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
看着玉米粉子,赵菊疑惑的问:“咱家一天两顿都吃这个?”
赵母把眼睛一瞪:“不吃这个还吃啥?”
赵菊疑惑不解:“咱们家也没有这么穷啊,再说我回来的时候不是还带了一些米回来的。”
赵母就不乐意了:“你以为你带了一车米还是一仓的米,哪怕是一仓的米,有女人吃饭的道理吗,我跟你爹年轻的时候连玉米糊糊都没得吃,我年轻的时候还要吃糠,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啥时候一碗玉米糊糊给我吃饱咯,我就心满意足了,你看啥看,我看你是脑子发晕了。”
赵菊真是脑子发晕了,但是是这几天没有吃油水给饿的发晕的,她都忘记了自己没出嫁的时候过的是什么意思,那会儿队里也没有现在这么富裕,当然大家都过得困难,赵家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给全家人煮一顿白米饭吃,不然按赵母的原话讲,反正一家都是姑娘,吃的饱了还不是要给嫁到男人家里去的,吃那么饱干嘛。
所以赵菊嫁到陈家去的以后,刚开始看陈家几乎两三天能吃上一顿精细粮食,还觉得特别震撼,这都多少年过去了,队里的人都不过这样的日子了,老赵家还是一年到头吃糊糊?
赵母丢给她一把地瓜干:“你吃不了糊糊就吃这个,地瓜干赖饱,吃完了给我干活去,这段时间村里在挖水渠,女人干了有五个工分。”
青山村比较穷,满工分也只有六个工分,五个工分算是比较高工分的工作了,但是谁家里会让闺女去挖水渠啊。
赵菊艰难的接过来老娘递过来的一把地瓜干,陷入沉思中。
以前老陈家男人多,而且能干,队里分粮食的时候,都尽量换成了细粮,每天至少能吃上一顿精细粮食,特别是从去年挖了鱼塘以后,十天半个月的还能吃上一顿鱼,肖敏跟陈大嫂两人搞合作去城里卖东西,得来的钱虽然不是平分,她只分到了一少部分,但是一少部分也是钱,这些钱有的存着呢,有的换成了粮食,分家的时候便分了。
而且陈家也没有一家人吃两锅饭的习惯,不会给女人吃一锅饭,男人吃一锅饭,她咽着难以下咽的地瓜干,看着赵母端了一碗猪油挂面给她大侄子赵永红吃。
赵永红在老陈家住的时候,陈二嫂就用晒干的麂子肉炖了汤,最后还剩下来一点点汤汁,都拿去给赵永红拌面了,吃过一次麂子肉拌的面,赵永红就瞧不上猪油煮的面条。
“我不吃,这面条一点都不好吃!”
赵母慈爱的看着孙子:“挂面怎么就不好吃了我的小祖宗,这精细的粮食奶奶不过年都舍不得给你姑她们几个吃呢,你要是啥好吃的,奶奶去给你卧个鸡蛋可好?”
赵永红不知道小姑做的肉是什么肉,但是只知道那个肉好吃,吃过一次他这辈子都记得:“我要吃小姑家里的那个肉拌面,我不要这个挂面,一点都不好吃。”
赵母一听就急了:“家里哪有肉,之前你小姑拿回来的那条肉不都给你吃了,家里哪有多的肉给你吃。”
赵永红就是不吃。
赵母看着也没办法,那一碗面都快糊了,忙哄着赵永红赶紧吃下去,免得面糊了真真就是浪费粮食了,而且赵家讲究,孩子吃剩的东西不能给大人吃,这样孩子长大以后会没饭吃。
“你快些吃,等明天,奶奶叫你小姑去拿一块肉给你做肉汤面。”赵母忙哄着孙子。
“我不吃我不吃,没有肉我吃不下面。”
“这面都糊了你这臭孩子!”
面经不起泡,眼看着一碗面都快泡出两碗的分量,口感就更差了,赵永红就更不可能吃了,哄了半天这面就吃了一口。
小祖宗不肯吃饭,赵母也着急,找来了赵菊商量:“你带来的肉呢?”
