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
“你也别急,再看看,她哪天惹着我我提脚把人卖了,到时候还让你来洗。”
这话听着还舒坦,翠姑笑了一下,出去了。
又说吴婆子虽然是把人拉到旁边去说的,她声音没收多少,金环听了个正着,手一抖差点把盆子捣翻。这一整天她心里就想了一件事,天底下怎么能有这么坏的人?
真巧,吴婆子也琢磨着这丫鬟长得端端正正的,偏没安好心,糟蹋一副善人长相。
第111章
之前忙着添亩,后来忙着过年,过完年家里又来了个糟心丫鬟,让吴婆子本来平平淡淡的生活一下猛的精彩起来。好处也有,她最近没再提过老家那头,想也想不起卫大卫二。
有些东西,你日日盼着它不来,你不想了它送上门来了。
二月尾,冯掌柜熟门熟路过来,在门口就见着蹲胡同里跟人说话的卫老头,招呼了一声。卫老头起先还没想到,看他摸出封信才精神起来。
“这是刚才送来铺子里的,我看上头写着转交给您家,就拿过来了。”
“麻烦你,进去喝口热茶?”
“还是不了,也不是我自个儿的铺子,还得去给东家守着,不好出来太久。”冯掌柜心里门清,这会儿卫成人在衙门里,进去也说不上话,他没多耽搁转身走了。看他出了胡同卫老头才转身进院子去,进去就看见好奇望过来的砚台。
“站这儿干啥?”
砚台看着他爷拿在手里的信,恍然大悟:“我听到爷在跟人说话,是冯掌柜吗?”
“你得叫冯老叔。”
“我上次像那么叫了,他说担不起。”
“那是客气话,你还真改口啊?”
砚台这会儿脑子还比较直,否则也不会回回被他爹套路。基本上除了一听就很假的假话,你说什么他都肯听,含蓄委婉以退为进包括客套话他还不是很懂,你解释之后他听懂了,听懂之后觉得大人真麻烦。
卫老头更正过后,他点点头表示记住了,问:“爷你拿的是老家的信?”
“你咋知道?”
“过年的时候听奶说了好多回,这几天没说了。”砚台说着跑去灶屋,扒着门方喊正在监工的吴婆子,“奶啊,老家来信了。”
吴婆子看了金环一眼,让她接着干活,自个儿出了灶屋,出来一看老头子手里当真拿了封信,她就问了一句,问是不是老大老二写的?
“冯掌柜只说是给咱家的,我也不清楚。”
这时姜蜜从屋里出来,边走边说:“信封上写字儿了吗?爹给我看看?”如今卫成主要是教砚台读书,他们学习的时间姜蜜多半在陪宣宝,等到第二天砚台复习的时候,姜蜜在他旁边看,像这样学会了不少字。想想砚台读书也有两三年时间,很多常用字包括自家这些人的名字他们都会认了,要看信可能看不全,连猜带蒙总能知道是谁送来的。
卫父把信递到姜蜜手上,姜蜜接过来,扫了一眼,信封上只写了交给谁,没注明是谁送的。
她看着皱了皱眉,砚台着急了:“娘看不明白?给我看看?我会的字儿多,我来认。”
姜蜜就在他旁边蹲下,给他认。
砚台一看:“没写呀,只说让冯老叔转交咱家,也没说是谁送的,拆开看看吗?”
“别拆了,放那儿等你爹回来再说,左右你俩都认不全,到时候还得听三郎读信。”
“我说学快点,每天多认些字,我爹他不肯教,他肯教我就认得全。”
姜蜜从他手里拿过信,递给婆婆,这才回头对砚台说:“轻松不了多久了。等你再大一些,每天要学很多东西,到时候就该跟娘抱怨做学问苦。”
“我不会。”
“是吗?”
看姜蜜不信,砚台还急了,说不会一定不会:“我喜欢读书。”
说到这儿卫老头咧嘴笑了:“倒是比你爹强。你爹就不是因为喜欢读书才读的,他听人说科举才能出人头地,不想困在乡下那一亩三分地上才用了心思。”
“什么听人说?还不是我安排人吓唬他的,不然他那会儿活泼好动的咋坐得住?”
“是,是你找人去吓唬的,你还吓唬了老大老二结果屁用没有。”
“他俩笨呗。”
……
卫成还不知道他又被亲爹亲娘揭了短,二老在回忆过去,砚台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听完还意犹未尽呢。晚上回来,砚台难得那么热情,拽着他就要往厅里去,边走边喊说爹回来了,信呢?
“什么信?”
“白天收到的,奶说等你回来拆。”
“老家那头送来的?”
