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说的啥话?
娃是钱氏在生,老太婆能管得了这个?
可能因为压力确实太大,直到次年三月下旬,钱玉嫃怀满十个月要生了,太后也没梦到曾孙子相关的人和事。不是没做梦,她梦了,梦里就跟恶鬼讨债似的,两个儿子全用那种眼神瞅着他,嘴里喊着母后母后……
那天,报喜的奴才告诉她世子妃生了,母子平安的时候,不夸张的说太后松了口气。
“生的儿子啊?”
“回太后娘娘话,是个小少爷,接生嬷嬷说大概有七斤重,给太医看了,身子骨好得很。”
太后露出笑脸,以理所当然的口吻说到:“从钱氏肚子里出来的哪会差了?”太后一高兴,给跟前伺候的发了赏赐,又让人去把在宫里当差的谢士洲找来,给他拿了些东西,让带回去给孙媳妇。
听说燕王府上又添一丁,皇上也在为弟弟高兴。
高兴之余,还可惜道:“母后这回怎么就没梦到呢?”
燕王听得头皮发麻:“我府上那臭小子哪有那么好的福分?一个明姝就是有来历的,杰哥儿又是那样,这胎是应该平凡普通了。”
“兴许是吧……”皇上又改口说,“普通也有普通的好,人呐,本事越大肩上担子越重,朕那些孙子都还在疯玩,杰哥儿什么都得学,夜里睡觉都不能闲着还要读书背书,朕每每想到都觉得他太辛苦,有心想让他歇歇可天下那么多百姓等着。”
杰哥儿是燕王的亲孙子,燕王能不疼他?
但是皇上这么说,他却不好顺着接。
燕王道:“他带着那么多农学知识托生到我府上,便不是享乐来的。”
“阿弟对自家孙儿太严格了……”
“并非臣弟严格,他既然有那样的天分,就不该埋没了。”再说,外面哪怕知道杰哥儿聪明,其实不太清楚他到底聪明到什么地步,那孩子很容易就能接受夫子教他那些,实际上学习的时间还不算长,学一阵也会去玩一阵。
他最近手痒得厉害,光读农书不够,还想在王府里头开块地种点东西,不过已经惨遭镇压。儿媳妇不让他毁花园子,让想种地上京郊别院去。
杰哥儿嫌那太远,找了王爷让他帮忙烧些大的方形陶盆,说自己长大了可以从爹娘跟前搬出去独自一个院落住着,那些陶盆摆他院里,没开地方便,也不差太多。
盆栽燕王见过,用盆来种粮食种菜他没听说,问他咋的想到像这么弄?杰哥儿说他在书上看的。
燕王想着还是觉得有些鸡肋,但既然是天书上讲的,该有它价值,孙儿想弄,就让他弄。燕王又找了几个踏实稳重的放进孙儿新搬的院里,并吩咐不准让小少爷碰锄头那些,小少爷动嘴即可,做奴才的眼力好些有活抢着干。
说句实话,教人比自己干还麻烦。
但既然生在王府,这种事总的习惯,杰哥儿心知他磕伤划伤家里会特别担心,打从一开始就没往镰刀锄头跟前凑,他坐在旁边椅子上盯着,告诉王爷派来给他使唤那些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现在他白天的时间分成三份了,首先是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然后是折腾盆栽,还有到娘那头去看弟弟,看弟弟的时候顺便也能见到姐姐明姝,也能跟娘说说话。
最近出生这个孩子是王爷给取的名,因为觉得兴许是个普通的娃,他没给整什么天骄啊英豪,选了佑康两个字,保佑他幸福安康的意思,其中佑字随杰哥儿用了人旁。
这孩子看起来是不太一样,他才像真正的孩子,会哭会闹的那种。
就连钱玉嫃都信了那说法。
这个兴许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要到很后来他们才会发现,他好像也不是那么普通。
因为头上有个二世为人的哥哥,他出生的前几年看起来有点蠢。康哥儿小时候还会自卑,看到学什么都快做什么都好的哥哥以及被满京城盛赞的姐姐,他觉得自己是笨猪一个!
