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控鹤府
前面的话,薛贵嫔听了心里无比受用,可是后面的话,却有点刺心,虽然她和贵妃交好,可是在这个时候,太后还让自己向贵妃学,真是有点闹心了。学什么?无子,无宠,也就是家世显赫罢了,可现在是自己的父亲为国出征,是自己的堂兄为国捐躯,有她王家什么事?
谢贵嫔嘴上应承着,可心中却憋着一股气。
皇上看了看晋阳郡王,发现这孩子好像又瘦了些,郁郁寡欢的样子,便问道:“世阳,这是功课太紧了吗?”
晋阳郡王赶紧起身,说道:“回禀皇上,功课不紧。”
太后忙说道:“这孩子小,还没适应京城的气候呢,过过就好了。前几日,剑南王还给哀家来了个折子,询问孩子的情况呢,哀家回复他一切都好了。对了,那个长沙王如何了?哀家许久都没见到那孩子了,现在他在做什么?今年有几岁了?”
皇上说道:“长沙王十二岁了,都在百福宫住着呢,平时就在弘文馆里。”
“弘文馆?汾阳王和晋阳郡王也在那里,那他们岂不是常常见面,这倒好,三个孩子聚在一起,热闹些,不会太孤单。不过,弘文馆里的孩子太少了,算算宗室的其他孩子,也不过十几个人,皇帝,你也该把心思多放在后宫里了,虽然政事重要,可是没有子嗣,那些宗室老人,难免说三道四啊!”
皇上听太后如此说,脸上一红。没有子嗣,这是他的心病,也是软肋。
“连谨怀公主都有了身孕,哀家是真羡慕啊。你看看,你姐姐,盛华公主比谨怀大了不少,如今都三十出头了,驸马死了,也没个孩子,如今还是一个人,哀家真是担心死了。你们姐弟,都不让哀家省心,倒还不如汾阳王!”太后皱着眉,叹着气,怜爱地看了看汾阳王。
一提到盛华公主,皇上也不好说什么了。盛华公主的前驸马死得不明不白,谁还敢娶她?再说了,公主府里的那个控鹤府,远近驰名,公主哪里还需要夫君啊。当然,这些话,他不能和太后在这种场合下说出来。
这顿午膳,每个人都是揣着心思,都没吃好。
用罢午膳,皇上便带着薛贵嫔告退了,这一走,自然就是去了绫绮宫。
承香台里,谨怀公主来了。
宣绿华一听闻谨怀公主来访,立刻就忙碌起来,又是备茶备点心,又是着人打扫观景台。公主进了屋里,二人互相行礼问安好,宣绿华看着谨怀公主的腰身,谨怀公主一下子就笑了起来。
“才人你瞧什么啊,才一个月,哪里就能看得出来了?倒是才人得气色比我想像得好,听说你痊愈了,只是身子还未复原,我便来了,此前你病着,我没来,实在是失礼,请你原谅。”
宣绿华连忙道:“哪里的话,疫病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传到外面,岂不是我的罪过了。如今你来了,陪我说说话,就很好了,走,我们去观景台看看风景,那里阳光好!”
谨怀公主把带着得礼物放下了,不外是一些珠钗首饰之类得东西,宣绿华连连道谢。
二人说笑着,来到了观景台,这里,已经摆好了小风炉和几碟茶点和果子,风炉上坐着紫砂茶壶,里面煮的明前新茶。
谨怀公主一坐下,便叹道:“皇上真是宠你,把这么好的地方赐给了你,并且粉饰一新,里面的小摆设都很雅致,可见用心!”
宣绿华有点不好意思起来,连忙说:“那一日我见了驸马,你不知道,驸马说起你有身孕的时候,脸红着,还笑着,那份甜蜜,谁看不出来啊,这是真心实意的。说起来,皇上的兄弟姐妹中,子嗣都不多,你有了身孕,真是难得的喜事呢!”
