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隆平公主鞭子也不要了,硬憋着泛红的眼睛,飞身离开,余下继续嘤嘤嘤的言官,和摩挲着伤口,隐隐发笑的镇国公。
接着,京中便有传闻,隆平公主彪悍泼辣,把过路的镇国公打得鼻青脸肿面目全非半身不遂。
然而,并没有那日的言官甚么事体。
全城贵女:公主就是厉害!明日叫针线房给吾做几身骑装,吾也要效法公主,当一朵高傲的黑牡丹,英姿飒爽,岂不妙哉!
全城玉面少年人人自危,揽镜自怜呜呜哭泣:嘤!千万别让人家尚公主啦!她太可怕了,人家心肝颤颤!
高祖皇帝愁白头:……
然而,被打得“半身不遂”的镇国公,病好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手捧金鞭,向陛下求娶隆平公主,发誓会毕生爱惜公主殿下,任打任罚,无怨无悔。
阿瑜她太外公:棒!
隆平公主:气哭。
时过境迁,故人西去。
几十年后的隆平公主白发如雪,金鞭多年蒙尘,继承自高祖的眉目沉寂,没了少女的朝气和饱含期盼的眼睛,老太太的脊背挺直而冷定,约莫可见从前飒爽,却已暮色苍苍。
阿瑜就想,祖母已然许久不曾与外人交往,除了与她说话时言笑晏晏,似是有十足精神气魄,可每逢傍晚时,眉梢上总染了两分寂寥索然。
她以为,祖母这样的人,即便是年老了,也不该是这样沉寂的。
她应当像年轻时一样,坐在高处,眉眼含着冷淡高傲的笑意,啜着清茶,和几个小老太太暗自较劲,又装作毫不在意地约着隔日一道赏梅。
每一天都过得悠闲自在,而她最在意的永远是自己,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不束缚于他人的幸福。
阿瑜想到了甚么,于是使唤佩玉磨墨,又在宣纸上埋头写写画画,直到金乌西坠,她才轻吹墨迹,露出一个满意的浅笑。
阿瑜唤来总管嬷嬷,向她交代了自己的安排,并嘱咐嬷嬷向祖母保密。
正要传膳,佩扇却撩了帘子进来,手中以珠玉编织的盘子里头静静躺着两封信件。
阿瑜的心莫名跳了跳,假装淡然道:“放下罢。”
她背过身去,偷偷闭着眼,从盘子里拿出其中一封,眯着眼拆开一瞧,入目的却是几行簪花小楷。
她心里不知为何,却略松一口气。
这是赵婂给她寄的信件。
惦记着赵婂别别扭扭的性格,阿瑜皱着眉头看完了一张又一张的信纸。嗯,结果她发现,根本就没甚么核心含义在里头。
完全就是每日的日常,并且每日都要说一遍,你不在的日子,我多吃了一碗膳,多吃了一个果子,多写了一整张大字,多睡了大半个时辰,多……
阿瑜有点懵,所以这是要告诉她甚么?
最后附言:汝不在的一百一十七日零八个时辰,吾日日得意兴悠悠!
阿瑜:……
唰!
她翻了个小白眼,把赵婂的信件放到一边去。
她还没想好怎么给她回信。
她能确定,若是告诉赵婂,啊见不着你我也十分快活呢!
那么远在衡阳的赵婂,收信当日就能把屋顶给掀翻了。
还是算了罢。
于是阿瑜的眼神瞟向另一封尺素。
看上去十分朴素冷漠的样子啊,不晓得信里会有些甚么呢?
嗯?嗯?嗯?