赵菊还真没有把肉带来,分家的时候确实分了不少肉,干巴巴的腊肉都有三十几斤,平常她也舍不得吃,都挂在房梁上呢,这一问她也想起来了,肉没拿,不过幸好肉没拿,毛蛋狗蛋拿着肉跟人换粮食,多少能吃上一顿饭吧。
“肉都没拿你回来干啥,快点回去给我把肉拿回来。”
“我不去!”赵菊也别扭了,并且看着那碗泡开了的挂面:“永红不吃就不吃,饿了肯定会吃的,那碗面给我吃了好了。”
赵母:“给你吃,孩子没吃完的东西大人怎么能吃,你吃了他的东西他以后都没有饭吃了,给我边上去。”
赵母端着挂面碗,噌噌噌走到鸡笼边上,一碗面就倒进了鸡笼。
里面的鸡一拥而上,还没等人反应过来,那碗面就给鸡吃光了。
“娘,他不吃你给别人吃啊,干嘛倒掉啊!”
“娘没教过你,孩子吃剩的东西大人不能吃,免得吃掉他以后的粮食,你这么大了怎么这点规矩都不懂呢。”赵母这个讲究也只针对家里的男娃子,女娃子没吃完可是要抽大嘴巴子的。
赵菊这会儿才觉得特别崩溃。
虽然是泡开了的面,口感自然不如刚煮好的面条那么好吃,但好歹是挂面,是细粮啊,泡开的面也比玉米糊糊好吃不知道多少倍啊,再说里面还有猪油,有葱花,赵菊刚才看着那碗面就觉得应该很好吃。
她娘竟然倒进鸡笼给鸡吃了。
“去给我把腊肉拿回来,不拿回来晚上你也别进屋子睡觉了,赵菊不是我说你,你脑子里面怎么一点成算都没有呢,肉你不带回来你留在那里给谁吃”
“娘,你也是当娘的,我儿子我男人还在家里,要不要把房子给扛回来?”
说到这个赵母就特别来气,揪着赵菊的耳朵:“你看看你个没成算的东西,房子盖好了你人跑回来干啥,那房子啥的也有你一半不是,青砖大瓦房啊,我这辈子都没有住过新房子,不行,我还真是要把房子给我抢回来。”
就在赵家鸡飞狗跳的时候,陈二哥开着拖拉机,蹭蹭蹭的从村头蹿到了村尾,那模样神气极了,就连以前看不上陈家二愣子的人,都对他另眼相看,这是谁啊,是大河村第一个农民手扶拖拉机手。
肖敏和陈大嫂带着孩子们坐在拖拉机的后座上,孩子们摊开手感受风呼呼吹过,就连最近伤心的不得了的毛蛋,最近也变得活泼了起来。
他拉着小乖宝的手:“乖宝,拖拉机快不快啊?”
乖宝的小奶音软绵绵的:“快,怕。”
自从那天说了一个“吃”,乖宝就打开了说话的这扇门,越说越多,最近会说的字也越来越多,就连“怕”都会说。
拖拉机开的其实不算快,后面的斗里面还放了几把椅子,肖敏跟陈二嫂站着害怕就坐着,但是孩子们坐不住啊,一只手抓着栏杆,一只手往外面兜风,感受风呼呼的吹过。
肖敏笑着把闺女揉进怀里:“别怕,妈抱着你。”这个年代的手扶拖拉机手还真是神气啊,陈二哥开上手扶拖拉机,整个人斗好像变帅了一样,气质上都不一样了。
就连毛蛋这样的皮孩子,看着他爹的眼神都放着光:“爸爸,等我长大了也开拖拉机好不好?”