谨怀公主看看云燕,宣绿华懂了,便让云燕再去备几个点心。谨怀公主见没了人,这才说话了。
“其实,皇上的子嗣不少的,皇后生育过,谢贵嫔和薛贵嫔都生育过,四五个孩子呢,都没了,如今,只剩下丽阳公主一个。皇上心里的苦,他自己知道,只不过不说出来而已,我就盼着你身子早些恢复,早点生孩子,能让这个宫里头高兴些。”
宣绿华心里一动,问道:“为什么盛华公主年岁最长,却无子嗣呢?”
谨怀公主说道:“你是不知道,盛华公主的驸马原本是个世家大族的子弟,读书人,皇上赐婚,做了驸马,成亲之后,驸马总是被欺负,过了五年,也不知道为了何事,居然被打死了。如此,怎么能有子嗣呢?为了掩人耳目,太医说驸马是病死的,后来,盛华公主就再也没有嫁人,一个人过着,京城里有好些个风言风语,想再嫁人,那是不可能了,倒是那个控鹤府,人尽皆知!”
话说到这里了,宣绿华也全都明白了,自然不需要谨怀公主继续说下去了。
“前些日子,我看着皇上在太液池和郑文聊天,甚是投机,想来皇上也要重用郑文了?”宣绿华问道。
谨怀公主笑了起来:“他虽有才学,但老实,心思不多,皇上倒是有心用他,只不过也不堪大用,不过是办些小事罢了,不过我也不指望他升官发财。皇家之事,风云变幻,我宁可他不要卷进来,做个平凡之人,就足够了!”
宣绿华看得出来,谨怀公主说这话时,一脸平和,心满意足,这神情,是装不出来的。她也真心为这个不受重视的公主而感到高兴。
但是,谨怀公主的表情随即又变得阴郁:“有件事,我跟你说,你可千万不要说出去。”
宣绿华一听,便知是大事,连忙点头。
“皇上给了郑文一个差事,让他秘密出使固特国,要和对方和谈,此事,旁人都不知道,我只跟你说了,是听说你哥哥去过固特国,对那里颇为熟悉,不知道你能否给你哥哥捎个口信,帮我家郑文指指路,我真的好怕,固特国那样的地方野蛮得紧,并且现在两国刚刚战罢,万一去了,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办啊……”
谨怀公主说着,不由得抽泣起来。
谢贵嫔嘴上应承着,可心中却憋着一股气。
皇上看了看晋阳郡王,发现这孩子好像又瘦了些,郁郁寡欢的样子,便问道:“世阳,这是功课太紧了吗?”
晋阳郡王赶紧起身,说道:“回禀皇上,功课不紧。”
太后忙说道:“这孩子小,还没适应京城的气候呢,过过就好了。前几日,剑南王还给哀家来了个折子,询问孩子的情况呢,哀家回复他一切都好了。对了,那个长沙王如何了?哀家许久都没见到那孩子了,现在他在做什么?今年有几岁了?”
皇上说道:“长沙王十二岁了,都在百福宫住着呢,平时就在弘文馆里。”
“弘文馆?汾阳王和晋阳郡王也在那里,那他们岂不是常常见面,这倒好,三个孩子聚在一起,热闹些,不会太孤单。不过,弘文馆里的孩子太少了,算算宗室的其他孩子,也不过十几个人,皇帝,你也该把心思多放在后宫里了,虽然政事重要,可是没有子嗣,那些宗室老人,难免说三道四啊!”
