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皇后 第201节
  “孟公公再来的话,问一问他。”
  也不知道是不是大皇子的话特别灵验,话音才落,孟全福就进来了,看到大皇子已经醒了,连忙去外头请了段医丞进来。
  段医丞这个人呢,本事是有的。本朝很多规制都承袭自前朝,连皇宫都是前朝盖好了,到了本朝修缮修缮接着住的。太医们很多都世家出身,祖辈都干这一行。
  要论资历,段医丞家里可比李署令来头大得多了。李署令用行话来说是草头郎中出身,拜了一位有来头的师傅,所以年纪轻轻才能进入太医局,可是能执掌太医局那全凭他自己的本事。段医丞呢,虽然有父祖荫庇,有一大堆叔伯姻亲关系,奈何这个人医术精湛,却在为人处世上头死活不开窍,人家当面暗示他也好,讽刺他也好,他都听不出来。甚至就算一件事你明明白白告诉了他,他连听三遍也未必能听出来你告诉他这件事有什么重要,也不知道要做出什么样的判断和选择。
  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在太医局这种地方混出头的,所以他二十年了也就混上了一个医丞,还是不管人也不管事儿的那一种。不是别人有意排挤他,架空他,而是不管交给他负责什么人或事情,他都管不好。管不好他也不会直接同旁人说,而是会心虚的躲躲闪闪,避重就轻,找借口给自己开脱,反而更耽误事。
  时日一长,大家都知道他有几分真材实料了。
  但是如果说起医术、医案上的事情,他立马两眼放光,能滔滔不绝说上个三天三夜。
  所以后来李署令举荐,他开始专门负责给大皇子调理身体。
  这差事轻省,又不用和别人多打交道,正合段医丞的脾性。
  外头大雨倾盆,段医丞进来时衣襟下摆打湿了半截,肩膀上和头巾都湿了。
  大皇子靠坐在床头微微颔首,客气的说:“有劳段医丞费心了。”
  “哪里,哪里,这是下官份内的事。”
  段医丞看来有些狼狈,他刚才在外头已经尽量把脚上的泥蹭掉了,也头上身上的雨水掸过。不过进到殿里来,脸上又是油又是汗又是雨的,他不得不撩起袖子来用力的将脸抹了一把,过来替大皇子把脉。
  其实大皇子没有什么大碍,就是底子差。对旁人来说无关紧要的事,对他来说就能要命了。
  段医丞又把过一次脉之后,正色告诫他:“殿下还是要多休养两天,书房这几天最好是别再去了。”
  照料大皇子这么一段时日段医丞也明白,大皇子看起来没什么脾气,其实是个很要强的人。
  可是要强也得看看自己有没有那本钱啊,。象大皇子这样,生下来就坐拥一般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荣华富贵,何必还要跟其他人去争那点儿东西?争不好,那就不是要强,变成了逞强了。
  可是想想大皇子孱弱的身体,段医丞不禁又要感叹一句,老天还是公平的,总不会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一个人。
  “段医丞,贵妃现在怎么样了?”
  段医丞没料到大皇子突然问这么一句,微一迟疑,大皇子和玉瑶公主马上都看出来了。
  段医丞确实不是跟人斗心计的材料,就连大皇子和玉瑶公主这样两个半大孩子他都骗不过。
  “贵妃娘娘,挺好的,殿下也知道,娘娘的事儿下官可够不上。”
  大皇子和玉瑶公主看着他不出声。
  段医丞又心虚气短了,对着两个孩子他都没法子应对,汗一下子又出来了,好象有汗进了眼睛,腌得难受。
  大皇子还能沉得住气,玉瑶公主已经忍不住了,她站起身来:“你跟我说,娘娘怎么样了?你不说我就自己出去,我看看谁敢关着我不让我去永安宫?”
  段医丞急的都要结巴了,让他劝,他没那本事。让他拦,他也没那胆子。可是要对这俩小祖宗说实话,他更慌了。一来这事儿孟公公叮嘱过他还是要嘴紧些,二来他确实对永安宫现在的情形知道的也不那么清楚。
  段医丞不怎么灵活的脑袋就这么卡住了。
  玉瑶公主其实没有打算往外冲出去。
  长宁殿不比别的地方,她也不敢在这里放肆。就算她出去了,那些人不放她走她能怎么办?
  但是段医丞想不到这一点啊,他急的脖子都红了,手脚不知道往哪里放,急的迈开两步站到了门边挡住了出去的路,又急着向大皇子说:“殿下,殿下您快劝劝公主啊。”
  大皇子看出来了,玉瑶是虚张声势,但段医丞是真被唬着了。
  他告诉自己不要焦急,声音尽量平和的说:“段医丞,我和妹妹也是担心父皇和娘娘。你能说就同我们两句,免得我们俩心焦。”说到这里,大皇子还无师自通的咳嗽了两声,一手捂着额头:“我觉得有些头晕……”
  段医丞都快让他们俩逼的上吊了。
  大皇子要有个什么闪失他也担不起啊。
  孟全福领着膳房送膳来的太监站在外头都听到了,简直让段医丞气的要笑出来。
  这人能在太医局混到现在没被人生吞活剥了也是一件奇事,连两个毛孩子都能治住他。
  孟全福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禀告说:“殿下,晚膳送来了。”
  大皇子怔了下,玉瑶公主也有些意外。
  段医丞难得的机灵了一回,孟全福领人进屋摆膳的时候,他瞅着空子就夺门而逃,那架势简直象后面有虎狼在追咬他一般。
  ☆、二百九十三 惊悸
  难道段医丞以为跑了就一劳永逸了?