其他人倒不觉得他是笨猪,跟三岁就能认好几千字的大少爷比起来,小少爷是“稍微普通”一些,怎么个普通法呢?大概就是四岁多将常用字全都学完的程度。
钱玉嫃只生养了这两个儿子,对比前面杰哥儿,她觉得康哥儿还可以吧,应该也不算差?
被拿来做比较的杰哥儿才是真自闭了。
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自己是个伪天才?
但凡读过大学的,谁重生了不都是睁开眼就能读会写?三岁认字算个屁的本事!他是用成年人的心智在一年多时间里把以前写的简体字和现在用的繁体字对照起来,仅此而已。这个日常自闭总说自己是笨蛋的弟弟才是真的天才好吗?谁家四岁多娃儿就能把常用字全认完了???聪明成这样还比谁都努力天天说要向哥哥学习这像话吗?天知道作为被他学习的对象杰哥儿压力老大了,生怕一不当心就让弟弟超过去,回头闹出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笑话来……
兄弟两个你追我赶结果成就了两个不世出的天才,这是后话,现在康哥还是个只会吃奶的小傻蛋呢,他连哥是啥都不知道。
怀前面两胎的时候乔氏都没参与进来,本来以为这胎她能从头盯到尾了,结果也是不赶巧,成亲没多久,宗宝媳妇儿同样把出喜脉来,乔氏两头操心,忙得焦头烂额。
钱玉嫃心疼她,让专心照管弟媳妇就是,她这是第三个,早有经验了。
乔氏让女儿说服,将心思更多放到儿媳妇身上,但还是每隔几天会过来看看。
钱玉嫃先怀的,也先生下,她这边刚有动静乔氏立刻赶来了,得知母子平安乔氏大松了口气。
她并不在乎这胎有没有说法,只要平安健康就好。女儿先怀的已经平安生下来了,这是个好兆头,儿媳妇也是八|九个月的肚子,运气好的话,到五月份就能给老钱家添个孙孙。
女人们将心思全放在肚子以及肚子里的宝贝蛋上,男人们要顾的更多,钱玉嫃怀上康哥那年,也就是去年是科举年,赵家的赵大又去考了,想着他上次是被避了嫌,按说应该具备了中举的实力,这次该是十拿九稳的。
结果并不是那样,他这回考得反而不如上次好了。
这次不光是另外的主考官,一起应考的人里面也没有他亲戚,不存在□□作这种事,就是没答出让考官满意的卷子仅此而已。
两兄弟本来说要一起上京应会试,结果赵大没取得资格,赵二只能独自上京。
说是这么说,最后他也没赶上,钱老爷他们算着日子等,一等二等没等到,后来收到老家来信说乡试放榜之后不久赵大病了,病得非常重,瞧着随时可能不好。赵二担心自己一走留下永生遗憾为他哥放弃了上京应试的打算,这样拖了一段时间,直到年前赵大的病有了起色。想着会试在三月初,立刻动身兴许来得及,赵家又为赵二张罗起来,到快要出发的时间,赵大的病情再一次恶化下去,赵二终究是没走成,无论如何他不放心,这科就错过了。
乔氏老早就知道这事,那会儿女儿怀着身孕她没拿出来说,等女儿生了月子坐得不耐烦的时候她才把这事讲出来。
钱玉嫃跟赵大赵二都不是特别亲,虽然也觉得可惜,还不至于跟着难受。
后来娘亲走了,相公回来,她还把这事说给谢士洲听。
谢士洲这人想得多点,听完就一个感觉,这也太巧了。
整个是就他娘的离谱,好端端的人科举失败就重病了,严重到甚至耽误了兄弟的前程,好不容易有起色兄弟想着我还有救再努努力,丫病情一个反复,把事情彻底搞砸。
“那他最后怎么样?救活没有?”
“你说呢?要没活不来报丧?”
谢士洲听罢,啧了一声。
问他啧啥。
他说搞不好不是其他什么病,是良心坏了。
钱玉嫃心里一突,背都挺直了,她小声问:“你是说装病?大夫瞧不出来?”
