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
  贞观三年,四月十日。
  潼关。
  汉军各路兵马云集,东征汉军大本营前进驻地,赵广正召集参加伐晋的诸路将领再次商讨东征诸事。
  为慎重起见,这一次起兵伐晋,赵广思之再三,和朝中诸臣、将领研讨商议了多次,马融的北参军司、李球的南参军司联合起来,对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进行推演,比如吴国方面出兵如何应对,匈奴、鲜卑诸胡袭扰又采取什么措施等等。
  在赵广的授意下,马融代表参军司走到一幅巨大的帛图前,作为此次伐晋计划的拟定人,他必须要今天的会上,说服心有疑惑的将领,以便在后续的计划推行时顺利执行,不出偏差。
  就马融的年龄来说,比在座的汉军诸将、重臣要小了许多,面对羊祜、杜预、傅佥等一众老将,他的脸上神情略有些紧张。
  马融大力吸了口气,从怀中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开口道:“大将军,诸位将军,经过长期的准备,我大汉即将开启讨伐逆晋的军事行动。参军司近期归纳了收集到的晋国方面的情报,主要有以下内容..........。”
  晋国方面的大致兵力部署,在成皋、荥阳、尉氏这一条中轴线上,晋国陈兵约有四万到六万人。
  其中:王浑、马隆、孟观三人在中牟至陈留驻扎了四万精兵,这部兵卒是晋国当下最为倚仗的军事力量。
  在黄河以北的河内郡温县一带,司马攸的家族子弟兵约有二万人,这支由温县民兵组成的军队虽然主动进攻能力不强,但守御方面极是坚韧。
  这还只是晋国在正面战场上的兵力,在淮南一线,晋国太尉、大司马陈骞、征东将军石苞两人已经将驻地从寿春前移至兖豫两州,一方面拱卫开封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随时准备支援王浑,这支扬州刺史部的晋军兵力共有三万人。
  为了抵御赵广的进攻,司马炎陈重兵于兖、豫,也是拿出了压箱底的家当。
  文鸯在听罢马融的分析后,站了出来表态道:“大将军,如此看来,晋军集重兵于当面,我军若是强行进攻,一时难以找到敌方的空隙,依末将之见,不如另遣一军从太行井径翻越东出,奔袭晋国的幽、冀两州腹地,若是能够成功,则晋国的阵线必然动摇,我军到时再大举东进,则胜算又可高出不少。”
  在几年前赵广北伐匈奴时,文鸯为上党太守,对太行群山的八陉情况甚是熟悉,当时他就有意出奇兵东出,只是后来由于战事变化,文鸯也被调到了洛阳驻守,这一计划没能实现,让他深以为憾。
  “文将军,奇兵出井径,在参军司看来,没有什么必要,我军已占领了河南、河东还有河内郡的野王一带,向东进攻的缺口已经打开,现在正是一鼓作气,直取晋国都城开封的大好时机,如果分兵攻打幽、冀,孤军深入,又无后援,只会召致覆灭危险。”
  当着赵广及汉军诸将的面,马融一脸严肃的告诫文鸯道。
  作为北参军司的首席谋士,马融对汉军各位将领的用兵习惯知之甚详,其中,文鸯作为汉军中除了赵广之外的头号猛将,更是参军司重点研究的对象。
  论单挑,文鸯无人可敌。
  论谋略,文鸯也不是莽夫,但真的把文鸯当作第一等级的统帅来使用的话,却似乎又差了那么一点。不是谁都有系统在后面作弊的,文鸯真正要成熟成长起来,还需要在实战中历练。
  说白了,文鸯现在的地位和能力就处于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统帅未满,将领又胜出,在文鸯之前,魏容、傅佥也都曾在这一层级停滞了很长时间。
  从井径出兵攻打晋国,在马融看来,文鸯这是执着于效仿淮阴侯韩信了。
  汉国如今已经全面压制了晋国,再出奇兵已无意义,还不如堂堂正正的直接进攻晋都开封来的有效果。
  同时,幽冀两州,汉胡混杂,盗贼四起,已经是一个泥潭,刘渊的匈奴、慕容涉当、段乞珍的鲜卑部落,最近都在疯狂的向南扩张,与诸胡的骑兵相比,汉骑在速度上的优势并不明显。
  若是出动大军征剿诸胡,汉军可能连象样的对手都找不到,若是出动偏师,则万一失利,会对全军士气造成极大的影响。
  对于马融的判断,羊祜、杜预两员名将也很是赞同。
  自古用兵,无非正奇两个字。
  奇兵也就是偏师,虽然有出奇不意的效果,但毕竟远离主战场,就算在幽州、冀州一带取得胜利,一时间也很难真正影响战局的进展。
  与其分散兵力,不如老老实实的集中力量打开封。
  面对马融、羊祜、杜预的齐声反对,文鸯也没有再坚持,他的目的不是一定要走井陉,而是想凭此来引起注意,争取获得独领一军的机会。
  在马融讲述完毕后,赵广又询问起后勤辎重事宜,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打仗首先打的是后勤,对于进攻一方来说,后勤补给是否持续,是否顺畅是关键。
  就拿战国时最为著名的长平之战来说,秦赵两国在上党一带对峙,秦国国力更强,兵员补充、粮秣补给更有保障,赵国一方则国力贫弊,全国几轮动员都再抽选不出足够的兵力。
  后勤保障上的差异,让赵国难以为继,赵王心态急噪,只能以赵括代替廉颇为将,结果赵括一战败亡,从而造就白起的不败战神之名。
  而在随后的邯郸保卫战中,赵国死守国都,后勤运输的距离已经短的不能再短,而秦国的大军却是远道而来,结果围城数月不下,秦军也是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围而退。
  汉国的辎重运输由侍中张华来负责,在历史上的晋国伐吴战役中,张华也是担当了总后勤负责人的任务。
  张华个人能力属于能臣一级,在晋国时就数一数二,只是由于受到贾充、荀勖等人的压制,没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来。
  投奔新汉后,赵广对张华很是器重,不仅将其提拔到了侍中的位置,而且还让祖纳、诸葛诠、张轨等年轻人跟着张华学习如何处理政事。
  收了多个前途无量的弟子,又看到赵广在驱逐胡虏上态度坚决,张华心中对汉国的归属感也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