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太子妃还是太子?
韩侂胄眼咕噜一转,“我是说殿下身边有你这样的大宋第一美女,就应该知足了,哪需要庄氏在王府存在。”
李凤娘这才满意的哼了声。
又闲聊了几句。
李凤娘提起了朝事,“听殿下说,你兄长近期和殿下联系的比较频繁,我怎么记得你父兄是看好庆郡王的,这一点似乎整个临安朝野都知晓。”
韩侂胄苦笑,“现在的太子可不是庆郡王。”
李凤娘盯着韩侂胄,“也不是恭王。”
韩侂胄心思急转,“反正父兄的意思我不清楚,但这一点绝对是姑母和姑夫的示意,其实我记得我兄长说过,姑夫和姑母最看重的还是殿下。”
李凤娘眼睛一亮,“真的?”
若是有上皇赵构和吴太后支持,赵惇扳倒太子的机会将大增。
韩侂胄点头。
这是实情,虽然立了赵愭为太子,但太子之后,姑母吴太后和上皇赵构确实对母亲韩吴氏含蓄说过,恭王之才也足以掌赵室。
李凤娘乐了,“算我不枉待你如弟。”
一听这话,韩侂胄心里顿时那个纠结啊……
不过想起李凤梧的话来,还是狠下了心,反正一个影子而已,应该不会害了侄儿媳妇,赵惇总不能因为侄儿媳妇杀了影子而废了她吧?
貌似赵惇也不敢。
侄儿媳妇背后,可是整个李家,还得加一个光化军节度使林宗棠。
道:“我也待你如姐啊,最近倒是听说过一件事。”
“什么事?”
“听说殿下身边还有个神秘女人,据说也是祸国倾城的容颜,而且那个女人有一双手,美得不似人间之物,见过这双手的男人没有不倾心的。”
李凤娘愣了下,“你听谁说的?”
终于记了起来,李凤梧从辽国回到临安后,自己借去看西辽郡主耶律杞颜,为殿下去摸清李凤梧的态度,临别时候李凤梧也提起过这么一双手。
那双手真有这么美?
比自己还美?
李凤娘心里倏然生气一股怒意。
旋即压了下去。
自己好歹是嫡妃,得有点嫡妃的气度。
韩侂胄也知道,要想一次就将侄儿媳妇的妒意挑拨起来是不可能的,而且看李凤梧的意思,也并不是现在就要取了影子的手。
似乎是在等待时机。
想到这韩侂胄笑了,“你也别管我是听谁说的,这件事咱俩聊聊就行,反正那个女人存不存在还不知道,别徒然自添烦恼。”
李凤娘嗯了声,心思却有些飘散。
一双手么……
总有一天我得将它剁了!
……
……
书房里,赵惇、柳子承、皇甫坦三人的议事到了最紧要的时候。
柳子承若有所思的道:“若是太子病了,倒真是个机会,可以联络朝臣,上奏官家,说太子身体多恙,为大宋江山万年之计……”
皇甫坦笑了一声,“官家会因为几封折子就废太子?”
废太子可不是小事。
赵惇却心中一动,缓缓的说道:“若是上皇和吴太后也对官家说辞呢?”
皇甫坦怔了下,“上皇虽然信任贫道,但绝对不会听从贫道关于太子一事上的说法,殿下也知道,上皇是个保守的人。”
赵惇点点头,“这个我自然是清楚的,也不需要仙长去说辞,我们可以找其他人在上皇面前提及。”
这个人最好当然是吴太后。
而吴太后又是韩侂胄母亲韩吴氏的姐姐。
韩侂胄恰好又和自己的嫡妃李凤娘关系莫逆,让李凤娘去说服韩侂胄,再让韩侂胄去说服韩吴氏,最后韩吴氏进宫在吴太后面前,闲聊时候假装无意的提一句……
虽然只是提一句,没准就能起到奇效。
柳子承点头,“如果能有人去办,当然最好,反正成不成功,我们都没损失,不知道殿下是否已有人选?”
