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
此时正值用兵之际,所以众人也不敢再拿鸡毛蒜皮之事上奏讨饶皇帝,文官更是安稳许多。也就有了武将成了如今才朝中主角的状况。
见护国公再度入了帝王的眼,朝中众人再次起了猜测。实在是相比于刚刚崭露头角的张满囤,在朝中几代为将的熊将军才是大家心中最适合去漠北用兵的人选。一来熊将军几代为将,资历更深。二来熊家早在太祖时候,就常在北方作战,比起经验来自然比旁人更多。
偏生如今帝王掠过熊将军,单点了张满囤留下,这可就有的瞧了。
外面的种种心思,张满囤丝毫不以为意,现在他正看着帝王御案之前的地图暗暗沉思。昨日朱能曾私下见过他,也同他分析了朝中形势,再有就是依着睿王殿下的意思跟张满囤投了底儿。至此,他原本还有些不甚清明的心思也越发明朗起来。
说实话,相对于阴沉不定的四皇子,还有与他无什瓜葛的五皇子,他还是希望睿王殿下能登上那个位子。倒不是说有多少私心,而是在北岭至塔河之时,他一路追随睿王殿下,亲身感受殿下的大度跟仁慈。
平心而论,其实要说睿王殿下多慈悲也不至于,毕竟能在战场之上斩杀匈奴,且设计千人灭顶之战的王爷,又怎会是纯良之辈?只是在他看来,王爷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自制,在于以大局为重,而不计较自个一时的名声问题。且能以王爷之身,为满城百姓盘算费心,更是能屈能伸,这方是大丈夫所为。
想到这里,张满囤就按着心中所想,说道:“回皇上,漠北一带如今朝廷掌控力极低,历来这样艰险的战事,都需寻个大臣代天督战......”
虽然心里有所主意,可他说的却并不算直白。说是代天督战,其实还不如说是御驾亲征亦或是让皇子前去战场。
坐在御案之前的皇帝揉揉抽痛的额头,若是再年轻二十岁,许是他也会满腔热血征战沙场。然如今都已过了而立之年,再去战场早就心力不足。说是心力不足,实际上还不若说是长久的守城让他忘记了嗜血的痛快。
心里略了许多遍人选,漠北不同于别处,并非赐个尚方宝剑让钦差走一趟就行。那里是大周老祖宗的起源地,若真丢了,怕是日后入了皇陵,他都无颜面见祖先。
思索半晌,终于在张来送来新一摞奏章时候,帝王眼睛瞟见了最上面那本弹劾睿王殿下放纵下人伤人的折子上。
“来人,宣睿王进宫候旨。”看着金碧辉煌的大殿顶端,帝王无不疲惫的沉声开口,“顺便让老五老六一起入宫。”
边上候着的张来垂首应声,领命之后就弓身退下欲要拟旨。待到出了殿门,他眼中才闪过一道亮光,如今果如主子所愿了。但却不知,此次前去漠北。
旋即三王睿王入宫觐见,宫门之前遇到了同来的五皇子跟六皇子,几个人又是一番寒暄。直到进了上书房,听闻了皇上有意指派皇子漠北督战之事,各自都噤了声。
最后还是三皇子睿王弓身叩头行礼,掷地有声道:“父皇,儿臣愿带人前往,为父皇分忧解难。”
边上老五跟老六听到他这般开口,先甭管上边皇帝是何神色,俩人俱都松了一口气。直到半晌没听到上位开口,这才试探着也跟着说自愿前往。
说实话,他们俩倒不是不想去,毕竟要知道太祖跟太宗之后,许多帝王在受封太子之前,都曾巡视漠北。而有皇子代天巡查漠北,也成了一项不成文的规矩,就好似只要归来就能入主东宫。
若是寻常时候,他们二人自然不会犹豫,甚至会相争一番。只是眼下不同,此去漠北,生死不知。确切的说,对上漠北悍军,怕是张满囤这等人都占不得便宜。要知道,漠北军可是大周精锐之中的精锐,甚至可以说是皇家最后的依仗。
