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力劝
一旦嫤娘确定了目标,很快,伴当们也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事了。
而嫤娘在取得了少年皇帝耶律隆绪与萧太后的初步认可之后,所获得的自由,足以让伴当们顺利、且有目标性地融入到辽兵之中去。
常平等人一边想法子融入辽人,还一边抽空在辽营之中,用田氏密语做出了他们将追随主母去往辽国大京行事的隐秘记号,以期待将来郎君会派来增援,助他们行事。
就这样,嫤娘这边的人全部都安心呆了下来。
只除了曹氏。
往日在宋营之中,曹氏是被众人捧在手心里小心保护着的,虽无甚建树,但因为身边有长辈们看着,侍女与年长些的武嬷嬷看着,倒不至于出什么乱子。
可现在,她身处于敌营之中,虽然倚仗着嫤娘的小聪明,暂时保住了性命……可她心中却焦急万分!
特别是,嫤娘其实一直防着曹氏,自然也不会告诉曹氏,她所做出的决定。
所以从曹氏敏锐的眼光来看,她惊恐地发现……夏氏不但日日在辽国皇帝的面前长袖善舞,而且还隐约有几分要讨好的意思?夏氏她疯了?她,她这是,这是想在敌营安家的意思?为什么?就为了劳什子的女官职位,夏氏她居然抛夫弃子地要认贼作父?
曹氏完全不能理解。
与夏氏的“消极怠工”不同,曹氏非常积极。她总是借着各种理由想要接近关押着宋兵俘虏的大牢,并且涎着笑脸去向辽兵打探各种消息儿……
只是,曹氏的意图实在太明显,就连嫤娘等人都觉得她除了没在脑门上写着“我想出逃”这四个大字之外,简直就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相信连嫤娘等人能看出来,辽人岂会不知?
但嫤娘也没阻拦,毕竟从辽人的角度来看,她本就是来历不明之人,且她名义上还是宋将田骁之妾,虽然自称为安南国人,可也算得上是半个宋人。
若她真正对宋人的生死做到不顾一屑的话,落在辽人眼里,反而还有些生疑;倒不如让曹氏这个名义上的侍女在外为打听宋兵的景况而奔走,显得更加真实。
想要刺杀韩德让,没有长远的布署是不可能的。但嫤娘相信,只要她能在辽营站稳脚跟,以后总能找机会的。
但眼下最着急的,却是常平他们从辽营之中打探来的消息——那就是,辽人已有退兵之意。退兵倒没什么,但让人不好去猜测的是,被俘虏的那些宋军与宋来说……他们要怎么办?
嫤娘当然也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想来想去,除了对辽主耶律隆绪多多灌输佛学慈悲为怀的佛理,希望他能善待宋国俘虏之外,嫤娘只得暗中祈祷了。
**
这一日,嫤娘受召去向耶律隆绪讲经,然而这一次,萧太后与韩德让却并不在,宽敞的毡房里除了耶律隆绪与几个心腹侍卫之外,便再无他人了。
嫤娘依例讲解了一段佛经之后便停了下来,说了几个佛陀的故事给耶律隆绪听。
只是,今天耶律隆绪的情况似乎不太好,不再像往日那般对她说的佛经故事饶有兴趣了。嫤娘也不说话,静静地陪在一旁,也有些走神。
“巴克西(老师),有件事,让我很是为难。所以巴克西跟我聊聊天吧,随便说点儿什么就好……”耶律隆绪低声说道,“母亲听从了逊宁(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和韩隐(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的话,决定斩杀四万宋国俘虏……”
嫤娘的心儿顿时狂跳了起来。
“我若是反对,母亲与大臣们会认为我软弱。可我要是答应了……却又觉得十分不安。巴克西,你要是我,你怎么选择?” 耶律隆绪有些失落地说道。
嫤娘沉默了半晌。
“陛下,这件事儿,您就不该问我——您明明知道,我虽非宋人,却与宋人关系匪浅……现在您要是给了我说话的权力,那……我势必是要想法子替宋人说上几句的。”
“巴克西,你想说什么就说……咱们就这么聊一聊天,横竖到了最后,也许我们都不是能做主的人。”耶律隆绪说道。
嫤娘长叹了一口气。
“自古以来,燕云十六州就是汉人的土地……前朝自石敬塘割了这十六州之后,中原有志之士,无不魂萦梦绕地想要取回。所以,宋国与辽国,一而再、再而三的锋火连天。不仅宋辽两国交恶,恐怕就是两国的百姓之间,也结下了血海深仇。”
“陛下,您想想。这么些年了,汉人们发起的、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的战争……有谁数得清?”
“如今宋军大败,无数兵卒与百姓被俘,依着南北院大王的意思,杀无赦、以敬效尤……陛下,这应该是大契丹国对付宋国俘虏的一贯作法。但我想问的是,屠杀俘虏,除了让生灵涂炭,也让宋人更恨契丹人之外,还有什么用?汉人想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心思,何时熄灭过?” 嫤娘也低声说道。
耶律隆绪皱起了眉头。
“宋军俘虏,或杀或赦,皆不由我定。但以我妇人之仁的眼光看来……陛下,将来您希望大契丹国与宋国怎样?是世世代代、彻彻底底的不死不休,还是和平共生、划地而治,让两国百姓都安安心心的过上好日子?”嫤娘反问道。
耶律隆绪久久没有说话。
嫤娘亦陪坐在一旁,陷入了怔忡。
——两军对阵,一方战败……岂是她一介女流之辈能够逆转生天的?别的不说,除了保住她自己与身边人的性命之外,她根本就连……想要拯救宋军俘虏的能力都没有。
但如果可以的话……她还是想尽最大的努力,劝说辽国贵族一二。
只是,现在她的身份太尴尬了啊。
而嫤娘在取得了少年皇帝耶律隆绪与萧太后的初步认可之后,所获得的自由,足以让伴当们顺利、且有目标性地融入到辽兵之中去。
常平等人一边想法子融入辽人,还一边抽空在辽营之中,用田氏密语做出了他们将追随主母去往辽国大京行事的隐秘记号,以期待将来郎君会派来增援,助他们行事。
就这样,嫤娘这边的人全部都安心呆了下来。
只除了曹氏。
往日在宋营之中,曹氏是被众人捧在手心里小心保护着的,虽无甚建树,但因为身边有长辈们看着,侍女与年长些的武嬷嬷看着,倒不至于出什么乱子。
可现在,她身处于敌营之中,虽然倚仗着嫤娘的小聪明,暂时保住了性命……可她心中却焦急万分!