赵惇笑了笑,看向后院,“刚才来了个人。”
柳子承和皇甫坦忽视一眼,都笑了。
“这确实是个最佳人选。”
赵惇略有担忧,“只是当务之急,是要摸清楚东宫到底谁病了,是太子妃钱氏还是太子赵愭,反正必然是这两人中的一人。”
柳子承蹙眉道:“殿下似乎还忘了一人。”
赵惇心念一动,“你是说赵挺?”
柳子承点头,“太子就这么一个儿子,他要是病了,当然也能有这种阵仗。”
赵挺是赵愭的儿子,如今也有三四岁了。
皇甫坦却笑道:“若是赵挺病了,东宫何至于要封锁消息,所以依贫道之见,很可能是太子殿下,太子妃都不可能。”
然而打脸来的很快。
房外响起敲门声,赵惇喊了声进来,李承祖喘着粗气进来,“殿下,得到消息了。”
赵惇一振,“是太子病了?”
李承祖摇头,“适才东宫终于不再封锁消息,其中有个翰林太医也离开了东宫,据他所说,是太子妃急病,现在已经无虞了。”
皇甫坦觉得脸皮有点发烫。
柳子承可怜的看了他一眼,并不打算给他台阶。
赵惇挥手示意李承祖下去后,这才淡笑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传出来的消息是太子妃钱氏急病,我却觉得这很可能是张杓的手笔,故意放出烟幕迷惑我们。”
太子重病,能隐瞒一阵然后痊愈自然好。
但若是被朝野众臣知晓,这就会留下一个隐患,张杓当然不愿意看见这种状况。
随着官家查出张杓是赵愭的谋臣,也随着赵愭入主东宫后,张杓对于他和赵愭的关系,没有如以前那般隐藏了。
如今临安,大概没几个不知道张杓是赵愭的首席谋臣。
不过这位天骄之子依然傲气的很,很多时候说话做事,即使是在赵愭面前,也强势的很。
很有点韩侂胄曾祖父韩琦的风骨。
敢对大宋最强武将之一的狄青说出“东华门外状元唱名者才是好男儿”这种话的人,焉能不强势,实际上韩琦出仕一生,确实是个强势得连官家都不悚的相公。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遇到的官家是赵祯。
宋仁宗赵祯,执政几十年,对得起一个“仁”字。
对臣子之仁慈,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李凤娘这才满意的哼了声。
又闲聊了几句。
李凤娘提起了朝事,“听殿下说,你兄长近期和殿下联系的比较频繁,我怎么记得你父兄是看好庆郡王的,这一点似乎整个临安朝野都知晓。”
韩侂胄苦笑,“现在的太子可不是庆郡王。”
李凤娘盯着韩侂胄,“也不是恭王。”
韩侂胄心思急转,“反正父兄的意思我不清楚,但这一点绝对是姑母和姑夫的示意,其实我记得我兄长说过,姑夫和姑母最看重的还是殿下。”
李凤娘眼睛一亮,“真的?”
若是有上皇赵构和吴太后支持,赵惇扳倒太子的机会将大增。
韩侂胄点头。
这是实情,虽然立了赵愭为太子,但太子之后,姑母吴太后和上皇赵构确实对母亲韩吴氏含蓄说过,恭王之才也足以掌赵室。
李凤娘乐了,“算我不枉待你如弟。”
一听这话,韩侂胄心里顿时那个纠结啊……
不过想起李凤梧的话来,还是狠下了心,反正一个影子而已,应该不会害了侄儿媳妇,赵惇总不能因为侄儿媳妇杀了影子而废了她吧?
貌似赵惇也不敢。
侄儿媳妇背后,可是整个李家,还得加一个光化军节度使林宗棠。
道:“我也待你如姐啊,最近倒是听说过一件事。”
“什么事?”
“听说殿下身边还有个神秘女人,据说也是祸国倾城的容颜,而且那个女人有一双手,美得不似人间之物,见过这双手的男人没有不倾心的。”
李凤娘愣了下,“你听谁说的?”
终于记了起来,李凤梧从辽国回到临安后,自己借去看西辽郡主耶律杞颜,为殿下去摸清李凤梧的态度,临别时候李凤梧也提起过这么一双手。
那双手真有这么美?
比自己还美?