翻开信件,遒劲有力的字体映入眼帘。
赵蔺写得十分简练,只一张薄纸,并无更多缀言。
“……池外有一植,卿卿走之时尚未生发,春末已蘸水而开,取之附于尺素间,以寄春日之漫思……”
打开信封内层,果真有一朵柔软的花朵附于里头。她把花朵放于鼻尖轻嗅,闻见一丝蓬勃的,带着阳光的味道,就像刚刚摘下一般新鲜而自由。
她轻轻闭上眼,仿佛感受到了几月前的衡阳,触及那里的一草一木,微暖的春光。
晨光微熹间,她也见到了写信的那个人。
男人把衡阳熟悉温暖的春光,隔着千万里迢迢黄尘路,尽皆付与她。
第69章
盛夏时节,高祖皇帝的悠飏园中,芳菲尽绽,池中荷叶翠绿,而荷花或白或粉,皆肉嘟嘟挤成一团,夏风吹过,悠然带得半空的小鸟儿飞得更远了,引得它们叽叽喳喳地畅快欢叫。
全京城的老妇人,不论品级,年岁高于六十五者,皆得寿安郡主准许,进悠飏园吃宴。
高祖皇帝的悠飏园,是以前朝留下的畅和园为基,从而改建的消暑园子。并没有后头两任皇帝所建的园林那般豪奢,但小至栏杆,大到门墙,皆透着雅致的古韵。
然而自高祖后,悠飏园便再无主人入住。而身为高祖最宠爱的公主,隆平大长公主也不再踏足悠飏园。
听闻大长公主年少时,但逢酷暑,总会随着父皇一道进园消暑。而高祖皇帝有有三子,却只带上了大长公主一个女儿,可见她是如何为高祖所珍视。
大长公主踩着奴仆的脊背下了马车,摆手拒绝了身旁丫鬟的帮扶,只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得缓慢而坚实。
她环望四周,轻轻嗅到了夏日里微暖且湿润的空气,远处的荷花池恰似五十年前那样悠悠荡荡,不知流年。
而转眼间,近一个甲子的光阴也要过去,隆平大长公主的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也一个个离去,他们一代接着一代,陪伴在她的身边,最终代替父皇,代替逡之的,是这个刚刚及笄的小姑娘。
小姑娘的身上流着父皇的血脉,流着逡之的血脉,就好像他们都不曾离去一样。
老太太轻轻一叹,道:“阿瑜有心了。”
服侍一旁的周嬷嬷也默默微笑起来:“是啊……郡主总想着您。”
老太太道:“进去罢。”
周嬷嬷觑大长公主的面色,也并不再多话了。
大长公主一步步往前,总觉得好像这个地方一点都没变。只有她变了。
她变老了,也变得迟钝了,亦快要见到她的孩子,和她的父皇了。
所以,她活着只是为了阿瑜而已。假如有一天,阿瑜也有了归宿,有了会照顾她一辈子的那个人,那她会含笑放手,然后等着最终的那一日吧。
这么想着,大长公主颔首,看着奴仆们推开了面前的朱门。
这是一个内院,她几乎能想象这个院子是什么模样的,尽管阔别了那么多年,可却仿佛她只是离开过了个冬。
嘎吱一声,朱门缓缓打开。
她面前的是满园齐齐摆放的圆桌,通向另一个大院子的朱门也在远处敞开着,那一头也都跪满了人。
全是白头老妪,或着布衣,或着锦裳,鬓发似雪。老太太们努力高声拜道:“隆平大长公主万福金安!”
看着一个个同龄老太太,一把把老骨头颤颤巍巍地跪着,大长公主有些想笑,却莫名酸涩起来,她抬手沉声道:“都平身罢。”
她缓步走进更深处,那里的老太太们得了命令,也一个个相互搀扶着抖抖索索站起来。
大长公主叹气:“都慢点起罢,不必太拘着。”
远远的,她瞧见了自家的小姑娘。
阿瑜一身水红色的掐银丝绣遍地毓秀折枝玉兰花褙子,里头略展出一点儿月白丝缎的中衣领子,下头延出一条暗银刺绣月白百褶裙,腰肢纤细而带着少女感,走路时绣鞋上头缀的金玉微闪着润泽的光晕,整个人精致而秀雅。她笑起来弯弯眉眼,三两步上前一把捂住老太太的臂弯,撒娇道:“祖母你可来啦,阿瑜和诸位老太太都等您半宿了!”
