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守不住了
正如李定国、汪知名等人谈话中那样,城内的情况跟他们谈话中的一模一样。
城内守军不说已经到弹尽粮绝的地步,却也差不多了,想跑的居民在明军来之前就跑了,他们带走了大量的财富和食物。
剩下的都是一些忠诚的市民和曾经见证过古斯塔夫二世统治下的瑞典有多强大的老人。
昔日瑞典傲视群雄,把来进攻的日耳曼军队按在地上打,这些老人不相信瑞典会由盛转衰会这么快。
每名瑞典士兵每天只有三片面包和一小块奶酪的食物配给,这还是城里最多的了。
城内居民们已经开始把树皮剥下来煮了吃了,城市里的老鼠都被抓光了,他们饿着肚子在当局号召下在空地上种下麦种。
希望秋天能长出小麦,市民们小心呵护着这些幼苗。
他们都知道城市里的空地和井水是有限的,种出来的粮食不足以让他们支撑到明年秋天,甚至还不足以让他们熬过即将到来的寒冬。
人所共知的事实,却没人说出来,很多人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一顿饱饭,这却也成为奢望。
……
时间转眼来到十月份,芬兰宣布投降,东线战场的俄军终于能松口气了,他们走进向他们敞开大门的芬兰城市,以胜利者的姿态走过城市主干道。
芬兰人已经做到了最大的努力,此时投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觉得他们是一个懦弱的民族。
而斯德哥尔摩的围城仍在进行,围城已经超过百天,城内军民都到了崩溃边缘。
今年的寒流比往年来的更早,饿的面黄肌瘦,浑身无力的市民们收割不到多少小麦。
但搜集到小麦也够全城人吃顿饱饭的了,城里难得有了点人气。
在当局号召下,市民们把收割来的小麦做成黑面包,城里的所有人都能得到一条15厘米长的黑面包。
就算只是黑面包,对他们也是难得的美味,能一顿吃掉一条黑面包,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在城市中心的官署里,首相办公室里。
柔和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照在阿克塞尔脸上,他穿着盛装坐在柔软的办公椅上,脖子上围着餐巾。
办公桌上的餐盘里是一条黑面包,他用刀子割下一片面包,又把面包割成小块,用叉子送进嘴里。
用标准的用餐礼仪维持着最后的贵族之态,官署里仅剩的一名厨师想给他做白面包,但被他拒绝了。
他品尝着黑面包的酸涩,以前难以下咽的食物现在变得可口至极。
一块块面包片送进嘴里,两样清泪顺着脸颊流淌进络腮胡里,泪水染湿了胡须。
当盘子里的黑面包吃完,阿克塞尔摆好餐具站起来转过身,办公桌后面的墙壁是一副高达四米五的巨大油画。
油画是古斯塔夫二世率军征战的画面,画上的古斯塔夫骑着棕色骏马,穿着铁灰色北欧战甲,看着威武极了。
“来人呐…”
疲惫的一声呼唤唤进一个面颊消瘦的侍卫,“大人有吩咐么?”
“传我的命令,把城门都打开,让马乔里去告诉明军指挥官,瑞典愿意投降。”
侍卫大惊,高声道:“大人一定要投降么?我们还可以坚持,我相信大家都愿意守着这面城墙直到饿死、老死!”
