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民风淳朴
老者房子后边有个小院,院子后边是菜地,据老者讲平常的时候他会在菜地里重点黄豆什么的东西,朱慈烜三人跟老者围坐在竹桌边。
躲在房子的阴影里,感受着夏季中的一丝凉意,别有一番滋味,唯一不美的就是老人菜地里半点绿色都看不到。
朱慈烜给自己安排的身份是帝国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在帝国大学,只有地理系的学生会在导师陪同下去各地考察。
朱慈烜虽然没去过帝国大学,但他听哥哥朱慈烺说过里边的情况。
朱慈烺在没帮朱由检处理政务之前,经常去帝国大学里以学生的身份听课,也算半个那里的学生。
在哥哥的影响下,他对帝国大学也有点了解,对老者的提问也都能答上来,老者有个孙女,今年才十岁左右。
老者把孙女叫到身边,对孙女道:“阿囡,你在学校里可得好好学习啊,将来像这三位官人一样考进帝国大学,将来出人头地。”
阿囡躲在爷爷后边,瑟瑟的看着朱慈烜三人。
朱慈烜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这孩子看着就有灵气,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没准还能成为我朝第二个女大学士呢。”
大明唯一的女大学士就是钟离蕊,钟离蕊回国文渊阁大学士之后,她传奇的一生通过《帝国日报》的宣传弄的全世界都知道了。
朱由检做的每一件看似无关紧要的事其中都有深意,这件事自然也不例外,他想要的是改变帝国百姓现在的保守思想。
随着帝国疆域的扩大,和鼓励生育的政策,现在几乎家家都有三四个孩子,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现在已经成了极少数群体。
孩子数量的增加使得百姓家中的生活情况很糟糕,很多家庭都要面对上有四老,下有三四个孩子,再加上一个带孩子的妻子的局面。
全家七八口人就靠一个男人养活,生活压力可想而知,这不是某一地区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问题。
农民可以让自己的女人耕田织布,而生活在城市里的百姓,丈夫已经在工厂里工作了,他们不允许妻子也到工厂里工作,认为这是无能的表现。
发现这种社会问题的朱由检就要想办法解决,因为钟离蕊事件的发酵,他可以鼓励女人走进工厂,两个人承担全家的负担,那样大家都会好受一些。
听到帝国大学的学生对自家孙女有这么高的评价,老者脸上了开了花,热情招呼着他们喝水。
朱慈烜喝了一碗也差不多了,跟老者攀谈道:“敢问老丈如何称呼,家中几口人啊?”
小老儿姓张,因排行第六,诨号张老六,家中五口人,儿子儿媳和两个孙子都下地赶虫子去了,我们爷孙俩在家里编筐赚点钱。”
“现在家中生计如何啊?”
听到朱慈烜的提问,张老六回道:“也就那样呗,粮价涨的那么邪乎,孩子们一个月挣的大半都拿去买粮食了,剩下一点再买点别的,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
这幸好是上学不花钱,要是上学再花钱,我们这一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了。”
张老六的话让朱慈烜心情沉重,张老六却没提要交税的事,那是因为帝国改变了收税方式。
不会像以前那样由地方官上门去收税,而是在普通老百姓消费的时候,税款就在他们购买的物品里。
地方官吏向商人收税,让百姓与地方官之间不发生关系,老百姓要骂也是只是骂市场的奸商,不会觉得朝廷有什么问题。
朱慈烜望向王尚德,王尚德冲他点点头,表示张老六说的是实话。
这下子,朱慈烜心情顿觉沉重,在北京城里他见到的是帝国的先进与繁华,在北方军营里他见到的是帝国充实的武备力量。
但他从没想到,这份繁华和强大的军备力量是以什么为基础的,他又问老者:“那要是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咱咋办?”
张老六笑了笑,“还能咋个办,大人挺挺过去了,挺不过去治也没用,小孩儿那得找郎中来看。”
朱慈烜:“……”
随着交谈的深入,朱慈烜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对张老六而言,朱慈烜只是个问题比较多的学生,对朱慈烜而言,张老六简直比战场的敌人还危险。
敌人只会给你的身体造成伤害,张老六的话却在他心上造成伤害,现在他明白了,为什么父皇不让他入主东宫。
如果将之前的他迎入东宫,立为储君,他不敢想象自己统治下的大明帝国会是怎样的。
朱慈烜不说话了,王尚德开始问了,像今天这样到村子里跟老百姓以平等身份交谈的机会也是不多的。
他问的是更细致的问题,比如村民们清缴蝗虫的情况的怎么样,张老六回了他几句就没啥兴趣了,大咧咧的来了句:“你这官人说话的调调跟县衙里的官老爷们一个样。”
说完老者从竹椅上起来,看了眼头顶的太阳,“这都晌午了几位官人就别走了,留下吃顿饭吧。”
朱慈烜起身道:“叨扰多时,不敢再劳烦老人家。”
“唉,你这官人太客气了,既然来了就是客人,哪有让客人到家里坐一会儿喝点凉水就走的,几位官人在这儿坐着,小老儿这就去弄饭。”
王尚德道:“不用了老人家。”
“你们就不用客气了。”
张老六招呼着他们,自己去屋子里做饭了,小孙女阿囡也过去帮忙了,朱慈烜三人围坐在桌边。
听完张老六的话三人心情都很沉重,以朱慈烜为最,以前他在朱由检的养心殿里看到那挂满整面墙壁的世界地图。
那一块块用线条勾勒出的大陆令他心驰神往,一直到不久前他都很疑惑,为什么父皇拥有世界第一的军队,却不继续征战,把那些潜在的敌人消灭掉。
现在他明白了,前线军队的长时间作战考验的是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一旦发起战争对老百姓的影响太大了。