“等你长大了爸爸教你。”陈二哥这样说,那手扶拖拉机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开的,又要有劲儿,又要掌握技巧,可以说有劲儿的人不见得有这个本事,会开车技巧的,未必有这股劲儿驾驭的了那个车头。
车轰隆隆的开起来的时候,后座的人其实都要颠飞了,但是这个时候谁还管这些啊。
停下来的时候陈二哥也抱着毛蛋摸摸拖拉机的龙头,做出来毛蛋也开车的姿势,毛蛋觉得自己真是神气极了。
能开拖拉机绝对能算一门技能,陈大哥想学来着学不会,就连陈小军也没有陈二哥开的好,这不就是陈二哥神气的地方了吗。
再说拖拉机手的工资也比一般的工人要高很多,一个月六十五块钱,六十五块钱很快就洗刷掉了赵菊带着粮食跑掉的难过和屈辱了。
“老二,你只管给我好好去干活,领导说什么你都听,那个领导可是你的大恩人啊,还有还有之前教会你拖拉机的那个师傅,你可要当师傅看,赶明儿,不就今天,给人送一刀五花肉过去,要选肥瘦相间最好的五花肉给人家送过去。你放心,家里的事情我帮你操持着,你别看娘年纪大了,但是干活我还是一把好手,你就在外面好好干活,家里的事情我帮你操心着。”
陈老太太是真高兴,以前就是因为老二有点憨不好讨媳妇儿,才找了青山村最混不吝的老赵家的闺女,现在好了,老二成了拖拉机手,看谁还敢说她儿子是二憨子。
对于老人来说孩子们一个好不算好,最好个个都好,老大家的两人团结,孙女一个春天挖野菜都赚了十几块钱,等修路两口子一个人当工人,一个人做杂工,还怕不能把盖房子的窟窿给填上去?
老三家的就不必说了,肖敏是家里最有出息的,可是老师呢,老师代遇好也稳定,特别是公办老师,那是跟城里人一样的,老三自己也争气,到了冬天随便打打猎货,就是几十斤的狼,几十斤的麂子,野兔子山鸡。
最让老太太操心的其实还是老二家里,本来老二媳妇生了两个孙子,如果不出意外,老人存的钱以后都是要贴补她最憨最没用的儿子的,但现在不一样了,老二是拖拉机手了,村里不少娇花一样的小姑娘,在老二开拖拉机的时候还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老二呢。
以前总担心赵菊万一撂挑子跑回娘家去了老二会不会一辈子打光棍了,想想老二以后孤独终老的样子,老太太就觉得心塞,可心塞了。
但是现在老太太有这个硬气——老二肯定不会孤独终老,肯定还会越过越好了!
第59章
就在赵家编排人家陈家老二如何如何的时候,人家这日子过的美滋滋呢。
但是就算是分了家,媳妇还是要作妖咋办,陈老太只能说自己帮着儿子一些,老人老人,这辈子最想看到的就是孩子们好,至于自己好不好,那都是次要的。
这事儿跟陈大嫂说了,陈大嫂也没有意见,从她家的粮食里面拿出来了一些,算是把老人的给匀过去了。
陈小军也拿了一些粮食过去,陈二哥坚持不要,他非说拿着腊肉找人换了点细粮,再加上陈二嫂走的时候也没有带走粗粮,他自己吃玉米糊糊就行。
这要是早些年,顿顿都吃玉米糊糊那是好日子,但是这些年不是渐渐变好了嘛,再说男人干体力活,要吃点好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干重活消耗也大。
但好歹这场粮食危机总算是度了过去,毛蛋是个懂事的,很快就在学校念上书了。
这要是他亲娘在家当家那会儿,毛蛋还不一定能读上书。
家里的男人们都去了工地上工,陈大嫂也去了工地干杂活,肖敏在学校教书,四个孩子在学校上课,只有乖宝跟狗蛋两人在家。
现在换成陈老太带两个孩子,狗蛋和乖宝。
眼看着勘探队和工程队都进了村子,开始开采煤矿,煤矿的工人工资更高,不少村民又去了煤矿上班,陈大江答应了陈老太太的奖励也到了,县里面为了嘉奖陈家的贡献,特别让陈老太拉走了两车原煤。
而且煤矿在这里开采期间,每年都给陈家拉两车。
