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
可不管是其中哪一个?
他终归还是见不到她了。
徐修垂落了眼和手,他仿佛失去了全身力气,只好随着那人流往前走去。
而他终归还是没见到,与他擦肩而过,那个头戴帷帽、身穿醺色斗篷的姑娘...她正目不斜视的往前走去。
“主子!”
徐修闻声,忙转头看去,可那处人潮涌动,哪里能瞧得真切。
他一面说着抱歉,一面在这人群中挤着,往方才来时的方向走去...可直到了那空地,他都未曾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徐修负手站着,未曾看见一辆马车往小巷去。
而马车中,赵妧掀开了帘子,她往后看去,却只瞧见黑漆一片。
四惠见她这般,一面是递了一盏热茶,一面是与人说道,“主子,怎么了?”
赵妧摇了摇头,她松落了车帘,靠回车厢。
她不知...该如何诉说这种感觉。
她只是觉着,那处好像有人在等着她,唤着她,不知怎么回事...让她的心都疼了。
她强忍着心中酸涩,接过人的茶饮下一口,方才觉着好了些。
外头是一月的风,“呼呼”的吹着...
马车里的姑娘与那长街上的青衣男子,终归还是未曾得见。
第86章 西北
时过三月, 又迎来一年春际。
徐修仍着一袭青衫,负手站在那城门口,看着那城门上头高高悬挂的“汴京”二字...他的身后是青文、青武两兄弟。
而他的身边是着一身月白衣衫的宋玉。
宋玉顺着徐修的眼看去, 而后是看向他, 连着一句,“徐兄, 你原不必走的。你在朝中这些年,所行所为旁人皆是有目共睹。你...”
徐修摇了摇头, “是我想走的。”
他的声很平, 眼里还带着几许笑, “自盛宁十七年,我入了这汴京城,时至如今已有九年余...这些年, 我比起旁人,走得太过顺畅。”
“而如今...”
徐修笑了笑,终归是未说完。
他接过青文奉来的酒,是递人一杯, 才又一句,“宋兄不必挂怀,徐某相信, 我们终归还是能再见的。”
宋玉接过酒盏,与徐修一碰,尽数思绪化为一个笑,与人一句, “那宋某就预先祝徐兄前程似锦,再创新绩,早日...归来。”
徐修轻轻嗯了一声,而后是抬头饮尽这一盏酒,付之一笑。
他最后看了眼那“汴京”二字,与宋玉告辞,转身往马车那处走去。
徐修的步子走的很稳,如初来汴京时一般,只那时...他不过是那芸芸学子中最为普通的一人罢了。
而今...
而今,他也曾官拜过三品户部侍郎。
如今却是从圣上旨意,赶往西北任知府...
徐修坐上马车,伸手打了车帘,看着外边行人不止...他的脑海中滑过许多景象,可最后也不过是化作一个云淡风轻的笑。他松手落了车帘,靠于车厢,搁盏于茶案上,是很平一句,“走吧。”
马车缓缓往前去,而这汴京城的人与事,终归是与他无关了。
———
西北城里。
一处民宅,却多了外来的主仆三人。
他们是三月末的时候到的这处,正是从临安过来的赵妧几人。
经了临安那一处停歇,赵妧竟然也起了几分疲累。
尚未至西北时,她心中已生了几分想法,是要去过这处便回汴京的意思。
待至这西北之处,赵妧看着那些人或是穿常服、或穿穿胡服行走在街上。老人小孩,年轻男女,他们每个人的面上都带着笑...这个笑,是带着极为满足后的笑,是让人见之便心生钦羡的笑。
赵妧却不愿走了。
她从未来过这样的地,不同于汴京城的处处精美华丽,也不同于临安的精致小巧...这里有蔚蓝瞧不见边际的蓝天,有绿油油的青草地供人放牧、骑马,还有那肆意的少年少女明媚的笑——
还有那巷中巷尾的二胡小调,那不知是何处语言的小调歌谣,都吸引着赵妧驻足。
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她选择了留在这处,在这处待上一段时间...看看是否也能如他们一般,过得心满意足,让人心生钦羡。
而今,赵妧在这处已待了半月有余。
她换上了春衫,如一个普通人一般,走在这西北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条小巷...这里民风开放,未被孔孟礼教规矩束缚着,平日常能瞧见那少男少女一道握手唱着歌,跳着舞。
她还认识了几个朋友,有胡人,有汉人...