更何况,眼下时候,作为硕果仅存的三位成年皇子,要是现在离京,再回来怕是朝堂之中再无立足之地。他们绝不能轻易离开,毕竟前些日子老大老二的人脉可是没被剔个干净,这会儿收拢正是时候。
皇帝神色晦暗不明的端详了半晌底下跪着的三个儿子,如今睿王秦晋睿虽然声望最高,在外名声也最好,然平日里安分守己克尽本分,从来不拉帮结派也无不臣之心。更难得的是,他为人仁厚,虽有贤名,但却对权势之事寡淡的很。可以说,在自家几个儿子中,这个是最淡泊名利的。
上一次对匈奴之战,已是九死一生,他本对这个儿子也有猜忌,可却不想秦晋睿回来之后不仅主动归还帅印,而且就算进了兵部,也只是公事公办。不仅没有任何私心,且不同兵部尚书争权,平日里生活也算单调,除了公事就是回府闭门谢客。
眼下,他明知现在京城形势,也清楚漠北风险,却依旧请命。不得不说,皇帝心中的天平渐渐倾向了他。
片刻之后,皇帝收敛了晦暗的眼神,拿起茶杯啜饮,心中也渐渐思虑起这些年的种种。他的儿子虽多,但长成人且被教导的能上台面的,却不过六七个,余下的或是不堪大任或是年幼无知,又或是长于妇人手见识短浅之辈。
如今看来,这些所谓成才的,也不过寥寥。至少,在国之重任之前,能不为私利谋划,只为国家兴亡江山社稷的,眼下只有老三一个。
过了半晌,他长处一口气,叹道:“张来,宣首辅丞相、翰林院学士宋濂、礼部尚书许宗人进宫。”
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二百二十四章
若是说之前有老三挡着去漠北之地,他们心里是松了一口气甚至还暗暗欢喜的话,那听到皇帝宣诸位大臣觐见,那老五老六可就真真是惊诧不安了。
需要知道,翰林院学士虽无实权,平日里只负责修书撰史,最风光的便是成为皇子侍读,亦或是担任科举考官。看似地位清贵,但实际上并不受看重。
偏生还有一点,就是翰林院学士还能负责起草诏书,尤其是立储君太子的诏书,必要有翰林院院首在。而宋濂,显然就是代笔起草之人。
“父皇......”五皇子到底在朝中经营多年,多少也有些根基,更有些心机。眼见皇帝召了这些人来,他直觉告诉自个必须得父皇改口。然而身边没有谋士出谋划策,又没有个可商量的人,所以情急之下他匆忙开口想要劝阻。
却不想皇帝压根不给他机会,只脸色沉了沉,缓缓转动手上的帝王印戒,冷笑道:“老五也老大不小了,如今府中也该选王妃了,朕瞧着太常寺卿林大人家嫡女还不错,赶明儿就让皇后帮你掌掌眼。老六前些日子在皇陵自省,如今既回了京,就打今日起禁足府中抄写些孝经,也不枉费朕的一片苦心。”
这一番话说的不轻不重,说是算不得什么,还真没什么。可偏生如了五皇子跟六皇子的耳朵里,就震惊的俩人心中大骇。
一般皇子选正妃,多是皇上指婚。而且就算不是简在帝心手握重权的重臣之女,也绝不会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太常寺卿家女儿。说句不客气的话,一个区区的三品官员家嫡女,在皇子龙孙眼中,当真算不得事儿。而且正妃只是三品之女,那侧妃跟皇子/宠/妾,又能有何身份高的?
更何况,只是皇后帮着看一看,这也就是说皇上并无下旨赐婚的意思......
而六皇子就更加心急了,皇陵自省已然是污点了,偏生回了京城依旧要被禁足。虽说只是抄写孝经,但皇上并没给个期限,只怕他再出来也遥遥无期。
想到这里,俩人都有些懊悔,怎得刚刚就犹豫了?可转念一想到,若是老三战死漠北,亦或在此期间父皇有什么不测,那京城之中还不是就他们俩人相争?
