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98节
从这一点来看,邹督学虽未能承袭邹阁老的钱法税道,却承袭了其对学问的一颗诚心,同样值得钦佩。
送邹督学入住贡院后,裴少淮折返府衙。
路经一族学学堂时,炎炎夏日里,一阵阵清稚的读书声传出来,盖过了树上蝉鸣的聒噪。
台上白发老书生,台下懵懂少年郎。
粗一算,十五岁时,裴少淮的文章与南居士的点评相遇,老少两人在春风柳下相见,距今竟已经过了十载。
又想到小南小风已长高至腰际,已是小小少年。
三年是不长,但它对于孩童、青年、老者而言,长度是不等的。
是该回去看一看了,先去南京城,略留几日,再回京都城。
……
其后的几日,大宗师为生员们授课、又考校了生员们的学问,依照成绩重新定了廪生、增广生员、附学生员的名单。
随后的院试,除了报考的人数太多、遇到了大年以外,诸事皆十分顺利。
各地童生积极赴考,与四月府试公允、寒门学子唱榜和裴少淮的名声,有很大干系。
所幸泉州府贡院建得够大,院试又仅考两场,四处临时借了一批桌椅之后,倒也算是坐下了。
连邹督学都忍不住感慨:“别处的院试,何曾见过如此浩浩荡荡的阵势。”
改卷取用时,裴少淮还是“徇私”给邹督学提了些建议,替家贫子们说了些好话,道:“督学大人阅卷时,若是遇见破题独到、立意俱佳、举措写实,而韵律文采欠佳者,还请多斟酌细读,看能否以其优补其短,给他们一个机会。”
至于具体的学子名字,裴少淮就不同邹督学说了,否则当真成了有失公允。
“裴大人为何这般说?”邹督学作为一个古籍学者,还是颇看重韵律文采的。
裴少淮解释道:“中秀才者,十中之九难以中举入仕,多留于乡间为绅。众多学子当中,立意、文采皆优者,自然最先被取用,而在‘文采佳立意缺’和‘立意佳文采缺’之间,裴某以为,能由己及人思民间疾苦、宣人间正道,比词藻华丽更重要一些。”
又言:“再者,家贫子短读书钱资,能阅览的书卷有限,下笔时词藻短缺,落下几个韵律,亦不难理解。只消得了秀才以后,家里宽裕了,他们反倒更容易补足短处,更进一步。”
这番话说服了邹督学,他应道:“本官阅卷时,会酌情考虑。”念及父亲昔日教导的话,邹督学又感慨道,“无怪父亲与你能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之交。”
等到出案之日,酷暑烈日之下,贡院门前,再现了一回“千人唱榜”的盛况。
诸事毕,裴少淮为邹督学,或说是邹学士送行,相约秋日时于南京城里再会、再叙。
……
秋日湖水平如镜,金风万里稻浪生。
很快就到了初秋,朝廷委派的水师入驻泉州府、双安州,嘉禾屿军港里,满满当当全是船只。领军的并非等闲之辈,而是威名赫赫的水上大帅——胡大将军。
州衙里,当衙役们发现知州大人的衙房渐渐搬空,发现诸多事务渐渐转交李同知办理,开始晓得了情况不对劲。
百姓们又发现,裴燕两府一车车的行当往双安港运,又搬上了官船。
众人们便明白,他们的知州大人要走了。
……
再过两日就要启程了,裴府里,上下都忙碌打点着。
倒也没有太多物件要收拾,杨时月在双安州里并未置办店铺、产业,收拾的都是些居家东西。
还有两个孩子平日里收藏的各类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譬如他们用惯的小勺子,自己设计的小木马、编织的竹蚂蚱,写的第一张字帖、画的第一幅画……
小南小风样样都舍不得丢弃。
裴少淮来去一身轻,更无什么要带的。他手握几支毛笔,立于洗砚缸前,刚换上的井水十分清洌,映照出他的身影。
笔头置入水中,点破了倒影,裴少淮撩起宽袖,触到了井水的凉意,手指轻捻笔毫,一朵墨痕如云雾般氲开。
秋毫去残墨,池中添乌痕。
小南跑来,小手扒在缸沿上,踮着脚,好奇看着父亲洗墨,问道:“爹爹,你为何别的不带,偏从衙门里带这几支笔回京?”