特别是,嫤娘其实一直防着曹氏,自然也不会告诉曹氏,她所做出的决定。
所以从曹氏敏锐的眼光来看,她惊恐地发现……夏氏不但日日在辽国皇帝的面前长袖善舞,而且还隐约有几分要讨好的意思?夏氏她疯了?她,她这是,这是想在敌营安家的意思?为什么?就为了劳什子的女官职位,夏氏她居然抛夫弃子地要认贼作父?
曹氏完全不能理解。
与夏氏的“消极怠工”不同,曹氏非常积极。她总是借着各种理由想要接近关押着宋兵俘虏的大牢,并且涎着笑脸去向辽兵打探各种消息儿……
只是,曹氏的意图实在太明显,就连嫤娘等人都觉得她除了没在脑门上写着“我想出逃”这四个大字之外,简直就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相信连嫤娘等人能看出来,辽人岂会不知?
但嫤娘也没阻拦,毕竟从辽人的角度来看,她本就是来历不明之人,且她名义上还是宋将田骁之妾,虽然自称为安南国人,可也算得上是半个宋人。
若她真正对宋人的生死做到不顾一屑的话,落在辽人眼里,反而还有些生疑;倒不如让曹氏这个名义上的侍女在外为打听宋兵的景况而奔走,显得更加真实。
想要刺杀韩德让,没有长远的布署是不可能的。但嫤娘相信,只要她能在辽营站稳脚跟,以后总能找机会的。
但眼下最着急的,却是常平他们从辽营之中打探来的消息——那就是,辽人已有退兵之意。退兵倒没什么,但让人不好去猜测的是,被俘虏的那些宋军与宋来说……他们要怎么办?
嫤娘当然也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想来想去,除了对辽主耶律隆绪多多灌输佛学慈悲为怀的佛理,希望他能善待宋国俘虏之外,嫤娘只得暗中祈祷了。
**
这一日,嫤娘受召去向耶律隆绪讲经,然而这一次,萧太后与韩德让却并不在,宽敞的毡房里除了耶律隆绪与几个心腹侍卫之外,便再无他人了。
嫤娘依例讲解了一段佛经之后便停了下来,说了几个佛陀的故事给耶律隆绪听。
只是,今天耶律隆绪的情况似乎不太好,不再像往日那般对她说的佛经故事饶有兴趣了。嫤娘也不说话,静静地陪在一旁,也有些走神。
“巴克西(老师),有件事,让我很是为难。所以巴克西跟我聊聊天吧,随便说点儿什么就好……”耶律隆绪低声说道,“母亲听从了逊宁(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和韩隐(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的话,决定斩杀四万宋国俘虏……”
嫤娘的心儿顿时狂跳了起来。
“我若是反对,母亲与大臣们会认为我软弱。可我要是答应了……却又觉得十分不安。巴克西,你要是我,你怎么选择?” 耶律隆绪有些失落地说道。
嫤娘沉默了半晌。
“陛下,这件事儿,您就不该问我——您明明知道,我虽非宋人,却与宋人关系匪浅……现在您要是给了我说话的权力,那……我势必是要想法子替宋人说上几句的。”
“巴克西,你想说什么就说……咱们就这么聊一聊天,横竖到了最后,也许我们都不是能做主的人。”耶律隆绪说道。
嫤娘长叹了一口气。
“自古以来,燕云十六州就是汉人的土地……前朝自石敬塘割了这十六州之后,中原有志之士,无不魂萦梦绕地想要取回。所以,宋国与辽国,一而再、再而三的锋火连天。不仅宋辽两国交恶,恐怕就是两国的百姓之间,也结下了血海深仇。”
“陛下,您想想。这么些年了,汉人们发起的、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的战争……有谁数得清?”
“如今宋军大败,无数兵卒与百姓被俘,依着南北院大王的意思,杀无赦、以敬效尤……陛下,这应该是大契丹国对付宋国俘虏的一贯作法。但我想问的是,屠杀俘虏,除了让生灵涂炭,也让宋人更恨契丹人之外,还有什么用?汉人想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心思,何时熄灭过?” 嫤娘也低声说道。
耶律隆绪皱起了眉头。
“宋军俘虏,或杀或赦,皆不由我定。但以我妇人之仁的眼光看来……陛下,将来您希望大契丹国与宋国怎样?是世世代代、彻彻底底的不死不休,还是和平共生、划地而治,让两国百姓都安安心心的过上好日子?”嫤娘反问道。
耶律隆绪久久没有说话。
嫤娘亦陪坐在一旁,陷入了怔忡。
——两军对阵,一方战败……岂是她一介女流之辈能够逆转生天的?别的不说,除了保住她自己与身边人的性命之外,她根本就连……想要拯救宋军俘虏的能力都没有。
但如果可以的话……她还是想尽最大的努力,劝说辽国贵族一二。
只是,现在她的身份太尴尬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