“反正我看太巧了点,就随便猜猜,这种事也不是没有过。”
钱玉嫃想了一会儿,又道:“你在我这儿说说就罢,我左耳朵进给右耳朵出,别拿出去讲啊。这没证据的事,要是你想多了,岂不是败坏大表哥名誉?”
“我傻了才拿出去讲,他们考不考能不能考上跟我有何干系?就算给我说中了,这种手段用一回两回还成,回数多了谁都能看出端倪,这么坑人总会自食恶果。”
第122章
听媳妇儿说了赵大赵二这出, 谢士洲想起另一回事:“嫃嫃你还记得你表姐唐瑶从蓉城跑出去之后找了个举人, 上届她还陪着来考会试,结果让人拆穿身份,搅得那举人也没考好, 一身落拓回去。”
没人提起钱玉嫃想不起来, 一提起,她来精神了。
“她那头有后续了?”
“想看她还能生出什么幺蛾子,我使人查了一下, 董举人一早就来了京城,这回带了个下人。我手下的乔装之后去问他, 今年咋是自己来的?人没一起啊?他以为是三年前一起住那客栈的人, 说自己给人诓骗了, 那时候以为遇见了知心人,结果人家连名字都是假的……就是看他年纪轻轻中了举, 料想前程不会差,才编了段故事缠上他。”
他二人之间那段情感纠葛钱玉嫃不感兴趣, 听了只一个感觉:牙酸。
比起女方如何可恶男方如何可怜这些, 她更好奇唐瑶现在怎样。
自家媳妇儿是什么个性谢士洲能不明白?
他把这段简单带过, 说董举人的原话是他心软,跟唐瑶好聚好散了。
“你这么说,事情就不可能这么简单。”
谢士洲转身去端了杯茶来,喝一口润了下唇,道:“我派人南下去了一趟,上董举人家那头打听了, 董举人心还是软,事情穿帮以后确实没往死里逼她,可他跟堂兄倒了苦水,董家人知道以后对她又嫌又恨……他们势力不算大,家里人丁兴旺,那段时间把唐瑶整惨了,她在那头待不下去,心一横带着儿子去了孟家。”
“那个孟家?”
谢士洲伸手点了点钱玉嫃的脑袋瓜:“你忘了?就是跟她一道给陈二爷戴了绿帽那家,孟家也是大商户,她估计是无路可走了才想拿儿子当筹码跟孟家人谈谈,我派去打听那个说,他到的时候事情早已经了结了,你那个表姐,折腾半辈子就栽到孟家人身上。”
本来给陈二爷做妾,日子不说好,也不算刻薄,吃的穿的都有,觉得难过是她自个儿想不开。
当初一个想不开,人跟孟兴舟滚上床,还生出个罪证。
现在走投无路找到孟家去,姓孟的早成了亲,他夫人同样是商户人家教养出来的,不好相与。得知她的存在就撂下话让孟兴舟自己收拾干净,别偷吃还往家里带,真恶心人。孟兴舟这人想哄人的时候啥话都说得出口,兴趣过了也比任何人都要冷酷,唐瑶带着娃儿去威胁他,打的主意是娃儿她可以送给孟家,也不要孟兴舟对她负责,但至少要给一笔钱,数目不能小了。
孟兴舟在孟家的地位就跟长进以前的陈六在陈家一样。
孟家有他大哥撑着,他不管事,只负责吃喝玩乐。
手里有点钱,他舍得拿给唐瑶?
舍不得给钱,又要解决这起麻烦事,怎么办?很简单,去告她呗!反咬一口告她偷了孟家小少爷,孟家作为大商户,跟地方上的官老爷熟得很,唐瑶一个外来的,在这头没亲没故随便就被办了。
结果唐瑶偷鸡不成蚀把米,钱没讨着,娃儿丢了,自己还进了监牢。
进去之后知道后悔了。
当初跑得干脆,谁也没逮着她,以为自己可以摆脱枷锁迎来新生活,现在蹲了牢房没任何亲戚朋友知道,都没人赶来救她。
不过就算唐家人知道估计也不会来,她娘恨得要命,早当她死了。
唐瑶落得这个下场只是令人唏嘘,同情真没有,就她办那些事,在陈家给陈二爷戴绿帽,回去了偷家里钱财跑路,跑出去改名换姓诓骗人家读书人……这一桩桩事翻出来蹲个牢房真不过分。
钱玉嫃听着不太顺耳的是孟家那头,这行事作风委实有些太嚣张了。
“这事你都查到,没插手管管?”