为何?裴少淮心想,兴许是自己已渐渐融入了这个世道,为了一身文骨罢。
“为了来去清清白白。”裴少淮跟儿子解释道,“咱们执笔写字,蘸的虽是墨汁,但笔却要干干净净的。”
小南似懂非懂,点头说道:“所以孩儿上回打碎砚台,弄得一身墨汁,被爹爹教训了。”
裴少淮将洗好的笔晾挂在架上,擦干手上水渍,摸摸儿子的头说道:“笔杆子这般长,便是为了你墨不沾身。”
小风则蹲在院子里,正在为不能将自己种的花草移回京都而伤心。
小南小风南下时还小,对京都并无太多印象,所以回京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场新奇的出行。
午膳后,申二家的一边收拾餐桌,一边与陈嬷嬷唠几句闲话。
“我本想买几匹布料带上船,以便在船上做些针线活,昨日走了好几处布店,蓝布竟都无货,真是奇了怪。”申二家的说道。
陈嬷嬷说:“没了蓝布便拿几匹其他花色的,耽你什么事。”
“孩子识字了,总是穿圆领蓝袍瞧着更文气一些。”
原是打的这个主意。
……
翌日,同安城的三位族长,带着好几车的名产土仪送到裴府门前,价值不菲。
有道是“知县如扫帚,太守似畚斗,布政是驻袋,回京朝觐时,到处抖一抖,留下万般财”。
各地的官员回京考满时,带点“名产土仪”给势宦权贵,留个好面缘,似乎早成了不成文的规则。
这样的阵仗,在太仓州时,裴少淮就曾见过了。
“大人回京,若不带些土产,岂不叫同僚们看低了,也叫人觉得双安州的百姓不会做事。”齐族长说道。
陈族长也帮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人就收下罢。”
裴少淮拒之不收,他虽知三位族长是出于好意,但仍是严声斥道:“你们如此送行,置本官于何地?又叫本官如何面对清白二字?”
“你们快些拉回去罢!”
裴少淮俨然一副生怒的模样。
三位族长讪讪,道:“这些都是族人们自行凑齐的,可如何退回去?”
“那便换作银钱,用来修缮族学,或供贫苦子弟读书所用,为族里做些实事。”裴少淮两袖一甩,入了府、闭了门。
……
到了离任送行的这一日,数里长街,百姓们团团拥着裴府的马车,一直喊着“知州大人”,送到了渡口外。
家家户户门口摆着清水、挂着明镜,许多喊着喊着便哭了,知州大人不止是“清”和“明”而已,还是“亲”。
到了长街岔口,一群从外县赶过来的百姓,齐齐跪于街上,身后背着漆黑的烧火棍。
他们依次喊道“某县某族曾因粮食高价,误会了大人,特来请罪,请大人教训”,去岁年初时,粮食价高,各县跪求裴少淮出手压价,无果,彼时确有些诋毁的话传出来。
农家父母教训孩子,常常抄起烧火棍就打,他们便背着家里的烧火棍来了。
裴少淮坐在车厢里,并不敢撩起车帘看一眼、回一句,此时正是心头最满最酸的时候。
百姓如此,正说明他做的都是对的,都值得。
直到了城外渡口,裴少淮将下车,几位老妇人挎着竹篮挤到了车前,不停用俚语喊着:“官老爷,秋到了,吃个柿子甜甜口罢。”
论甜果子,大庆之大,唯独一盏盏的红柿子,从南到北都可种植。
南方北方,皆知柿子之甜。
裴少淮可以拒绝三大族的“土特产”,可以忍住百姓们的挥泪送行,但他岂能拒绝老妇人递上来的一颗红柿子?他年头尝过了“甜头”,岂能错过“秋甜”?
