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物质的量
孔见青不傻,她后来其实想到是谁推自己出去了。
“教官,孔见青想试试!”李莱茵说这句话的时候虽然刻意压了嗓音,但也不至于完全听不出来是谁。况且,孔见青思来想去,自己为人低调又友好,从不主动惹事生非,现在刚开学没几天,一班和二班里,认识她的人根本没有几个,而有可能看她不顺眼的,也就是李莱茵了。
所以,是因为韩应吧。孔见青在心里叹了口气,韩应这人,可真是个蓝颜祸水啊。
不过她并没有把这个仇记到韩应身上,她想了想,长得帅、遭人惦记也不是韩应的错。
李莱茵后来再也没有找过孔见青麻烦。两个人再碰到时,眼神都是漠然的,像是陌生人一样。不过孔见青想了想,她俩本来就是陌生人,因为韩应,才聊了几句,而同样因为韩应,“塑料”关系迅速破裂。
虽然,当李莱茵对她说“要么咱俩还坐同桌”的时候,她是真心答应的。
军训很快结束,回家休息了一个周末,兵荒马乱的高中生活正式开始。
l市所在省份是全国闻名的高考大省,一中采取的则是高效又无情的应试教育。
就比如说关于周末和放假,一中的惯例是,高一和高二年级每两周休息一次,周六下午上完第一节课,三点十分的时候放学,周日下午六点半的晚自习开始之前返校。至于高三年级……基本看年级主任的心情,一般揣摩着学生的生活费用得差不多了,才放学生们回一趟家。
军训前虽然也经历了三天住宿生活,但是为了给新生一个过渡,作息时间并没有很苛刻。直到军训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孔见青才真正感受到高中生活的恐怖。
周日下午六点半到教室开始上自习,晚上九点五十下课,回到宿舍洗漱、躺在床上和室友们聊聊天,十点五十分整栋楼准时断电熄灯;到了早上五点半来电,黑漆漆的宿舍瞬间亮如白昼,这时候就该起床了。
后来毕业以后,孔见青回想高中时光,才发现高中三年里宿舍的电灯开关几乎就是摆设,从来都不需要人为手动地去开灯关灯。明明灭灭的灯光之于高中生,就如同风雨无阻的军号之于军人,曾经是最苛刻的规矩,后来变成最念念不忘的回忆。
上高中之前,孔见青从来不知道自己五点半就可以起床,十分钟就能够完成洗漱,五点五十分之前就坐到教室的座位上。
而记忆里,小学和初中的清晨是四季分明的。夏天的早上七点,天空已经一片透亮,太阳还没有火力全开,路上有清风、有鸟鸣;冬天的早上七点,夜幕中尽是繁星,数着星星走到学校、坐到教室里,等到下早读时,天才大亮。但是上了高中以后,清晨在她的印象里,只剩下夜的浅蓝和深蓝。即便是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夏至日,五点半的天空,依然留存着夜的气息。
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过去短短的十五年人生中,从前未有过的体验。
但如果说周一的她还有着满满的信念和热情,在灯亮的瞬间便清醒然后翻身下床,到了周三,早起的第三天——她顶着满脑袋困意独自走在夜幕和星空下,看着路上都是行色匆匆、蓬头垢面的学生,她的鼻子忽然一酸。
太难熬了,真的。以后的每一天都要五点半起床吗?每天都只能匆匆忙忙地洗把脸、刷个牙,连头发都来不及梳,后脑勺上顶着的是昨晚睡觉的时候没有解开的马尾,碎发都掉下来,两鬓乱得像金毛狮王……这样的日子,难道要过三年吗?她熬不住的。
三年,唉。
想到这里,温凉的眼泪竟然滑了下来,从小到大都不怎么爱哭的孔见青,在这一刻,她不知道自己是为这一眼看不到头的绝望而哭,还是为无法适应高中生活的自己而委屈。
而这时候,身后有人突然扯下了她本就乱七八糟的马尾。
孔见青泪流满面地回过头时,看见一张带着坏笑的俊脸,然后,隔着朦胧泪雾,她眼睁睁地看着面前那张俊脸上的笑容变得呆滞、继而垮掉。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觉得有点好笑,刚才心头郁结的难过瞬间消散了些,眼角虽然还挂着泪,但嘴角已经忍不住歪了歪。
韩应被她吓得不轻:“卧槽,孔见青你有毛病吧?一大早哭什么哭啊?”