“别问我,不知道。”
也不用问,几句话的功夫爷俩进屋了,那封信就搁在桌上,卫成迈过门槛进去就看见了,他挪了个坐墩过来,伸手要拆。拆信的时候家里人陆续过来,姜蜜都听到动静把宣宝抱过来了。吴婆子慢一点,她催着金环泡了碗茶,端着茶来的。
卫成先大概扫了一眼,看所有人都盯着他,才说:“信是大哥二哥托人写的,爹娘都坐下吧,我从头读。”
他喝了口茶,把这封信读了一遍,开头说去年就要送信来的,去澧县的时候郭进士早已离家,也没听说周边还有其他人要赶考,信就没送出去。说错过了爹娘的五十整寿深感不孝,求二老谅解,说他们在乡下生活艰辛,要递封信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信里还说到九月间他们收到来信,就准备回一封的,临时有别的事耽搁了,处理好之后两个婆娘先后怀上,男人家走不开,后来听说周边有个取上一等秀才的准备学卫成当初去府学碰运气,他们托这人把信带到府城,让他找人送出去的,前后还花了些钱。
后面讲的就是他们上京之后家里有些什么大事,大房毛蛋人聪明,已经会认很多字,家里准备送他去镇上读,春生跟着也要开蒙。至于二房,虎娃就不是很开窍,不过好在李氏又生了登科,登科看着白净,生来就像书生。
还说到家里人多了,怕住不开,他们想用一用老屋,尤其卫成那间,搬进去住着没准能沾点喜气,这样十几年后又考出个进士老爷。
……
等卫成读完,姜蜜问他:“二嫂又生了个儿子叫登科?这名取名给侄儿压力太大了吧。”
卫成瞅了瞅坐在一旁的砚台,说还好吧。登科也就是中进士,砚台在娘胎里就决定要考状元了,状元难些。不过像这个取名,进了学堂兴许要被说嘴,要是书读得不那么好没准还会成笑话,这名字取得实在太大了。
吴婆子听着这名也撇了撇嘴:“咱们一方风俗生了儿子得取个贱名,名儿越贱人越好带。陈氏就是个不靠谱的,没看出来李氏更不得了,登科都取出来了,她咋不直接叫状元及第呢?还盯着老三住过那屋,有心琢磨这些歪门邪道就没想着把心思用正,还跟我诉苦说乡下生活艰难,要我说京城才艰难,乡下多逍遥自在!”
“哎哟他还不如别写信来,真是气人来的!”
姜蜜正要劝,砚台从坐墩上滑下来,走到吴婆子旁边给她拍背:“没信来的时候天天盼,信来了又说还不如没收到,你们大人真奇怪。”
吴婆子瞅了砚台一眼。
看在是乖孙子的份上,不说他。
“你小人一个不懂,以后长大了就能明白。”
“这话我都听了好几年了,啥时候才算长大?”
看他一本正经在犯愁,姜蜜差点没忍住笑。那信上写的东西她听着倒是不痛不痒,要还在乡下兴许还会争那半亩地一间房,现在懒得争了。男人置身官场,她操心这头都来不及,不想惦记那些鸡毛蒜皮。
姜蜜抱着宣宝出去,让金环准备摆饭。
卫成把信叠回去,拿去放在西厢书房。
收到这封信之后没两天,卫成旬假在家,一般这天他不操心外面的事,都用来陪砚台和宣宝,教这个读书教那个走路,这天也是一样。
马上就到三月,京城已经在回暖,这两天都出了太阳。春天里的太阳也不晒人,烤着感觉暖烘烘的。卫成把书房的窗户打开,将砚台抱上椅子站着,教他提笔写字。他听到吴氏在招呼金环,让她把被褥抱出去晒。还有蜜娘,蜜娘好像牵着宣宝温声细语哄他走路呢。
听着这些卫成感觉心里踏实,他稍微有些走神,被砚台给揪住了。
“你不看着我写字,在想啥呀?”
卫成一低头就看见纸上满是傻粗黑。
“我说运笔要有力不是让你使劲儿往纸上杵。”
“不是一个意思?”
“算了,我再带你写两遍,你仔细感觉一下。”
父子两个写得正专心,这时一顶轿子进了胡同,抬轿的打听着找到卫家,到地方后停下轿子请里面人出来。出来的是个穿着藏蓝色锦衣的青年,瞧着比卫成稍大一点。
这人扫了带出门的奴才一眼,那奴才赶紧上前去叩门。
不多时,院门就开了,站里头的是个干瘦老太太。看见老太太的同时,这人好像愣怔了一下,过会儿他才问:“是卫家?卫成在吗?”
