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姐有空间 第13节
  可没想到新皇上任第一把火,就烧在了永宁府。
  朝廷终于派遣了钦差大臣前往永宁府——赈灾。
  第39章 回不回去
  据说在钦差大臣抵达永宁府的当天,晴了不知道多少时日的老天陡然落下雨来,大雨整整下了三天三夜。
  干涸的土地得到湿润,死气沉沉的百姓们欢呼大喊,仿佛终于看到了曙光,一个个都说这是天降祥瑞,昭告天下新皇为当代明君,得上天眷顾。
  顾云冬还在宣和府,还不知道那边传的沸沸扬扬的消息。就算知道,她也不以为意。
  她此刻站在城门口的布告栏前面,看着刚刚贴上去的通告,微微的皱了皱眉。
  这则布告是关于他们这些逃荒的灾民的,永宁府已经有了赈灾的粮食和银两,乱象已平,秩序在慢慢的恢复,他们这些人自然也要回去的。
  但凡回去的人,府衙都会给出一定的路费,且三年免征。
  当然,不回去也行,流民就地安置,附籍,由衙门重新登记。这种就没有三年免征的条件,也没银子拿了。
  而且安置的地方也要看你运气,基本上不会在太繁华富裕的城镇,甚至稍稍好一点的村庄都不会有。田地也没有分配,最多给你两亩荒地自己开垦。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回去,落叶归根的想法在众人脑海里根深蒂固。有银子又能免征三年,回老家那边依旧是熟悉的亲戚朋友。
  更何况许多城镇的人,产业房子都在永宁府,就这样放弃损失太大了。
  可这些,对于顾云冬来说,却没有太大的诱惑。
  她看完通告,便提着菜篮子回到了柯表姑家。
  柯表姑坐在院子里,拿着针线正在给两个小的做鞋子。她才发现这个厨艺很不错的姑娘居然不会做衣服鞋子,杨氏倒是会做,但不好看。
  柯表姑疼两个孩子,让顾云冬买了碎布头自己缝。
  一边做一边说话聊天,她面前放了三张小凳子,两个孩子连带着高挑的杨氏,都规规矩矩的坐在那里听。
  听见开门声,柯表姑抬起头看了她一眼,“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城门口又贴出新的布告,我去看了一眼。”
  “上头说什么了?”
  顾云冬关上院门,将菜篮子放在一旁的石磨上,这才将布告上的内容说了一遍。
  柯表姑的手顿了顿,又若无其事的接着缝。
  杨氏和顾云可依旧迷迷糊糊的听不太懂,顾云书却明白了,当即高兴的抱住她的腰身,“我们可以回家了?家里那边有粮食吃了?”
  顾云冬低头看着双眼都亮晶晶的小家伙,问道,“你想回去吗?”
  顾云书一愣,眨了眨眼很是不解,“大姐不想回家吗?”
  不回去那去哪儿?这里是柯表姑的家,不是他的家啊。别人的家总不能住一辈子,而且租金好贵。
  顾云冬摸了摸他的脑袋,“回去那个家,有爷奶,有二叔三叔一家,我们可能永远都要伺候他们,一辈子都不能再吃我们前两天吃的东西了。”
  顾云书陡然想到以前的日子,脸色整个都变了。
  柯表姑斜睨了顾云冬一眼,吓唬小孩,不要脸。
  顾云冬就当没看见,继续蛊惑道,“而且,你还记不记得为什么我们分不了家?”
  第40章 顾爹念过书
  为什么分不了家?因为……
  “族长不肯。”顾云书低垂着头,说道族长时,愤恨的眼睛都红了。
  顾家的现任族长和顾爹顾大江有私仇,因此在任何事情上面,都要狠狠的压他们一头。
  顾大江六岁的时候,被村子里唯一的一个老秀才看中。他说顾大江有读书的天赋,只要好好培养,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顾老头听了有些心动,可赵氏不肯。人顾大江有出息了,他儿子还不得被压得死死的?将来她还得看他脸色过日子。
  她撒泼打滚不停的闹,说家里穷,没钱交束脩买纸笔,而且顾大江要帮着家里干活,没空。
  顾老头很快就妥协了,后来是当时八十多岁的老族长出面狠狠的训斥了两人。
  “家族里面能有个出息的读书人,那是多光宗耀祖的事情,列祖列宗在天上看着呢,哪能由着一个妇人破坏。将来考取功名当了官,还能福泽族中子弟,顾家家族从此有多荣光想想都知道。”
  老族长强势介入,笔墨纸砚由族里出。老秀才又不要顾大江的束脩,这才收了顾大江为学生,尽心尽力辅导他一人。
  可好景不长,顾大江读了五年书,老秀才刚打算让他去考童生,老族长年纪大去世了。他自己也身体不好,过了两个月一场风寒也没了。
  现任族长是凭着不太光明的手段坐上的,当年他也有意让老秀才收自己的儿子为学生,可他儿子并不是读书的料,老秀才委婉的拒绝了。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事被人当成笑话一样传了出去,还拿他儿子跟顾大江相比,说他是蠢蛋。他儿子因为受不住嘲弄,在家里大发脾气,撞到了他刚有身孕不久的妻子,害的肚子里的孩子没了。
  这事没办法怪儿子,又找不到谣言的源头,只能把一切的缘由都推到顾大江和老秀才的身上。
  老族长和老秀才相继过世后,顾大江自然没办法继续读书,现任族长连童生试都不让他去考,他被赵氏困在家里干活。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被镇上的一家饭馆掌柜的看中,凭着那几年认得字当了账房。
  顾大江的书不是白读的,他知道他们这一房在家里过的并不好,因此一直在找机会分家。
  杨氏当年生顾云冬的时候,是被赵氏打得早产的,大出血差点连命都没保住。杨氏就是因为那次导致身体不好,许多年都不曾有孩子,一直到顾云冬八岁的时候,才有了顾云书。
  也是那一次,顾大江态度强硬的分了家。
  然而两个月后,家里活没人干的顾老头就后悔了,不承认分家。
  现任族长兼村长当场撕毁分家文书,将顾大江又并回去了,顾大江若不同意,就以不孝的罪名将他们一家除族。
  除族!!!
