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是啊,价格卖的特别低。我们根本卖不出去。”
“你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陆家大批蛤蜊全部卖给严氏商行和段氏商行。这两个商行产业遍布附近八府。
而这些比他们小的二道贩子自然没办法跟他们争。只能改做别的买卖。
盐俭县位置比较偏,商贩就那么多。大商贾只买陆家的蛤蜊,小商贾不买。这导致渔民们打的蛤蜊卖不上价格,甚至是卖不掉。
陆时秋听后,沉吟良久,示意他们别吵。
这几天,他把段家商行和严氏商行琢磨了一遍。
他发现段家商行主要开在新六府,严氏商行主要集中在新六府,太原府和河间府,至于其他府,严氏商行只在府城开设一间杂货铺,底下的县并没有开铺子。
但是整个月国一共四个京府,三十个州府。
其他地方可没有养殖蛤蜊。如果他们挑这些地方一定能卖掉。
陆时秋看向这些人,“你们现在这样吵闹是没有用的。明日一早,你们每个村派能管事的来我们家商量对策。”
众人一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陆老头终于有机会挤到他跟前,“老三,你有法子了?”
陆时秋示意陆老头稍安勿躁,“如果你们同意,咱们不如组建一支商队到别处去卖。总指望那些二道贩子,一个个把价格压得那么低,你们心里能咽得下那口气?”
这几日,陆时秋跟段五爷做生意,可算知道什么是奸商了。段五爷不就是以为他只能把货卖给段家,所以才把价压那么低吗?
要想把货卖出去,还得有自己的商队,这样才不会束手束脚。
而组建商队肯定不能靠他一家,最好是联合附近几个村子一起。
众人一听要组建商队,个个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那些二道贩子都不敢跑太远,我们能行吗?”
陆时秋却道,“他们人少,所以不敢走太远,但是我们不一样。”
现在世道已经比之前太平。只要找些壮劳力带队,一定没问题。
有那下不了决心的就道,“咱们先回去商量。明儿再过跟讨论。”
有一人走了,其他人也就回去招开全村大会讨论去了。
渐渐的人越来越少。
刚刚被人挤到外1围的陆家人全部围了过来,“老三,走商队真的能成吗?”
陆时秋笑笑,“二哥不是一直心心念念要卖海螺嘛。我觉得能行。”
陆家人面面相觑。
陆老头抽了口烟袋锅子,“这事要是办不好,咱们家肯定要成众矢之的,最近来咱们家干活的人都有怨言了。”
渔民们都是靠海吃饭,壮劳力可以给人打短工,但是家里的娘们可不行,一家只靠壮劳力一人挣钱,根本养活不了一家老小。村民们有怨言也很正常。
陆时秋点点头,“没事。大不了,咱们家出点钱请镖师,护送大家一趟。到时候大家积攒了经验。下回就不愁了。”
陆老头还没说话,陆婆子先不干了,“请镖师那得多少钱啊?凭啥咱们家出钱请啊?他们卖不了,怎么能全怪到我们头上。”
陆老头瞪了她一眼,“你挡人财路了,你说怪不怪你?”
陆时秋忙安抚两人,“没事的。咱月国这么大。别的不说,就说河南府离咱们这儿不算太远,也就五百多里地儿。一个月就能到。”
众人寻思,带着货走一个月,那得花多少钱住店?提心吊胆的,还不得把人累趴下。
再说了,河南府也不富啊,能买得了那么多蛤蜊吗?
