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三 夯实都察院
  对于赵家父子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左右都御史人选。
  正史里左都御史大于右都御史,但柴宗训却让左右都御史一样大,美其名曰相互监察。
  当然,都察院里的监察御史也同样重要,在推举的时候,连魏仁浦这样的中正之臣也多推科场出身的士人。赵匡胤、符彦卿更是拼了命的举荐自己人。
  不过既是为己所用,柴宗训所谓的举荐监察御史只是是做做样子而已,他属意的自然也是他认为的自己人。
  柴宗训的自己人都在军中,目下便连军中也得有监察御史,他干脆一道圣旨下去,命曹彬、杨业以及远在灵州的潘仁美等人,举荐军中正直之士,回朝出任监察御史。
  右都御史自然属于为改革御史台出力的符昭智,而左都御史,授给了曹彬的弟弟曹翰。以符昭信的性格,都察院自然是曹翰说了算。
  左右副都御史,是在征辽中立下大功的张齐贤和辅超,杨业次子杨延定和三子杨延光,以及潘仁美长子潘惟德,次子潘惟固都是佥都御史。
  整个都察院,基本全都是以军中将领充实,完全由柴宗训掌控,以后想骂谁骂谁,想搞谁搞谁,不用再听一些聒噪。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都察院才搭了个框架,还未正式营业,右副都御史辅超便被大理寺卿向承甫弹劾曾在军中吃空饷。
  辅超是个很粗,而且很凶悍的人,当初攻城时身被十三创仍不肯下云梯。
  粗人做事,自然有粗人的办法。
  这一日又是大朝,向承甫正坐在马车上准备进宫。
  马车正在御街上欢快的行走,外面车夫却突然猛拉缰绳,大叫一声:“吁。”
  向承甫被晃了一下,不满的问到:“怎么了?”
  话音才落,却听车夫一声惨叫。
  向承甫探头去看,却被人从车内拉了出来。
  “姓向的,你弹劾本统领吃空饷,可有证据么?”
  向承甫抬头,不是辅超还有谁?
  此时辅超正一脸凶神恶煞的样子,向承甫虽也出身军中,但许久未经战阵,还是有些发怵。
  “原来是辅大人,”向承甫一脸的无辜:“辅大人有事,可在朝堂上说,如此当街行凶,莫被人看了笑话。”
  “笑话?”辅超挥舞着拳头喝到:“今日你若不说清楚,本统领就让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笑话。”
  向承甫后退一步,却见韩通的车驾正缓缓而来,他一下子来了底气:“辅大人,你吃空饷之事,本官有所耳闻,但目下没有实据,不过相信很快就能找到证据了。”
  辅超一拳头砸在马车上:“没有证据,你敢弹劾本统领?”
  向承甫挺直胸膛说到:“辅大人,若是有实据,你还能站在此处阻挡本官?怕是早就下大狱了吧。”
  “马德,”辅超怒到:“本统领一向忠于朝廷,岂会做出吃空饷之事?你无端诋毁于本统领,本统领的拳头可饶不得你。”说罢抓住向承甫的领口便要砸下去。
  “住手。”背后响起韩通的喝声:“尔等皆是朝廷要员,光天化日之下御街打架,成何体统?”
  向承甫急忙站到韩通身边:“鲁王,下官本急着上朝,却被辅大人无端拦住,鲁王可要为下官做主。”
  韩通在军中的威望自不待言,辅超说到:“今日看在鲁王面子上,且不与你计较,他日若在别处遇见,先吃我一顿拳头。”说完便要走。
  “站住,”韩通喝到:“辅超,辅副都御史,见到本王不行礼,当街对朝廷要员行凶,都御史是这样做的么?”
  “末将见过鲁王。”辅超连忙解释到:“末将方才因受冤而盛怒,对鲁王多有怠慢,恳请鲁王降罪。”
  “降罪就不必了,”韩通淡淡到:“只是都察院自身不正,如何纠察百官?此事本王倒要与皇上好好议一议。”
  辅超仍是解释到:“鲁王,此乃末将与向大人私怨,无须惊动皇上吧。是向大人冤枉末将在先,末将不过向他问个道理。”
  韩通冷笑一声:“口口声声末将,可知你如今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不是在军中?更何况向大人参劾你之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似你这般当街行凶,朝廷法度何在?”
  打打杀杀辅超不怕,但讲道理不是他的强项,被韩通抢白几句,一时竟词穷。
  正好左副都御使张齐贤也从此路过,他虽也是从军中调出,但最早却是科场出身,后来才投笔从戎,效命于疆场。
  “下官副都御使张齐贤见过鲁王,见过向大人。”张齐贤先向韩通行了一礼。
  “哟,”向承甫抢先冷笑:“这是都察院帮腔的来了么?”