反正不管怎么说,随着左丞相宋濂等人的到来。皇帝冷清言道:“上笔墨,宋濂代笔,丞相几个暂且听着以作见证。”
边上伺候着的张来闻言,忙去取了笔墨而来,自然,也有一方空白的圣旨。众人跪地,洗耳恭听。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现观众皇子,唯三子睿德行贵重,日表英奇、天资粹美。今日立为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见皇上张口便是立储之事,众位大臣虽心有惊讶,但却都觉在情理之中。历代帝王为稳国之根本,多会早立太子,偏生当今反其道而为之,任凭朝堂之上为立储之事争执不休,都未曾定下储君太子。而现在,见储君之事定下,诸位自然俯首听命不敢有违。
其实他们在见到三位皇子的时候,也多少有些预感,再听是三皇子睿王殿下上位,几个倒是没多少惊讶。实在是睿王殿下品行清贵,为人谦和,是仁君之选。
反观五皇子跟六皇子,面上虽然和气,但手段狠辣,心量狭窄,实在不是仁君之选。
待到立储的旨意送出宫门,几位在场的大人才复有得知,刚刚才立下的东宫太子,转眼就要去漠北之地了。此去凶险,不知何时能归,更不知前途如何。
几位大臣离开之后,皇帝有连下几道旨意,无不是为睿王殿下铺路。当然,也下令让张满囤一行人随性,到漠北可便宜行事,更是赐下丹书铁券等物,只等到漠北第一时间接手军政事务。
且不说朝堂之上如何风云变幻,京郊大营又是如何调兵遣将,只待护国公等人上前点兵离京。直说护国公府,眼下就热闹一片,丝毫没有被外面越发紧张的形势影响到。
原本生辰宴定在晌午,但张满囤却一直未归,也亏得林宝珠提前准备的妥当,倒是没让大丫掉了面子。本来京城里许多铺子虽然也入了张记的吃食,但花样却并不算多,而林宝珠为了哄大丫开心,特地又亲手做了许多点心,又拿了一些玫瑰花醋出来招待各家贵女。
待到一天忙活下来,自家那汉子依旧没有从宫中出来,使得她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的坐不住了。
过了晌午时候,林宝珠打发了人伺候着大丫一行女孩去后花园小聚,转而回屋等着去了。大丫也知道近些日子娘亲身子不爽利,总会疲乏,所以自然好生关心一顿,然后满心担忧的带了人去后花园。
见护国公再度入了帝王的眼,朝中众人再次起了猜测。实在是相比于刚刚崭露头角的张满囤,在朝中几代为将的熊将军才是大家心中最适合去漠北用兵的人选。一来熊将军几代为将,资历更深。二来熊家早在太祖时候,就常在北方作战,比起经验来自然比旁人更多。
偏生如今帝王掠过熊将军,单点了张满囤留下,这可就有的瞧了。
外面的种种心思,张满囤丝毫不以为意,现在他正看着帝王御案之前的地图暗暗沉思。昨日朱能曾私下见过他,也同他分析了朝中形势,再有就是依着睿王殿下的意思跟张满囤投了底儿。至此,他原本还有些不甚清明的心思也越发明朗起来。
说实话,相对于阴沉不定的四皇子,还有与他无什瓜葛的五皇子,他还是希望睿王殿下能登上那个位子。倒不是说有多少私心,而是在北岭至塔河之时,他一路追随睿王殿下,亲身感受殿下的大度跟仁慈。
平心而论,其实要说睿王殿下多慈悲也不至于,毕竟能在战场之上斩杀匈奴,且设计千人灭顶之战的王爷,又怎会是纯良之辈?只是在他看来,王爷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自制,在于以大局为重,而不计较自个一时的名声问题。且能以王爷之身,为满城百姓盘算费心,更是能屈能伸,这方是大丈夫所为。
想到这里,张满囤就按着心中所想,说道:“回皇上,漠北一带如今朝廷掌控力极低,历来这样艰险的战事,都需寻个大臣代天督战......”