这可把村里人给羡慕坏了,有煤就能做起来煤球,有煤球就好啊,不用每天都生火,也不用砍柴了,城里人都用着煤球呢。
煤球做好了堆满了半个屋子,三兄弟给齐齐的分了,有了足够的煤球,家里就不用每次做饭都烧火,不做饭的时候用小火烧着水,做饭的时候就把火生大一点,比起以前每顿饭都要生火的日子,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生活。
陈老太觉得这日子过的实在是太舒坦了,不得不说自己过的这么舒坦,有一种想活一百年的想法。
看看这不识相的赵菊,还说日子过不下去了,陈老太觉得就很好嘛。
陈二哥上了工赚了钱,第一个月工资有六十五块钱,这些钱都交到了老太太手里。
这有了钱还能不好办事吗,当然是给家里置办东西,把刚盖好的房子给弄好点,主旋律就是买买买。
陈老太是多精明能干的人,叫上肖敏跟陈大嫂两个,带上狗蛋跟乖宝两个孩子,杀到公社去了。
公社旁边就有个集市,逢初三、初八就有集市,那要起的很早很早才能买到好东西。
走过去十多里的路,不过自小干惯了农活的妇人腿脚利索的紧,肖敏把她的自行车后面挂着拖挂车,要陈老太带着两个小娃娃坐在里面。
拖挂车是陈小军做的,肖敏经常要拉东西,陈小军量身给她的自行车后面加了个拖挂,看上去跟后世的三轮车差不多,加了拖挂的自行车骑的就比较慢,但是载重能力不错。
肖敏骑慢一点跟陈大嫂快步走路的脚程也差不多。
陈老太本来不好意思坐着媳妇的车,她心说这不是把人当驴骑嘛,但是乖宝现在也大了,有二十好几斤,没人抱着也不敢让她坐在车上,怕摔,狗蛋也是个不老实的,在车上总想往下面翻。
“娘,你就坐上去抱着乖宝和狗蛋,不然孩子要摔下来不得了。”陈老太个子小又瘦,撑死了也不到八十斤,也就相当于搭一个成年人的重量,这年头自行车后面载一个成年人是最常见的事儿了。
说完把老太太按在车上的小板凳上面,从村里到公社来回二十多里路,可不敢叫老太太自己走。
乖宝现在黏肖敏黏的不得了,恨不得跟条寄生虫一样扒在妈妈身上,也不太服从奶奶管教,要不是抱紧了肯定要往妈妈那里爬,也太危险了。
陈老太是风光了,村里人看到了都要问一句:“哎哟老太太,你现在这个样子可神气了啊,这跟以前坐轿子一样了。”
老太太觉得羞人的很,她坐在后面媳妇在前头拉着,不是把人当牲口嘛,以前牲口拉车就是这样的,其实旁人还真不是奚落她的意思,谁不羡慕她有个当拖拉机手的儿子,当公办老师的媳妇,全家都在工地上有活干,还有煤炭奖励,现在陈老大家的房子也有个雏形,旁人就知道不是陈家穷,人家一盖就要盖三栋青砖大瓦房。
你说牛逼不牛逼。
老陈家瞬间从大河村最穷的穷逼,变成了大河村的模范家庭。
肖敏也知道老太太面子薄,打死不能让她承认腿脚不好,笑着说道:“抱着孩子不好走,太慢,我让娘坐在后面管孩子。”
陈大嫂也说:“是啊,你们看我这身板,我要是坐在后面肖敏能拉得动吗?”
来人笑笑,说了一番羡慕嫉妒但是不恨的话语出来,老太太心情就好了起来。
她不太喜欢去公社,倒不是因为不喜欢凑热闹,而是从家里到公社十里路,她腿脚不好,来回走了一趟,当天晚上躺在床上就下不来地,坐车其实挺好,就是骑车的人累着一点。
肖敏在前头骑,陈大嫂走着路,过会儿肖敏累了换陈大嫂骑,肖敏一阵小跑,过真比带着孩子老人走路要快些,十里路赶上脚程好的人,半小时不到就到了集市上。
乖宝长到快周岁才来集市,集市上面人头攒动,比村里可热闹多了,老人怕孩子不小心给人拐走,这年头拐子也不少,特别是狗蛋这样的男娃子,拐走的也不少,所以陈大嫂和老太太两双眼睛都盯着孩子们看着,生怕出一点岔子。
肖敏负责东看看西看看买东西。
结果看到啥都想买。
乖宝鞠着手儿乖乖坐在妈妈的车上的小板凳上面,跟狗蛋两人排排坐着,小手儿捧在一起,穿着棉质的小纱衣,活脱脱的招财童子,太招人爱了,见到的都忍不住夸一句:“这是谁家的娃,真好看。”
</div>
</div>
赵母把眼睛一瞪:“不吃这个还吃啥?”
