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小金龙之迷
两个黑影在黑暗中如潜入的飞贼一般地摸索上楼梯,一直掩上了三层楼,内中一个黑影在发抖。
到了三层前室的门外,这神奇的聂小蛮,取出一串百合钥,不费事的开了门,他让楚月走入这黑暗的室中,他轻轻把门关上,立刻,他又熟稔地摸出了火折子,点亮了油灯。室中窗帘深垂,灯光不会有一丝的走漏。
聂小蛮像回到了自己府上一样的悠闲,他拣一张最舒服的圈椅坐下来,首先像猫一样躬了躬身子,又把手放在膝上,平平气。并且,他还招待亲友似的,向楚月摆摆手说:“请坐。”
使女者的颤抖未停,呼吸很急促,眼睛里射着不知所措的光。
聂小蛮默默地看了一会儿这个使女,接着又说:“今夜的情形,和前夜你引那姓颜的家伙进来时的情形,有些相同吧?”
这使女低下了头——是默认了的样子。
“不过前一夜,你们并没有到这三层楼上来。那个家伙,约你偷偷同进主人的卧室,预备窃取你主人颈间的小宝物,他答应作什么酬报呢?宝石还是现银,是不是?——有一点我不明白,你们预备下的懵药,为什么不用?胆小吗?”
对方仍没有回答。
“哈哈!也许,就由于这一点上,你们老早就发生了某种男女私情。这句话你懂不懂?”聂小蛮只管俏皮。
这使女的两颊红上加了红,羞愧惭战胜了害怕。
其实,聂小蛮的论断,多半出于猜测,这正像算命师的江湖诀一样。但是,看对方的反应,很侥幸,他都猜中了。
最后,聂小蛮估计了一下时间,才惊觉似的说:“干正事吧!”
他嘴里打着哨子,悠然走进那座神龛,揭起了绸帷,他探怀取出一个小烛点燃,光照着这铜像的左耳,用点力,扭着这耳,这耳由竖的变成了横着,左耳轮的部位,露出了一个奇形的小孔。
他又探怀取出一封信封,把一件小东西,郑重地由这信封中倒出来,这是一条龙,和李道宾所有的一条,形式没有丝毫两样,但他这东西并不是金的而是钢铁制成的。
奇怪呀!聂小蛮这东西,是哪里来的呢?
其实这要说到,上一天,他把李道宾的小金龙,带进了盥洗室,他把那东西,在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描着边把龙形拓了下来,这是第二条龙的来源。
这时聂小蛮把那铜像的耳孔,仔细估量了一下,他小心地把那龙尾,插入小孔,用力旋了一下。
在一种微微的紧张之下,聂小蛮对这铜像生生出一种热烈的期待。但是,片晌之后,这个铜像依然铁板着脸,没有半点反应。
小蛮皱皱眉,有点焦急,又沉思了片晌。
忽然他又跳起来,再狂扭着这铜像的右耳,他发觉这右耳轮下,同样地,也有一个孔,再经过一回察探,他又把这小铁龙的头部,插进这右孔,他焦灼而又热烈的期待着。
大约是因年代太久的缘故吧?或右或左,他拨弄了好些时,猛然间,一种像时钟发条的声响,“呛郎”的一响,只见这铜像的头,向后仰倒了下去,自铜像的颈部以下,顿时露出了一个大空处,细看接笋之处,恰在衣领的部分。
哈!好精密的机关与设计!
这魔术般的表演,使站在一旁的使女,忘了她所处的地位。她呆怔住了。
数十年的秘密之源,完全被揭开了。聪明的聂小蛮,从这铜像的空廓的腹部,找出了一册线装的书本。在这小小一册书中,他发掘出了一个含有历史性的大秘密。
这本书被卷成了一个卷子,用许多棉花,紧塞在这铜像的腹内。用意当然是怕后人搬动这铜像时,会发出里边的声音,即此一点,可见用心的缜密。
这册小书共有五十五个页码,全书完全是蝇头小楷所录,单看这字迹,是那样的工整而苍劲,这是李同文氏的亲笔,上面印有李氏的印章。但这书并不曾留下一个题目。
聂小蛮严肃地捧着这书,他走到一只接近灯光的椅子里,静静坐下来,翻阅这书的内容。他以最高的速度,阅读了一部分,他发觉这本书的所述:是一种精密完整而兼伟大的重建海军计划!要重建三宝太监郑和当年那样伟大的舰队!