仿佛是吃了一口柿子,事情就圆满了。
当他接过柿子,咬了一口,根本顾不得嘴里是什么滋味,只顾着跟百姓们再道一句“真甜”。
“祝大人柿如破竹、万柿顺意、柿叶有成……”百姓们高喊着。
裴少淮被百姓们抢着脱去了靴子,又收了万民伞,闹了一番,好不容易才得以登船。
官船破开江面,缓缓向前,裴少淮站在船上,向百姓们挥手道别。
原以为送行至此便告一段落了,岂知船刚刚驶至江心,还未走满一里,忽然听闻两岸传来踏歌声。
一声声吟唱在九龙江里回荡。
只见两岸齐齐整整站着两排学子,有上千人,个个穿着读书人象征的圆领蓝袍,双手举着酒盏,对着江心缓缓离去的船只吟唱道——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1]
一声声的“之子于归”,从学子们口中吟出,又汇成一束,庄严肃穆而又悠长,远行归去的祝福,庄重又满怀不舍。
声音似乎震得江面泛起了微澜,不知是不是江面水雾太大,裴少淮望着两岸齐齐整整的身影,视线渐渐模糊。
此诗出自诗经《邶风·燕燕》,是千古的送行名篇。
一遍又一遍地吟唱,声声不止。
裴少淮大步走至船尾,朝着渐渐远去的众人,三作揖,最后一作揖,久久不能直起身来。
直到船只由江入海,海浪盖去了学子们的声音,裴少淮耳中依旧不绝回荡。
……
齐家堂里,二十七公叫来齐族长,忍住伤感,说道:“世侄,召集大小姓氏,准备向朝廷上万民书罢。”
齐誉不解,问道:“叔公,万民书能留得下裴知州吗?”
“不能,裴知州不单单是我双安州的。”二十七公摇摇头,说道。
他是属于整个大庆的。
顿了顿又言道:“上万民书不为真的挽留他,而是为他扬名声……若如此官员不能扬名于世,何等官员才能?”
第209章
世人皆道“是非功过,盖棺定论”,然而,为父母官者,无需等到盖棺之时,待其离任时,由百姓之举便可知其功过之分。
送邹督学入住贡院后,裴少淮折返府衙。
路经一族学学堂时,炎炎夏日里,一阵阵清稚的读书声传出来,盖过了树上蝉鸣的聒噪。
台上白发老书生,台下懵懂少年郎。
粗一算,十五岁时,裴少淮的文章与南居士的点评相遇,老少两人在春风柳下相见,距今竟已经过了十载。
又想到小南小风已长高至腰际,已是小小少年。
三年是不长,但它对于孩童、青年、老者而言,长度是不等的。
是该回去看一看了,先去南京城,略留几日,再回京都城。
……
其后的几日,大宗师为生员们授课、又考校了生员们的学问,依照成绩重新定了廪生、增广生员、附学生员的名单。
随后的院试,除了报考的人数太多、遇到了大年以外,诸事皆十分顺利。
各地童生积极赴考,与四月府试公允、寒门学子唱榜和裴少淮的名声,有很大干系。
所幸泉州府贡院建得够大,院试又仅考两场,四处临时借了一批桌椅之后,倒也算是坐下了。
连邹督学都忍不住感慨:“别处的院试,何曾见过如此浩浩荡荡的阵势。”
改卷取用时,裴少淮还是“徇私”给邹督学提了些建议,替家贫子们说了些好话,道:“督学大人阅卷时,若是遇见破题独到、立意俱佳、举措写实,而韵律文采欠佳者,还请多斟酌细读,看能否以其优补其短,给他们一个机会。”
至于具体的学子名字,裴少淮就不同邹督学说了,否则当真成了有失公允。
“裴大人为何这般说?”邹督学作为一个古籍学者,还是颇看重韵律文采的。
裴少淮解释道:“中秀才者,十中之九难以中举入仕,多留于乡间为绅。众多学子当中,立意、文采皆优者,自然最先被取用,而在‘文采佳立意缺’和‘立意佳文采缺’之间,裴某以为,能由己及人思民间疾苦、宣人间正道,比词藻华丽更重要一些。”
又言:“再者,家贫子短读书钱资,能阅览的书卷有限,下笔时词藻短缺,落下几个韵律,亦不难理解。只消得了秀才以后,家里宽裕了,他们反倒更容易补足短处,更进一步。”
这番话说服了邹督学,他应道:“本官阅卷时,会酌情考虑。”念及父亲昔日教导的话,邹督学又感慨道,“无怪父亲与你能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之交。”
等到出案之日,酷暑烈日之下,贡院门前,再现了一回“千人唱榜”的盛况。