他这么一问,孔见青不由得又悲从中来,微微弯起的嘴唇又耷拉了下来,她低头擦了擦泪,闷闷地说:“韩应,我好困啊……”
韩应:“……”
还有五分钟就到了早读的时间点,两人的脚步并没有停,韩应边走边问她,一脸难以置信:“你哭就是因为困?”
孔见青垂头丧气地点点头:“我不喜欢高中,我觉得我没法适应这样的生活节奏……”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为什么别人都能适应,就我不能呢?是不是我有什么问题啊?”
韩应白了她一眼:“你的问题就是想太多。谁告诉你别人都能适应了?”
“我看别人过得都挺开心的。”
“那是你没注意到他们一个个早读的时候是怎么打瞌睡的,还有你没看见早上吃完饭以后,教室里乌泱泱睡成一片?孔夫子,别老把你自己当神,还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了?刚开学适应不了高中的作息,太正常了,也至于哭成这样?还有,别人也都不是神,你做不到的事情,你得知道,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另外,”韩应难得有耐心说出这么大段的话,“刚开始适应不了又怎么样?生物钟没调整过来而已。我保证,过不了多久你就会觉得早五晚十的生活不算什么,说到底人也是动物,为了生存,没什么不能适应的,也没什么不能承受的。”
孔见青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韩应,你这么懂,那初中的时候也没见你很好地适应环境啊,环境都快把你虐死了吧,瞧你那时候一天天困的。”
初中的作息可比现在宽松多了,可您不还是每天睡神附体一样,昏迷的时候比清醒的时候多。
韩应这下白眼快翻上天了:“非不能也,乃不欲也,懂吗?”
孔见青沉默了一下,说道:“懂,教训别人就是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到自己这就是心甘情愿屈服于七情六欲。”
韩应脸黑了,他压低声音恶狠狠地说:“孔夫子,要不是老白在你们班门口盯着,我现在非掐死你不行。”
孔见青抬眼望去,老白果然不苟言笑地站在班门口,一边观察班里同学的学习状态,一边卡着点准备教训迟到的人。
孔见青第一次觉得老白的这张冷脸这么顺眼。
感谢老白,救她一命。
不过,她还是不动声色地跟韩应拉开了点距离,然后小声跟他说:“现在开始你不要跟我说话了,咱俩离得远一点,省得老白怀疑咱俩怎样怎样。”
韩应嗤笑一声,对此十分不以为意。但他到底没再向她靠近,他并不在乎老师们怎么看他,但是长了颗七窍玻璃心的孔见青在乎。算了,还是不给她惹麻烦了。
因为上次给她惹了类似的麻烦,结果怎么着来着?那是初三的体育加试前,他俩有一个多月没有说话。
他发现,现在要是真让他一个月不能跟她说话,他还真有点受不住。
两人从并排,逐渐变成一前一后,最后像两个陌生人一样分道扬镳。
总算赶在五点五十之前到了教室,孔见青坐在座位上摸出英语课本,先是怔愣了会儿,然后才翻开最后的单词表背了起来。
她想,韩应有句话是说对了,人没什么适应不了的。
而人类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人类总有办法适应数十万年来各种沧海桑田的变化。
还有,她不是神,别人也不是神,但此刻她觉得韩应这人挺神的,明明是个永远都不把规则和压力放在眼里的人,却总能说出让她醍醐灌顶的道理来。
作息需要慢慢去适应,但除此之外,还有更为紧迫的事情。这才上了三天课,孔见青就觉得自己快被成山的作业给埋了。
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九门课,她课间在写作业,午休时间在写作业,晚自习也在写作业,可是作业就是怎么写也写不完。她差点又要崩溃了,初三的时候同样是课程紧任务重,但她每天总能抽出时间看上两集动漫,为什么到了高中,就突然觉得学习跟不上了?连最起码的作业都完不成。
想起韩应跟她讲的话,于是她撇过头去跟同桌闫旭讲话:“你化学作业写完了吗?”