都是年华正好的少男少女,他们领着她尝尽了这西北城里、街头巷尾的小吃。
她与他们跳舞,与他们唱歌,还与他们一道策马打草,过得肆意潇洒。
近些日子,四惠常与她说起,说她看起来比往日开心了不少,还说她脸上的笑比往日多了许多。
赵妧有时候也会看着铜镜中的自己,看着那双绽开的眉眼,恍如看见了从前的自己,看见了那个明媚的姑娘——
可更多的时候,她却还是选择...
躺在院中那一株合欢树下,手中握着一本书,安静的看着。
———
高湛过来的时候,是在四月的一个午后。
四惠开的门,看着这个小将军眉目含笑,正站在门外,见她出来,便说上一句,“阿妧呢?我来带她出去玩。”
她与人拘了道礼,才又开了口,“主子尚在午睡,还要一刻才会醒来,怕是要让高小将军多等一会了。”
高湛摆了摆手,道句“无事”,便先跨了门进去。
庭院不大,他循了一眼便瞧见了赵妧。她正躺在藤椅上,手中还握着一本书,却合着眼,是睡着了...
四惠方想去拦人,便瞧见西北这个小霸王轻手轻脚,往主子那处走去。
他未曾靠的太近,只在一处小墩子上坐了下。
四惠迈出的步子收了回来,她看着那处,合欢树下——一个着水色春衫的姑娘正躺在藤椅上,而离她不远处的是一个着月白色衣衫的少年郎。
他正小心翼翼的看着那个睡着的姑娘。
四惠看了一眼,便也笑了笑,坐于另一处,继续就着先前的针线活做了起来。
高湛却仍看着那个睡梦中的姑娘。
他并不是一个有耐性的人,可如今他这般坐着,看着那个睡着的姑娘,心下却很平静。
他想起那日...
他与阿木他们一道策马扬长街,不小心撞了一辆马车。他翻身下马,是想上前看看,却只看见那个穿黑衣的男子,手中握剑,拦了他的路。而后...他看见了一只纤细而又素白的手,她伸手握着车帘,露出一张甚是好看的脸来。
她连一眼也不曾递给他,声亦很轻,却如一根羽毛似的,进了他的心坎里,“无妨,我们走吧。”
等阿木他们过来的时候,马车早已不见了...而他却仍痴痴的看着远方,像是出了神一般。
后来,他知道...
她是外来人,刚刚住进这西北城不久。
可他却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来的,她又唤什么名字...他便像着了魔一般,整日往这处跑来。
若是赵妧往外头去,他便跟着人一道去,还一并与她说些什么东西最好,哪里最好玩...若她不曾出去,他便在外头,还常带些好玩的、好吃的过来。
直到有一天,赵妧终于是停了步子。
她转身看着他,是先与他点了点头,而后是很平一句,“这位公子,你总跟着我,是有何事?”
高湛走上去,连着那个黑衣男子传来的眼刀子都未曾看见,与她高高兴兴的说道,“我叫高湛,我是想来问你的名字的。”
她不知怎么,就怔住了。
她出神的看着他,良久才开了口,“我叫阿妧,不是元岁的元,是女子边上那个妧。”
阿妧...
妧妧?
高湛只觉着,这个名字美极了,如她一样美。
他见过许多美丽的姑娘,却没有一个似她一般,入了他的眼,撞进他的心。让他在她面前,收尽脾气,像是换了个人一般,连着说话也小心翼翼,生怕吓着了她...
———
约莫一刻过后,赵妧果真是醒来了。
这样偷得浮生闲的日子,让她总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她慢悠悠的睁开眼,面上还带着几许笑,就这般看着那上边合欢花树...便听见一句,“妧妧,你醒了。”
妧妧?
赵妧一怔,竟有几分似那人的音调,她骤然回过头去,却只看见一个身着白衣的少年郎,眉眼含笑看着她。
许是见她转头,他面上的笑便愈发深了...
赵妧的手微微蜷了起来,而后是搭在那书面上,声很平,“你来了。”
高湛点头,他仍笑着站,与她说道,“阿木他们新猎了只鹿,是择了地方,让我们一道过去...你,你可愿意去?”