皇上听太后如此说,脸上一红。没有子嗣,这是他的心病,也是软肋。
“连谨怀公主都有了身孕,哀家是真羡慕啊。你看看,你姐姐,盛华公主比谨怀大了不少,如今都三十出头了,驸马死了,也没个孩子,如今还是一个人,哀家真是担心死了。你们姐弟,都不让哀家省心,倒还不如汾阳王!”太后皱着眉,叹着气,怜爱地看了看汾阳王。
一提到盛华公主,皇上也不好说什么了。盛华公主的前驸马死得不明不白,谁还敢娶她?再说了,公主府里的那个控鹤府,远近驰名,公主哪里还需要夫君啊。当然,这些话,他不能和太后在这种场合下说出来。
这顿午膳,每个人都是揣着心思,都没吃好。
用罢午膳,皇上便带着薛贵嫔告退了,这一走,自然就是去了绫绮宫。
承香台里,谨怀公主来了。
宣绿华一听闻谨怀公主来访,立刻就忙碌起来,又是备茶备点心,又是着人打扫观景台。公主进了屋里,二人互相行礼问安好,宣绿华看着谨怀公主的腰身,谨怀公主一下子就笑了起来。
“才人你瞧什么啊,才一个月,哪里就能看得出来了?倒是才人得气色比我想像得好,听说你痊愈了,只是身子还未复原,我便来了,此前你病着,我没来,实在是失礼,请你原谅。”
宣绿华连忙道:“哪里的话,疫病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传到外面,岂不是我的罪过了。如今你来了,陪我说说话,就很好了,走,我们去观景台看看风景,那里阳光好!”
谨怀公主把带着得礼物放下了,不外是一些珠钗首饰之类得东西,宣绿华连连道谢。
二人说笑着,来到了观景台,这里,已经摆好了小风炉和几碟茶点和果子,风炉上坐着紫砂茶壶,里面煮的明前新茶。
谨怀公主一坐下,便叹道:“皇上真是宠你,把这么好的地方赐给了你,并且粉饰一新,里面的小摆设都很雅致,可见用心!”
宣绿华有点不好意思起来,连忙说:“那一日我见了驸马,你不知道,驸马说起你有身孕的时候,脸红着,还笑着,那份甜蜜,谁看不出来啊,这是真心实意的。说起来,皇上的兄弟姐妹中,子嗣都不多,你有了身孕,真是难得的喜事呢!”
谨怀公主看看云燕,宣绿华懂了,便让云燕再去备几个点心。谨怀公主见没了人,这才说话了。
“其实,皇上的子嗣不少的,皇后生育过,谢贵嫔和薛贵嫔都生育过,四五个孩子呢,都没了,如今,只剩下丽阳公主一个。皇上心里的苦,他自己知道,只不过不说出来而已,我就盼着你身子早些恢复,早点生孩子,能让这个宫里头高兴些。”
宣绿华心里一动,问道:“为什么盛华公主年岁最长,却无子嗣呢?”
谨怀公主说道:“你是不知道,盛华公主的驸马原本是个世家大族的子弟,读书人,皇上赐婚,做了驸马,成亲之后,驸马总是被欺负,过了五年,也不知道为了何事,居然被打死了。如此,怎么能有子嗣呢?为了掩人耳目,太医说驸马是病死的,后来,盛华公主就再也没有嫁人,一个人过着,京城里有好些个风言风语,想再嫁人,那是不可能了,倒是那个控鹤府,人尽皆知!”
话说到这里了,宣绿华也全都明白了,自然不需要谨怀公主继续说下去了。
“前些日子,我看着皇上在太液池和郑文聊天,甚是投机,想来皇上也要重用郑文了?”宣绿华问道。
谨怀公主笑了起来:“他虽有才学,但老实,心思不多,皇上倒是有心用他,只不过也不堪大用,不过是办些小事罢了,不过我也不指望他升官发财。皇家之事,风云变幻,我宁可他不要卷进来,做个平凡之人,就足够了!”
宣绿华看得出来,谨怀公主说这话时,一脸平和,心满意足,这神情,是装不出来的。她也真心为这个不受重视的公主而感到高兴。
但是,谨怀公主的表情随即又变得阴郁:“有件事,我跟你说,你可千万不要说出去。”
宣绿华一听,便知是大事,连忙点头。
“皇上给了郑文一个差事,让他秘密出使固特国,要和对方和谈,此事,旁人都不知道,我只跟你说了,是听说你哥哥去过固特国,对那里颇为熟悉,不知道你能否给你哥哥捎个口信,帮我家郑文指指路,我真的好怕,固特国那样的地方野蛮得紧,并且现在两国刚刚战罢,万一去了,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办啊……”
谨怀公主说着,不由得抽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