再往里头的花厅坐着的,便几乎是全京城最顶尖人家的权贵老太太,并一些中年贵妇人,唯独少了叽叽喳喳的小贵女们。
大长公主坐上主位,唤她们平身。
今儿个的宴席是阿瑜一手安排的,她虽叫嬷嬷瞒着大长公主,但是心里头也晓得,其实未必能把祖母给瞒住的。不过祖母也并未说什么,只是含笑顺着她,就像她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事实上,大长公主也确实不曾被瞒住。阿瑜把全城的老妪都请来高祖从前住的行宫里,光是挪用行宫这点,没有大长公主的手谕,这事儿压根办不妥啊!
不然高祖行宫都成甚么了!
大长公主明白阿瑜的心思,这孩子心疼她的老祖母了,就想叫她快活些,莫要成日闷在宅子里头。
可是大长公主就不觉得这有甚么问题,人那都是会变的,她十分清醒的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甚么,那就够了。
老太太为了自己心爱的小孙女,于是装模作样地含笑问阿瑜:“乖囡,你给祖母说说,这宴是怎么个一回事儿啊?嗯?”
阿瑜提着裙角一礼,鬓发间的玉步摇微微晃动,泛着高雅柔和的光彩,她语气从容有定道:“祖母让孙女儿办宴,但孙女儿想了半日,都毫无头绪,但我给自己总结了三点。第一,莫要过奢,第二,莫要从大流,第三,要有意义。于是我便想到了您。”
小姑娘的声音很好听,又软又柔:“我不晓得这样做是否正确,但我总想,若是您能更开心些就好了,多遇见一些同龄的老太太,听她们讲您年少时的事体,这样是否更有共鸣呢?若有共鸣,是不是您每天就能更鲜活快乐了。”
她说话间,几位地位顶尖的贵妇人都瞧瞧交换了惊异的眼神。
她们都收到镇国公府的请帖,才来的这里。但都不知道,这场宴席是镇国公府的小郡主出的主意罢了。
从前都说镇国公府多了位名正言顺的小贵女,她们还在观望,直到册封的旨意下来,着实惊着了一大批人。
到底镇国公府还有另一位姑娘,可是这位小郡主一来,另一位可不就给挤下去了么?到底养在膝下的,就是不如亲生的,这话即便放在大长公主和镇国公身上,也是一点没错。
但即便这样,镇国公府的那位大小姐还是日常归日常,丝毫没有沉寂的意思。尽管现下她是愈发低调了,但给人说起这点,还是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又说甚么寿安郡主其实名不正言不顺的话,叫人摸不着头脑的同时,又觉得程卓玉胜券在握,并非虚言。
可是今日这场宴席,大长公主却这样放手让寿安郡主来做,明摆着就是偏爱纵容了,与她们本来以为的真相,又差得很远。
很明显,这位小郡主才是真正娇贵的那一个,反而那个程卓玉,虽然话说得这么多,但仔细想来,每一样是得到证实的不是么?
旁人总觉得她一个名门贵女不可能睁眼说瞎话,但事实证明,她极有可能只是在勉力维持自己的颜面罢了。
实则只是个花架子,里头包着烂木头,叫人一碰就散架了。
几位贵妇人正心里盘算着,这头阿瑜却仰头微笑起来:“我不晓得的,但我就盼着您能快活,那我也就快活了。”
大长公主把一本正经讲话的小姑娘揽在怀里,眼里有些晶莹,却只是含笑慈和道:“好好好,咱们阿瑜最厉害了,祖母现下就觉得很开心。”
离得最近的成安伯老夫人含笑道:“大长公主有个好孙女儿啊。”
大长公主让阿瑜坐在一边,微笑出声道:“我今年七十多了,总以为自己是难得的高寿,却不知这儿还有这么些同龄人?不错!”
阿瑜浅笑道:“在这些老奶奶里,我还找着了几位与您同年同月生的,不知您有没有兴味,请她们来与您一道用膳呢?”