他这话说完,恐人不答应,便又说上一句,“他们念了你好几回,也想你了。”
他终归还是见不到她了。
徐修垂落了眼和手,他仿佛失去了全身力气,只好随着那人流往前走去。
而他终归还是没见到,与他擦肩而过,那个头戴帷帽、身穿醺色斗篷的姑娘...她正目不斜视的往前走去。
“主子!”
徐修闻声,忙转头看去,可那处人潮涌动,哪里能瞧得真切。
他一面说着抱歉,一面在这人群中挤着,往方才来时的方向走去...可直到了那空地,他都未曾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徐修负手站着,未曾看见一辆马车往小巷去。
而马车中,赵妧掀开了帘子,她往后看去,却只瞧见黑漆一片。
四惠见她这般,一面是递了一盏热茶,一面是与人说道,“主子,怎么了?”
赵妧摇了摇头,她松落了车帘,靠回车厢。
她不知...该如何诉说这种感觉。
她只是觉着,那处好像有人在等着她,唤着她,不知怎么回事...让她的心都疼了。
她强忍着心中酸涩,接过人的茶饮下一口,方才觉着好了些。
外头是一月的风,“呼呼”的吹着...
马车里的姑娘与那长街上的青衣男子,终归还是未曾得见。
第86章 西北
时过三月, 又迎来一年春际。
徐修仍着一袭青衫,负手站在那城门口,看着那城门上头高高悬挂的“汴京”二字...他的身后是青文、青武两兄弟。
而他的身边是着一身月白衣衫的宋玉。
宋玉顺着徐修的眼看去, 而后是看向他, 连着一句,“徐兄, 你原不必走的。你在朝中这些年,所行所为旁人皆是有目共睹。你...”
徐修摇了摇头, “是我想走的。”
他的声很平, 眼里还带着几许笑, “自盛宁十七年,我入了这汴京城,时至如今已有九年余...这些年, 我比起旁人,走得太过顺畅。”
“而如今...”
徐修笑了笑,终归是未说完。
他接过青文奉来的酒,是递人一杯, 才又一句,“宋兄不必挂怀,徐某相信, 我们终归还是能再见的。”
宋玉接过酒盏,与徐修一碰,尽数思绪化为一个笑,与人一句, “那宋某就预先祝徐兄前程似锦,再创新绩,早日...归来。”
徐修轻轻嗯了一声,而后是抬头饮尽这一盏酒,付之一笑。
他最后看了眼那“汴京”二字,与宋玉告辞,转身往马车那处走去。
徐修的步子走的很稳,如初来汴京时一般,只那时...他不过是那芸芸学子中最为普通的一人罢了。
而今...
而今,他也曾官拜过三品户部侍郎。
如今却是从圣上旨意,赶往西北任知府...
徐修坐上马车,伸手打了车帘,看着外边行人不止...他的脑海中滑过许多景象,可最后也不过是化作一个云淡风轻的笑。他松手落了车帘,靠于车厢,搁盏于茶案上,是很平一句,“走吧。”
马车缓缓往前去,而这汴京城的人与事,终归是与他无关了。
———
西北城里。
一处民宅,却多了外来的主仆三人。
他们是三月末的时候到的这处,正是从临安过来的赵妧几人。
经了临安那一处停歇,赵妧竟然也起了几分疲累。
尚未至西北时,她心中已生了几分想法,是要去过这处便回汴京的意思。
待至这西北之处,赵妧看着那些人或是穿常服、或穿穿胡服行走在街上。老人小孩,年轻男女,他们每个人的面上都带着笑...这个笑,是带着极为满足后的笑,是让人见之便心生钦羡的笑。
赵妧却不愿走了。
她从未来过这样的地,不同于汴京城的处处精美华丽,也不同于临安的精致小巧...这里有蔚蓝瞧不见边际的蓝天,有绿油油的青草地供人放牧、骑马,还有那肆意的少年少女明媚的笑——
还有那巷中巷尾的二胡小调,那不知是何处语言的小调歌谣,都吸引着赵妧驻足。
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她选择了留在这处,在这处待上一段时间...看看是否也能如他们一般,过得心满意足,让人心生钦羡。
而今,赵妧在这处已待了半月有余。
她换上了春衫,如一个普通人一般,走在这西北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条小巷...这里民风开放,未被孔孟礼教规矩束缚着,平日常能瞧见那少男少女一道握手唱着歌,跳着舞。
她还认识了几个朋友,有胡人,有汉人...
