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娇娘 第371节
  为了让这个说法更有说服力,他窜去了王修撰那边,问对方道:“王修撰,你记不记得萧六郎昨天下午很早就不在了?”
  王修撰愣了愣:“他不在了吗?没注意。”
  岑编修道:“我注意到了,他干了一会儿就走了。”
  王修撰仔细回想了一下,似乎天色暗了之后确实没再见过萧六郎。
  一直到散值,萧六郎都没见到杨修撰。
  萧六郎出了翰林院。
  负责点卯的孔目突然叫住萧六郎,对他道:“你家人昨晚来过,说是你娘子,她问你去哪儿了,我说你随杨修撰去城外做事了。”
  萧六郎颔了颔首:“多谢。”
  杨修撰昨夜没整理完那些书籍,一大早处理完手头的公务便赶了过去,他与萧六郎走的不是同一条路,完美错过。
  可当杨修撰抵达藏书阁时,发现昨夜的烂摊子已经有人收拾过了。
  “这……”杨修撰一头雾水,“啥情况?谁来整理过了?还是说昨天我在车上眯了一会儿,他们几个把事情做完了?”
  杨修撰挑了几筐重要的书籍运回翰林院。
  韩学士看过之后大为赞赏:“不错,事情办得不错!”
  几位五经博士也浏览了一番那些书籍,这些书籍都是十分重要的文献资料,对史学的研究价值极大,尤其有关前朝文徽宗的那一段,翰林院的藏书阁里都找不到完整的版本。
  韩学士挑了几本给内阁送过去,让他们也过目一下,看看可有遗漏错误之处。
  袁首辅恰巧也在。
  他着重看了那首《燕北赋》。
  这首文赋失传数百年了,不少大儒终其一生都想将它复原,就连他也曾经尝试过,奈何他参考了所有文献,也只复原了前面一小段。
  他以为此文赋至多五百字,却不料足足上千字。
  “这得耗费多少心血啊……”袁首辅像看着一块稀世珍宝,连手上的动作都放轻了。
  韩学士也说不清是他们那几个修复的,还是藏书阁的前主人修复的,毕竟那里的藏书有过不少修复的痕迹,有的痕迹甚至很新。
  袁首辅却看得出这是三日之内的笔迹。
  韩学士想了想,说道:“那想必是安郡王吧,听杨修撰说,这次真是多亏了他了,要不是他,这次一定没这么顺利。”
  随行的人员里,杨修撰只着重说了安郡王,根本没提到萧六郎。
  袁首辅顿了顿:“你说的是……可是庄太傅家的嫡孙?那位年仅十八的郡王?”
  韩学士点头:“对,就是他。他虽贵为郡王,可来了翰林院从不以王爷自居,昨日去整理这些书籍,他也是不辞辛劳,没一句抱怨的话。”
  袁首辅沉吟片刻,捋了捋胡子:“庄太傅倒是得了个好孙儿。”顿了顿,又道,“这几本书可否留在这里,让老夫鉴赏几日?”
  韩学士拱手笑道:“首辅大人想看多久都行,不必着急。”
  韩学士把书送来这里,就是要给袁首辅鉴赏的,他不爱看他还白来了呢。
  何况能得袁首辅青睐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啊。
  别看袁首辅不如庄太傅喜弄权术,可他在朝中的影响力绝不是庄太傅能压制的。
  庄太傅宁可得罪宣平侯,也不会去得罪袁首辅。
  同样,宣平侯满朝文武皆怼过,也独独没怼过袁首辅。
  这是一位凌驾在权势旋涡之外的三朝元老,辅佐过三任帝王,连庄太后见了他都会为他落轿。
  第294章 欢喜冤家
  到袁首辅这个级别的老臣已不需任何无意义的社交,有意义的不去也行。
  散值后,袁首辅看了会儿书便直接回了袁府。
  袁老夫人出身江南书香世家,府里由她一手督造,建造得宛若一个小小的江南园林。
  袁首辅一生不曾纳妾,他的儿子也全都没有纳妾,只有二儿媳难产过世后次子又续娶了一个。
  花园里,一个蓝衣小道姑正漫不经心地看着书。
  不是什么经书,而是小书斋里淘来的话本。
  在她身边,一名紫衣少女正拿了蜘蛛丝与竹篾做的网捕蝶。
  看到袁首辅过来,紫衣少女眸子一亮,一把将手中的竹网递给了随行丫鬟,随后提着裙裾,不顾形象地奔过去:“爷爷爷爷!你回来了!”