只是这事要是不解决,他们家肯定要被人用唾沫腥子骂死。
陆时春头一个站出来,“爹,娘,就让我去吧。”
陆老头抽了烟袋锅子,重重叹了口气,“挣点钱也不容易。你要去就去吧。”
因为这个打算,陆时秋暂时打消养殖海带和紫带的想法。
他大哥不在,根本没人能帮着养这些东西。
交给他爹,他不放心,他爹年纪大了,在岸上帮忙指挥还成。对新东西接受不如大哥快。
陆老头组织村民们开会,讨论红树村有哪些人要走商。带多少蛤蜊等等。
一直讨论到深夜,才把这事定下来。
第二日一早,天蒙蒙亮,陆家人刚吃完早饭,各村的里正和主要代表就来了陆家。
陆婆子吃完饭就向交好的村民们家借了板凳。
这会人来了,全都坐在他们家院子商量。而其他人只能围着院墙勾着往里看。
陆时秋昨晚提出组建商队,大家回去也都商量了。
一共五个村子,每村出二十个壮劳力,每村带十万斤蛤蜊干。
五百斤一个麻袋,十万斤就是两百个,十个麻袋一车,就得二十车。
五个村子就是一百个。这车队真的太壮观了。
陆老头适时提出,他们第一次走镖不安全,他们家自掏腰包,请镖师一路护送,到时候他们都得听镖师的。
至于沿途食宿费,每村出一个管事,到时候费用由管事来管。
这就相当于各村管各村的,谁也不掺和。卖货也是各村卖各村,统一定价,不许打价格战。
众人一听陆家会请镖师,一个个非常高兴,纷纷赞陆家慷慨。
陆时冬见这些人,只过了一晚就变得这么快,脸色有些臭。
陆时秋捣了捣他的胳膊,示意他低调些。别把心思写在脸上,回头让人家说嘴。
陆时冬压下心头的不满,面无表情看着大伙商量。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敲敲打打的声音。
众人寻声望去,就见李县令带着身穿官服的衙役走了进来。
李县令身旁还跟着一个太监,那人手里正捧着一个黄榜,进了大门,望着乌泱泱的人群,他微微一怔。
而后,他轻了轻嗓子,尖声唱道,“女皇有旨。”
百姓愣了一阵,随即反应过来,下意识跪倒地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河间府盐俭县陆时秋及陆时春两兄弟研究出养殖蛤蜊之法,赏黄金千两。封陆时春为员外郎。赐匾。钦此。”
陆时秋上前接过。陆时春上前接匾。
金灿灿的金元宝摆在一个托盘上晃得人眼花缭乱。
陆老头上前接过。
“谢主隆恩,女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监笑眯眯道,“杂家事情已经完了,要回京复命了。李县令可莫忘了呈上折子呀。”
李县令躬身应是。
众人再次送这一行人离去。
就在这时,李县令旁边蹿出来一个老头,冲这边喊了一嗓子,“这边谁是里正?”
陆老头把金子交给陆婆子,陆婆子没想到这金子那么重,差点把盘子给摔了。
陆老头吓了一跳,赶紧嘴他一起扶住。等陆婆子拿稳了,他才上前道,“草民是红树村里正,不知这位大人有何要事?”
那老头摆了摆手,“我不是什么大人。我姓徐名会,是个画师,听闻你们这边养殖出了蛤蜊,所以奉女皇之命前来作画。你们这儿有空余房间吗?”
陆老头呆愣好一会儿。奉女皇之命来作画?这有什么好画的?
李县令不得不上前重复一遍,“这位是宫廷画师,奉女皇之命在民间作画。请行个方便。”
陆老头终于回过神来,请他进去,“好,好,快请进。”他冲身后的陆时冬道,“老四啊,你把这位老先生送到咱家的客房。好好招待人家。”
陆时冬应是,扶着那位老头往客房走了。
李县令扯了下陆时秋的胳膊走到没人的地方,小声道,“陆秀才,你可知女皇的用意?”
陆时秋一怔,摇头,“不知。请大人明示。”
李县令指着那金子,“女皇之所以赐你千两黄金,就是想让你把养殖蛤蜊的法子献出来。以便全国都能吃上蛤蜊。”
陆时秋大惊失色。好嘛,他一千两黄金就想买我的方子。
【宿主,这方子你买下来只值一千两。】1111适时插话,意思是你还白得了九千两。你知足吧。
陆时秋没空理四乙,他被李县令这话给惊得六神无主。原以为明年还有汤喝,何着女皇这一插手,他连汤都没得喝了。
难不成女皇是想蛤蜊跟糙米一个价嘛。
李县令见陆时秋脸色骤然变了,也大约能猜到他的心思,安慰道,“对你而言只是发财之道,对朝廷而言,却能解决百姓温饱问题。陆秀才,你要以大局为重啊。”
陆进秋憋闷。好嘛,他好不容易想出来的法子,就这么被献出去,他还得大度,不能计较。
可他能怎么办?