“我管了啊,我跟老头子商量之后他出的面,派人南下彻查那头的地方官,左右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的事儿,等着看吧,这会儿结果还没出来。”
这还差不多,钱玉嫃问他像唐瑶这种,查清楚了能放出来吗?
谢士洲说她虽然犯了不少事,全都属于民不举官不究的,甭管是绿帽、偷盗或者诓骗读书人,只要受害的一方不去告,衙门不会主动插手。说回让她下大狱这案子,那更是冤案,按说查明白以后应该直接释放。谢士洲有私心,使他爹关照钦差,让那头别就地放人,给她送回蓉城。唐家当年上衙门报案说女儿丢了,人找到不得送回去吗?
以前牵扯到唐瑶谢士洲都不愿插手,是怕闹来闹去坑到岳父母身上。
现在人全都上京城了,他怕个屁。
像唐瑶这样的,要抓她一时间想不到合适的罪名,又不好放出去害人,只能送回她娘手上。要是其他那些好姑娘落钱二姑手里是造了孽了,唐瑶的话,真说不好母女两个谁行更高。
钱二姑看起来没闺女能耐,不过早几年吃那么大个亏,让她偷了银钱跑出去,这回总能把人看住了。
说到底这是没办法的办法,谢士洲以前浑得很,现在都当御前侍卫了,又是三个孩子的爹,还是宗室的人,真没那个心专程去坑个唐瑶,身为皇亲国戚还是该带个好头不是?
想来就算万一钱二姑没斗得过她,唐瑶这人奇葩得很,每回她搞个事对别人伤害一般,对自己伤害巨大。
……
钱玉嫃还琢磨着下回跟娘见面时将这事说给她听听,叫她心里有个数。结果没等到见面,情况就有了变化。
</div>
</div>
娃是钱氏在生,老太婆能管得了这个?
可能因为压力确实太大,直到次年三月下旬,钱玉嫃怀满十个月要生了,太后也没梦到曾孙子相关的人和事。不是没做梦,她梦了,梦里就跟恶鬼讨债似的,两个儿子全用那种眼神瞅着他,嘴里喊着母后母后……
那天,报喜的奴才告诉她世子妃生了,母子平安的时候,不夸张的说太后松了口气。
“生的儿子啊?”
“回太后娘娘话,是个小少爷,接生嬷嬷说大概有七斤重,给太医看了,身子骨好得很。”
太后露出笑脸,以理所当然的口吻说到:“从钱氏肚子里出来的哪会差了?”太后一高兴,给跟前伺候的发了赏赐,又让人去把在宫里当差的谢士洲找来,给他拿了些东西,让带回去给孙媳妇。
听说燕王府上又添一丁,皇上也在为弟弟高兴。
高兴之余,还可惜道:“母后这回怎么就没梦到呢?”
燕王听得头皮发麻:“我府上那臭小子哪有那么好的福分?一个明姝就是有来历的,杰哥儿又是那样,这胎是应该平凡普通了。”
“兴许是吧……”皇上又改口说,“普通也有普通的好,人呐,本事越大肩上担子越重,朕那些孙子都还在疯玩,杰哥儿什么都得学,夜里睡觉都不能闲着还要读书背书,朕每每想到都觉得他太辛苦,有心想让他歇歇可天下那么多百姓等着。”
杰哥儿是燕王的亲孙子,燕王能不疼他?
