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出殡(下)
  这一日,是袁氏出殡的日子。
  做为田骏的亲兄弟,田骁没有不去给亲嫂子送灵的道理;可他也不能太明目张胆了,便穿了孝衣,往左边面上贴了块巴掌大的痦子,又让嫤娘给他把眉毛画得歪歪斜斜的……
  跟着,他便随了田骏的亲卫,一块儿将袁氏的棺椁抬上了马车,然后送葬队伍一路朝着城外慢慢驶去。
  田重进骑了马,领着亲卫在前开路;田骏如行尸走肉一般,亦步亦驱地跟在袁氏的棺椁旁;殷郎则领着二弟叡郎、堂弟铎郎、四弟尉郎……几个半大的儿郎们穿了重孝,手执哭丧棒,行三步一叩首,三叩首再七步又跪拜……
  铎郎并非袁氏亲子,虽也穿了孝服,却只行叩礼;只他得了母亲的教导,格外关照年幼的堂弟尉郎,一见尉郎体力不支,便上前牵住他的手,扶持着尉郎跪拜,等尉郎行完跪拜礼之后又把尉郎给扶起来……
  但凡有与田府交好的世家,无一不在官道边设了祭台,来焚香拜奠袁氏。
  这些人家里,不但有王府、夏府、蒋府、何府、华昌候府等姻亲;还有朝中百官如李德妃的娘家,太师潘美府上,袁继忠府上,党进府上,曹彬府上,大相公赵普府上,以及吕蒙正上等等;以及众皇亲国戚,如官家亲弟,魏王府赵延美府上;官家长子,卫王府赵元佐府上;官家次子,陈王赵元僖府上;官家三子,韩王赵元休府上等等。
  众家都在道路两旁设了香坛,熙熙攘攘的你挤我,我挤你……真真儿比赶集还要热闹些。等送葬队伍一到,人们就开始畅怀大哭;等队伍过去了,他们便洒了钱纸焚了香烛等物,戚戚送别。
  路人见了这仗势,一是感叹田家势大,二是可怜那几个半大年幼又没了娘的孩子……
  嫤娘与田夫人因为是女眷,不能随行,便在家中照看小五郎。
  田夫人看着正在摇篮里呼呼大睡的小五郎,又怜又爱,愁道,“可怜的五郎哦,生下来就没了娘……也不知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护着你几年……”
  嫤娘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说道,“娘,不如小五郎就交给我……”
  “这可不成!”田夫人斩铁截钉地打断了她的话,“不管怎么说,这也是青娘临去前亲口托付给我的,且小五郎身子孱弱,以后若真有个什么万一……我可不想看着守信守吉兄弟俩为了小五郎而生份了……”
  说着,田夫人又道,“再说了,青娘不还把叡郎和尉郎托付给你了?今后可还要劳烦你多费心!这养男娃娃啊,和养女娃娃不一样,男娃娃太闹腾了!再加上你的铎郎……以后有的是让你烦心的事儿!只要你能给他们一衣一饭,这就足够了!”
  “娘,您放心,我待铎郎怎么样,就待他们怎么样。” 嫤娘说道。
  田夫人欣尉地点点头。
  一直到了傍晚,田重进这才领着前去送葬的队伍回来了。
  田夫人见只有铎郎跟着回来了,便问道,“大郎二郎呢?”
  依礼,袁氏新丧,她的孩儿们得在新坟旁结草为庐,替她守孝三年(二十七个月)才行。但是田骏身为亡妇的丈夫,只服一年孝(九个月)也就足够了。
  铎郎打量着祖翁的脸色,大着胆子回话,“回婆婆的话,伯父说,要与大哥二哥四弟一块儿守足三年;我爹爹在半路上收了军情急报,将大孃孃送上了山,又落了土,便下山骑了快马赶回瀼州去了……”
  嫤娘心里一跳!
  想来,肯定是有什么为难事……
  不然他也不会说走就走。
  转念一想,她又庆幸着,幸好一早就将昨儿夜里收好的包袱命常平等人绑在了田骁的马上。不然,依着田骁的急性子,只会一路往瀼州急赶,恐怕连下马买吃食的时间都不肯停留。
  田夫人听了,也急问,“二郎那边……怎么了?”
  田重进道,“无事。前儿不是王仁赡告倒了程德玄,驸马王承衎、石保吉、魏咸信等人倒卖木材竹料吗?昨儿卢多逊派了特使去彻查各州军机要臣处的军需……使臣是今天上的路,所以二郎要急着赶回去。”
  原来是为了这个!
  嫤娘放下了心。
  ——先前田骁知道了王仁赡告密的事儿以后,已经猜想到朝庭肯定会彻查各州军需,所以已经有了准备……当时也正因为要忙这样,所以袁氏沉苛,他也赶不回来。
  田重进夫妇俩虽然嘴上没问,但其实都暗中观察着嫤娘的脸色。
  见儿媳不慌不忙的模样儿,便知儿子肯定已经安排好了,不由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田夫人又道,“既然守信执意要为青娘守着,那你明天上朝的时候,索性替他递个请辞的折子,日后等脱了孝再说。”
  田重进“嗯”了一声,又问小五郎怎么样了。
  田夫人愁道,“好是比先前好了些……至少晓得饿了还要哭,就是身子骨儿也太弱了些,吃上一餐奶,不过三五口就吃饱了,和个猫儿似的……”
  田重进道,“慢慢养。”
  嫤娘见时辰不早,便请公婆用饭。
  田夫人执意不让她服侍,嫤娘推辞不过,兼之这几天又实在是被累得不行,便带着铎郎一块儿坐了,四人随便吃了些汤饭,田夫人便赶了嫤娘母子俩回去休息。
  嫤娘便带着铎郎回了院子。
  路上,嫤娘问儿子,“你爹给我留了什么话?”
  “爹说,让您在京里过完冬月,赶在腊八前和我一块儿回瀼州去。毕竟老安人带着妹妹在那边府里,也是冷冷清清的。”铎郎答道。
  说着,铎郎又道,“娘,我想妹妹了,也想老安人。”
  嫤娘默然。
  她何尝不思念母亲与一岁不到的小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