大长公主道:“那就请上来。”
不一会儿,大长公主面前多了三位老太太。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笑得拘谨,面上开了一朵菊花,头顶还簪了多小红花。
接着,京中便有传闻,隆平公主彪悍泼辣,把过路的镇国公打得鼻青脸肿面目全非半身不遂。
然而,并没有那日的言官甚么事体。
全城贵女:公主就是厉害!明日叫针线房给吾做几身骑装,吾也要效法公主,当一朵高傲的黑牡丹,英姿飒爽,岂不妙哉!
全城玉面少年人人自危,揽镜自怜呜呜哭泣:嘤!千万别让人家尚公主啦!她太可怕了,人家心肝颤颤!
高祖皇帝愁白头:……
然而,被打得“半身不遂”的镇国公,病好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手捧金鞭,向陛下求娶隆平公主,发誓会毕生爱惜公主殿下,任打任罚,无怨无悔。
阿瑜她太外公:棒!
隆平公主:气哭。
时过境迁,故人西去。
几十年后的隆平公主白发如雪,金鞭多年蒙尘,继承自高祖的眉目沉寂,没了少女的朝气和饱含期盼的眼睛,老太太的脊背挺直而冷定,约莫可见从前飒爽,却已暮色苍苍。
阿瑜就想,祖母已然许久不曾与外人交往,除了与她说话时言笑晏晏,似是有十足精神气魄,可每逢傍晚时,眉梢上总染了两分寂寥索然。
她以为,祖母这样的人,即便是年老了,也不该是这样沉寂的。
她应当像年轻时一样,坐在高处,眉眼含着冷淡高傲的笑意,啜着清茶,和几个小老太太暗自较劲,又装作毫不在意地约着隔日一道赏梅。
每一天都过得悠闲自在,而她最在意的永远是自己,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不束缚于他人的幸福。
阿瑜想到了甚么,于是使唤佩玉磨墨,又在宣纸上埋头写写画画,直到金乌西坠,她才轻吹墨迹,露出一个满意的浅笑。
阿瑜唤来总管嬷嬷,向她交代了自己的安排,并嘱咐嬷嬷向祖母保密。
正要传膳,佩扇却撩了帘子进来,手中以珠玉编织的盘子里头静静躺着两封信件。
阿瑜的心莫名跳了跳,假装淡然道:“放下罢。”
她背过身去,偷偷闭着眼,从盘子里拿出其中一封,眯着眼拆开一瞧,入目的却是几行簪花小楷。
她心里不知为何,却略松一口气。
这是赵婂给她寄的信件。
惦记着赵婂别别扭扭的性格,阿瑜皱着眉头看完了一张又一张的信纸。嗯,结果她发现,根本就没甚么核心含义在里头。
完全就是每日的日常,并且每日都要说一遍,你不在的日子,我多吃了一碗膳,多吃了一个果子,多写了一整张大字,多睡了大半个时辰,多……
阿瑜有点懵,所以这是要告诉她甚么?
最后附言:汝不在的一百一十七日零八个时辰,吾日日得意兴悠悠!
阿瑜:……
唰!
她翻了个小白眼,把赵婂的信件放到一边去。
她还没想好怎么给她回信。
她能确定,若是告诉赵婂,啊见不着你我也十分快活呢!
那么远在衡阳的赵婂,收信当日就能把屋顶给掀翻了。
还是算了罢。
于是阿瑜的眼神瞟向另一封尺素。
看上去十分朴素冷漠的样子啊,不晓得信里会有些甚么呢?
嗯?嗯?嗯?