陆时秋回头,看着大伙一个个齐声恭贺,瞻仰那匾额上四个朱红大字,脑代有些晕。
陆老头迫不及待让两个儿子把匾捧起来,“创新之家”。
村民们全都围了过去,一个个羡慕得不行。
他听到有人说,“如果我也有会养殖,我一准就把方子递上去。瞧瞧这可是御赐牌匾,县太爷都得奉着。”
许多有钱人家想都想不来的好事,居然被他们给撞上了。这可真是走了狗屎运。
陆老头更是激动道,“走,快把这匾挂到祠堂里。得好好奉着。”
村民们齐齐应喝,挂到祠堂代表这是陆氏的东西,他们也能沾上一份荣光。多好啊。
陆时秋觉得这情形很可乐。
他收回视线看着李县令。
李县令笑了笑,“瞧瞧你们村以后一定会热闹的。”
陆时秋点头,这个匾可是盖着金章,许多读书人肯定想要沾沾福气。
</div>
</div>
“你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陆家大批蛤蜊全部卖给严氏商行和段氏商行。这两个商行产业遍布附近八府。
而这些比他们小的二道贩子自然没办法跟他们争。只能改做别的买卖。
盐俭县位置比较偏,商贩就那么多。大商贾只买陆家的蛤蜊,小商贾不买。这导致渔民们打的蛤蜊卖不上价格,甚至是卖不掉。
陆时秋听后,沉吟良久,示意他们别吵。
这几天,他把段家商行和严氏商行琢磨了一遍。
他发现段家商行主要开在新六府,严氏商行主要集中在新六府,太原府和河间府,至于其他府,严氏商行只在府城开设一间杂货铺,底下的县并没有开铺子。
但是整个月国一共四个京府,三十个州府。
其他地方可没有养殖蛤蜊。如果他们挑这些地方一定能卖掉。
陆时秋看向这些人,“你们现在这样吵闹是没有用的。明日一早,你们每个村派能管事的来我们家商量对策。”
众人一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陆老头终于有机会挤到他跟前,“老三,你有法子了?”
陆时秋示意陆老头稍安勿躁,“如果你们同意,咱们不如组建一支商队到别处去卖。总指望那些二道贩子,一个个把价格压得那么低,你们心里能咽得下那口气?”
这几日,陆时秋跟段五爷做生意,可算知道什么是奸商了。段五爷不就是以为他只能把货卖给段家,所以才把价压那么低吗?
要想把货卖出去,还得有自己的商队,这样才不会束手束脚。
而组建商队肯定不能靠他一家,最好是联合附近几个村子一起。
众人一听要组建商队,个个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那些二道贩子都不敢跑太远,我们能行吗?”
陆时秋却道,“他们人少,所以不敢走太远,但是我们不一样。”
现在世道已经比之前太平。只要找些壮劳力带队,一定没问题。
有那下不了决心的就道,“咱们先回去商量。明儿再过跟讨论。”
有一人走了,其他人也就回去招开全村大会讨论去了。
渐渐的人越来越少。
刚刚被人挤到外1围的陆家人全部围了过来,“老三,走商队真的能成吗?”
陆时秋笑笑,“二哥不是一直心心念念要卖海螺嘛。我觉得能行。”
陆家人面面相觑。
陆老头抽了口烟袋锅子,“这事要是办不好,咱们家肯定要成众矢之的,最近来咱们家干活的人都有怨言了。”
渔民们都是靠海吃饭,壮劳力可以给人打短工,但是家里的娘们可不行,一家只靠壮劳力一人挣钱,根本养活不了一家老小。村民们有怨言也很正常。
陆时秋点点头,“没事。大不了,咱们家出点钱请镖师,护送大家一趟。到时候大家积攒了经验。下回就不愁了。”
陆老头还没说话,陆婆子先不干了,“请镖师那得多少钱啊?凭啥咱们家出钱请啊?他们卖不了,怎么能全怪到我们头上。”
陆老头瞪了她一眼,“你挡人财路了,你说怪不怪你?”
陆时秋忙安抚两人,“没事的。咱月国这么大。别的不说,就说河南府离咱们这儿不算太远,也就五百多里地儿。一个月就能到。”
众人寻思,带着货走一个月,那得花多少钱住店?提心吊胆的,还不得把人累趴下。
再说了,河南府也不富啊,能买得了那么多蛤蜊吗?