看他穿成这样,又敢直呼官老爷的名字,吴婆子估摸着人身份不低,回头就要叫人,没来得及,就看见一脸错愕的儿媳妇。
姜蜜把靠在她腿上的宣宝抱起来,跟去门边,同婆婆咬耳朵:“娘,我看他怎么像是相公同届那状元?”
吴婆子:……!!!
她摆手让媳妇儿退开,瞅着外头那人问他:“你叫啥?”
“姓严,严彧。”
“他娘的还真你!你就是安排人陷害我们三郎想坏他名声那个乌龟王八蛋?我没上你家门去泼粪咋的你当老太婆好欺负还敢找上门来!”
吴婆子只要一骂人,隔壁院子都能听见,卫成还在教砚台写字,听见这声儿他执笔的手一抖。
他随后就松了手,让砚台自个儿写着,说出去会儿。
砚台一听这话,从椅子上蹦了下来。
“让你接着写字,下来干啥?”
“我看看。”
“看啥?”
“也没啥,就是好奇乌龟王八蛋长啥样,没见过呢。”
第112章
严彧请卫成借一步说话,吴婆子想到这是个坏胚,老大不乐意,又一想他特地找上门来害人是不是太蠢些,估摸出不了事,就没去拦,由着老三跟他到一边去。
前后也就一盏茶的时间,严彧上了轿,由他府上奴才抬出胡同。吴婆子站门口瞅了一会儿,注意到走出去之后姓严的还掀起轿帘回头看了一眼,他看的卫家院子,目光正巧和吴婆子对上,吴婆子一个忍不住,呸了一声。
“老三你说他找你干啥?是不是使坏来的?”
“娘别多想。”
“不是?你和他还有什么交情不成?他闲着没事特地跑咱家来跟你唠嗑?”
吴婆子问的,家里其他人也都朝他看来,卫成笑道:“真没事,严家寻了个天高皇帝远消息闭塞的地方给严彧谋了个职,他跟着要去地方上做官,临走前想跟我说几句话。”
吴婆子还是没明白,别说她,砚台那表情也怪怪的,正想吐槽说你又不是他媳妇儿,他出远门跟你道别……话没说出来,姜蜜问道:“赔礼道歉来的?”
问出这话的时候姜蜜都感觉要真是这样也太不要脸了。
这话听着还舒坦,翠姑笑了一下,出去了。
又说吴婆子虽然是把人拉到旁边去说的,她声音没收多少,金环听了个正着,手一抖差点把盆子捣翻。这一整天她心里就想了一件事,天底下怎么能有这么坏的人?
真巧,吴婆子也琢磨着这丫鬟长得端端正正的,偏没安好心,糟蹋一副善人长相。
第111章
之前忙着添亩,后来忙着过年,过完年家里又来了个糟心丫鬟,让吴婆子本来平平淡淡的生活一下猛的精彩起来。好处也有,她最近没再提过老家那头,想也想不起卫大卫二。
有些东西,你日日盼着它不来,你不想了它送上门来了。
二月尾,冯掌柜熟门熟路过来,在门口就见着蹲胡同里跟人说话的卫老头,招呼了一声。卫老头起先还没想到,看他摸出封信才精神起来。
“这是刚才送来铺子里的,我看上头写着转交给您家,就拿过来了。”
“麻烦你,进去喝口热茶?”
“还是不了,也不是我自个儿的铺子,还得去给东家守着,不好出来太久。”冯掌柜心里门清,这会儿卫成人在衙门里,进去也说不上话,他没多耽搁转身走了。看他出了胡同卫老头才转身进院子去,进去就看见好奇望过来的砚台。
“站这儿干啥?”
砚台看着他爷拿在手里的信,恍然大悟:“我听到爷在跟人说话,是冯掌柜吗?”
“你得叫冯老叔。”
“我上次像那么叫了,他说担不起。”
“那是客气话,你还真改口啊?”
砚台这会儿脑子还比较直,否则也不会回回被他爹套路。基本上除了一听就很假的假话,你说什么他都肯听,含蓄委婉以退为进包括客套话他还不是很懂,你解释之后他听懂了,听懂之后觉得大人真麻烦。
卫老头更正过后,他点点头表示记住了,问:“爷你拿的是老家的信?”
“你咋知道?”
“过年的时候听奶说了好多回,这几天没说了。”砚台说着跑去灶屋,扒着门方喊正在监工的吴婆子,“奶啊,老家来信了。”
吴婆子看了金环一眼,让她接着干活,自个儿出了灶屋,出来一看老头子手里当真拿了封信,她就问了一句,问是不是老大老二写的?
