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
  太子很想叹气:“好,儿臣谨记。弘晏和弘曜鬼主意多,到时候儿臣就把弘晅交给他俩。”
  “不能交给他们。”康熙道,“他俩太皮,朕可不想又多个皮的上天的孙子。”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不你自己教?太子险些没忍住:“交给他额娘。若是改不过来,儿臣就和太子妃再生一个。”
  康熙:“太子妃不错,交给她朕放心。”
  石舜华的庄子上的工匠做出玻璃镜子,康熙打算过个一年半载跟太子说,把做镜子的法子交给内务府。
  期间,有一天康熙嫌紫禁城里闷,就出去透透气。晃悠到五谷丰登门口,看到里面人很多,康熙不禁感慨一句,老二的媳妇会做生意。
  梁九功当时也没多想,就说五谷丰登换主子了,如今是四贝勒、七贝勒和八贝勒的铺子。
  康熙听到很意外,便问梁九功好好的店怎么突然给他仨。
  梁九功知道这事还是听王以诚说的,而王以诚自然是听晋江说的。于是,梁九功就把他仅知道的说给康熙听——金玉满堂四家商号养的工匠弄出玻璃,太子妃忙不过来,才把铺子盘出去了。
  康熙早年最穷的时候国库一度只有百十万两银子,到年底盘账,所有的算一块也不过三百多万两银,其中一部分还不是现银。以致于深刻体会到当家难的康熙想起来自己当家的儿子们,就会问问儿子们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毕竟,以前有不少王工大臣管朝廷借钱度日。
  胤禛等人自然不好意思跟康熙叫穷,因为内务府给的安家银子着实不少。
  一众儿子都说没什么困难,康熙不信,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要银子买。便就派人去查,查到儿子们不但在自己庄子上种粮种菜,还养鸡养鸭养鹅留着府上吃。
  康熙觉得儿子们长大了,同时也心疼以往只知道吃,甚至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的儿子们居然知道种菜养鸭了。可儿子太多,康熙不好拿国库的钱补贴儿子,心里就有点不大舒服。
  听梁九功那么一说,康熙当时就觉得太子妃懂取舍,不贪,还知道帮衬太子的弟弟们。登时对太子妃满意的不得了,还不忘指着五谷丰登店跟梁九功嘚瑟:“太子妃不错,朕的眼光也不错。”
  这一点梁九功不得不承认,当初他听说太子妃的相貌平平无奇,还曾替太子委屈过:“您的眼光自然是最好的。要不要进去看看?”
  “进去看看。”康熙走进五谷丰登店,见里面全是些瓜果蔬菜,有许多他都叫不上名字,暗暗点了点头。
  在铺子里站一刻钟,看到差不多有十两银子进账,忍不住佩服太子妃做事大气,这么好的铺子,说盘出去就盘出去。回宫后再也没提玻璃方子的事。
  太子不知道这件事,看到他爹的表情不像作伪,有点诧异。不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相信石舜华能把弘晅的懒病治好,就替石舜华推了:“如今添了小五,儿子在畅春园的住处就有点小了。”
  讨源书屋修成时,康熙去看过几次,唯恐委屈了嫡子,仔细回想一遍:“弘晅没地方住?”
  “是的。”太子心想,他爹知道这事就好办了。
  康熙:“你那四个儿子都不小了,叫他们跟十四,小十五住去。不过,以后太子妃再生还是不够,回头跟内务府说一声,再修几间吧。”
  “那弘晏和弘曜的师傅呢?”太子道,“他俩如今在上书房跟弘皙一处,到了畅春园也一样?”
  康熙道:“弘晅的懒病如果治不好,太子妃又没能再给你生一个嫡子,等他俩十岁的时候,朕给他们另找师傅。按照你前年说的,由他俩抓阄决定。”
  “还有一件事。”太子道,“您跟儿臣说南巡的事,昨儿晌午吃饭时,儿臣不由得人说出来,太子妃也想去。她,主要想看看杭州、苏州、江宁和扬州的几家铺子。”
  康熙:“弘晅这么小能坐船吗?”
  “咱们启行去江南时,弘晅也有五六个月大了。”太子道,“奶嬷嬷说可以。”
  康熙:“那就一块去,出了山东多走水路。”
  “山东?”太子疑惑,“您这次南巡先去山东?”
  康熙道:“这次的路线跟朕第二次下江南时的路线差不多。从京城出发直接道德州城外的教场,在山东境内大概会停留半个月,然后再去江浙。”
  “您都设想好了?”太子惊讶道。
  康熙笑道:“朕又不是第一次去江浙,用不着想。”
  “……儿臣一时没想到。”太子假装不太好意思,“那您什么时候启行?”