但是皇上这么说,他却不好顺着接。
燕王道:“他带着那么多农学知识托生到我府上,便不是享乐来的。”
“阿弟对自家孙儿太严格了……”
“并非臣弟严格,他既然有那样的天分,就不该埋没了。”再说,外面哪怕知道杰哥儿聪明,其实不太清楚他到底聪明到什么地步,那孩子很容易就能接受夫子教他那些,实际上学习的时间还不算长,学一阵也会去玩一阵。
他最近手痒得厉害,光读农书不够,还想在王府里头开块地种点东西,不过已经惨遭镇压。儿媳妇不让他毁花园子,让想种地上京郊别院去。
杰哥儿嫌那太远,找了王爷让他帮忙烧些大的方形陶盆,说自己长大了可以从爹娘跟前搬出去独自一个院落住着,那些陶盆摆他院里,没开地方便,也不差太多。
盆栽燕王见过,用盆来种粮食种菜他没听说,问他咋的想到像这么弄?杰哥儿说他在书上看的。
燕王想着还是觉得有些鸡肋,但既然是天书上讲的,该有它价值,孙儿想弄,就让他弄。燕王又找了几个踏实稳重的放进孙儿新搬的院里,并吩咐不准让小少爷碰锄头那些,小少爷动嘴即可,做奴才的眼力好些有活抢着干。
说句实话,教人比自己干还麻烦。
但既然生在王府,这种事总的习惯,杰哥儿心知他磕伤划伤家里会特别担心,打从一开始就没往镰刀锄头跟前凑,他坐在旁边椅子上盯着,告诉王爷派来给他使唤那些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现在他白天的时间分成三份了,首先是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然后是折腾盆栽,还有到娘那头去看弟弟,看弟弟的时候顺便也能见到姐姐明姝,也能跟娘说说话。
最近出生这个孩子是王爷给取的名,因为觉得兴许是个普通的娃,他没给整什么天骄啊英豪,选了佑康两个字,保佑他幸福安康的意思,其中佑字随杰哥儿用了人旁。
这孩子看起来是不太一样,他才像真正的孩子,会哭会闹的那种。
就连钱玉嫃都信了那说法。
这个兴许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要到很后来他们才会发现,他好像也不是那么普通。
因为头上有个二世为人的哥哥,他出生的前几年看起来有点蠢。康哥儿小时候还会自卑,看到学什么都快做什么都好的哥哥以及被满京城盛赞的姐姐,他觉得自己是笨猪一个!
其他人倒不觉得他是笨猪,跟三岁就能认好几千字的大少爷比起来,小少爷是“稍微普通”一些,怎么个普通法呢?大概就是四岁多将常用字全都学完的程度。
钱玉嫃只生养了这两个儿子,对比前面杰哥儿,她觉得康哥儿还可以吧,应该也不算差?
被拿来做比较的杰哥儿才是真自闭了。
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自己是个伪天才?
但凡读过大学的,谁重生了不都是睁开眼就能读会写?三岁认字算个屁的本事!他是用成年人的心智在一年多时间里把以前写的简体字和现在用的繁体字对照起来,仅此而已。这个日常自闭总说自己是笨蛋的弟弟才是真的天才好吗?谁家四岁多娃儿就能把常用字全认完了???聪明成这样还比谁都努力天天说要向哥哥学习这像话吗?天知道作为被他学习的对象杰哥儿压力老大了,生怕一不当心就让弟弟超过去,回头闹出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笑话来……
兄弟两个你追我赶结果成就了两个不世出的天才,这是后话,现在康哥还是个只会吃奶的小傻蛋呢,他连哥是啥都不知道。
怀前面两胎的时候乔氏都没参与进来,本来以为这胎她能从头盯到尾了,结果也是不赶巧,成亲没多久,宗宝媳妇儿同样把出喜脉来,乔氏两头操心,忙得焦头烂额。
钱玉嫃心疼她,让专心照管弟媳妇就是,她这是第三个,早有经验了。
乔氏让女儿说服,将心思更多放到儿媳妇身上,但还是每隔几天会过来看看。