都是年华正好的少男少女,他们领着她尝尽了这西北城里、街头巷尾的小吃。
她与他们跳舞,与他们唱歌,还与他们一道策马打草,过得肆意潇洒。
近些日子,四惠常与她说起,说她看起来比往日开心了不少,还说她脸上的笑比往日多了许多。
赵妧有时候也会看着铜镜中的自己,看着那双绽开的眉眼,恍如看见了从前的自己,看见了那个明媚的姑娘——
可更多的时候,她却还是选择...
躺在院中那一株合欢树下,手中握着一本书,安静的看着。
———
高湛过来的时候,是在四月的一个午后。
四惠开的门,看着这个小将军眉目含笑,正站在门外,见她出来,便说上一句,“阿妧呢?我来带她出去玩。”
她与人拘了道礼,才又开了口,“主子尚在午睡,还要一刻才会醒来,怕是要让高小将军多等一会了。”
高湛摆了摆手,道句“无事”,便先跨了门进去。
庭院不大,他循了一眼便瞧见了赵妧。她正躺在藤椅上,手中还握着一本书,却合着眼,是睡着了...
四惠方想去拦人,便瞧见西北这个小霸王轻手轻脚,往主子那处走去。
他未曾靠的太近,只在一处小墩子上坐了下。
四惠迈出的步子收了回来,她看着那处,合欢树下——一个着水色春衫的姑娘正躺在藤椅上,而离她不远处的是一个着月白色衣衫的少年郎。
他正小心翼翼的看着那个睡着的姑娘。
四惠看了一眼,便也笑了笑,坐于另一处,继续就着先前的针线活做了起来。
高湛却仍看着那个睡梦中的姑娘。
他并不是一个有耐性的人,可如今他这般坐着,看着那个睡着的姑娘,心下却很平静。
他想起那日...
他与阿木他们一道策马扬长街,不小心撞了一辆马车。他翻身下马,是想上前看看,却只看见那个穿黑衣的男子,手中握剑,拦了他的路。而后...他看见了一只纤细而又素白的手,她伸手握着车帘,露出一张甚是好看的脸来。
她连一眼也不曾递给他,声亦很轻,却如一根羽毛似的,进了他的心坎里,“无妨,我们走吧。”
等阿木他们过来的时候,马车早已不见了...而他却仍痴痴的看着远方,像是出了神一般。
后来,他知道...
她是外来人,刚刚住进这西北城不久。
可他却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来的,她又唤什么名字...他便像着了魔一般,整日往这处跑来。
若是赵妧往外头去,他便跟着人一道去,还一并与她说些什么东西最好,哪里最好玩...若她不曾出去,他便在外头,还常带些好玩的、好吃的过来。
直到有一天,赵妧终于是停了步子。
她转身看着他,是先与他点了点头,而后是很平一句,“这位公子,你总跟着我,是有何事?”
高湛走上去,连着那个黑衣男子传来的眼刀子都未曾看见,与她高高兴兴的说道,“我叫高湛,我是想来问你的名字的。”
她不知怎么,就怔住了。
她出神的看着他,良久才开了口,“我叫阿妧,不是元岁的元,是女子边上那个妧。”
阿妧...
妧妧?
高湛只觉着,这个名字美极了,如她一样美。
他见过许多美丽的姑娘,却没有一个似她一般,入了他的眼,撞进他的心。让他在她面前,收尽脾气,像是换了个人一般,连着说话也小心翼翼,生怕吓着了她...
———
约莫一刻过后,赵妧果真是醒来了。
这样偷得浮生闲的日子,让她总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她慢悠悠的睁开眼,面上还带着几许笑,就这般看着那上边合欢花树...便听见一句,“妧妧,你醒了。”
妧妧?
赵妧一怔,竟有几分似那人的音调,她骤然回过头去,却只看见一个身着白衣的少年郎,眉眼含笑看着她。
许是见她转头,他面上的笑便愈发深了...
赵妧的手微微蜷了起来,而后是搭在那书面上,声很平,“你来了。”
高湛点头,他仍笑着站,与她说道,“阿木他们新猎了只鹿,是择了地方,让我们一道过去...你,你可愿意去?”
他这话说完,恐人不答应,便又说上一句,“他们念了你好几回,也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