书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他所拟具的计划,全部注重实际,不看半点空论。虽然,这计划在眼前已完全失去了它的时间性上的价值,但在当时,如能付诸实施,它所发生的伟大的效果,也许将为后人所无法能想象。
但是,可悲!这惊人的壮举,终于因为种种的关系而湮没了。
聂小蛮又感慨地翻阅下去。
这书的后半部分,指出了当时明朝东南军备上的种种弱点,他并指陈出它的必败之道。关于这一部分,他的论断,语语鞭辟入里,无可驳诘。于此,可以窥见李同文氏眼光远大的一斑。但是他这计划,当时不为朝廷所采纳,这也许就是原因所在。
全书最后部分,附有李同文氏给付子孙的遗嘱。这遗嘱再三恳切叮嘱,李氏后人,如能获得适当的环境与机会,无论如何,应继承他的遗志,把这计划,设法贡献于朝廷,而监督其实现。如果后人中无人能遵行遗嘱嘱咐,那么,应该留心寻觅一种具有远见而能负担这重大使命的人,将这一个小册,郑重付托给他。
遗嘱最后部分,述及李氏在出使高棉国之际,因某种关系,蒙该国的国相索旺,送他一种丰厚的馈赠。——那是十二颗最精美的大宝石。遗嘱上并注明:后人如得了这宝石,不能当作私有的财产,他们应当等候国家能实施他的计划之时,捐献出来,作为兴建之一助。这宝石也藏在这铜像里。
聂小蛮看到这里,他暂时从书本中收回了视线,他想:在当时,这李氏所藏的宝石,也许在无意中,曾在人前露过眼;当时那宝石可以用作斗量的传说,其来源就在于此。
聂小蛮把全书与遗嘱的大略,匆匆浏览了一遍,时间已费去了不少。最后,他依照这书中遗嘱所指示的,从那铜像的另一部分——头颅里,不费事地找到了一个小锦盒。
到了三层前室的门外,这神奇的聂小蛮,取出一串百合钥,不费事的开了门,他让楚月走入这黑暗的室中,他轻轻把门关上,立刻,他又熟稔地摸出了火折子,点亮了油灯。室中窗帘深垂,灯光不会有一丝的走漏。
聂小蛮像回到了自己府上一样的悠闲,他拣一张最舒服的圈椅坐下来,首先像猫一样躬了躬身子,又把手放在膝上,平平气。并且,他还招待亲友似的,向楚月摆摆手说:“请坐。”
使女者的颤抖未停,呼吸很急促,眼睛里射着不知所措的光。
聂小蛮默默地看了一会儿这个使女,接着又说:“今夜的情形,和前夜你引那姓颜的家伙进来时的情形,有些相同吧?”
这使女低下了头——是默认了的样子。
“不过前一夜,你们并没有到这三层楼上来。那个家伙,约你偷偷同进主人的卧室,预备窃取你主人颈间的小宝物,他答应作什么酬报呢?宝石还是现银,是不是?——有一点我不明白,你们预备下的懵药,为什么不用?胆小吗?”
对方仍没有回答。
“哈哈!也许,就由于这一点上,你们老早就发生了某种男女私情。这句话你懂不懂?”聂小蛮只管俏皮。
这使女的两颊红上加了红,羞愧惭战胜了害怕。
其实,聂小蛮的论断,多半出于猜测,这正像算命师的江湖诀一样。但是,看对方的反应,很侥幸,他都猜中了。
最后,聂小蛮估计了一下时间,才惊觉似的说:“干正事吧!”
他嘴里打着哨子,悠然走进那座神龛,揭起了绸帷,他探怀取出一个小烛点燃,光照着这铜像的左耳,用点力,扭着这耳,这耳由竖的变成了横着,左耳轮的部位,露出了一个奇形的小孔。
他又探怀取出一封信封,把一件小东西,郑重地由这信封中倒出来,这是一条龙,和李道宾所有的一条,形式没有丝毫两样,但他这东西并不是金的而是钢铁制成的。
奇怪呀!聂小蛮这东西,是哪里来的呢?
