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海岛美人 第98节
  “唉!”
  她叹口气,“越往后,气温越高,半岛市和青平岛至少四个小时的航程,再加上等待和码头到纺织厂的距离,小鱼干最快也得五个小时才能送我手里,而那时候小鱼干早就变质了,要是有空调饭盒就好了。”
  吕萍真佩服林碧清的敢想,国人连空调都还没用上呢,她竟然还想要空调饭盒。
  黄教授提出了比较可行的方案,“可以让你妈妈用冰块。”
  林碧清白了黄教授一眼,“我们都是普通老百姓,去哪里弄冰块,就算能用硝石制冰,但您觉得我妈能掌握好那技术吗?”
  话说她还是懵懂小孩儿的时候,看那些穿越到古代的女主用硝石制冰发家致富的小说,她便非常认真地幻想自己穿越后也能如同女主一样发家致富。
  于是她特地去化工原料店买了硝石,照着小说里女主的方法去制冰,然后花费了无数时间后,最终以失败告终,那次她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硝石制冰也是有技术门槛的。
  黄教授被林碧清说得尴尬地笑了笑,埋头吃饭不吭声了,除非有人林碧清的母亲送现成的冰块,否则还真解决不了炎炎夏日运输保质期短的食物的难题。
  林碧清珍惜地一小口一小口吃着小鱼干,筷子夹向拍黄瓜的时候,眼眸一亮,她有办法解决空调饭盒的难题了。
  于是她试探地用商量的语气说道:“教授,咱们只研究聚乳酸纤维面料太简单了,不如研究研究空调面料?”
  黄教授看了看周围,说道:“回办公室再具体说。”
  林碧清点了点头,虽然食堂都是自己人,但该保密的还要保密。
  “林工,你昨天用的电棒不错,在哪儿买的?”
  食堂的一位师傅端着饭盒过来坐到林碧清他们几人的座位旁边问道。
  而周围吃饭的研究人员叹气,又一个问电棒的,井师傅要失望了,他们早就问过了,林工的电棒是托人特制的,人家项目组又不是百货大楼,可不会大批量地制作电棒来卖。
  林碧清也正如他们所想,扯唇笑道:“那个是朋友自己做来送我的,不是买的,而且原材料很难买。”
  井师傅很失望,“我闺女在日化厂上班,最近上夜班回家的时候,老是有人跟着,如果能带着电棒,她也能多一分安全。”
  女孩子下夜班回家的确危险,她提议道:“井师傅,你是厨师,可以给她准备点辣椒水啊,简单易做还便宜。”
  井师傅笑了,“还是你们文化人脑子转得快,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呢。”
  林碧清微笑:“你只是暂时没想到罢了,只要用心琢磨了,肯定难不到你。”
  井师傅:“那也不一定呢。”
  说完又夸了林碧清一通后,说道:“我回去就给我小闺女制辣椒水。”
  而等他离开后,林碧清不免感慨,“井师傅一点也不重男轻女呢,他是个好父亲。”
  一个从纺织厂调入项目组的研究员听到后,给林碧清解惑,“那是他只有一个闺女,不过这个闺女也不是亲生的,而是从大街上捡的孤儿。”
  说着就科普了井师傅,他是个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不过命不好,从战场上回家,发现父母妻儿全没了,他不想留在伤心地睹物思人,便托了老战友的关系来到了青平岛,进了纺织七厂的食堂当了厨师。
  说完,那个研究员还感慨了一句,“井师傅挺可怜的,所以厂里人都很照顾他。”
  林碧清赞同地点头,“确实挺可怜的。”
  但比起吴美娟说的她那个姨姥姥的处境,他最起码有个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吃喝不愁,兴许天然的亲戚关系吧,她还是觉得她姨姥姥可怜。
  如今聚乳酸纤维已经取得了进展,相信很快就能普及到姨姥姥的老家,她想跟上级提一个建议,给姨姥姥他们家安排个工作岗位。
  吃过饭菜,林碧清就跟着黄教授到了办公室,黄教授坐下倒了两杯温开水,一杯递给林碧清,一杯自己喝。
  等各自喝了两口水歇了歇之后,黄教授便问起了林碧清空调面料的想法,林碧清从自己的饭盒里拿出了一根黄瓜,问:“教授,您了解黄瓜吗?”
  黄教授不解道:“不就是一种能生吃,还能热炒的蔬菜吗?”