虽然心里有所主意,可他说的却并不算直白。说是代天督战,其实还不如说是御驾亲征亦或是让皇子前去战场。
坐在御案之前的皇帝揉揉抽痛的额头,若是再年轻二十岁,许是他也会满腔热血征战沙场。然如今都已过了而立之年,再去战场早就心力不足。说是心力不足,实际上还不若说是长久的守城让他忘记了嗜血的痛快。
心里略了许多遍人选,漠北不同于别处,并非赐个尚方宝剑让钦差走一趟就行。那里是大周老祖宗的起源地,若真丢了,怕是日后入了皇陵,他都无颜面见祖先。
思索半晌,终于在张来送来新一摞奏章时候,帝王眼睛瞟见了最上面那本弹劾睿王殿下放纵下人伤人的折子上。
“来人,宣睿王进宫候旨。”看着金碧辉煌的大殿顶端,帝王无不疲惫的沉声开口,“顺便让老五老六一起入宫。”
边上候着的张来垂首应声,领命之后就弓身退下欲要拟旨。待到出了殿门,他眼中才闪过一道亮光,如今果如主子所愿了。但却不知,此次前去漠北。
旋即三王睿王入宫觐见,宫门之前遇到了同来的五皇子跟六皇子,几个人又是一番寒暄。直到进了上书房,听闻了皇上有意指派皇子漠北督战之事,各自都噤了声。
最后还是三皇子睿王弓身叩头行礼,掷地有声道:“父皇,儿臣愿带人前往,为父皇分忧解难。”
边上老五跟老六听到他这般开口,先甭管上边皇帝是何神色,俩人俱都松了一口气。直到半晌没听到上位开口,这才试探着也跟着说自愿前往。
说实话,他们俩倒不是不想去,毕竟要知道太祖跟太宗之后,许多帝王在受封太子之前,都曾巡视漠北。而有皇子代天巡查漠北,也成了一项不成文的规矩,就好似只要归来就能入主东宫。
若是寻常时候,他们二人自然不会犹豫,甚至会相争一番。只是眼下不同,此去漠北,生死不知。确切的说,对上漠北悍军,怕是张满囤这等人都占不得便宜。要知道,漠北军可是大周精锐之中的精锐,甚至可以说是皇家最后的依仗。
更何况,眼下时候,作为硕果仅存的三位成年皇子,要是现在离京,再回来怕是朝堂之中再无立足之地。他们绝不能轻易离开,毕竟前些日子老大老二的人脉可是没被剔个干净,这会儿收拢正是时候。
皇帝神色晦暗不明的端详了半晌底下跪着的三个儿子,如今睿王秦晋睿虽然声望最高,在外名声也最好,然平日里安分守己克尽本分,从来不拉帮结派也无不臣之心。更难得的是,他为人仁厚,虽有贤名,但却对权势之事寡淡的很。可以说,在自家几个儿子中,这个是最淡泊名利的。
上一次对匈奴之战,已是九死一生,他本对这个儿子也有猜忌,可却不想秦晋睿回来之后不仅主动归还帅印,而且就算进了兵部,也只是公事公办。不仅没有任何私心,且不同兵部尚书争权,平日里生活也算单调,除了公事就是回府闭门谢客。
眼下,他明知现在京城形势,也清楚漠北风险,却依旧请命。不得不说,皇帝心中的天平渐渐倾向了他。
片刻之后,皇帝收敛了晦暗的眼神,拿起茶杯啜饮,心中也渐渐思虑起这些年的种种。他的儿子虽多,但长成人且被教导的能上台面的,却不过六七个,余下的或是不堪大任或是年幼无知,又或是长于妇人手见识短浅之辈。
如今看来,这些所谓成才的,也不过寥寥。至少,在国之重任之前,能不为私利谋划,只为国家兴亡江山社稷的,眼下只有老三一个。
过了半晌,他长处一口气,叹道:“张来,宣首辅丞相、翰林院学士宋濂、礼部尚书许宗人进宫。”
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二百二十四章
若是说之前有老三挡着去漠北之地,他们心里是松了一口气甚至还暗暗欢喜的话,那听到皇帝宣诸位大臣觐见,那老五老六可就真真是惊诧不安了。
需要知道,翰林院学士虽无实权,平日里只负责修书撰史,最风光的便是成为皇子侍读,亦或是担任科举考官。看似地位清贵,但实际上并不受看重。
偏生还有一点,就是翰林院学士还能负责起草诏书,尤其是立储君太子的诏书,必要有翰林院院首在。而宋濂,显然就是代笔起草之人。
“父皇......”五皇子到底在朝中经营多年,多少也有些根基,更有些心机。眼见皇帝召了这些人来,他直觉告诉自个必须得父皇改口。然而身边没有谋士出谋划策,又没有个可商量的人,所以情急之下他匆忙开口想要劝阻。
却不想皇帝压根不给他机会,只脸色沉了沉,缓缓转动手上的帝王印戒,冷笑道:“老五也老大不小了,如今府中也该选王妃了,朕瞧着太常寺卿林大人家嫡女还不错,赶明儿就让皇后帮你掌掌眼。老六前些日子在皇陵自省,如今既回了京,就打今日起禁足府中抄写些孝经,也不枉费朕的一片苦心。”
这一番话说的不轻不重,说是算不得什么,还真没什么。可偏生如了五皇子跟六皇子的耳朵里,就震惊的俩人心中大骇。
一般皇子选正妃,多是皇上指婚。而且就算不是简在帝心手握重权的重臣之女,也绝不会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太常寺卿家女儿。说句不客气的话,一个区区的三品官员家嫡女,在皇子龙孙眼中,当真算不得事儿。而且正妃只是三品之女,那侧妃跟皇子/宠/妾,又能有何身份高的?
