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
  王繁英简直更喜欢他了:“实话实话,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官家才能说这句话。其他人么……”
  不论贫富,都有可能采取这种方式,扩大资产。抓捕和收购其他国家的平民作为奴隶,一直都是最赚钱的。人嘛,脆弱、战斗力不强、能被要挟、能被驯服,还能生产出大量有价值的东西。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林玄礼悲伤的问:“十字军东征还没结束,你觉得我能当个军火贩子,给双方卖热*武*器吗?这可是——赚的超级多!”
  王繁英:“不,我还是建议你建造海外的、儒家忠君思想的殖民地。”
  第142章 万万不可啊
  林玄礼叉着腰瞪着老婆:“你好像对于捕鲸这件事,有点支持啊。”
  王繁英有点疑惑:“怎么了?你吃鱼,也吃鸟,你吃獐鹿,也去打猎。虎皮和鲸皮有什么区别?它们不都是一样的动物吗?爱惜物命,吃干净就好了。”
  林玄礼一窒,本来想说保护珍稀动物,但在当前历史时间点上,没有什么任意航行的海上霸主,鲸鱼还算不上珍稀动物——应该是超多,大海里到处都是巨大惊悚美丽的超大海洋生物。挥挥手屏退左右:“那是巨大的生命啊,强壮,美丽,遨游在碧海蓝天之中,能从气孔中喷出彩虹,是大自然最美的造物之一,有和人类一样长的寿命,有自己的族群,文化,还有歌……你那里没有这种生命么?变成一些工业原料和食材,太让人难过了。”
  王繁英大概理解他的心态了,慢吞吞的说:“有啊。但是吧,我们那里这种与世无争的生物,能互相沟通,威胁,用武力保证自己安全。捕猎美人鱼的人,此生靠近的每个水源都有可能存在危险。生活在风中的巨大精灵,谁敢伤害他,就会成为风的敌人,风会卷走他的一切。陆地上的兽人,谁窃取了他们的幼崽,会悬赏追杀。虽然还有人为了重利铤而走险,但是有限。十一郎,除非这些鲸鱼能公然对捕鲸船发出威胁,或是你能监视四海九州,否则这种事不会停止的。可恶但有利,这就和大宋一直在打击的逼良为娼一样。”
  林玄礼一想到京城里那些有名的青楼,不由得为之叹息。他自从穿越以来,对那地方有点好奇,但不想去游览。对罪犯家的女眷也不太乐意卖做官妓,还叫地方官禁止叔伯亲属把小孩卖入青楼,并严抓人贩子,但问题似乎没有得到多少缓解,供需两端都没有断掉。朝廷上下所有官员都会反对强制关停这个…行当。
  烦躁的揉了把脸:“资本……我也想抑制商人,可我又需要这些人。商君说倒对,这些人就应该被榨干碾碎供给国家。”
  王繁英无可奈何:“对奸商的愤恨,恐怕三千世界都一样。鲸鱼那是大量的财富。陈庆做了个开头,其他海商都会跟着学。你可以立法规定不许这么做,但是,自古以来禁屠令就不太好使。说实话,你这话虽然不是‘何不食肉糜’那种,但也差不多。
  你身份高贵,不需要抢夺什么东西,垂拱而治就能治理好国家。你的斗争是对内的,对自己的欲望。他们的争斗对外,对同行,对大宋朝廷和其他国家的朝廷,需要和其他人争抢市场、航道和财富。你可以对粘罕好言相待,却不能对陈庆多一点宽容和期待?你需要野心家铺平道路,哪怕之后再杀了他们呢。”
  林玄礼往后一靠,倒在椅子里,翻了个白眼:“商人的道德滑坡速度,和他资本积累的速度一样快。如果我下旨制止,他们会把鲸鱼卖到别的国家去,对不对?龟为灵壳翠为毛,香獐为麝兔为毫……这个我可以不治罪。我也不买,不用来做工业材料,不允许他们打广告。
  但是贩卖人口真不行。”
  简单给小豪猪讲了一下贩卖黑奴→南北战争→人权宣言→反噬的一团乱糟糟。
  “这么慢啊。”王繁英露出一种‘这种事好熟悉’的微笑:“奴隶会谋反。身强力壮的奴隶,愿意世世代代做奴隶吗。”