翻开信件,遒劲有力的字体映入眼帘。
赵蔺写得十分简练,只一张薄纸,并无更多缀言。
“……池外有一植,卿卿走之时尚未生发,春末已蘸水而开,取之附于尺素间,以寄春日之漫思……”
打开信封内层,果真有一朵柔软的花朵附于里头。她把花朵放于鼻尖轻嗅,闻见一丝蓬勃的,带着阳光的味道,就像刚刚摘下一般新鲜而自由。
她轻轻闭上眼,仿佛感受到了几月前的衡阳,触及那里的一草一木,微暖的春光。
晨光微熹间,她也见到了写信的那个人。
男人把衡阳熟悉温暖的春光,隔着千万里迢迢黄尘路,尽皆付与她。
第69章
盛夏时节,高祖皇帝的悠飏园中,芳菲尽绽,池中荷叶翠绿,而荷花或白或粉,皆肉嘟嘟挤成一团,夏风吹过,悠然带得半空的小鸟儿飞得更远了,引得它们叽叽喳喳地畅快欢叫。
全京城的老妇人,不论品级,年岁高于六十五者,皆得寿安郡主准许,进悠飏园吃宴。
高祖皇帝的悠飏园,是以前朝留下的畅和园为基,从而改建的消暑园子。并没有后头两任皇帝所建的园林那般豪奢,但小至栏杆,大到门墙,皆透着雅致的古韵。
然而自高祖后,悠飏园便再无主人入住。而身为高祖最宠爱的公主,隆平大长公主也不再踏足悠飏园。
听闻大长公主年少时,但逢酷暑,总会随着父皇一道进园消暑。而高祖皇帝有有三子,却只带上了大长公主一个女儿,可见她是如何为高祖所珍视。
大长公主踩着奴仆的脊背下了马车,摆手拒绝了身旁丫鬟的帮扶,只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得缓慢而坚实。
她环望四周,轻轻嗅到了夏日里微暖且湿润的空气,远处的荷花池恰似五十年前那样悠悠荡荡,不知流年。
而转眼间,近一个甲子的光阴也要过去,隆平大长公主的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也一个个离去,他们一代接着一代,陪伴在她的身边,最终代替父皇,代替逡之的,是这个刚刚及笄的小姑娘。
小姑娘的身上流着父皇的血脉,流着逡之的血脉,就好像他们都不曾离去一样。
老太太轻轻一叹,道:“阿瑜有心了。”
服侍一旁的周嬷嬷也默默微笑起来:“是啊……郡主总想着您。”
老太太道:“进去罢。”
周嬷嬷觑大长公主的面色,也并不再多话了。
大长公主一步步往前,总觉得好像这个地方一点都没变。只有她变了。
她变老了,也变得迟钝了,亦快要见到她的孩子,和她的父皇了。
所以,她活着只是为了阿瑜而已。假如有一天,阿瑜也有了归宿,有了会照顾她一辈子的那个人,那她会含笑放手,然后等着最终的那一日吧。
这么想着,大长公主颔首,看着奴仆们推开了面前的朱门。
这是一个内院,她几乎能想象这个院子是什么模样的,尽管阔别了那么多年,可却仿佛她只是离开过了个冬。
嘎吱一声,朱门缓缓打开。
她面前的是满园齐齐摆放的圆桌,通向另一个大院子的朱门也在远处敞开着,那一头也都跪满了人。
全是白头老妪,或着布衣,或着锦裳,鬓发似雪。老太太们努力高声拜道:“隆平大长公主万福金安!”
看着一个个同龄老太太,一把把老骨头颤颤巍巍地跪着,大长公主有些想笑,却莫名酸涩起来,她抬手沉声道:“都平身罢。”
她缓步走进更深处,那里的老太太们得了命令,也一个个相互搀扶着抖抖索索站起来。
大长公主叹气:“都慢点起罢,不必太拘着。”
远远的,她瞧见了自家的小姑娘。
阿瑜一身水红色的掐银丝绣遍地毓秀折枝玉兰花褙子,里头略展出一点儿月白丝缎的中衣领子,下头延出一条暗银刺绣月白百褶裙,腰肢纤细而带着少女感,走路时绣鞋上头缀的金玉微闪着润泽的光晕,整个人精致而秀雅。她笑起来弯弯眉眼,三两步上前一把捂住老太太的臂弯,撒娇道:“祖母你可来啦,阿瑜和诸位老太太都等您半宿了!”