赵菊疑惑不解:“咱们家也没有这么穷啊,再说我回来的时候不是还带了一些米回来的。”
赵母就不乐意了:“你以为你带了一车米还是一仓的米,哪怕是一仓的米,有女人吃饭的道理吗,我跟你爹年轻的时候连玉米糊糊都没得吃,我年轻的时候还要吃糠,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啥时候一碗玉米糊糊给我吃饱咯,我就心满意足了,你看啥看,我看你是脑子发晕了。”
赵菊真是脑子发晕了,但是是这几天没有吃油水给饿的发晕的,她都忘记了自己没出嫁的时候过的是什么意思,那会儿队里也没有现在这么富裕,当然大家都过得困难,赵家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给全家人煮一顿白米饭吃,不然按赵母的原话讲,反正一家都是姑娘,吃的饱了还不是要给嫁到男人家里去的,吃那么饱干嘛。
所以赵菊嫁到陈家去的以后,刚开始看陈家几乎两三天能吃上一顿精细粮食,还觉得特别震撼,这都多少年过去了,队里的人都不过这样的日子了,老赵家还是一年到头吃糊糊?
赵母丢给她一把地瓜干:“你吃不了糊糊就吃这个,地瓜干赖饱,吃完了给我干活去,这段时间村里在挖水渠,女人干了有五个工分。”
青山村比较穷,满工分也只有六个工分,五个工分算是比较高工分的工作了,但是谁家里会让闺女去挖水渠啊。
赵菊艰难的接过来老娘递过来的一把地瓜干,陷入沉思中。
以前老陈家男人多,而且能干,队里分粮食的时候,都尽量换成了细粮,每天至少能吃上一顿精细粮食,特别是从去年挖了鱼塘以后,十天半个月的还能吃上一顿鱼,肖敏跟陈大嫂两人搞合作去城里卖东西,得来的钱虽然不是平分,她只分到了一少部分,但是一少部分也是钱,这些钱有的存着呢,有的换成了粮食,分家的时候便分了。
而且陈家也没有一家人吃两锅饭的习惯,不会给女人吃一锅饭,男人吃一锅饭,她咽着难以下咽的地瓜干,看着赵母端了一碗猪油挂面给她大侄子赵永红吃。
赵永红在老陈家住的时候,陈二嫂就用晒干的麂子肉炖了汤,最后还剩下来一点点汤汁,都拿去给赵永红拌面了,吃过一次麂子肉拌的面,赵永红就瞧不上猪油煮的面条。
“我不吃,这面条一点都不好吃!”
赵母慈爱的看着孙子:“挂面怎么就不好吃了我的小祖宗,这精细的粮食奶奶不过年都舍不得给你姑她们几个吃呢,你要是啥好吃的,奶奶去给你卧个鸡蛋可好?”
赵永红不知道小姑做的肉是什么肉,但是只知道那个肉好吃,吃过一次他这辈子都记得:“我要吃小姑家里的那个肉拌面,我不要这个挂面,一点都不好吃。”
赵母一听就急了:“家里哪有肉,之前你小姑拿回来的那条肉不都给你吃了,家里哪有多的肉给你吃。”
赵永红就是不吃。
赵母看着也没办法,那一碗面都快糊了,忙哄着赵永红赶紧吃下去,免得面糊了真真就是浪费粮食了,而且赵家讲究,孩子吃剩的东西不能给大人吃,这样孩子长大以后会没饭吃。
“你快些吃,等明天,奶奶叫你小姑去拿一块肉给你做肉汤面。”赵母忙哄着孙子。
“我不吃我不吃,没有肉我吃不下面。”
“这面都糊了你这臭孩子!”
面经不起泡,眼看着一碗面都快泡出两碗的分量,口感就更差了,赵永红就更不可能吃了,哄了半天这面就吃了一口。
小祖宗不肯吃饭,赵母也着急,找来了赵菊商量:“你带来的肉呢?”