  “你这是什么表情?有什么故事,给我讲讲。”
  王繁英简述道:“像你说的,开局一个碗。穿越成奴隶从零开始策划起义,十多年时间小有成就,在建国前夕被二把手背刺。”这也是只要吃好喝好,就懒得搞大事业的原因之一。忠臣特别多,一个奸贼就能毁掉一切。而且人不是一开始就坏,是被野心腐化变坏的。
  林玄礼倒吸一口冷气,调整好心态嬉笑道:“还以为以后再能遇到你,我可以改行吃软饭,现在看来悬了。”
  王繁英笑的依在桌子上,按着他肩膀:“好官家,你放心,将来若有机会,我必然一心一意好好宠你。”
  嬉笑和热烈的亲吻很快结束,恢复严肃的状态。
  童贯等人又可以回来伺候。童贯斟酌着问:“官家,那陈庆送的东西,有什么不合适么?莫非得罪了官家不曾?官家喜怒不形于色,小人伺候的时间长,隐约觉得您不喜欢那块皮子。”
  高蜜劝道:“小人看陈庆有几分桀骜不驯,怕是在海上野的时间长了,不懂礼数。官家,小人去告诫他,下次进宫面圣之前先去礼部演礼,免得冲撞了贵人。”
  王繁英摆摆手:“用不着。”
  扯了官家桌上的白纸,拿了一支笔,写‘接近海商陈庆身边的家丁水手,打听他这次出海四年的经历、所得爵位、所购买的土地、海外纳妾数目’,往信封里一搁,涂了点浆糊粘牢:“童贯,你叫人吧这封信送给赵贵。”
  “遵命。”
  林玄礼考虑了一会:“招丞相和枢密院进宫。”和前者探讨建造海外殖民地的可能性、海战使用的火器,以及准备派人去视察大宋海军的真实实力。
  大宋号称是十万水军,实际上的准确数字是九万三千多人,有训练,有火器,缺乏实战,停留在长江黄河区域,海岸港口只有五万。
  但不需要担心战斗力,现在大宋的海军可以横扫全球——只是没有能力到达全球。
  制作马达,是当前科技达不到的高精尖技术。
  等他们进宫的时间,还处理了另一件事,弟弟们再次上奏申请搬出去,孩子生太多了,宫里住不下,又不能多占据别的宫殿,都这么紧紧巴巴的住着太紧凑了。他也只好同意这要求,让钦天监选适合搬家的良辰吉日,格外批示一句,兄弟们的王府收拾整齐后,可以接生母出宫小住。
  韩忠彦又被派去祭祀帝陵了。章惇和苏轼俩老相公一起进宫,在垂拱殿恭候官家,看枢密院几个人也匆忙赶来,心说怕是官家要用兵。对谁?
  其实只要官家想要出兵,攻打哪一个国家都有借口。可以翻旧账嘛。
  林玄礼简单的说:“海商周游列国,带回来一些消息。海外诸国,官员富豪家里金银如山,奢淫骄纵,百姓们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但要被官府和乡绅盘剥,还要被教廷骗取大量财产。朕听了,只觉得于心不安。想要效法武王,解万民于倒悬。”
  我这个借口真是棒棒哒!比后世美国打着自由民主旗号抢石油可漂亮多了! 我知道你们肯定不同意,那么退而求其次,谈一谈出口火器和战船的问题。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一定要深入这些海外殖民者以及女真人心里。
  不用造,你们慷慨的老大哥愿意出售高质量的武器给你们。
  物美价廉,允许赊账。
  枢密副使赞美道:“官家真乃仁君也!非但对宋人仁爱,对外夷也一视同仁,如此仁爱眷顾,此乃天下之福!”
  章惇心累:“官家所说的海外诸国,指的是哪些国家?国土几何?人口多寡?兵力如何?是谁家之天下?”
  林玄礼:“……”他貌似是在欧洲和中亚地区???红海周围。
  章惇看了看官家的神色,又劝说道:“官家,兵法讲究远交近攻,岂能近交远攻?海外诸国的距离比唐时的都护府更远,派出去的封疆大吏,权力比唐朝的节度使还大,岂能挟持他的忠心?至于士兵们,背井离乡,抛家舍业,恐怕军心不安。”
  官家想打仗想的快要憋坏了?赶紧补充道:“女真叛乱在即,燕云十六州的百姓,旧唐子民,还等着官家出兵搭救呢!”