躲在房子的阴影里,感受着夏季中的一丝凉意,别有一番滋味,唯一不美的就是老人菜地里半点绿色都看不到。
朱慈烜给自己安排的身份是帝国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在帝国大学,只有地理系的学生会在导师陪同下去各地考察。
朱慈烜虽然没去过帝国大学,但他听哥哥朱慈烺说过里边的情况。
朱慈烺在没帮朱由检处理政务之前,经常去帝国大学里以学生的身份听课,也算半个那里的学生。
在哥哥的影响下,他对帝国大学也有点了解,对老者的提问也都能答上来,老者有个孙女,今年才十岁左右。
老者把孙女叫到身边,对孙女道:“阿囡,你在学校里可得好好学习啊,将来像这三位官人一样考进帝国大学,将来出人头地。”
阿囡躲在爷爷后边,瑟瑟的看着朱慈烜三人。
朱慈烜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这孩子看着就有灵气,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没准还能成为我朝第二个女大学士呢。”
大明唯一的女大学士就是钟离蕊,钟离蕊回国文渊阁大学士之后,她传奇的一生通过《帝国日报》的宣传弄的全世界都知道了。
朱由检做的每一件看似无关紧要的事其中都有深意,这件事自然也不例外,他想要的是改变帝国百姓现在的保守思想。
随着帝国疆域的扩大,和鼓励生育的政策,现在几乎家家都有三四个孩子,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现在已经成了极少数群体。
孩子数量的增加使得百姓家中的生活情况很糟糕,很多家庭都要面对上有四老,下有三四个孩子,再加上一个带孩子的妻子的局面。
全家七八口人就靠一个男人养活,生活压力可想而知,这不是某一地区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问题。
农民可以让自己的女人耕田织布,而生活在城市里的百姓,丈夫已经在工厂里工作了,他们不允许妻子也到工厂里工作,认为这是无能的表现。
发现这种社会问题的朱由检就要想办法解决,因为钟离蕊事件的发酵,他可以鼓励女人走进工厂,两个人承担全家的负担,那样大家都会好受一些。
听到帝国大学的学生对自家孙女有这么高的评价,老者脸上了开了花,热情招呼着他们喝水。
朱慈烜喝了一碗也差不多了,跟老者攀谈道:“敢问老丈如何称呼,家中几口人啊?”
小老儿姓张,因排行第六,诨号张老六,家中五口人,儿子儿媳和两个孙子都下地赶虫子去了,我们爷孙俩在家里编筐赚点钱。”
“现在家中生计如何啊?”
听到朱慈烜的提问,张老六回道:“也就那样呗,粮价涨的那么邪乎,孩子们一个月挣的大半都拿去买粮食了,剩下一点再买点别的,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
这幸好是上学不花钱,要是上学再花钱,我们这一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了。”
张老六的话让朱慈烜心情沉重,张老六却没提要交税的事,那是因为帝国改变了收税方式。
不会像以前那样由地方官上门去收税,而是在普通老百姓消费的时候,税款就在他们购买的物品里。
地方官吏向商人收税,让百姓与地方官之间不发生关系,老百姓要骂也是只是骂市场的奸商,不会觉得朝廷有什么问题。
朱慈烜望向王尚德,王尚德冲他点点头,表示张老六说的是实话。
这下子,朱慈烜心情顿觉沉重,在北京城里他见到的是帝国的先进与繁华,在北方军营里他见到的是帝国充实的武备力量。
但他从没想到,这份繁华和强大的军备力量是以什么为基础的,他又问老者:“那要是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咱咋办?”
张老六笑了笑,“还能咋个办,大人挺挺过去了,挺不过去治也没用,小孩儿那得找郎中来看。”
朱慈烜:“……”
随着交谈的深入,朱慈烜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对张老六而言,朱慈烜只是个问题比较多的学生,对朱慈烜而言,张老六简直比战场的敌人还危险。
敌人只会给你的身体造成伤害,张老六的话却在他心上造成伤害,现在他明白了,为什么父皇不让他入主东宫。
如果将之前的他迎入东宫,立为储君,他不敢想象自己统治下的大明帝国会是怎样的。
朱慈烜不说话了,王尚德开始问了,像今天这样到村子里跟老百姓以平等身份交谈的机会也是不多的。
他问的是更细致的问题,比如村民们清缴蝗虫的情况的怎么样,张老六回了他几句就没啥兴趣了,大咧咧的来了句:“你这官人说话的调调跟县衙里的官老爷们一个样。”
说完老者从竹椅上起来,看了眼头顶的太阳,“这都晌午了几位官人就别走了,留下吃顿饭吧。”
朱慈烜起身道:“叨扰多时,不敢再劳烦老人家。”
“唉,你这官人太客气了,既然来了就是客人,哪有让客人到家里坐一会儿喝点凉水就走的,几位官人在这儿坐着,小老儿这就去弄饭。”
王尚德道:“不用了老人家。”
“你们就不用客气了。”
张老六招呼着他们,自己去屋子里做饭了,小孙女阿囡也过去帮忙了,朱慈烜三人围坐在桌边。
听完张老六的话三人心情都很沉重,以朱慈烜为最,以前他在朱由检的养心殿里看到那挂满整面墙壁的世界地图。
那一块块用线条勾勒出的大陆令他心驰神往,一直到不久前他都很疑惑,为什么父皇拥有世界第一的军队,却不继续征战,把那些潜在的敌人消灭掉。
现在他明白了,前线军队的长时间作战考验的是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一旦发起战争对老百姓的影响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