  张齐贤说到:“向大人谬矣,本官不给谁帮腔,只是说几句公道话。”
  韩通瞥了他一眼:“本王倒要看看,你有何话可说。”
  “鲁王,”张齐贤拱手到:“皇上正是因御史台闻风而奏,以至于朝臣攻讦不休,才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都察院纠察百官,并由皇上亲自监督,这是当日廷议且已昭告天下之事。如今向大人上来就要监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辅超,不知向大人意欲何为?”
  张齐贤的意思是都察院只受皇上监督,你向承甫却要强行监督都察院,莫非你要造反?
  向承甫大惊:“张大人,本官可没有你说的意思。”
  韩通却淡淡到:“张大人无须危言耸听,向大人所劾,乃是辅大人当日在军中吃空饷一事,并非劾其都察院作为。”
  “既是当日军中吃空饷,为何当日不劾?如今却旧事重提?”张齐贤质问到:“想来向大人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咯?”
  醉翁之意不在酒,本出于百年后的欧阳修,不过前次柴宗训与慕容德丰等大饮之后,随口说了这么一句,这句话便传了开来。
  不管怎么样,张齐贤就把话往向承甫造反,欺君上引。辅超吃空饷原本就是没有的事,就算有,也不算什么大事,但造反欺君,最轻也是夷三族。
  向承甫不敢接话,韩通说到:“本王不与你狡辩,且去殿上看皇上圣裁。”
  上了大殿,曹翰,杨延定,潘惟德等武将一身崭新的文官服,胸前绣着狴犴,象征其急公好义、仗义执言,明辨是非、秉公而断。
  群臣山呼万岁后,韩通迫不及待的出列到:“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卿且奏来。”
  “皇上,”韩通执礼到:“皇上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纠察百官,本是震慑之举,可皇上毕竟日理万机,又时常出征,如都察院出了害群之马,该有何人纠察?”
  柴宗训淡淡一笑:“以鲁王之见,当如何?”
  韩通说到:“臣以为,当以群臣和都察院相互监督,或推选一个公正之人,比如魏枢相来对都察院予以纠察。”
  魏仁浦的这种中正,对柴宗训用处不大,毕竟他的思想太老旧,只在需要的时候借用一下就好。
  柴宗训没有正面回答,只问到:“鲁王的意识,都察院必会出害群之马,若有害群之马,当表现在何处呢?”
  韩通对到:“回皇上,以都察院之权,易与群臣私相授受,相互勾结,从而放过贪赃枉法之人;且权力过大,又闻风而奏,易产生冤案。”
  赵匡胤跟着站了出来:“臣附议,设若将来皇上亲征在外,都察院再无监督,岂非要只手遮天?”
  “臣等附议。”群臣纷纷拱手到:“都察院纠察臣等,臣等心甘情愿,只是都察院也须接受纠察,如此方显公平。”
  “哟哟哟,”柴宗训笑到:“你们这是约好了的么?”
  韩通说到:“回皇上,臣等并无约定,只是让都察院接受相互监督,此是众臣心愿。”
  “都察院与众臣相互监督,地方巡检在地方拿饷银,如此朕何须改御史台为都察院?”柴宗训冷笑一声:“届时又是御史与朝臣争斗不休,地方巡检因拿人手短,从而不得不对主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都是你们要的吗?”
  “皇上,”赵匡胤争辩到:“权力若无监督,必会致滥权腐败,恳请皇上明察。”
  柴宗训淡淡一笑:“朕当然会明察,朕也料到尔等会有此一奏。传朕旨意,对都察院所有吏员抄家。”
  抄家?
  众臣面面相觑,不知道柴宗训要干什么。
  柴宗训说到:“尔等不是要都察院接受纠察吗?朕今日便将纠察之法公布,凡入都察院,无论都御史还是笔吏,皆需财产公开,由侍卫司密探将其家中财物登记造册,并记录其收入,每隔一段时间对其财产进行复核,若有多余且不能说出来源之项,便视为贪污受贿,朕必进行严惩。”
  “至于御史风闻奏事,朕便将其取消,若无实据,不得轻易核查百官。”柴宗训又是一笑:“不过尔等无须轻松,御史虽不能风闻奏事,但设若有察觉,可奏请侍卫亲军司密探前往密查,一旦有实据,贪腐官员便翻不了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