更何况,只是皇后帮着看一看,这也就是说皇上并无下旨赐婚的意思......
而六皇子就更加心急了,皇陵自省已然是污点了,偏生回了京城依旧要被禁足。虽说只是抄写孝经,但皇上并没给个期限,只怕他再出来也遥遥无期。
想到这里,俩人都有些懊悔,怎得刚刚就犹豫了?可转念一想到,若是老三战死漠北,亦或在此期间父皇有什么不测,那京城之中还不是就他们俩人相争?
反正不管怎么说,随着左丞相宋濂等人的到来。皇帝冷清言道:“上笔墨,宋濂代笔,丞相几个暂且听着以作见证。”
边上伺候着的张来闻言,忙去取了笔墨而来,自然,也有一方空白的圣旨。众人跪地,洗耳恭听。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现观众皇子,唯三子睿德行贵重,日表英奇、天资粹美。今日立为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见皇上张口便是立储之事,众位大臣虽心有惊讶,但却都觉在情理之中。历代帝王为稳国之根本,多会早立太子,偏生当今反其道而为之,任凭朝堂之上为立储之事争执不休,都未曾定下储君太子。而现在,见储君之事定下,诸位自然俯首听命不敢有违。
其实他们在见到三位皇子的时候,也多少有些预感,再听是三皇子睿王殿下上位,几个倒是没多少惊讶。实在是睿王殿下品行清贵,为人谦和,是仁君之选。
反观五皇子跟六皇子,面上虽然和气,但手段狠辣,心量狭窄,实在不是仁君之选。
待到立储的旨意送出宫门,几位在场的大人才复有得知,刚刚才立下的东宫太子,转眼就要去漠北之地了。此去凶险,不知何时能归,更不知前途如何。
几位大臣离开之后,皇帝有连下几道旨意,无不是为睿王殿下铺路。当然,也下令让张满囤一行人随性,到漠北可便宜行事,更是赐下丹书铁券等物,只等到漠北第一时间接手军政事务。
且不说朝堂之上如何风云变幻,京郊大营又是如何调兵遣将,只待护国公等人上前点兵离京。直说护国公府,眼下就热闹一片,丝毫没有被外面越发紧张的形势影响到。
原本生辰宴定在晌午,但张满囤却一直未归,也亏得林宝珠提前准备的妥当,倒是没让大丫掉了面子。本来京城里许多铺子虽然也入了张记的吃食,但花样却并不算多,而林宝珠为了哄大丫开心,特地又亲手做了许多点心,又拿了一些玫瑰花醋出来招待各家贵女。
待到一天忙活下来,自家那汉子依旧没有从宫中出来,使得她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的坐不住了。
过了晌午时候,林宝珠打发了人伺候着大丫一行女孩去后花园小聚,转而回屋等着去了。大丫也知道近些日子娘亲身子不爽利,总会疲乏,所以自然好生关心一顿,然后满心担忧的带了人去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