阿克塞尔依旧仰头盯着油画上的老友,“我们死的人已经够多了,向明军投降吧,他们的指挥官是个有耐心的人。”
“是。”
侍卫缓缓退下,当房门闭合,阿克塞尔失声痛哭,像是受了莫大委屈的孩子痛痛快快的哭着,“老朋友,你的江山我守不住了…”
……
城外的明军指挥所里。
刚收到俄军与芬兰军队作战经过的李定国正与各师师长和参谋们研究这场战争,瑞典境内的其他城市都已经被明军攻占。
斯德哥尔摩是北欧军队最后一处抵抗地点,围攻的日子漫长且无聊。
李定国除了下去巡视部队,检查战备,让士兵们不要松懈外就是与参谋们讨论战略战术了,差不多每天都要进行沙盘推演。
芬俄战争中,俄军死亡3.9万,受伤10.9万人,芬兰军队被灭5.1万,伤者无数。
这种伤亡比是谁都没想到的,一名参谋发言道:“此战一是因为俄国人愚蠢,不能熟练掌握他们的传统战法与从我国学来的新式战术。
二是因为之前俄国人与我军夹击波兰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对付比波兰弱小的芬兰,他们已成骄兵,骄兵必败。
三是因为芬兰独特的地形,芬兰多湖泊,沼泽,不易进攻,芬兰人在本土作战占了地利。
我认为是这三个原因使俄国与芬兰的伤亡比达到这个数字。”
李定国点点头,看了眼其他参谋,“王参谋所言不错,尤其是第一条,俄国军队现在奉行两种战术。
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传统战术上,我们的战术并不一定适用于俄军,起码现在不适用于俄军。
俄国人干完了,我们这边也快了,来,研究一下如果与俄国人开战,我们该采取什么办法应对。”
一名参谋这时道:“长官的意思是我们未来会与俄国人作战?”
李定国盯着地图上的东欧平原,“早晚必有一战,作为军人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开战的…”
李定国正要与参谋们商讨时,一名士兵来到指挥所外,“报告!”
“什么事?”
“报告长官,敌城西门开了,有一群人打着白旗向咱们走来。”
“要投降了啊。”李定国放下手里的放大镜,走到观察镜边朝城门方向望去。
斯德哥尔摩的西门大开,城墙上飘摇着白旗,城内守军正排着队走出城,每走出一队他们就把武器仍在城门前的空地上。
意思很明显,他们不打了。
几个瑞典人举着白旗向他们走来,李定国站起身子,摘下白手套对传令兵道:“派人把领头的接过来在,这么久了,我倒想听听洋鬼子会怎么跟我说。”
“是。”
城内守军不说已经到弹尽粮绝的地步,却也差不多了,想跑的居民在明军来之前就跑了,他们带走了大量的财富和食物。
剩下的都是一些忠诚的市民和曾经见证过古斯塔夫二世统治下的瑞典有多强大的老人。
昔日瑞典傲视群雄,把来进攻的日耳曼军队按在地上打,这些老人不相信瑞典会由盛转衰会这么快。
每名瑞典士兵每天只有三片面包和一小块奶酪的食物配给,这还是城里最多的了。
城内居民们已经开始把树皮剥下来煮了吃了,城市里的老鼠都被抓光了,他们饿着肚子在当局号召下在空地上种下麦种。
希望秋天能长出小麦,市民们小心呵护着这些幼苗。
他们都知道城市里的空地和井水是有限的,种出来的粮食不足以让他们支撑到明年秋天,甚至还不足以让他们熬过即将到来的寒冬。
人所共知的事实,却没人说出来,很多人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一顿饱饭,这却也成为奢望。
……
时间转眼来到十月份,芬兰宣布投降,东线战场的俄军终于能松口气了,他们走进向他们敞开大门的芬兰城市,以胜利者的姿态走过城市主干道。
芬兰人已经做到了最大的努力,此时投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觉得他们是一个懦弱的民族。
而斯德哥尔摩的围城仍在进行,围城已经超过百天,城内军民都到了崩溃边缘。
今年的寒流比往年来的更早,饿的面黄肌瘦,浑身无力的市民们收割不到多少小麦。
但搜集到小麦也够全城人吃顿饱饭的了,城里难得有了点人气。
在当局号召下,市民们把收割来的小麦做成黑面包,城里的所有人都能得到一条15厘米长的黑面包。
就算只是黑面包,对他们也是难得的美味,能一顿吃掉一条黑面包,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在城市中心的官署里,首相办公室里。
柔和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照在阿克塞尔脸上,他穿着盛装坐在柔软的办公椅上,脖子上围着餐巾。
办公桌上的餐盘里是一条黑面包,他用刀子割下一片面包,又把面包割成小块,用叉子送进嘴里。
用标准的用餐礼仪维持着最后的贵族之态,官署里仅剩的一名厨师想给他做白面包,但被他拒绝了。
他品尝着黑面包的酸涩,以前难以下咽的食物现在变得可口至极。
一块块面包片送进嘴里,两样清泪顺着脸颊流淌进络腮胡里,泪水染湿了胡须。
当盘子里的黑面包吃完,阿克塞尔摆好餐具站起来转过身,办公桌后面的墙壁是一副高达四米五的巨大油画。
油画是古斯塔夫二世率军征战的画面,画上的古斯塔夫骑着棕色骏马,穿着铁灰色北欧战甲,看着威武极了。
“来人呐…”
疲惫的一声呼唤唤进一个面颊消瘦的侍卫,“大人有吩咐么?”