李凤娘心里倏然生气一股怒意。
旋即压了下去。
自己好歹是嫡妃,得有点嫡妃的气度。
韩侂胄也知道,要想一次就将侄儿媳妇的妒意挑拨起来是不可能的,而且看李凤梧的意思,也并不是现在就要取了影子的手。
似乎是在等待时机。
想到这韩侂胄笑了,“你也别管我是听谁说的,这件事咱俩聊聊就行,反正那个女人存不存在还不知道,别徒然自添烦恼。”
李凤娘嗯了声,心思却有些飘散。
一双手么……
总有一天我得将它剁了!
……
……
书房里,赵惇、柳子承、皇甫坦三人的议事到了最紧要的时候。
柳子承若有所思的道:“若是太子病了,倒真是个机会,可以联络朝臣,上奏官家,说太子身体多恙,为大宋江山万年之计……”
皇甫坦笑了一声,“官家会因为几封折子就废太子?”
废太子可不是小事。
赵惇却心中一动,缓缓的说道:“若是上皇和吴太后也对官家说辞呢?”
皇甫坦怔了下,“上皇虽然信任贫道,但绝对不会听从贫道关于太子一事上的说法,殿下也知道,上皇是个保守的人。”
赵惇点点头,“这个我自然是清楚的,也不需要仙长去说辞,我们可以找其他人在上皇面前提及。”
这个人最好当然是吴太后。
而吴太后又是韩侂胄母亲韩吴氏的姐姐。
韩侂胄恰好又和自己的嫡妃李凤娘关系莫逆,让李凤娘去说服韩侂胄,再让韩侂胄去说服韩吴氏,最后韩吴氏进宫在吴太后面前,闲聊时候假装无意的提一句……
虽然只是提一句,没准就能起到奇效。
柳子承点头,“如果能有人去办,当然最好,反正成不成功,我们都没损失,不知道殿下是否已有人选?”
赵惇笑了笑,看向后院,“刚才来了个人。”
柳子承和皇甫坦忽视一眼,都笑了。
“这确实是个最佳人选。”
赵惇略有担忧,“只是当务之急,是要摸清楚东宫到底谁病了,是太子妃钱氏还是太子赵愭,反正必然是这两人中的一人。”
柳子承蹙眉道:“殿下似乎还忘了一人。”
赵惇心念一动,“你是说赵挺?”
柳子承点头,“太子就这么一个儿子,他要是病了,当然也能有这种阵仗。”
赵挺是赵愭的儿子,如今也有三四岁了。
皇甫坦却笑道:“若是赵挺病了,东宫何至于要封锁消息,所以依贫道之见,很可能是太子殿下,太子妃都不可能。”
然而打脸来的很快。
房外响起敲门声,赵惇喊了声进来,李承祖喘着粗气进来,“殿下,得到消息了。”
赵惇一振,“是太子病了?”
李承祖摇头,“适才东宫终于不再封锁消息,其中有个翰林太医也离开了东宫,据他所说,是太子妃急病,现在已经无虞了。”
皇甫坦觉得脸皮有点发烫。
柳子承可怜的看了他一眼,并不打算给他台阶。
赵惇挥手示意李承祖下去后,这才淡笑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传出来的消息是太子妃钱氏急病,我却觉得这很可能是张杓的手笔,故意放出烟幕迷惑我们。”
太子重病,能隐瞒一阵然后痊愈自然好。
但若是被朝野众臣知晓,这就会留下一个隐患,张杓当然不愿意看见这种状况。
随着官家查出张杓是赵愭的谋臣,也随着赵愭入主东宫后,张杓对于他和赵愭的关系,没有如以前那般隐藏了。
如今临安,大概没几个不知道张杓是赵愭的首席谋臣。
不过这位天骄之子依然傲气的很,很多时候说话做事,即使是在赵愭面前,也强势的很。
很有点韩侂胄曾祖父韩琦的风骨。
敢对大宋最强武将之一的狄青说出“东华门外状元唱名者才是好男儿”这种话的人,焉能不强势,实际上韩琦出仕一生,确实是个强势得连官家都不悚的相公。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遇到的官家是赵祯。
宋仁宗赵祯,执政几十年,对得起一个“仁”字。
对臣子之仁慈,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