其实这要说到,上一天,他把李道宾的小金龙,带进了盥洗室,他把那东西,在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描着边把龙形拓了下来,这是第二条龙的来源。
这时聂小蛮把那铜像的耳孔,仔细估量了一下,他小心地把那龙尾,插入小孔,用力旋了一下。
在一种微微的紧张之下,聂小蛮对这铜像生生出一种热烈的期待。但是,片晌之后,这个铜像依然铁板着脸,没有半点反应。
小蛮皱皱眉,有点焦急,又沉思了片晌。
忽然他又跳起来,再狂扭着这铜像的右耳,他发觉这右耳轮下,同样地,也有一个孔,再经过一回察探,他又把这小铁龙的头部,插进这右孔,他焦灼而又热烈的期待着。
大约是因年代太久的缘故吧?或右或左,他拨弄了好些时,猛然间,一种像时钟发条的声响,“呛郎”的一响,只见这铜像的头,向后仰倒了下去,自铜像的颈部以下,顿时露出了一个大空处,细看接笋之处,恰在衣领的部分。
哈!好精密的机关与设计!
这魔术般的表演,使站在一旁的使女,忘了她所处的地位。她呆怔住了。
数十年的秘密之源,完全被揭开了。聪明的聂小蛮,从这铜像的空廓的腹部,找出了一册线装的书本。在这小小一册书中,他发掘出了一个含有历史性的大秘密。
这本书被卷成了一个卷子,用许多棉花,紧塞在这铜像的腹内。用意当然是怕后人搬动这铜像时,会发出里边的声音,即此一点,可见用心的缜密。
这册小书共有五十五个页码,全书完全是蝇头小楷所录,单看这字迹,是那样的工整而苍劲,这是李同文氏的亲笔,上面印有李氏的印章。但这书并不曾留下一个题目。
聂小蛮严肃地捧着这书,他走到一只接近灯光的椅子里,静静坐下来,翻阅这书的内容。他以最高的速度,阅读了一部分,他发觉这本书的所述:是一种精密完整而兼伟大的重建海军计划!要重建三宝太监郑和当年那样伟大的舰队!
书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他所拟具的计划,全部注重实际,不看半点空论。虽然,这计划在眼前已完全失去了它的时间性上的价值,但在当时,如能付诸实施,它所发生的伟大的效果,也许将为后人所无法能想象。
但是,可悲!这惊人的壮举,终于因为种种的关系而湮没了。
聂小蛮又感慨地翻阅下去。
这书的后半部分,指出了当时明朝东南军备上的种种弱点,他并指陈出它的必败之道。关于这一部分,他的论断,语语鞭辟入里,无可驳诘。于此,可以窥见李同文氏眼光远大的一斑。但是他这计划,当时不为朝廷所采纳,这也许就是原因所在。
全书最后部分,附有李同文氏给付子孙的遗嘱。这遗嘱再三恳切叮嘱,李氏后人,如能获得适当的环境与机会,无论如何,应继承他的遗志,把这计划,设法贡献于朝廷,而监督其实现。如果后人中无人能遵行遗嘱嘱咐,那么,应该留心寻觅一种具有远见而能负担这重大使命的人,将这一个小册,郑重付托给他。
遗嘱最后部分,述及李氏在出使高棉国之际,因某种关系,蒙该国的国相索旺,送他一种丰厚的馈赠。——那是十二颗最精美的大宝石。遗嘱上并注明:后人如得了这宝石,不能当作私有的财产,他们应当等候国家能实施他的计划之时,捐献出来,作为兴建之一助。这宝石也藏在这铜像里。
聂小蛮看到这里,他暂时从书本中收回了视线,他想:在当时,这李氏所藏的宝石,也许在无意中,曾在人前露过眼;当时那宝石可以用作斗量的传说,其来源就在于此。
聂小蛮把全书与遗嘱的大略,匆匆浏览了一遍,时间已费去了不少。最后,他依照这书中遗嘱所指示的,从那铜像的另一部分——头颅里,不费事地找到了一个小锦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