“传我的命令,把城门都打开,让马乔里去告诉明军指挥官,瑞典愿意投降。”
侍卫大惊,高声道:“大人一定要投降么?我们还可以坚持,我相信大家都愿意守着这面城墙直到饿死、老死!”
阿克塞尔依旧仰头盯着油画上的老友,“我们死的人已经够多了,向明军投降吧,他们的指挥官是个有耐心的人。”
“是。”
侍卫缓缓退下,当房门闭合,阿克塞尔失声痛哭,像是受了莫大委屈的孩子痛痛快快的哭着,“老朋友,你的江山我守不住了…”
……
城外的明军指挥所里。
刚收到俄军与芬兰军队作战经过的李定国正与各师师长和参谋们研究这场战争,瑞典境内的其他城市都已经被明军攻占。
斯德哥尔摩是北欧军队最后一处抵抗地点,围攻的日子漫长且无聊。
李定国除了下去巡视部队,检查战备,让士兵们不要松懈外就是与参谋们讨论战略战术了,差不多每天都要进行沙盘推演。
芬俄战争中,俄军死亡3.9万,受伤10.9万人,芬兰军队被灭5.1万,伤者无数。
这种伤亡比是谁都没想到的,一名参谋发言道:“此战一是因为俄国人愚蠢,不能熟练掌握他们的传统战法与从我国学来的新式战术。
二是因为之前俄国人与我军夹击波兰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对付比波兰弱小的芬兰,他们已成骄兵,骄兵必败。
三是因为芬兰独特的地形,芬兰多湖泊,沼泽,不易进攻,芬兰人在本土作战占了地利。
我认为是这三个原因使俄国与芬兰的伤亡比达到这个数字。”
李定国点点头,看了眼其他参谋,“王参谋所言不错,尤其是第一条,俄国军队现在奉行两种战术。
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传统战术上,我们的战术并不一定适用于俄军,起码现在不适用于俄军。
俄国人干完了,我们这边也快了,来,研究一下如果与俄国人开战,我们该采取什么办法应对。”
一名参谋这时道:“长官的意思是我们未来会与俄国人作战?”
李定国盯着地图上的东欧平原,“早晚必有一战,作为军人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开战的…”
李定国正要与参谋们商讨时,一名士兵来到指挥所外,“报告!”
“什么事?”
“报告长官,敌城西门开了,有一群人打着白旗向咱们走来。”
“要投降了啊。”李定国放下手里的放大镜,走到观察镜边朝城门方向望去。
斯德哥尔摩的西门大开,城墙上飘摇着白旗,城内守军正排着队走出城,每走出一队他们就把武器仍在城门前的空地上。
意思很明显,他们不打了。
几个瑞典人举着白旗向他们走来,李定国站起身子,摘下白手套对传令兵道:“派人把领头的接过来在,这么久了,我倒想听听洋鬼子会怎么跟我说。”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