  袁首辅看着小孙女一路狂奔的样子,一阵头疼:“别跑了,当心摔着。”
  “我才不会摔呢!”紫衣少女在他面前停住,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随即便亲热地挽住他胳膊,“爷爷爷爷,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
  袁首辅道:“看了会儿书。”
  “哦。”紫衣少女俨然对书籍没什么兴趣,没再往下追问。
  袁首辅的目光落在石凳上的蓝衣小道姑身上。
  小道姑似也察觉到了他的打量,慢悠悠地放下书本,特别正经地行了个道士礼:“袁居士。”
  袁首辅:“……”
  袁首辅缓缓叹一口气:“你还没还俗?”
  小道姑:“不还俗。”
  袁首辅看向她手里的话本:“不还俗能看这些风花雪月的书?”
  “……”小道姑沉默片刻,面不改色地说,“在袁施主眼里,这是风花雪月,在贫道眼中,它是一方世界。”
  袁首辅再次:“……”
  “好啦,你们不要再说奇奇怪怪的话啦!”紫衣少女头疼,一个是她姐姐,一个是她爷爷,分开了谁说话她都听得明白,可他俩一对话,她就一个字也不懂了!
  袁首辅:“有本事晚上别吃肉。”
  “无量天尊。”小道姑行了个道礼,一脸虔诚,“酒肉穿肠过,天尊心中留。”
  袁首辅又一次:“……”
  袁首辅最终败下阵来,黑着脸走掉了。
  谁能想到连庄太傅都降不住的袁首辅会折戟在一个小孙女儿的手中呢?
  说白了,还是宠。
  这个孙女儿生来福薄,差点死了,袁老夫人找道士给批了命,说她须得养在道观受无量天尊庇佑才能平安长大。
  袁首辅原不信这个,可袁老夫人执意把孩子送去道观,那孩子果真有了好转,一给接回来,没几日又病了。
  如此反复几次,这孩子就彻底住道观了。
  直到前阵子满了十六才接回来。
  “父亲。”袁首辅的大儿子在院子外见到了他,冲他行了一礼,“您今日回来晚了,是内阁有什么事吗?”
  “不是公事。”袁首辅摆摆手,迈步进了院子。
  他在堂屋的官帽椅上坐下,有丫鬟奉了茶。
  他喝了一口茶,才缓缓对大儿子说道:“宝琳年纪不小了,该议亲了吧?”
  袁培笑了笑,道:“是该议亲了,父亲……是有合适的人选了吗?”
  袁首辅顿了顿:“原先没有。”
  那就是如今有了?
  袁培期待地看向父亲。
  袁首辅道:“庄家那孩子不错。”
  “庄家?庄太傅的那个庄家吗?他家适龄的公子……”袁培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心中一惊,“新科榜眼安郡王?”
  “嗯。”袁首辅点了点头。
  袁培沉思:“那孩子不错是不错……”
  素有贤名,又聪明上进,八岁入陈国为质,没哭没闹可见其心性,能活着回来也足以说明他本事。
  这样的男子世间罕见,却确实配得上他们家宝琳。
  袁培不解道:“父亲不是不愿意与这些世家大族联姻吗?”
  不卷入朝堂之争是袁首辅的原则。
  他只效忠昭国。
  袁首辅倒也没给出太复杂的答案,只是深思熟虑之后说了一句:“那孩子比我想象中的优秀。”
  小道姑还不知自己的亲事已经被祖父惦记上了,她被妹妹拖出了袁府。
  紫衣少女拽着她:“姐姐你快点!今天有灯会!人很多的!去晚了就挤不进去了!”
  小道姑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她只想看话本啊。
  那个驸马在外头养的外室究竟有没有被公主发现?
  掉包的孩子究竟有没有被公主认回?
  还有,公主的寡妇闺蜜睡了驸马千百回,公主何时才认清这个狐狸精的真面目?
  如今的话本真是越来越过分,写得如此抓心挠肺!
  灯会在长安大街,这会儿人不算多,可再过一会儿就说不准了。
  “好了好了,就在这里!”紫衣少女叫停了马车,拉着小道姑的手蹦下去。
  她太着急了,丝毫没注意侧面的巷子里有一辆马车正在驶出来。
  小道姑倒是察觉到了,只是距离太近也容不得紫衣少女慢慢躲了,她一把将紫衣少女拽了回来。
  有点急,用力过猛,竟把紫衣少女从这头拽到了那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