高中化学的第一节课,讲的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初中化学内容很接近;到了第二节课,就直接给众人来了个下马威。
物质的量?这特么是个物理量专有名词?发明这个词语的大佬,麻烦您自己读一读看看它奇不奇怪。
孔见青就觉得这个物理量特别不友好,其他的像时间、速度、质量、频率,在生活中和口语里多常见啊,学起来毫不费劲。再看看这个物质的量……强烈建议科学家们把物质的量从国际单位制的七大基本物理量中开除,就像当年你们把冥王星从九大行星行列中开除一样。
然后,她终于决定认命地记住这个非同寻常的“物质的量”,刚给自己打了个气,转眼,一翻书又出来一个“物质的量浓度”。
……就,没脾气。
行吧,记一个也是记,记两个也是记。但是,摩尔又是个什么鬼?她小时候倒是玩过一个叫《摩尔庄园》的网页游戏,里面的主人公小鼹鼠的名字就叫摩尔。
高中化学蓦地接触到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量和单位,孔见青做起题目来便小心翼翼的,每算一道题便在心里把概念和公式重新过一遍,这样一来,题目做得慢是慢了些,思维却逐渐通透。
闫旭一派天真地看着她,一丝一毫的紧迫感都没有:“没有呢,数学作业才刚写完,歇会歇会。”
“那你的物理作业写完了吗?”
“……”闫旭的头开始大了,“干什么啊大佬,别催我啊,不是说了我刚在写数学吗……”
孔见青心里有种莫名的安慰,看来韩应说的果然不错,连她都做不到的事情,大部分人也是做不到的。
她一脸悲悯地看着闫旭:“下节物理课,老师要检查作业的。”
果然听到一声哀嚎。闫旭认命地翻出物理习题册,开始争分夺秒地奋笔疾书。
孔见青没忍住笑了出来。她这时候想到了姚海峰,其实闫旭和姚海峰的性格很像,同样没心没肺,同样吊儿郎当,同样死皮赖脸。但如果此刻是姚海峰,他八成会翻出答案先抄完,应付了老师的检查再说,可是闫旭不会。
哪怕五分钟里他根本不可能把作业写完,但他宁愿被老师批一顿,也不屑于抄答案。
这就是重点班好学生的骨气啊,她想。
笑容渐渐敛住,自打上了高中就没有停止过起伏的情绪在这一刻格外沉静,孔见青淡定地翻出下一门作业,开始专心做了起来。
“教官,孔见青想试试!”李莱茵说这句话的时候虽然刻意压了嗓音,但也不至于完全听不出来是谁。况且,孔见青思来想去,自己为人低调又友好,从不主动惹事生非,现在刚开学没几天,一班和二班里,认识她的人根本没有几个,而有可能看她不顺眼的,也就是李莱茵了。
所以,是因为韩应吧。孔见青在心里叹了口气,韩应这人,可真是个蓝颜祸水啊。
不过她并没有把这个仇记到韩应身上,她想了想,长得帅、遭人惦记也不是韩应的错。
李莱茵后来再也没有找过孔见青麻烦。两个人再碰到时,眼神都是漠然的,像是陌生人一样。不过孔见青想了想,她俩本来就是陌生人,因为韩应,才聊了几句,而同样因为韩应,“塑料”关系迅速破裂。
虽然,当李莱茵对她说“要么咱俩还坐同桌”的时候,她是真心答应的。
军训很快结束,回家休息了一个周末,兵荒马乱的高中生活正式开始。
l市所在省份是全国闻名的高考大省,一中采取的则是高效又无情的应试教育。
就比如说关于周末和放假,一中的惯例是,高一和高二年级每两周休息一次,周六下午上完第一节课,三点十分的时候放学,周日下午六点半的晚自习开始之前返校。至于高三年级……基本看年级主任的心情,一般揣摩着学生的生活费用得差不多了,才放学生们回一趟家。
军训前虽然也经历了三天住宿生活,但是为了给新生一个过渡,作息时间并没有很苛刻。直到军训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孔见青才真正感受到高中生活的恐怖。
周日下午六点半到教室开始上自习,晚上九点五十下课,回到宿舍洗漱、躺在床上和室友们聊聊天,十点五十分整栋楼准时断电熄灯;到了早上五点半来电,黑漆漆的宿舍瞬间亮如白昼,这时候就该起床了。
