庭自然不会把这个真正的原因告知,转而说道:“之前我来此处买书,正好路过发现此处开了家新店,也是缘分使然。”
齐少英问道:“你不会也是来买东山书院的考试模拟题吧?”
董章庭摇头:“在下确实是参加东山书院考试的学子,但是对那些模拟题并无兴趣。只是想买一些最近的邸报,查阅一番最近发生在各地的事情。”
“邸报?东山书院之前几年的考试中,似乎多从大家典籍抽取题目。若是想要参加东山书院考试,为何不买那些?”齐少英问道。
“我最近做过调查,东山书院来了不少新先生,其中不少都是在地方任职多年之人。因此猜测今年的考试题目或许也有所变化。”
“你认为今年的题目,会从邸报出?”齐少英看着董章庭,目光满是好奇。
董章庭神态坦然:“不知,但是多看点总是没错,不是吗?”
齐少英笑了,起身朝他靠近了一些,在耳边低声说道:“今天你请我吃了这顿饭,我便送你一份回礼吧。今年各地多灾,不如多看看相关邸报。”
对方说罢便要转身离开,董章庭问道:“你不打算告诉我名字吗?”
齐少英此时已经背过身,随意的摆摆手:“你若是真的进了东山书院,我们自然会认识。”
“那这东山书院,我是非去不可了。”董章庭低声笑道。
等董章庭翻墙回到西平伯府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平安此时正在廊下等着。
听到动静,转身看来。看清来人是董章庭后,露出一个安心的笑容。
董章庭笑道:“现在天冷,你在屋内等便好了。”
平安抱怨道:“少爷也知道天冷,还那么晚才回来,受寒了咋办。”
董章庭没有理会他絮絮叨叨的抱怨,转而问道:“今天府里没出什么事吧?”
平安老实交代道:“今天伯爷带着二少爷和大小姐都出去了,听说是去赵学士府上。”
董天赐本就是赵学士的弟子,去他府上理所当然。董南雅又是为何去?
董章庭回想起前世这个时候,董南雅似乎在忙着在自己面上当一个好妹妹。如今却一直没有出现,难道是他之前的表演没有奏效?
虽然有些想不通,但是董章庭并没有把这件事多放在心上。
从他重生回来,所有事情就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就足矣应对各种变化。之前的计策没有成功,另作绸缪便是了。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好好准备十三天后的考试。
董章庭前世并没有参加过东山书院的考核,唯一和东山书院有交集的不过是一个齐少英。
然而,他不了解东山书院。却了解这个时候的政局。
今年是正元十四年,朝野上下清谈之风盛行,各处多有人浮于事之辈。
年初之时,年满二十的太子正式参与朝政。他将矛头直接对准流行在朝野上下的清谈之风。
要求官员务实弃虚,专心做事,莫要满脑子都是名家典籍,忘了当官应该做什么。
最开始,朝野上下看似顺从,然而抱怨不断。认为太子年少轻狂,初出茅庐,就如此肆意妄为,不是明君之像。
正元帝将太子训斥了一番后,太子也不再公开表明自己对清谈之风的厌恶,开始参与进各种清谈的宴会。
各部官员这才满意,清谈之风继续盛行。
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太子对清谈之风的态度并没有改变。
正元十四年开始,东山书院的考试题目发生巨大改变。从考核名家典籍,变为考核处理各种实务的策略。推动这种变化的人正是正元帝和太子这对父子。
随着一批批务实型优秀学子进入,朝野风气为之一清,清谈之风大减,政治清明。
然而这一切只持续到正元二十二年,太子突然病亡。正元帝因为爱子早亡,身体开始每况愈下,无力理政,和太子同胞的九皇子上位掌控朝局。
九皇子为了争取权贵大臣的支持,将太子的政令废除,一切又恢复成正元十四年之前的模样。
值得一提的是,九皇子妃正是董南雅。
如今董章庭对西平伯府这帮人虚以委蛇,正是为了在董南雅成事之前,尽量加强自身实力,不让自己再次被他们控制。
“章庭哥哥,你在吗?”一道女声从屋外响起。
这略显肉麻的称呼,让董章庭瞬间从杂乱的思绪中清醒过来。
等董南雅推开房门的时候,就看到一张温和又带着几分惊喜的面容坐在书案后,朝她看了过来。
董章庭问道:“南雅小姐,有什么事吗?”