再往里头的花厅坐着的,便几乎是全京城最顶尖人家的权贵老太太,并一些中年贵妇人,唯独少了叽叽喳喳的小贵女们。
大长公主坐上主位,唤她们平身。
今儿个的宴席是阿瑜一手安排的,她虽叫嬷嬷瞒着大长公主,但是心里头也晓得,其实未必能把祖母给瞒住的。不过祖母也并未说什么,只是含笑顺着她,就像她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事实上,大长公主也确实不曾被瞒住。阿瑜把全城的老妪都请来高祖从前住的行宫里,光是挪用行宫这点,没有大长公主的手谕,这事儿压根办不妥啊!
不然高祖行宫都成甚么了!
大长公主明白阿瑜的心思,这孩子心疼她的老祖母了,就想叫她快活些,莫要成日闷在宅子里头。
可是大长公主就不觉得这有甚么问题,人那都是会变的,她十分清醒的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甚么,那就够了。
老太太为了自己心爱的小孙女,于是装模作样地含笑问阿瑜:“乖囡,你给祖母说说,这宴是怎么个一回事儿啊?嗯?”
阿瑜提着裙角一礼,鬓发间的玉步摇微微晃动,泛着高雅柔和的光彩,她语气从容有定道:“祖母让孙女儿办宴,但孙女儿想了半日,都毫无头绪,但我给自己总结了三点。第一,莫要过奢,第二,莫要从大流,第三,要有意义。于是我便想到了您。”
小姑娘的声音很好听,又软又柔:“我不晓得这样做是否正确,但我总想,若是您能更开心些就好了,多遇见一些同龄的老太太,听她们讲您年少时的事体,这样是否更有共鸣呢?若有共鸣,是不是您每天就能更鲜活快乐了。”
她说话间,几位地位顶尖的贵妇人都瞧瞧交换了惊异的眼神。
她们都收到镇国公府的请帖,才来的这里。但都不知道,这场宴席是镇国公府的小郡主出的主意罢了。
从前都说镇国公府多了位名正言顺的小贵女,她们还在观望,直到册封的旨意下来,着实惊着了一大批人。
到底镇国公府还有另一位姑娘,可是这位小郡主一来,另一位可不就给挤下去了么?到底养在膝下的,就是不如亲生的,这话即便放在大长公主和镇国公身上,也是一点没错。
但即便这样,镇国公府的那位大小姐还是日常归日常,丝毫没有沉寂的意思。尽管现下她是愈发低调了,但给人说起这点,还是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又说甚么寿安郡主其实名不正言不顺的话,叫人摸不着头脑的同时,又觉得程卓玉胜券在握,并非虚言。
可是今日这场宴席,大长公主却这样放手让寿安郡主来做,明摆着就是偏爱纵容了,与她们本来以为的真相,又差得很远。
很明显,这位小郡主才是真正娇贵的那一个,反而那个程卓玉,虽然话说得这么多,但仔细想来,每一样是得到证实的不是么?
旁人总觉得她一个名门贵女不可能睁眼说瞎话,但事实证明,她极有可能只是在勉力维持自己的颜面罢了。
实则只是个花架子,里头包着烂木头,叫人一碰就散架了。
几位贵妇人正心里盘算着,这头阿瑜却仰头微笑起来:“我不晓得的,但我就盼着您能快活,那我也就快活了。”
大长公主把一本正经讲话的小姑娘揽在怀里,眼里有些晶莹,却只是含笑慈和道:“好好好,咱们阿瑜最厉害了,祖母现下就觉得很开心。”
离得最近的成安伯老夫人含笑道:“大长公主有个好孙女儿啊。”
大长公主让阿瑜坐在一边,微笑出声道:“我今年七十多了,总以为自己是难得的高寿,却不知这儿还有这么些同龄人?不错!”
阿瑜浅笑道:“在这些老奶奶里,我还找着了几位与您同年同月生的,不知您有没有兴味,请她们来与您一道用膳呢?”
大长公主道:“那就请上来。”
不一会儿,大长公主面前多了三位老太太。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笑得拘谨,面上开了一朵菊花,头顶还簪了多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