后来毕业以后,孔见青回想高中时光,才发现高中三年里宿舍的电灯开关几乎就是摆设,从来都不需要人为手动地去开灯关灯。明明灭灭的灯光之于高中生,就如同风雨无阻的军号之于军人,曾经是最苛刻的规矩,后来变成最念念不忘的回忆。
上高中之前,孔见青从来不知道自己五点半就可以起床,十分钟就能够完成洗漱,五点五十分之前就坐到教室的座位上。
而记忆里,小学和初中的清晨是四季分明的。夏天的早上七点,天空已经一片透亮,太阳还没有火力全开,路上有清风、有鸟鸣;冬天的早上七点,夜幕中尽是繁星,数着星星走到学校、坐到教室里,等到下早读时,天才大亮。但是上了高中以后,清晨在她的印象里,只剩下夜的浅蓝和深蓝。即便是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夏至日,五点半的天空,依然留存着夜的气息。
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过去短短的十五年人生中,从前未有过的体验。
但如果说周一的她还有着满满的信念和热情,在灯亮的瞬间便清醒然后翻身下床,到了周三,早起的第三天——她顶着满脑袋困意独自走在夜幕和星空下,看着路上都是行色匆匆、蓬头垢面的学生,她的鼻子忽然一酸。
太难熬了,真的。以后的每一天都要五点半起床吗?每天都只能匆匆忙忙地洗把脸、刷个牙,连头发都来不及梳,后脑勺上顶着的是昨晚睡觉的时候没有解开的马尾,碎发都掉下来,两鬓乱得像金毛狮王……这样的日子,难道要过三年吗?她熬不住的。
三年,唉。
想到这里,温凉的眼泪竟然滑了下来,从小到大都不怎么爱哭的孔见青,在这一刻,她不知道自己是为这一眼看不到头的绝望而哭,还是为无法适应高中生活的自己而委屈。
而这时候,身后有人突然扯下了她本就乱七八糟的马尾。
孔见青泪流满面地回过头时,看见一张带着坏笑的俊脸,然后,隔着朦胧泪雾,她眼睁睁地看着面前那张俊脸上的笑容变得呆滞、继而垮掉。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觉得有点好笑,刚才心头郁结的难过瞬间消散了些,眼角虽然还挂着泪,但嘴角已经忍不住歪了歪。
韩应被她吓得不轻:“卧槽,孔见青你有毛病吧?一大早哭什么哭啊?”
他这么一问,孔见青不由得又悲从中来,微微弯起的嘴唇又耷拉了下来,她低头擦了擦泪,闷闷地说:“韩应,我好困啊……”
韩应:“……”
还有五分钟就到了早读的时间点,两人的脚步并没有停,韩应边走边问她,一脸难以置信:“你哭就是因为困?”
孔见青垂头丧气地点点头:“我不喜欢高中,我觉得我没法适应这样的生活节奏……”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为什么别人都能适应,就我不能呢?是不是我有什么问题啊?”
韩应白了她一眼:“你的问题就是想太多。谁告诉你别人都能适应了?”
“我看别人过得都挺开心的。”
“那是你没注意到他们一个个早读的时候是怎么打瞌睡的,还有你没看见早上吃完饭以后,教室里乌泱泱睡成一片?孔夫子,别老把你自己当神,还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了?刚开学适应不了高中的作息,太正常了,也至于哭成这样?还有,别人也都不是神,你做不到的事情,你得知道,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另外,”韩应难得有耐心说出这么大段的话,“刚开始适应不了又怎么样?生物钟没调整过来而已。我保证,过不了多久你就会觉得早五晚十的生活不算什么,说到底人也是动物,为了生存,没什么不能适应的,也没什么不能承受的。”
孔见青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韩应,你这么懂,那初中的时候也没见你很好地适应环境啊,环境都快把你虐死了吧,瞧你那时候一天天困的。”
初中的作息可比现在宽松多了,可您不还是每天睡神附体一样,昏迷的时候比清醒的时候多。
韩应这下白眼快翻上天了:“非不能也,乃不欲也,懂吗?”