只是这事要是不解决,他们家肯定要被人用唾沫腥子骂死。
陆时春头一个站出来,“爹,娘,就让我去吧。”
陆老头抽了烟袋锅子,重重叹了口气,“挣点钱也不容易。你要去就去吧。”
因为这个打算,陆时秋暂时打消养殖海带和紫带的想法。
他大哥不在,根本没人能帮着养这些东西。
交给他爹,他不放心,他爹年纪大了,在岸上帮忙指挥还成。对新东西接受不如大哥快。
陆老头组织村民们开会,讨论红树村有哪些人要走商。带多少蛤蜊等等。
一直讨论到深夜,才把这事定下来。
第二日一早,天蒙蒙亮,陆家人刚吃完早饭,各村的里正和主要代表就来了陆家。
陆婆子吃完饭就向交好的村民们家借了板凳。
这会人来了,全都坐在他们家院子商量。而其他人只能围着院墙勾着往里看。
陆时秋昨晚提出组建商队,大家回去也都商量了。
一共五个村子,每村出二十个壮劳力,每村带十万斤蛤蜊干。
五百斤一个麻袋,十万斤就是两百个,十个麻袋一车,就得二十车。
五个村子就是一百个。这车队真的太壮观了。
陆老头适时提出,他们第一次走镖不安全,他们家自掏腰包,请镖师一路护送,到时候他们都得听镖师的。
至于沿途食宿费,每村出一个管事,到时候费用由管事来管。
这就相当于各村管各村的,谁也不掺和。卖货也是各村卖各村,统一定价,不许打价格战。
众人一听陆家会请镖师,一个个非常高兴,纷纷赞陆家慷慨。
陆时冬见这些人,只过了一晚就变得这么快,脸色有些臭。
陆时秋捣了捣他的胳膊,示意他低调些。别把心思写在脸上,回头让人家说嘴。
陆时冬压下心头的不满,面无表情看着大伙商量。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敲敲打打的声音。
众人寻声望去,就见李县令带着身穿官服的衙役走了进来。
李县令身旁还跟着一个太监,那人手里正捧着一个黄榜,进了大门,望着乌泱泱的人群,他微微一怔。
而后,他轻了轻嗓子,尖声唱道,“女皇有旨。”
百姓愣了一阵,随即反应过来,下意识跪倒地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河间府盐俭县陆时秋及陆时春两兄弟研究出养殖蛤蜊之法,赏黄金千两。封陆时春为员外郎。赐匾。钦此。”
陆时秋上前接过。陆时春上前接匾。
金灿灿的金元宝摆在一个托盘上晃得人眼花缭乱。
陆老头上前接过。
“谢主隆恩,女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监笑眯眯道,“杂家事情已经完了,要回京复命了。李县令可莫忘了呈上折子呀。”
李县令躬身应是。
众人再次送这一行人离去。
就在这时,李县令旁边蹿出来一个老头,冲这边喊了一嗓子,“这边谁是里正?”
陆老头把金子交给陆婆子,陆婆子没想到这金子那么重,差点把盘子给摔了。
陆老头吓了一跳,赶紧嘴他一起扶住。等陆婆子拿稳了,他才上前道,“草民是红树村里正,不知这位大人有何要事?”
那老头摆了摆手,“我不是什么大人。我姓徐名会,是个画师,听闻你们这边养殖出了蛤蜊,所以奉女皇之命前来作画。你们这儿有空余房间吗?”
陆老头呆愣好一会儿。奉女皇之命来作画?这有什么好画的?
李县令不得不上前重复一遍,“这位是宫廷画师,奉女皇之命在民间作画。请行个方便。”
陆老头终于回过神来,请他进去,“好,好,快请进。”他冲身后的陆时冬道,“老四啊,你把这位老先生送到咱家的客房。好好招待人家。”
陆时冬应是,扶着那位老头往客房走了。
李县令扯了下陆时秋的胳膊走到没人的地方,小声道,“陆秀才,你可知女皇的用意?”
陆时秋一怔,摇头,“不知。请大人明示。”
李县令指着那金子,“女皇之所以赐你千两黄金,就是想让你把养殖蛤蜊的法子献出来。以便全国都能吃上蛤蜊。”
陆时秋大惊失色。好嘛,他一千两黄金就想买我的方子。
【宿主,这方子你买下来只值一千两。】1111适时插话,意思是你还白得了九千两。你知足吧。
陆时秋没空理四乙,他被李县令这话给惊得六神无主。原以为明年还有汤喝,何着女皇这一插手,他连汤都没得喝了。
难不成女皇是想蛤蜊跟糙米一个价嘛。
李县令见陆时秋脸色骤然变了,也大约能猜到他的心思,安慰道,“对你而言只是发财之道,对朝廷而言,却能解决百姓温饱问题。陆秀才,你要以大局为重啊。”
陆进秋憋闷。好嘛,他好不容易想出来的法子,就这么被献出去,他还得大度,不能计较。
可他能怎么办?
陆时秋回头,看着大伙一个个齐声恭贺,瞻仰那匾额上四个朱红大字,脑代有些晕。
陆老头迫不及待让两个儿子把匾捧起来,“创新之家”。
村民们全都围了过去,一个个羡慕得不行。
他听到有人说,“如果我也有会养殖,我一准就把方子递上去。瞧瞧这可是御赐牌匾,县太爷都得奉着。”
许多有钱人家想都想不来的好事,居然被他们给撞上了。这可真是走了狗屎运。
陆老头更是激动道,“走,快把这匾挂到祠堂里。得好好奉着。”
村民们齐齐应喝,挂到祠堂代表这是陆氏的东西,他们也能沾上一份荣光。多好啊。
陆时秋觉得这情形很可乐。
他收回视线看着李县令。
李县令笑了笑,“瞧瞧你们村以后一定会热闹的。”
陆时秋点头,这个匾可是盖着金章,许多读书人肯定想要沾沾福气。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