“冯掌柜只说是给咱家的,我也不清楚。”
这时姜蜜从屋里出来,边走边说:“信封上写字儿了吗?爹给我看看?”如今卫成主要是教砚台读书,他们学习的时间姜蜜多半在陪宣宝,等到第二天砚台复习的时候,姜蜜在他旁边看,像这样学会了不少字。想想砚台读书也有两三年时间,很多常用字包括自家这些人的名字他们都会认了,要看信可能看不全,连猜带蒙总能知道是谁送来的。
卫父把信递到姜蜜手上,姜蜜接过来,扫了一眼,信封上只写了交给谁,没注明是谁送的。
她看着皱了皱眉,砚台着急了:“娘看不明白?给我看看?我会的字儿多,我来认。”
姜蜜就在他旁边蹲下,给他认。
砚台一看:“没写呀,只说让冯老叔转交咱家,也没说是谁送的,拆开看看吗?”
“别拆了,放那儿等你爹回来再说,左右你俩都认不全,到时候还得听三郎读信。”
“我说学快点,每天多认些字,我爹他不肯教,他肯教我就认得全。”
姜蜜从他手里拿过信,递给婆婆,这才回头对砚台说:“轻松不了多久了。等你再大一些,每天要学很多东西,到时候就该跟娘抱怨做学问苦。”
“我不会。”
“是吗?”
看姜蜜不信,砚台还急了,说不会一定不会:“我喜欢读书。”
说到这儿卫老头咧嘴笑了:“倒是比你爹强。你爹就不是因为喜欢读书才读的,他听人说科举才能出人头地,不想困在乡下那一亩三分地上才用了心思。”
“什么听人说?还不是我安排人吓唬他的,不然他那会儿活泼好动的咋坐得住?”
“是,是你找人去吓唬的,你还吓唬了老大老二结果屁用没有。”
“他俩笨呗。”
……
卫成还不知道他又被亲爹亲娘揭了短,二老在回忆过去,砚台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听完还意犹未尽呢。晚上回来,砚台难得那么热情,拽着他就要往厅里去,边走边喊说爹回来了,信呢?
“什么信?”
“白天收到的,奶说等你回来拆。”
“老家那头送来的?”
“别问我,不知道。”
也不用问,几句话的功夫爷俩进屋了,那封信就搁在桌上,卫成迈过门槛进去就看见了,他挪了个坐墩过来,伸手要拆。拆信的时候家里人陆续过来,姜蜜都听到动静把宣宝抱过来了。吴婆子慢一点,她催着金环泡了碗茶,端着茶来的。
卫成先大概扫了一眼,看所有人都盯着他,才说:“信是大哥二哥托人写的,爹娘都坐下吧,我从头读。”
他喝了口茶,把这封信读了一遍,开头说去年就要送信来的,去澧县的时候郭进士早已离家,也没听说周边还有其他人要赶考,信就没送出去。说错过了爹娘的五十整寿深感不孝,求二老谅解,说他们在乡下生活艰辛,要递封信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信里还说到九月间他们收到来信,就准备回一封的,临时有别的事耽搁了,处理好之后两个婆娘先后怀上,男人家走不开,后来听说周边有个取上一等秀才的准备学卫成当初去府学碰运气,他们托这人把信带到府城,让他找人送出去的,前后还花了些钱。
后面讲的就是他们上京之后家里有些什么大事,大房毛蛋人聪明,已经会认很多字,家里准备送他去镇上读,春生跟着也要开蒙。至于二房,虎娃就不是很开窍,不过好在李氏又生了登科,登科看着白净,生来就像书生。
还说到家里人多了,怕住不开,他们想用一用老屋,尤其卫成那间,搬进去住着没准能沾点喜气,这样十几年后又考出个进士老爷。
……
等卫成读完,姜蜜问他:“二嫂又生了个儿子叫登科?这名取名给侄儿压力太大了吧。”
卫成瞅了瞅坐在一旁的砚台,说还好吧。登科也就是中进士,砚台在娘胎里就决定要考状元了,状元难些。不过像这个取名,进了学堂兴许要被说嘴,要是书读得不那么好没准还会成笑话,这名字取得实在太大了。
吴婆子听着这名也撇了撇嘴:“咱们一方风俗生了儿子得取个贱名,名儿越贱人越好带。陈氏就是个不靠谱的,没看出来李氏更不得了,登科都取出来了,她咋不直接叫状元及第呢?还盯着老三住过那屋,有心琢磨这些歪门邪道就没想着把心思用正,还跟我诉苦说乡下生活艰难,要我说京城才艰难,乡下多逍遥自在!”