钱玉嫃先怀的,也先生下,她这边刚有动静乔氏立刻赶来了,得知母子平安乔氏大松了口气。
她并不在乎这胎有没有说法,只要平安健康就好。女儿先怀的已经平安生下来了,这是个好兆头,儿媳妇也是八|九个月的肚子,运气好的话,到五月份就能给老钱家添个孙孙。
女人们将心思全放在肚子以及肚子里的宝贝蛋上,男人们要顾的更多,钱玉嫃怀上康哥那年,也就是去年是科举年,赵家的赵大又去考了,想着他上次是被避了嫌,按说应该具备了中举的实力,这次该是十拿九稳的。
结果并不是那样,他这回考得反而不如上次好了。
这次不光是另外的主考官,一起应考的人里面也没有他亲戚,不存在□□作这种事,就是没答出让考官满意的卷子仅此而已。
两兄弟本来说要一起上京应会试,结果赵大没取得资格,赵二只能独自上京。
说是这么说,最后他也没赶上,钱老爷他们算着日子等,一等二等没等到,后来收到老家来信说乡试放榜之后不久赵大病了,病得非常重,瞧着随时可能不好。赵二担心自己一走留下永生遗憾为他哥放弃了上京应试的打算,这样拖了一段时间,直到年前赵大的病有了起色。想着会试在三月初,立刻动身兴许来得及,赵家又为赵二张罗起来,到快要出发的时间,赵大的病情再一次恶化下去,赵二终究是没走成,无论如何他不放心,这科就错过了。
乔氏老早就知道这事,那会儿女儿怀着身孕她没拿出来说,等女儿生了月子坐得不耐烦的时候她才把这事讲出来。
钱玉嫃跟赵大赵二都不是特别亲,虽然也觉得可惜,还不至于跟着难受。
后来娘亲走了,相公回来,她还把这事说给谢士洲听。
谢士洲这人想得多点,听完就一个感觉,这也太巧了。
整个是就他娘的离谱,好端端的人科举失败就重病了,严重到甚至耽误了兄弟的前程,好不容易有起色兄弟想着我还有救再努努力,丫病情一个反复,把事情彻底搞砸。
“那他最后怎么样?救活没有?”
“你说呢?要没活不来报丧?”
谢士洲听罢,啧了一声。
问他啧啥。
他说搞不好不是其他什么病,是良心坏了。
钱玉嫃心里一突,背都挺直了,她小声问:“你是说装病?大夫瞧不出来?”
“反正我看太巧了点,就随便猜猜,这种事也不是没有过。”
钱玉嫃想了一会儿,又道:“你在我这儿说说就罢,我左耳朵进给右耳朵出,别拿出去讲啊。这没证据的事,要是你想多了,岂不是败坏大表哥名誉?”
“我傻了才拿出去讲,他们考不考能不能考上跟我有何干系?就算给我说中了,这种手段用一回两回还成,回数多了谁都能看出端倪,这么坑人总会自食恶果。”
第122章
听媳妇儿说了赵大赵二这出, 谢士洲想起另一回事:“嫃嫃你还记得你表姐唐瑶从蓉城跑出去之后找了个举人, 上届她还陪着来考会试,结果让人拆穿身份,搅得那举人也没考好, 一身落拓回去。”
没人提起钱玉嫃想不起来, 一提起,她来精神了。
“她那头有后续了?”
“想看她还能生出什么幺蛾子,我使人查了一下, 董举人一早就来了京城,这回带了个下人。我手下的乔装之后去问他, 今年咋是自己来的?人没一起啊?他以为是三年前一起住那客栈的人, 说自己给人诓骗了, 那时候以为遇见了知心人,结果人家连名字都是假的……就是看他年纪轻轻中了举, 料想前程不会差,才编了段故事缠上他。”
他二人之间那段情感纠葛钱玉嫃不感兴趣, 听了只一个感觉:牙酸。
比起女方如何可恶男方如何可怜这些, 她更好奇唐瑶现在怎样。
自家媳妇儿是什么个性谢士洲能不明白?
他把这段简单带过, 说董举人的原话是他心软,跟唐瑶好聚好散了。
“你这么说,事情就不可能这么简单。”
谢士洲转身去端了杯茶来,喝一口润了下唇,道:“我派人南下去了一趟,上董举人家那头打听了, 董举人心还是软,事情穿帮以后确实没往死里逼她,可他跟堂兄倒了苦水,董家人知道以后对她又嫌又恨……他们势力不算大,家里人丁兴旺,那段时间把唐瑶整惨了,她在那头待不下去,心一横带着儿子去了孟家。”
“那个孟家?”