赵菊还真没有把肉带来,分家的时候确实分了不少肉,干巴巴的腊肉都有三十几斤,平常她也舍不得吃,都挂在房梁上呢,这一问她也想起来了,肉没拿,不过幸好肉没拿,毛蛋狗蛋拿着肉跟人换粮食,多少能吃上一顿饭吧。
“肉都没拿你回来干啥,快点回去给我把肉拿回来。”
“我不去!”赵菊也别扭了,并且看着那碗泡开了的挂面:“永红不吃就不吃,饿了肯定会吃的,那碗面给我吃了好了。”
赵母:“给你吃,孩子没吃完的东西大人怎么能吃,你吃了他的东西他以后都没有饭吃了,给我边上去。”
赵母端着挂面碗,噌噌噌走到鸡笼边上,一碗面就倒进了鸡笼。
里面的鸡一拥而上,还没等人反应过来,那碗面就给鸡吃光了。
“娘,他不吃你给别人吃啊,干嘛倒掉啊!”
“娘没教过你,孩子吃剩的东西大人不能吃,免得吃掉他以后的粮食,你这么大了怎么这点规矩都不懂呢。”赵母这个讲究也只针对家里的男娃子,女娃子没吃完可是要抽大嘴巴子的。
赵菊这会儿才觉得特别崩溃。
虽然是泡开了的面,口感自然不如刚煮好的面条那么好吃,但好歹是挂面,是细粮啊,泡开的面也比玉米糊糊好吃不知道多少倍啊,再说里面还有猪油,有葱花,赵菊刚才看着那碗面就觉得应该很好吃。
她娘竟然倒进鸡笼给鸡吃了。
“去给我把腊肉拿回来,不拿回来晚上你也别进屋子睡觉了,赵菊不是我说你,你脑子里面怎么一点成算都没有呢,肉你不带回来你留在那里给谁吃”
“娘,你也是当娘的,我儿子我男人还在家里,要不要把房子给扛回来?”
说到这个赵母就特别来气,揪着赵菊的耳朵:“你看看你个没成算的东西,房子盖好了你人跑回来干啥,那房子啥的也有你一半不是,青砖大瓦房啊,我这辈子都没有住过新房子,不行,我还真是要把房子给我抢回来。”
就在赵家鸡飞狗跳的时候,陈二哥开着拖拉机,蹭蹭蹭的从村头蹿到了村尾,那模样神气极了,就连以前看不上陈家二愣子的人,都对他另眼相看,这是谁啊,是大河村第一个农民手扶拖拉机手。
肖敏和陈大嫂带着孩子们坐在拖拉机的后座上,孩子们摊开手感受风呼呼吹过,就连最近伤心的不得了的毛蛋,最近也变得活泼了起来。
他拉着小乖宝的手:“乖宝,拖拉机快不快啊?”
乖宝的小奶音软绵绵的:“快,怕。”
自从那天说了一个“吃”,乖宝就打开了说话的这扇门,越说越多,最近会说的字也越来越多,就连“怕”都会说。
拖拉机开的其实不算快,后面的斗里面还放了几把椅子,肖敏跟陈二嫂站着害怕就坐着,但是孩子们坐不住啊,一只手抓着栏杆,一只手往外面兜风,感受风呼呼的吹过。
肖敏笑着把闺女揉进怀里:“别怕,妈抱着你。”这个年代的手扶拖拉机手还真是神气啊,陈二哥开上手扶拖拉机,整个人斗好像变帅了一样,气质上都不一样了。
就连毛蛋这样的皮孩子,看着他爹的眼神都放着光:“爸爸,等我长大了也开拖拉机好不好?”