  “章子厚说得对,请官家三思。”苏轼慢条斯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臣有另一件事要说。官家推广的物理、算学等书,高丽使想买,他们买了之后必然献给辽国、专卖西夏。诚如官家所说,这些科目的妙用无穷,官家还要开科选士,希望官家能下诏告诫鸿胪寺,看好境内的外国使臣。再勒令各地市舶司,严查出海的货物,盐铁偶有走私还能容忍,铜和书决不能流入海外。包括那些精美的铜器、铜佛,不准出海。”
  铜就是钱,不过海商出海时会载满货物,不会携带大量铜钱出海。
  章惇:“子瞻所奏之事,确实干系重大,请官家详查。”
  林玄礼疑惑道:“你们俩现在关系很好吗?”
  二人都摇头,齐声道:“对事不对人。”
  远交近攻、保护知识不外流、稽查走私都是正经事。
  对于官家召见陈庆,就又开始一番杂乱无章的事,这一点他们都有准备。
  天授院这几年没有新的、得到天授的人,神童倒是有几个,家贫失学的被当地官府出资赞助了,仅此而已。陈庆是短小的名单上比较显眼的一个人,也是他最先带回来花生和洋葱。
  林玄礼点点头:“两位国老说的在理,朕全都应允。”
  看向枢密使:“我大宋水军的兵力如何?眼下虽然不出兵,也要做好打算。海商不仅联通各国商贸,带来新奇的物产,也让那些人知道我大宋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枢密使躬身答道:“启禀官家,海边没有长城,防御不易。但战船年年修缮,水军月月操练,军械每日保养,能战能胜。每年派人去巡查时,见到的都是精兵强将。”
  林玄礼将信将疑的点点头:“我打算……卖给海商一些火铳、火箭。”
  “万万不可啊!!”*4
  “商人重利轻义,常常有不法之举,地方官常常担心他们的家丁护院太多,横行不法。挟制唯恐不及,不能让他们持有火器。”
  “海商买了火器就要惹祸。在大宋境内用,是要谋反,在境外用,要为大宋树敌。”
  “没听说过用火器的海盗。官家现在准许他们携带弓弩出海,已是恩重如山。”
  “臣恐怕他们携带火器,在海外封土建国,自立为王。”
  林玄礼:[六哥……他们说的好有道理啊。但是我就是要卖。在地方上持械抵抗就派兵剿灭,在境外封土建国,将来也能被我征服回来。]
  [六哥:这有点冒险。你卖给他们火器,就不怕像是英国管辖美国那样,被人反客为主么?]
  [我怕。但是,英国国土面积小,限制了发展,大宋却很大,现在也比英国大好多倍。而且朝代总是会灭亡的,他们将来反客为主,反的未必是我大宋江山。]
  [六哥:呸!乌鸦嘴!揪你耳朵!]