  孟全福掐着手心才让自己没骂出声来。
  这人真是蠢的不一般。
  他能跑出这屋,还能跑出长宁殿?跑得了一时,还能跑得了一世?大皇子只要发一句话,肯定段医丞还得乖乖回来。
  这人打的什么主意孟全福多半猜着了。他是看孟全福正好来了,所以借这个机会自己跑了,大皇子和玉瑶公主倘若有什么事想问的,就会逮着孟全福问了。孟全福要是扛不住小主子们的为难把实情说了,那回头皇上要怪罪,那也是怪孟全福,怪罪不到他姓段的头上。
  孟全福领着人将膳桌摆好,大皇子病着,没有胃口,给他预备的就是两道小菜外加一碗清粥。玉瑶公主那里要丰盛一些,可她也吃不下。
  玉瑶公主接过侍膳太监盛好的清粥,又将碗放下了。
  “孟公公,永安宫没有出什么事吧?”
  对孟全福,虚张声势又或是一唱一和的招数都不好使,孟全福可不是没见过世面好哄骗的段医丞。可就算是段医丞,他俩也没能从他嘴里掏出话来啊。
  孟全福看面相很忠厚,但这是个聪明人。
  看这二位殿下都不动筷子,原由孟全福自然是心知肚明。
  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不会令人生厌的笑意,轻声说:“二位殿下不用不担心,贵妃娘娘没有大碍,只是动了胎气,有李署令李大人在旁照看着呢,不会有事儿的。”
  大皇子和玉瑶公主对于动了胎气这话并没有完全相信。而且,动了胎气这种事情他们都不太懂,虽然听起来不象很严重,可是若不严重怎么会将他们另行安置在长宁殿呢?
  孟全福看他们的神色就知道他们未必明白,也未必就信了。
  他不比段医丞那个棒槌,他对这二位小主子的脾气都了解得多一些,对今天的事情也知道的多一些。
  孟全福轻声解释:“今天清风台的宴会上出了些乱子,娘娘受了些惊吓,不过二位殿下也知道,娘娘不是那种一惊一乍的人,遇事绝不会大惊小怪,轻易就乱了方寸,所以娘娘真的没大碍。二位殿下肯定明白,小的哪里敢在二位面前扯谎呢?就算扯谎,要不了一天就会揭穿了啊,到时候不说二位殿下,就是皇上、娘娘那里也饶不得我啊。”
  这倒是。
  大皇子确实不觉得孟全福有当面扯谎的胆子。
  对于孟全福这样的人来说,就算不说真话,也不敢这样明晃晃红口白牙的说假话。
  这么说娘娘确实应该是没有大碍。
  大皇子信了有八成,心这才慢慢放了下来。
  玉瑶公主很疑惑。
  她走的时候,清风台还好好儿的啊。贵妃娘娘同那些嫔妃们还在看歌舞,赏湖景。她走时娘娘还说,再坐一刻也就回永安宫去了。
  当时明明一切如常,怎么出的乱子?
  孟全福说,就是清风台宴上出的乱子。
  再说,娘娘确实是个很沉得住气的人,很少见她为什么事真的动容。虽然平时娘娘总是带着笑容,很和气,让人很想亲近。可是玉瑶公主心里隐隐明白,娘娘和皇上其实有些地方很象。
  她很沉得住气,她不会轻易被什么小事吓着的。
  虽然玉瑶公主没有明白的这样想过,但是她心底深处是明白的。
  “出了什么乱子?”
  孟全福这回是真的沉吟了。
  他的迟疑让大皇子和玉瑶公主都明白了。
  这乱子一定不小。
  不然,娘娘不会吓着,吓病。而孟全福现在闭口不言,他顾忌什么?这乱子一定很大。
  大皇子想着,也许从孟全福嘴里是掏不出话来了。
  硬要逼他说,也只是为难他,事后他可能会受责难,甚至被迁怒。
  大皇子不是那样不通情理的人,正相反,比起一般的权贵子弟、比起他那些南苑书房的同桌,他都更通情达理,更能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
  哪怕他的两位伴读,在对待下人的时候都没有这一分柔软心肠。
  宫里的主子们很少将宫人、太监当做同自己一样的人看待,更不要说替他们考虑一二。
  过去孤独生活的经历,让他想事情的时候总是要想的更多一些。
  孟全福权衡之后,只说了一句话:“今天清风台有人丧命。”
  他不说,更多是怕吓着这二位小主子。
  可是只要想一想,就知道这样事情并不会轻易就将他们唬住。不当面看见,一条两条人命没了其实没有多大份量。
  果然大皇子和玉瑶公主听到消息之后只露出些微意外。
  两人谁也没有被吓着。
  大皇子又问了一次:“娘娘真的没有大碍?”
  孟全福点头保证:“娘娘真的没大碍。”
  玉瑶公主也没吓着,她只是突然间想到一件事。
  这事同她刚刚听到的消息未必有牵连,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一跳出来之后,就象在她的心里扎了根似的,怎么也赶不走。
  “死的是谁?”玉瑶公主突然出声问:“是不是……赵娘子?”
  孟全福这一下露出的错愕和震惊不是假装的。
  公主怎么会知道的?
  从他们回来到现在,一直在长宁殿里,接触的人是有限的。而且长宁殿可以说是白洪齐的地盘,尤其又在这个时候,不会有沙子渗进来,也不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口风不严,对他们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就在刚刚,两个人还什么都不知道,一唱一和的在逼问段医丞那呆货。也就是说在孟全福进来之前,他们俩还对这事一无所知。
  可怎么从他说了一句话之后,玉瑶公主就准确说出一个人名?
  猜也猜不了这么准吧?
  难道公主她事先就知道什么内情了?
  玉瑶公主也不用他回答了,从孟全福的神情之中她已经得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