孔见青沉默了一下,说道:“懂,教训别人就是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到自己这就是心甘情愿屈服于七情六欲。”
韩应脸黑了,他压低声音恶狠狠地说:“孔夫子,要不是老白在你们班门口盯着,我现在非掐死你不行。”
孔见青抬眼望去,老白果然不苟言笑地站在班门口,一边观察班里同学的学习状态,一边卡着点准备教训迟到的人。
孔见青第一次觉得老白的这张冷脸这么顺眼。
感谢老白,救她一命。
不过,她还是不动声色地跟韩应拉开了点距离,然后小声跟他说:“现在开始你不要跟我说话了,咱俩离得远一点,省得老白怀疑咱俩怎样怎样。”
韩应嗤笑一声,对此十分不以为意。但他到底没再向她靠近,他并不在乎老师们怎么看他,但是长了颗七窍玻璃心的孔见青在乎。算了,还是不给她惹麻烦了。
因为上次给她惹了类似的麻烦,结果怎么着来着?那是初三的体育加试前,他俩有一个多月没有说话。
他发现,现在要是真让他一个月不能跟她说话,他还真有点受不住。
两人从并排,逐渐变成一前一后,最后像两个陌生人一样分道扬镳。
总算赶在五点五十之前到了教室,孔见青坐在座位上摸出英语课本,先是怔愣了会儿,然后才翻开最后的单词表背了起来。
她想,韩应有句话是说对了,人没什么适应不了的。
而人类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人类总有办法适应数十万年来各种沧海桑田的变化。
还有,她不是神,别人也不是神,但此刻她觉得韩应这人挺神的,明明是个永远都不把规则和压力放在眼里的人,却总能说出让她醍醐灌顶的道理来。
作息需要慢慢去适应,但除此之外,还有更为紧迫的事情。这才上了三天课,孔见青就觉得自己快被成山的作业给埋了。
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九门课,她课间在写作业,午休时间在写作业,晚自习也在写作业,可是作业就是怎么写也写不完。她差点又要崩溃了,初三的时候同样是课程紧任务重,但她每天总能抽出时间看上两集动漫,为什么到了高中,就突然觉得学习跟不上了?连最起码的作业都完不成。
想起韩应跟她讲的话,于是她撇过头去跟同桌闫旭讲话:“你化学作业写完了吗?”
高中化学的第一节课,讲的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初中化学内容很接近;到了第二节课,就直接给众人来了个下马威。
物质的量?这特么是个物理量专有名词?发明这个词语的大佬,麻烦您自己读一读看看它奇不奇怪。
孔见青就觉得这个物理量特别不友好,其他的像时间、速度、质量、频率,在生活中和口语里多常见啊,学起来毫不费劲。再看看这个物质的量……强烈建议科学家们把物质的量从国际单位制的七大基本物理量中开除,就像当年你们把冥王星从九大行星行列中开除一样。
然后,她终于决定认命地记住这个非同寻常的“物质的量”,刚给自己打了个气,转眼,一翻书又出来一个“物质的量浓度”。
……就,没脾气。
行吧,记一个也是记,记两个也是记。但是,摩尔又是个什么鬼?她小时候倒是玩过一个叫《摩尔庄园》的网页游戏,里面的主人公小鼹鼠的名字就叫摩尔。
高中化学蓦地接触到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量和单位,孔见青做起题目来便小心翼翼的,每算一道题便在心里把概念和公式重新过一遍,这样一来,题目做得慢是慢了些,思维却逐渐通透。
闫旭一派天真地看着她,一丝一毫的紧迫感都没有:“没有呢,数学作业才刚写完,歇会歇会。”
“那你的物理作业写完了吗?”
“……”闫旭的头开始大了,“干什么啊大佬,别催我啊,不是说了我刚在写数学吗……”
孔见青心里有种莫名的安慰,看来韩应说的果然不错,连她都做不到的事情,大部分人也是做不到的。
她一脸悲悯地看着闫旭:“下节物理课,老师要检查作业的。”
果然听到一声哀嚎。闫旭认命地翻出物理习题册,开始争分夺秒地奋笔疾书。
孔见青没忍住笑了出来。她这时候想到了姚海峰,其实闫旭和姚海峰的性格很像,同样没心没肺,同样吊儿郎当,同样死皮赖脸。但如果此刻是姚海峰,他八成会翻出答案先抄完,应付了老师的检查再说,可是闫旭不会。
哪怕五分钟里他根本不可能把作业写完,但他宁愿被老师批一顿,也不屑于抄答案。
这就是重点班好学生的骨气啊,她想。
笑容渐渐敛住,自打上了高中就没有停止过起伏的情绪在这一刻格外沉静,孔见青淡定地翻出下一门作业,开始专心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