谢士洲伸手点了点钱玉嫃的脑袋瓜:“你忘了?就是跟她一道给陈二爷戴了绿帽那家,孟家也是大商户,她估计是无路可走了才想拿儿子当筹码跟孟家人谈谈,我派去打听那个说,他到的时候事情早已经了结了,你那个表姐,折腾半辈子就栽到孟家人身上。”
本来给陈二爷做妾,日子不说好,也不算刻薄,吃的穿的都有,觉得难过是她自个儿想不开。
当初一个想不开,人跟孟兴舟滚上床,还生出个罪证。
现在走投无路找到孟家去,姓孟的早成了亲,他夫人同样是商户人家教养出来的,不好相与。得知她的存在就撂下话让孟兴舟自己收拾干净,别偷吃还往家里带,真恶心人。孟兴舟这人想哄人的时候啥话都说得出口,兴趣过了也比任何人都要冷酷,唐瑶带着娃儿去威胁他,打的主意是娃儿她可以送给孟家,也不要孟兴舟对她负责,但至少要给一笔钱,数目不能小了。
孟兴舟在孟家的地位就跟长进以前的陈六在陈家一样。
孟家有他大哥撑着,他不管事,只负责吃喝玩乐。
手里有点钱,他舍得拿给唐瑶?
舍不得给钱,又要解决这起麻烦事,怎么办?很简单,去告她呗!反咬一口告她偷了孟家小少爷,孟家作为大商户,跟地方上的官老爷熟得很,唐瑶一个外来的,在这头没亲没故随便就被办了。
结果唐瑶偷鸡不成蚀把米,钱没讨着,娃儿丢了,自己还进了监牢。
进去之后知道后悔了。
当初跑得干脆,谁也没逮着她,以为自己可以摆脱枷锁迎来新生活,现在蹲了牢房没任何亲戚朋友知道,都没人赶来救她。
不过就算唐家人知道估计也不会来,她娘恨得要命,早当她死了。
唐瑶落得这个下场只是令人唏嘘,同情真没有,就她办那些事,在陈家给陈二爷戴绿帽,回去了偷家里钱财跑路,跑出去改名换姓诓骗人家读书人……这一桩桩事翻出来蹲个牢房真不过分。
钱玉嫃听着不太顺耳的是孟家那头,这行事作风委实有些太嚣张了。
“这事你都查到,没插手管管?”
“我管了啊,我跟老头子商量之后他出的面,派人南下彻查那头的地方官,左右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的事儿,等着看吧,这会儿结果还没出来。”
这还差不多,钱玉嫃问他像唐瑶这种,查清楚了能放出来吗?
谢士洲说她虽然犯了不少事,全都属于民不举官不究的,甭管是绿帽、偷盗或者诓骗读书人,只要受害的一方不去告,衙门不会主动插手。说回让她下大狱这案子,那更是冤案,按说查明白以后应该直接释放。谢士洲有私心,使他爹关照钦差,让那头别就地放人,给她送回蓉城。唐家当年上衙门报案说女儿丢了,人找到不得送回去吗?
以前牵扯到唐瑶谢士洲都不愿插手,是怕闹来闹去坑到岳父母身上。
现在人全都上京城了,他怕个屁。
像唐瑶这样的,要抓她一时间想不到合适的罪名,又不好放出去害人,只能送回她娘手上。要是其他那些好姑娘落钱二姑手里是造了孽了,唐瑶的话,真说不好母女两个谁行更高。
钱二姑看起来没闺女能耐,不过早几年吃那么大个亏,让她偷了银钱跑出去,这回总能把人看住了。
说到底这是没办法的办法,谢士洲以前浑得很,现在都当御前侍卫了,又是三个孩子的爹,还是宗室的人,真没那个心专程去坑个唐瑶,身为皇亲国戚还是该带个好头不是?
想来就算万一钱二姑没斗得过她,唐瑶这人奇葩得很,每回她搞个事对别人伤害一般,对自己伤害巨大。
……
钱玉嫃还琢磨着下回跟娘见面时将这事说给她听听,叫她心里有个数。结果没等到见面,情况就有了变化。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