  康熙:“这个朕还没决定好。会提前跟你们说的。”
  太子闻言,便行礼告辞。回到东宫就跟石舜华说这件事。
  石舜华心里面想的是该怎么修葺讨源书屋。好在当初修讨源书屋时的图,内务府那边还留着。
  拿到图纸以后,石舜华照着描一份,然后就把她想修改的地方圈出来,又令新来的宫女阿鼓把她的要求写下来,送到内务府总管手上。
  “主子,八公主和十公主来了。”小顺子的声音在外门响起。
  阿阮打开门,石舜华抱着懒儿子出来,看了看日头,“太阳快落山了,她俩怎么来了?”
  “奴才没问。”小顺子道,“在惇本殿西暖阁。主子,上书房快下课了,奴才去请十三爷过来?”
  石舜华:“不用。八妹在我面前不敢大声说话,十妹都不敢正眼看我,她俩能来找我,不知道犹豫多久。我去看看。”把小儿子递给奶嬷嬷,头上一痛,石舜华眼角的余光看到小儿子攥着她一缕碎发,连忙抱回来,“这个小混蛋,醒着也不知道睁开眼,我还以为睡着了呢。”话音落下,小孩睁开眼,一脸迷茫,仿佛在问,额娘,你干嘛打我屁股?
  “打的就是你。”石舜华朝他屁股上一巴掌,“吃了睡睡了吃,猪也没你这么懒。”
  小孩脸色微变,盯着石舜华,干嘛又打人?
  石舜华这次用点力,猜出他是觉得痛,“以后再装睡,我还揍你。”说着,抱着他去西暖阁。
  到门口,石舜华看到坐在椅子上的两个小姑子手拉着手,神色不安,心下纳罕:“好些日子没见了,你俩这是终于想起我这个二嫂了?”
  八公主猛地起身,看到石舜华满脸笑容,意识到她说笑:“我们,十三哥说您忙,我们就没敢来打扰您。”
  “那今儿怎么来了?”石舜华问,“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八公主下意识看十公主一眼。十公主推八公主一下,看我做什么,快说啊。
  石舜华看到姐俩的小动作,装作没看见,静静地等八公主开口。
  八公主见石舜华不再问,憋了好一会儿,忍不住说:“今天早上,我们去给贵额娘请安,贵额娘跟我说了一件事。”
  康熙令佟贵妃照看八公主和十公主,两人便喊佟贵妃额娘。石舜华微微颔首,表示她听见了:“然后呢?”
  “我今年十五岁了。”八公主道,“贵额娘说过两年就可以相看人家,然后问我钟意什么样的男子。我不知道,就跟她说不知道。她就说她帮我找一个,是她,她侄子。”
  石舜华:“叶克书的儿子?”
  “不,不是的,是佟大人第三个儿子的儿子。”八公主说着,看着石舜华,喃喃道,“二嫂,佟大人的第三个儿子,我听说过,那个人很坏的。”
  石舜华:“隆科多?贵母妃既然说对方是她侄子,只能是隆科多的嫡子岳兴阿。当年李四儿被顺天府打断双腿,割掉舌头之前,可是把岳兴阿的额娘作践的人不人鬼不鬼。
  “隆科多非但不拦着,还由着李四儿作践嫡妻。因为这件事,岳兴阿特别恨隆科多,以后也不可能像隆科多那般宠妾灭妻。”
  “二嫂,您的意思我该答应?”八公主问。
  石舜华道:“你的婚姻大事,不能光想着要嫁个什么样的人,而是要问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你喜欢策马扬鞭,拿着套马杆驰骋在大草原,就把这事推到汗阿玛身上,汗阿玛一定很乐意把你嫁去蒙古。
  “你如果想找个知心人,平平淡淡,顺顺当当,无忧无虑的过一辈子。岳兴阿倒是不错人选,起码不会宠妾。对了,这个岳兴阿好像不大啊。”
  “跟我一样十五岁。”八公主道,“好像只比我大几个月。”
  石舜华颔首:“年龄小,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也不会像叶克书的儿子,你五姐还没嫁过去,就弄出好几个通房。不过,这事汗阿玛会同意吗?”
  “贵额娘说出了五姐那事,汗阿玛会同意我嫁去佟家。”八公主说着,想了想,“贵额娘跟我说的时候,我说得问问十三哥,十三哥叫我来找您。”
  石舜华笑道:“这事还是看你自己。你问问自己的心。”
  “我想留在京城。”八公主道,“离十三哥,离你们近一点。”
  石舜华:“那就答应下来,汗阿玛那边就由她去说。回头汗阿玛问起你,你只管说但凭汗阿玛做主。”
  “谢谢二嫂。”八公主站起来,看到她怀里的小孩动了一下,不好意思道,“我把小侄子吵醒了?”