  林碧清笑了笑,张口就咬了一大口黄瓜,嚼吧嚼吧后咽进肚子,说道:“你说得没错,但它还有一个特点,您可能没有注意到过。”
  黄教授斜她一眼,“赶紧说,没吃够,可以回去吃。”
  林碧清不敢跟黄教授扯闲篇,他可不是邓教授,尽管被她气地吹胡子瞪眼,过不了几分钟就能消气,就算罚她,也是雷声大雨点小,黄教授生气了,会真罚她呢,比如写论文,做体力活,写心得体会等等,绝对能罚她罚到让她怀疑人生。
  于是她赶紧老实地回话,“黄瓜呢,是一种外表骚气内心冷酷的植物。”
  刚说完这句话,她就发现黄教授看她的眼神变得犀利了,赶紧又重新说:“黄瓜呢,经过研究发现,它是一种外热内冷的植物,它的内部温度能比外部温度低足足六度,我们研究研究它的特质,再运用一些技术,完全可以让面料的内部温度比外部低至少10度,而空调饭盒也能用这个技术做。”
  黄教授的手指捶打着桌面,“啪嗒啪嗒”的声音就像砸在林碧清的心坎上,她突然觉得自己吧,有点欺软怕硬,邓教授对她那么好,她整天想办法折腾,黄教授对她从来严厉,她反而老实得很。
  唉,没成想她也有人的劣根性,她有些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
  “可以,你回去写份报告给我。”
  黄教授突然道。
  林碧清心一松,赶紧道:“我回去就写。”
  她步伐轻松地从黄教授的办公室出来,摸着自己的良心保证,她以后绝对会少气邓教授一点儿,她突然间想他了。
  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就接到了邓教授爱的问候,她本来接到他的电话还很高兴的,可是没想到这老头第一句不是联络感情,而是质问:“林碧清,你这个月的作业呢,还想不想早点毕业了。”
  她突然间觉得吧,其实有时候不能有太多良心的。
  接过电话,她揉了揉自己的头发,这个大学她得早点毕业,她再也不想写作业,写论文了。
  不过吧,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她的关于海藻纤维面料的论文登上了f国的一本顶级学术期刊,引起的反响还不小。
  因为在她的论文里写了化纤面料带给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比如化纤面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污染水源和土地,以及化纤终端的去向问题,化纤面料废弃后,是不能够被降解的,产生的垃圾,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
  而海藻纤维面料有化纤面料的优点,又兼具生物基面料的优点,而且还易降解,不会污染环境,抑菌还护肤。
  她写的数据详细,论点新颖,很快便引起了轰动,在世界时尚之都掀起了空前的热度,很多人都在议论化纤面料带给了人类什么?从海洋中寻找能够替代化纤工业的技术,会破坏海洋环境吗?
  而林碧清终于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但当事人却丝毫不慌,就算获得了整个世界的赞誉又能如何,能让她不写作业吗?不能!所以她激动个屁。
  “叮铃铃!”
  桌上的电话响起,林碧清拿起电话接听,是慕楠,她是在半岛市公安局给她打的电话,主要就是告诉她昨天那件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那个看门大爷李大爷的儿子是当地的一个走私团伙的头目,主要走私岛国和棒子国的一些电子产品,而这些电子产品竟然还销售到了中州市,公安局的人发现这批电子产品后,抽丝剥茧地找到了货物的源头地半岛市。
  而慕楠来到了半岛市后,便和半岛市的公安一起查了将近一个月才查到了李大爷的儿子李大鹏的头上,
  而李大鹏有很强的反侦察意识,家里又是武术世家,平常作风又低调,纺织厂的人很意外,李大爷性格热情,儿媳妇也勤快孝顺,孩子乖巧懂事,哪里想到他们家竟然出了一个走私犯。
  不过就算如此,纺织七厂感念李大爷对厂里的付出,还是没有开除他,然后就给了他和他儿媳妇孙子一起向慕楠复仇的机会。
  林碧清感叹,“李大爷果然是真人不露相啊。”
  了解了原委后,她觉得慕楠有点倒霉,这个案子又不是她一个人破的,为啥李大爷一家人只找她报复,简直就是欺负她是外地人,在半岛市没根基呢。
  “慕楠,汽水买好了。”
  电话里突然传来一道听起来有些熟悉的男声,她有问题就问:“慕楠,是谁在说话?”