“等你长大了爸爸教你。”陈二哥这样说,那手扶拖拉机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开的,又要有劲儿,又要掌握技巧,可以说有劲儿的人不见得有这个本事,会开车技巧的,未必有这股劲儿驾驭的了那个车头。
车轰隆隆的开起来的时候,后座的人其实都要颠飞了,但是这个时候谁还管这些啊。
停下来的时候陈二哥也抱着毛蛋摸摸拖拉机的龙头,做出来毛蛋也开车的姿势,毛蛋觉得自己真是神气极了。
能开拖拉机绝对能算一门技能,陈大哥想学来着学不会,就连陈小军也没有陈二哥开的好,这不就是陈二哥神气的地方了吗。
再说拖拉机手的工资也比一般的工人要高很多,一个月六十五块钱,六十五块钱很快就洗刷掉了赵菊带着粮食跑掉的难过和屈辱了。
“老二,你只管给我好好去干活,领导说什么你都听,那个领导可是你的大恩人啊,还有还有之前教会你拖拉机的那个师傅,你可要当师傅看,赶明儿,不就今天,给人送一刀五花肉过去,要选肥瘦相间最好的五花肉给人家送过去。你放心,家里的事情我帮你操持着,你别看娘年纪大了,但是干活我还是一把好手,你就在外面好好干活,家里的事情我帮你操心着。”
陈老太太是真高兴,以前就是因为老二有点憨不好讨媳妇儿,才找了青山村最混不吝的老赵家的闺女,现在好了,老二成了拖拉机手,看谁还敢说她儿子是二憨子。
对于老人来说孩子们一个好不算好,最好个个都好,老大家的两人团结,孙女一个春天挖野菜都赚了十几块钱,等修路两口子一个人当工人,一个人做杂工,还怕不能把盖房子的窟窿给填上去?
老三家的就不必说了,肖敏是家里最有出息的,可是老师呢,老师代遇好也稳定,特别是公办老师,那是跟城里人一样的,老三自己也争气,到了冬天随便打打猎货,就是几十斤的狼,几十斤的麂子,野兔子山鸡。
最让老太太操心的其实还是老二家里,本来老二媳妇生了两个孙子,如果不出意外,老人存的钱以后都是要贴补她最憨最没用的儿子的,但现在不一样了,老二是拖拉机手了,村里不少娇花一样的小姑娘,在老二开拖拉机的时候还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老二呢。
以前总担心赵菊万一撂挑子跑回娘家去了老二会不会一辈子打光棍了,想想老二以后孤独终老的样子,老太太就觉得心塞,可心塞了。
但是现在老太太有这个硬气——老二肯定不会孤独终老,肯定还会越过越好了!
第59章
就在赵家编排人家陈家老二如何如何的时候,人家这日子过的美滋滋呢。
但是就算是分了家,媳妇还是要作妖咋办,陈老太只能说自己帮着儿子一些,老人老人,这辈子最想看到的就是孩子们好,至于自己好不好,那都是次要的。
这事儿跟陈大嫂说了,陈大嫂也没有意见,从她家的粮食里面拿出来了一些,算是把老人的给匀过去了。
陈小军也拿了一些粮食过去,陈二哥坚持不要,他非说拿着腊肉找人换了点细粮,再加上陈二嫂走的时候也没有带走粗粮,他自己吃玉米糊糊就行。
这要是早些年,顿顿都吃玉米糊糊那是好日子,但是这些年不是渐渐变好了嘛,再说男人干体力活,要吃点好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干重活消耗也大。
但好歹这场粮食危机总算是度了过去,毛蛋是个懂事的,很快就在学校念上书了。
这要是他亲娘在家当家那会儿,毛蛋还不一定能读上书。
家里的男人们都去了工地上工,陈大嫂也去了工地干杂活,肖敏在学校教书,四个孩子在学校上课,只有乖宝跟狗蛋两人在家。
现在换成陈老太带两个孩子,狗蛋和乖宝。
眼看着勘探队和工程队都进了村子,开始开采煤矿,煤矿的工人工资更高,不少村民又去了煤矿上班,陈大江答应了陈老太太的奖励也到了,县里面为了嘉奖陈家的贡献,特别让陈老太拉走了两车原煤。
而且煤矿在这里开采期间,每年都给陈家拉两车。
这可把村里人给羡慕坏了,有煤就能做起来煤球,有煤球就好啊,不用每天都生火,也不用砍柴了,城里人都用着煤球呢。