  石舜华:“他一直醒着。”
  “好乖啊。”十公主不禁说,“不哭不闹。”
  石舜华笑道:“比弘晏和弘曜乖一点。哟,说曹操曹操到。”
  八公主顺着石舜华的视线看过去,见几个高矮不一,穿着马褂的小阿哥往东院去:“时候不早了,二嫂,我们回去了。”
  “我就不送你们了。”石舜华道。
  八公主有些紧张道:“您,您留步。”
  “主子,八公主是不是怕你?”阿阮望着险些手脚同步的八公主,很是诧异。
  石舜华:“可能是你主子长得比较有威严。”
  曾因为给石舜华卸妆而看直了眼的阿阮张嘴想反驳,话到嘴边意识到她主子这会儿是横眉和麻子脸,一声不吭时,倒是有点威严。于是,就说:“主子,摆饭吗?”
  “爷回来再摆饭。”石舜华道,“你去东院看看,他们几个若是饿了,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晚上,戌时三刻,太子洗了澡出来,听到石舜华说起八公主的事,心里泛酸:“汗阿玛对佟家可真好。”
  “好也正常。”石舜华道,“佟国维是他亲舅舅,后宫还有个佟贵妃。”
  太子:“你不知道。当初隆科多因为李四儿酗酒,汗阿玛撤了他的蒙古副都统,去年又让他兼着蒙古副都统。”
  “怎么没听你说起过?”石舜华问。
  太子:“这些事跟你说也说不完,每个月都有人上来下去。”顿了顿,“长泰舅舅如今还只是一等侍卫。”
  “以后换了你,你想怎么加封怎么封。”石舜华道,“时候不早了,早些歇着吧。您一熬夜第二天脸色就不好。”
  太子点了点头,算是赞同石舜华的话。
  六月初一,石舜华吩咐宫人把夏天穿的衣裳全都拿出来,该晾晒的晾晒,小了的衣裳该丢的丢,收拾好了回头直接去畅春园。然而,一切准备就绪,康熙要去塞外避暑。还把太子和弘晏、弘曜带上。
  石舜华气得好几天没搭理爷仨。盖因太子看着她忙前忙后,却不告诉她今年不去畅春园。康熙出发前五天,弘晋抱着弘晅玩的时候跟弘晅念叨一句,石舜华才知道。
  并不是太子不想说,石舜华的消息灵通,有时候太子不知道的事她都知道。太子以为石舜华知道,没想过说后来意识到石舜华可能真不知道,再想找机会告诉她的时候,她已经知道了。阴差阳错,造成弘晏和弘曜去塞外的前几天特别乖,放了学就陪妹妹玩。
  九月初,朝廷发布南巡诏旨,一切供给,由京备办。九月下旬,康熙启行,文武百官在永定河边恭送圣驾。
  十月初,到山东境内就遇到一场小雪。
  石舜华望着沾地即化的雪花,又回头看了看马车里,躺在厚厚的棉被上呼呼大睡,小脸红扑扑的小儿子,有些后悔跟过来:“阿鼓,待会儿车停了,你去跟弘晏和弘暖的嬷嬷说,看着他们四个别下车。”
  “奴婢知道。”阿鼓道,“主子,这边的天比京城冷得多,奴婢把您的斗篷拿出来?”
  石舜华:“也把爷的斗篷拿出来。对了,还有棉靴和帽子。”然而,还是拿晚了。当天晚上,抵达行宫,太子开始咳嗽。
  石舜华立刻去请太医,太子喝了药,第二天不咳嗽了。石舜华以为好了,谁知第三天抵达德州境内,太子开是发热,整个人昏昏沉沉。
  康熙的车离太子近,没听见后面咳嗽也以为太子痊愈了。没曾想晌午下车用膳时,太子下不来车,康熙见太子烧的迷迷糊糊,暗暗自责,明知太子身子不好还叫他跟过来。
  草草吃点东西,康熙就下令赶路,当晚抵达德州城修整两天,太子却不见好转,康熙急了,不由自主地想到多年前太子摔下马的那一幕。翌日就要回京。
  石舜华听弘晋这么说,连忙掐醒太子跟他说这事。
  太子知道他自己的状况,挥退左右,跟石舜华说:“孤以前在紫禁城里,整天绷着,出来一放松觉察到累,又赶上伤风,才一直反反复复不见好转。孤有感觉,再养几天就好了。咳咳,去跟汗阿玛说,孤没事。”
  “爷别说了,喝点水。”石舜华倒杯清水,“真没事?”
  太子:“真没事。孤还想听咱们家的小懒货喊阿玛呢。”
  “妾身这就去找汗阿玛。”石舜华见着康熙便说:“汗阿玛,儿媳留在这里陪太子,您继续南行。”
  康熙:“朕意已决,你不用劝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