  慕楠:“是公安局的一位同事。”
  她说完这句话就挂断了电话,林碧清听着电话里的忙音,嘟囔了句,“就冲你这心虚劲儿,我信你个鬼。”
  她也不等晚上了,拿起电话就跟慕杰拨了过去,跟他分享慕楠的不对劲,“她肯定有情况,要不然为啥心虚挂电话呢。”
  慕杰:“慕楠年纪也不小了,她自己的事儿,她自己心里有数,你多关心关心我和孩子就好。”
  林碧清:“……你这当哥的也太不关心妹妹了。”
  慕杰不吭声,他只是希望媳妇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把剩余不多的精力多放到自己小家庭里,至于妹妹有他关心就好。
  接着林碧清又说了王军生的不对劲,问:“你们俩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对我态度带着奇怪?”
  慕杰:“我们什么也没有发生,和平常一样啊。”
  林碧清就纳闷可,“奇怪,肯定有事发生。”
  “你啊,别关心别人了,咱们家三宝今天会爬了。”
  慕杰用孩子拉回媳妇儿的注意力,林碧清果然入套了,惊喜地问:“是吗?三宝真能干,大宝和二宝呢?”
  慕杰:“大宝正在练习中,二宝没有任何迹象。”
  林碧清对这个结果不意外,三宝本来运动神经就发达,大宝正常孩子,二宝有点偶像包袱,除非有把握了才会做,比如翻身,大宝和三宝学翻身的时候吭哧吭哧地不知道闹了多少笑话,而二宝呢,虽然晚了半个月,然而人家一次成功。
  林碧清和慕杰,甚至李华英和吴美娟都服气这小子了。
  “我下周回家看他们。”
  听着孩子们的成长,林碧清内心酸楚,作为母亲,她目前连基本的陪伴都给不了。
  慕杰听着电话那段媳妇儿吸了吸鼻子,猜想她肯定又难受了,安慰道:“他们现在不缺爱,我们努力奋斗,争取在他们将来的教育中不缺席。”
  林碧清哽咽点头,她现在终于理解了普通父母的心酸,都说孩子的成长需要陪伴,可陪伴了孩子,就不能挣钱,可挣钱了,就不能陪伴孩子。
  他们是不缺钱,但他们想要让孩子长大后能够多些选择,少走些弯路,就得牺牲掉他们婴儿期的陪伴。
  人生不易,林碧清长长地叹口气,奋斗吧,为了不缺席孩子即将到来的童年。
  “砰砰砰!”
  她才把空调面料的报告起草了一个开头,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是助理李欣蕊。
  她拿着一沓资料递给她,“林工,这是项目组关于聚乳酸的最新研究资料。”
  林碧清接过看了之后叹气,还是卡在丙交酯环节不能突破,她看了看之后,打算下午再开个研讨会,主题就是如何突破丙交酯环节的这个瓶颈。
  她虽然知道点,但那技术需要的生产设备太高端,根本不符合目前的生产条件,所以才得继续研究。
  她接着往下看,嘴角往上勾了勾,是项目组的一个叫做洪岩的研究员写的,他的报告写小麦秸秆和油菜秸秆既然能够提取出淀粉来,那么就可以制作成猪饲料等动物饲料,这也是一种对秸秆的利用,同时还能减少饲养动物时候的粮食浪费。
  林碧清在这个报告上打了个勾,虽然有些偏离了他们的研究主题,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提议很实用。
  接着还有一个叫周涛的研究所,则想着用秸秆制皮革,她没有采纳,这个提议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目前他们的研究遇到了瓶颈,还是不要分心为好,这个他可以以后作为兴趣研究,
  看了几页后,看到李欣蕊竟然还在,她疑惑地问:“还有事?”
  李欣蕊抿了抿唇,说道:“林工,我老家那边的革委会突然找上了我家,说我家有海外关系,让我父母写检查,组织上让我也回去接受调查。”
  林碧清往椅背上一靠,问:“然后呢?”
  李欣蕊:“您能不能出面帮我说说话。”
  林碧清神色很严肃地说道:“那你家有海外关系吗?”
  李欣蕊神色略带心虚地回道:“我有一个堂姨在解放前跟她丈夫一起出国了,具体去了哪个国家,我们也不清楚,而且我们家和她的关系并不好,所以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海外关系?”
  林碧清又问:“那你之前跟组织上交待过这事儿吗?”
  李欣蕊摇了摇头,林碧清就知道不会,这个年代海外关系很敏感,轻则被排挤,重则家破人亡的后果太严重了。
  林碧清皱了皱眉头,她在权衡她到底要不要帮李欣蕊说话?她不是圣人,她也有人趋利避害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