煤球做好了堆满了半个屋子,三兄弟给齐齐的分了,有了足够的煤球,家里就不用每次做饭都烧火,不做饭的时候用小火烧着水,做饭的时候就把火生大一点,比起以前每顿饭都要生火的日子,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生活。
陈老太觉得这日子过的实在是太舒坦了,不得不说自己过的这么舒坦,有一种想活一百年的想法。
看看这不识相的赵菊,还说日子过不下去了,陈老太觉得就很好嘛。
陈二哥上了工赚了钱,第一个月工资有六十五块钱,这些钱都交到了老太太手里。
这有了钱还能不好办事吗,当然是给家里置办东西,把刚盖好的房子给弄好点,主旋律就是买买买。
陈老太是多精明能干的人,叫上肖敏跟陈大嫂两个,带上狗蛋跟乖宝两个孩子,杀到公社去了。
公社旁边就有个集市,逢初三、初八就有集市,那要起的很早很早才能买到好东西。
走过去十多里的路,不过自小干惯了农活的妇人腿脚利索的紧,肖敏把她的自行车后面挂着拖挂车,要陈老太带着两个小娃娃坐在里面。
拖挂车是陈小军做的,肖敏经常要拉东西,陈小军量身给她的自行车后面加了个拖挂,看上去跟后世的三轮车差不多,加了拖挂的自行车骑的就比较慢,但是载重能力不错。
肖敏骑慢一点跟陈大嫂快步走路的脚程也差不多。
陈老太本来不好意思坐着媳妇的车,她心说这不是把人当驴骑嘛,但是乖宝现在也大了,有二十好几斤,没人抱着也不敢让她坐在车上,怕摔,狗蛋也是个不老实的,在车上总想往下面翻。
“娘,你就坐上去抱着乖宝和狗蛋,不然孩子要摔下来不得了。”陈老太个子小又瘦,撑死了也不到八十斤,也就相当于搭一个成年人的重量,这年头自行车后面载一个成年人是最常见的事儿了。
说完把老太太按在车上的小板凳上面,从村里到公社来回二十多里路,可不敢叫老太太自己走。
乖宝现在黏肖敏黏的不得了,恨不得跟条寄生虫一样扒在妈妈身上,也不太服从奶奶管教,要不是抱紧了肯定要往妈妈那里爬,也太危险了。
陈老太是风光了,村里人看到了都要问一句:“哎哟老太太,你现在这个样子可神气了啊,这跟以前坐轿子一样了。”
老太太觉得羞人的很,她坐在后面媳妇在前头拉着,不是把人当牲口嘛,以前牲口拉车就是这样的,其实旁人还真不是奚落她的意思,谁不羡慕她有个当拖拉机手的儿子,当公办老师的媳妇,全家都在工地上有活干,还有煤炭奖励,现在陈老大家的房子也有个雏形,旁人就知道不是陈家穷,人家一盖就要盖三栋青砖大瓦房。
你说牛逼不牛逼。
老陈家瞬间从大河村最穷的穷逼,变成了大河村的模范家庭。
肖敏也知道老太太面子薄,打死不能让她承认腿脚不好,笑着说道:“抱着孩子不好走,太慢,我让娘坐在后面管孩子。”
陈大嫂也说:“是啊,你们看我这身板,我要是坐在后面肖敏能拉得动吗?”
来人笑笑,说了一番羡慕嫉妒但是不恨的话语出来,老太太心情就好了起来。
她不太喜欢去公社,倒不是因为不喜欢凑热闹,而是从家里到公社十里路,她腿脚不好,来回走了一趟,当天晚上躺在床上就下不来地,坐车其实挺好,就是骑车的人累着一点。
肖敏在前头骑,陈大嫂走着路,过会儿肖敏累了换陈大嫂骑,肖敏一阵小跑,过真比带着孩子老人走路要快些,十里路赶上脚程好的人,半小时不到就到了集市上。
乖宝长到快周岁才来集市,集市上面人头攒动,比村里可热闹多了,老人怕孩子不小心给人拐走,这年头拐子也不少,特别是狗蛋这样的男娃子,拐走的也不少,所以陈大嫂和老太太两双眼睛都盯着孩子们看着,生怕出一点岔子。
肖敏负责东看看西看看买东西。
结果看到啥都想买。
乖宝鞠着手儿乖乖坐在妈妈的车上的小板凳上面,跟狗蛋两人排排坐着,小手儿捧在一起,穿着棉质的小纱衣,活脱脱的招财童子,太招人爱了,见到的都忍不住夸一句:“这是谁家的娃,真好看。”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