  一直等到省试结束,举子们期待放榜。
  满朝文武依然抱团坚定反对‘出售火器’这一项目,纷纷拒不奉诏。
  第143章 三个好理由
  也已经深了,林玄礼在熬夜修改自己的大计划。叽叽歪歪拒不奉诏的朝臣们虽然很烦,但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大部分都是他已经想过还没彻底说清楚的事,他要把这些事给朝臣都解释清楚,最起码要争取到一半以上的支持。倒行逆施不可取,他们虽然有历史局限性,但不是傻子,事情讲的条理清晰时,会有人理解的。
  林玄礼喝掉一杯浓浓的点茶,托着腮想:现在大部分人都认为我有点疯疯的。。。等到再过一百年,他们就会知道我的高瞻远瞩。
  写完《出售火器计划(第三版)》,揉揉脸,吃了两把酥酥脆脆咸咸甜甜的虎皮花生:“把奏本都搬过来,看完再睡。”
  搬过来一看,嗯,反对意见,反对意见*10,最后两本分别是谢宝和另一个武官诚惶诚恐的辞呈,一个说要归隐田园专心修行,另一个说要回家侍奉五十岁高龄的老母亲。
  林玄礼:“哎。我不过是让你们……”这不是忌惮,也不是试探,大可不必摆出
  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退避。
  原本想用商人而非官员——当然不只是陈庆一个人,机会是平等的。
  原因有三个:第一,当前的商人重利又缺乏长远眼光,能便宜买武器时他们就不会砸钱研究造,加上一点防盗技术几乎不会发生技术泄露。历史上大宋的火器被金国、蒙古抄袭,不是因为交战时有没爆炸的被人破解了,而是工匠全家被抢走。
  第二,商人没有良好的军事素养,在海外练兵,一样是散兵游勇,至多是军阀混战的兵力,除了陈庆之外其他人基本上弄不出纪律部队。
  第三,每个商人最想做的都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只要朝廷给他们封爵、封官,这比称王还体面,会和朝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被朝臣们危言耸听了这么久,就考虑官方成立东印度公司,让合适的武将,带着无牵无挂的水军,出去做个封疆大吏、海外天子。满朝文武翻来翻去,就谢宝他们俩还算有活力、敢于稍微犯忌,狄谏都不行,狄谏这个人吸取了父辈的经验教训,太老实谨慎。结果只是试着和俩人说了说自己的大计划,吓得二人立刻辞职。
  他也只好在奏本上好言好语的批示:我就是问问,武臣之中最信任你们两个,既然你们不愿意,朕再问问别人。辞职就不必了,你们工作不忙。
  高蜜值夜班,童贯已经准时休息去了。这时候恰好端茶过来,偷眼一瞧,看的清清楚楚,立刻愤恨道:“官家和他们说的事,虽然有些危险,但他们这些做官的,一个个都说愿为官家肝脑涂地,在所不惜,等到官家把事安排给他们去做时,又都开始贪生怕死了。”
  林玄礼无奈的笑了笑:“不是。”
  高蜜吹捧道:“官家近年来脾气越发好,柔和的像菩萨神仙一样,到叫他们一个个的跳起来作威作福。天底下的东西都是官家的,别说是卖,就算是送人,他们管得着么。一个个的,全都不奉诏。”
  林玄礼叹了口气,往后一靠:“你不懂。这事儿我没跟他们说明白。其实。。。这件事没法说清楚。”
  [陈庆傲慢,其他的海商会有身份和目光产生的局限性。我不指望他们能在国外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称王称霸,只要他们去打下基础——普及儒学、普及中国话,给大宋的征服做好准备。出海殖民的海商必须多,人多才难成气候。]
  [官员绝不会做这件事。能到我眼前的,都是读圣贤书,满口仁义道德的人。这种人能党争,能内卷,不可能出去为我抢劫。只有不择手段的商人才能做这件事。]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们的首领不能太高瞻远瞩,只要一心想着兼并土地就是最好的。]
  [最近十年让百姓休养生息,很好,总人口增加了一百八十多万,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这样能生,但再过些年,激增的人口就必须向外扩张。官员和商贾兼并了万倾良田,这是个收回被兼并的土地的好机会。]
  [我的商业帝国里上数的人,居然没有一个愿意做这事儿的,啧。]
  高蜜确实不懂,只是虔诚的看着他:“官家,倘若您瞧得上高蜜,不论上刀山下火海,或是出海数十年,小人什么都愿意,绝不说半个不字。”
  林玄礼凝视着这个从自己小时候就跟在身边的内侍,他现在已经三十岁,面庞倒是比较年轻,看起来,还挺真诚的。
  高蜜趁热打铁的道:“那些文臣武将,各有各的家世牵挂,上要光宗耀祖,下要挂念着子孙后代。唯独小人等阉人,无牵无挂,一心只想着为官家效力。各地监军,禁军三帅,就连官家现在最看重的市舶司,用的都是阉宦。像出海作战这种事,官家一样可以用小人。小人在官家身边习文练武多少年,绝非酒囊饭袋。杨思勖做的,小人也做的。”
  林玄礼沉吟了一会:“你说的有道理。”好有道理,几乎说服我了。
  ……
  朝臣们也顾不得‘官家’最讨厌党争的问题,纷纷聚在一起探讨,如何说服官家放弃这个计划。之前准许海商购买弩箭、携弩出海,已经让官员们感到十分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