  没了家族,就如同无根的浮萍,连落叶归根都做不到。
  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这是要上衙门登记,一辈子都跟着他们的污点。不说顾大江自己,就说他的儿女,永远都会被人看不起,受人指指点点,低人一等,婚嫁艰难。
  第41章 决定落脚地
  看着才刚出生没多久的顾云冬,顾大江和杨氏考虑许久,到底还是妥协了。
  那会儿杨氏还没痴傻,赵氏也因为害的她难产有些心虚,且大夫说她可能以后都生不了孩子,顾大江又大发雷霆分了家。
  顾老头和赵氏是第一次见到顾大江发那么大的火,都有些被吓到了。生怕他被逼急了不管不顾和大家同归于尽。因此一家三口重新回到顾家老宅时,日子倒是还不是太难过。
  赵氏也只敢嘴上骂骂咧咧的,让杨氏干点活,打是不敢打的。如此顾云冬倒是过了几年安生日子,直至顾云书出生,赵氏的那点心虚彻底飞了,又开始作妖了。
  等到顾云可出生后,赵氏就故态复萌,偏偏杨氏生完小女儿半年后,在一次去河边洗衣服时,不慎滑倒,脑袋磕到石头上,再醒过来时人就不清楚了。
  顾大江一面找机会带杨氏去县城府城看大夫,一面又要照顾几个孩子,忙得焦头烂额,家里许多事情都顾不上,还遇上了灾荒,想分家就更是奢望了。
  可现在不同了,他们逃荒来到了宣和府,不说顾老头族长已经管不到她们身上,如今他们还能光明正大的落户。
  顾云冬可一点家族观念都没有,人一辈子不长,过得舒心才最重要。
  但这只是她一个人的观点,杨氏和顾云可不懂,但顾云书的意见,总要征询的。
  即使是……误导。
  果然,顾云书想到自己以前在老家的日子,想到爹爹被族长踢了一脚都不能还手的样子,想到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被打被骂的生活,想到姐姐妹妹被堂姐欺负却还要被奶打耳光的事情。
  顾云书的脑袋顿时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回去,不想回去。”
  “你确定?”
  顾云书很坚定,“确定。”
  顾云冬微笑,又摸了摸他的脑袋,“那就不回。”
  柯表姑放下了手里的针线筐子,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衣服说道,“既然决定了,那就去衙门登记好,顺便看看聂聪在不在,让那小子帮你留意看看哪儿好。”
  说完她就回房了,背影看起来有些落寞。
  顾云冬知道,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很喜欢两个孩子,如今有些舍不得了。
  她很快去了衙门,衙门口聚了不少人。
  顾云冬找到聂聪,将自己的意思一说。聂聪二话不说就应下了,“你放心,你是在大人那里挂了号的,肯定给你选个好一点的村子。不过你要有心里准备,安置流民的村子总归不会太富裕。”
  “我明白,你帮我看看,有没有那种距离镇上县城都不会太远的村子。最重要一点,村里的人都是杂居的,村长好说话的那种。”再遇到顾家族长那样的,她就要头疼吐血了。
  咳,要求有些多,尽量寻摸着吧。
  没想聂聪还真给她选了个不错的,算是所有流民安置里最好的村落了。
  顾云冬跟着他办好了所有的手续,就可以出发走了。
  只是离开前,她却还有一件事情要办。
  第42章 胡闹
  顾云冬要带着杨氏去看看大夫。
  以前在顾家时,顾大江就带她去过县城府城,可惜当时银钱都在赵氏的手上,顾大江私下存的有限,看的大夫自然也少。
  就这样,赵氏每次见他们出门都要闹一场。
  顾云冬前些日子也打听过了,宣和府医馆很多,其中最大的就是城南的惠民医馆,里面有个大夫姓何,曾经治好过两位像她母亲这样的病人。
  前段时间何大夫出远门看诊,昨日才回来。
  顾云冬只带了杨氏一人过去,何大夫医术高,在医馆的地位自然也不低,因此看诊的价格也贵。
  顾云冬两人过去时,前面还有三个病人,等了将近半个时辰才轮到她们。
  杨氏有些紧张,抓着顾云冬的手紧紧的,“冬冬……”
  “娘,咱们先给大夫把把脉,放心吧,没事的,我在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