“哎哟他还不如别写信来,真是气人来的!”
姜蜜正要劝,砚台从坐墩上滑下来,走到吴婆子旁边给她拍背:“没信来的时候天天盼,信来了又说还不如没收到,你们大人真奇怪。”
吴婆子瞅了砚台一眼。
看在是乖孙子的份上,不说他。
“你小人一个不懂,以后长大了就能明白。”
“这话我都听了好几年了,啥时候才算长大?”
看他一本正经在犯愁,姜蜜差点没忍住笑。那信上写的东西她听着倒是不痛不痒,要还在乡下兴许还会争那半亩地一间房,现在懒得争了。男人置身官场,她操心这头都来不及,不想惦记那些鸡毛蒜皮。
姜蜜抱着宣宝出去,让金环准备摆饭。
卫成把信叠回去,拿去放在西厢书房。
收到这封信之后没两天,卫成旬假在家,一般这天他不操心外面的事,都用来陪砚台和宣宝,教这个读书教那个走路,这天也是一样。
马上就到三月,京城已经在回暖,这两天都出了太阳。春天里的太阳也不晒人,烤着感觉暖烘烘的。卫成把书房的窗户打开,将砚台抱上椅子站着,教他提笔写字。他听到吴氏在招呼金环,让她把被褥抱出去晒。还有蜜娘,蜜娘好像牵着宣宝温声细语哄他走路呢。
听着这些卫成感觉心里踏实,他稍微有些走神,被砚台给揪住了。
“你不看着我写字,在想啥呀?”
卫成一低头就看见纸上满是傻粗黑。
“我说运笔要有力不是让你使劲儿往纸上杵。”
“不是一个意思?”
“算了,我再带你写两遍,你仔细感觉一下。”
父子两个写得正专心,这时一顶轿子进了胡同,抬轿的打听着找到卫家,到地方后停下轿子请里面人出来。出来的是个穿着藏蓝色锦衣的青年,瞧着比卫成稍大一点。
这人扫了带出门的奴才一眼,那奴才赶紧上前去叩门。
不多时,院门就开了,站里头的是个干瘦老太太。看见老太太的同时,这人好像愣怔了一下,过会儿他才问:“是卫家?卫成在吗?”
看他穿成这样,又敢直呼官老爷的名字,吴婆子估摸着人身份不低,回头就要叫人,没来得及,就看见一脸错愕的儿媳妇。
姜蜜把靠在她腿上的宣宝抱起来,跟去门边,同婆婆咬耳朵:“娘,我看他怎么像是相公同届那状元?”
吴婆子:……!!!
她摆手让媳妇儿退开,瞅着外头那人问他:“你叫啥?”
“姓严,严彧。”
“他娘的还真你!你就是安排人陷害我们三郎想坏他名声那个乌龟王八蛋?我没上你家门去泼粪咋的你当老太婆好欺负还敢找上门来!”
吴婆子只要一骂人,隔壁院子都能听见,卫成还在教砚台写字,听见这声儿他执笔的手一抖。
他随后就松了手,让砚台自个儿写着,说出去会儿。
砚台一听这话,从椅子上蹦了下来。
“让你接着写字,下来干啥?”
“我看看。”
“看啥?”
“也没啥,就是好奇乌龟王八蛋长啥样,没见过呢。”
第112章
严彧请卫成借一步说话,吴婆子想到这是个坏胚,老大不乐意,又一想他特地找上门来害人是不是太蠢些,估摸出不了事,就没去拦,由着老三跟他到一边去。
前后也就一盏茶的时间,严彧上了轿,由他府上奴才抬出胡同。吴婆子站门口瞅了一会儿,注意到走出去之后姓严的还掀起轿帘回头看了一眼,他看的卫家院子,目光正巧和吴婆子对上,吴婆子一个忍不住,呸了一声。
“老三你说他找你干啥?是不是使坏来的?”
“娘别多想。”
“不是?你和他还有什么交情不成?他闲着没事特地跑咱家来跟你唠嗑?”
吴婆子问的,家里其他人也都朝他看来,卫成笑道:“真没事,严家寻了个天高皇帝远消息闭塞的地方给严彧谋了个职,他跟着要去地方上做官,临走前想跟我说几句话。”
吴婆子还是没明白,别说她,砚台那表情也怪怪的,正想吐槽说你又不是他媳妇儿,他出远门跟你道别……话没说出来,姜蜜问道:“赔礼道歉来的?”
问出这话的时候姜蜜都感觉要真是这样也太不要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