“章庭哥哥,我都说了。我们可是亲兄妹,直接叫我南雅好了。”董南雅娇嗔道。
董章庭面色有些犹豫,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是看着董南雅带着鼓励的笑容,最后还是开口说道:“南雅。”
董南雅眉眼满是笑意,如同收到满意礼物的孩子。
她打量起屋内陈设,视线在那些崭新的书籍稍作停留,语气状似无意的说道:“听说章庭哥哥做的文章,东山书院的顾大家都喜欢。为此,还邀请你参加考试,真厉害呀。”
董章庭面色有些泛红,似乎因为这直白的夸赞有些害羞。
董南雅继续说道:“章庭哥哥不经常参加府内夫子的课,对各种名篇却依旧有自己的见解,实在是让人惊奇。”
董章庭看向面上满是天真又憧憬的董南雅,还真是图穷匕见啊。
作者有话说:
为什么男女主可以直接在街上相遇,请吃饭,没有带女仆(因为这是我流架空—。—。我要给女孩子古代有限程度上的自由)
第九章
董南雅得知东山书院邀请董章庭参加考试的原因后,心里一直有些奇怪。
在她的记忆里,董天赐年满三岁后西平伯请了一位夫子给他启蒙和后期教育,五岁的董章庭名为同窗实则伴读跟随学习。
夫子颇为偏心董天赐,对董章庭动辄斥骂罚站。然而西平伯夫妻对此视若无睹,认为是董章庭不懂事才让夫子如此严厉。
要不然为何会他们的爱子董天赐一直在夸夫子性格温和,对他的教导更是循循善诱。
如此恶性循环之下,董天赐表现越来越好,董章庭更加沉默寡言。两人表现出来的学识水平更加天差地别。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董天赐八岁,之前的夫子辞别回乡,西平伯给他专门请了一个长于书画的夫子继续教导读书。
西平伯夫人进言道:“目前两个孩子学识水平差别太大,不适合继续在一起读书。”
最后董天赐跟随新夫子深入学习,董章庭被勒令自己在府中自学。
按照常理来说,董章庭的学识水平应该越来越差才对,然而董章庭却凭借一篇文章打动东山书院的夫子。
这太奇怪了,董南雅认为自己一定要弄清楚原因。
董章庭神色平淡,只是声音有些怅然:“当年夫子说我天赋低劣,不堪造就。我这些年便一直将先生当年教导的知识反复温习,在心情烦闷的时候便去市井中游历,算得上有些收获。”
他看向书房角落,那里堆放着三四堆书册。
董南雅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拿起其中一些翻了翻。
这些书册有旧有新,上面是一页页手抄的各种典籍,还有一些读书感想。
这些书册似乎在无声的诉说着一个小少年一年又一年的辛勤刻苦的身影。
看着这些,董南雅心想,之前的夫子说董章庭天赋差,不努力怕是瞎了眼。
在无人教导约束下,依旧能多年坚持学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出头。
董南雅之前的怀疑彻底消失,满心只剩下敬佩。她想起还需要母亲不时约束才能安心学习的董天赐,不由起了让董天赐向董章庭学习的念头。
不说向董章庭一样勤勉刻苦,培养培养感情缓和矛盾,也是极好的。
董南雅赞叹道:“章庭哥哥如此勤勉,我这几天带天赐过来,让他和你多学习学习。”
董章庭唇角微勾,让董天赐向他学习,不亚于要了董天赐的命。
不过他没有反对,反而谦虚道:“南雅过誉了,天赐天资出众,又有赵学士悉心教导,哪里需要向我学习。若是,他愿意过来,我向他多学习学习才对。”
董章庭笃定,董南雅若是真和董天赐说了,这两人必然吵起来。到时候西平伯夫人就不能继续装糊涂糊弄过去了。
她会怎么对待自己这个挑拨她儿女的庶长子呢,真是期待。为了让接下来的发现和自己期待相符,他或许还要在董天赐身上做做文章。
董南雅并不知道对面人温和的外表下暗藏的心思,心中只觉得少年董章庭还没有黑化的时候,实在是纯良又厚道。
这样的人将来竟然黑化了,果然是西平伯府做的太过分了。
自己为了西平伯府的将来,一定要努力劝说西平伯夫妻和董天赐,对董章庭好一些,稳住董章庭,不让他黑化。
念头一起,董南雅坐不住了,她想回去先说动年纪还小容易说动的董天赐。
董章庭像是了解她心思一般,主动说起自己还需要温书,就不留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