诸事毕,裴少淮为邹督学,或说是邹学士送行,相约秋日时于南京城里再会、再叙。
……
秋日湖水平如镜,金风万里稻浪生。
很快就到了初秋,朝廷委派的水师入驻泉州府、双安州,嘉禾屿军港里,满满当当全是船只。领军的并非等闲之辈,而是威名赫赫的水上大帅——胡大将军。
州衙里,当衙役们发现知州大人的衙房渐渐搬空,发现诸多事务渐渐转交李同知办理,开始晓得了情况不对劲。
百姓们又发现,裴燕两府一车车的行当往双安港运,又搬上了官船。
众人们便明白,他们的知州大人要走了。
……
再过两日就要启程了,裴府里,上下都忙碌打点着。
倒也没有太多物件要收拾,杨时月在双安州里并未置办店铺、产业,收拾的都是些居家东西。
还有两个孩子平日里收藏的各类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譬如他们用惯的小勺子,自己设计的小木马、编织的竹蚂蚱,写的第一张字帖、画的第一幅画……
小南小风样样都舍不得丢弃。
裴少淮来去一身轻,更无什么要带的。他手握几支毛笔,立于洗砚缸前,刚换上的井水十分清洌,映照出他的身影。
笔头置入水中,点破了倒影,裴少淮撩起宽袖,触到了井水的凉意,手指轻捻笔毫,一朵墨痕如云雾般氲开。
秋毫去残墨,池中添乌痕。
小南跑来,小手扒在缸沿上,踮着脚,好奇看着父亲洗墨,问道:“爹爹,你为何别的不带,偏从衙门里带这几支笔回京?”
为何?裴少淮心想,兴许是自己已渐渐融入了这个世道,为了一身文骨罢。
“为了来去清清白白。”裴少淮跟儿子解释道,“咱们执笔写字,蘸的虽是墨汁,但笔却要干干净净的。”
小南似懂非懂,点头说道:“所以孩儿上回打碎砚台,弄得一身墨汁,被爹爹教训了。”
裴少淮将洗好的笔晾挂在架上,擦干手上水渍,摸摸儿子的头说道:“笔杆子这般长,便是为了你墨不沾身。”
小风则蹲在院子里,正在为不能将自己种的花草移回京都而伤心。
小南小风南下时还小,对京都并无太多印象,所以回京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场新奇的出行。
午膳后,申二家的一边收拾餐桌,一边与陈嬷嬷唠几句闲话。
“我本想买几匹布料带上船,以便在船上做些针线活,昨日走了好几处布店,蓝布竟都无货,真是奇了怪。”申二家的说道。
陈嬷嬷说:“没了蓝布便拿几匹其他花色的,耽你什么事。”
“孩子识字了,总是穿圆领蓝袍瞧着更文气一些。”
原是打的这个主意。
……
翌日,同安城的三位族长,带着好几车的名产土仪送到裴府门前,价值不菲。
有道是“知县如扫帚,太守似畚斗,布政是驻袋,回京朝觐时,到处抖一抖,留下万般财”。
各地的官员回京考满时,带点“名产土仪”给势宦权贵,留个好面缘,似乎早成了不成文的规则。
这样的阵仗,在太仓州时,裴少淮就曾见过了。
“大人回京,若不带些土产,岂不叫同僚们看低了,也叫人觉得双安州的百姓不会做事。”齐族长说道。
陈族长也帮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人就收下罢。”
裴少淮拒之不收,他虽知三位族长是出于好意,但仍是严声斥道:“你们如此送行,置本官于何地?又叫本官如何面对清白二字?”
“你们快些拉回去罢!”
裴少淮俨然一副生怒的模样。
三位族长讪讪,道:“这些都是族人们自行凑齐的,可如何退回去?”
“那便换作银钱,用来修缮族学,或供贫苦子弟读书所用,为族里做些实事。”裴少淮两袖一甩,入了府、闭了门。
……
到了离任送行的这一日,数里长街,百姓们团团拥着裴府的马车,一直喊着“知州大人”,送到了渡口外。
家家户户门口摆着清水、挂着明镜,许多喊着喊着便哭了,知州大人不止是“清”和“明”而已,还是“亲”。
到了长街岔口,一群从外县赶过来的百姓,齐齐跪于街上,身后背着漆黑的烧火棍。
他们依次喊道“某县某族曾因粮食高价,误会了大人,特来请罪,请大人教训”,去岁年初时,粮食价高,各县跪求裴少淮出手压价,无果,彼时确有些诋毁的话传出来。
农家父母教训孩子,常常抄起烧火棍就打,他们便背着家里的烧火棍来了。
裴少淮坐在车厢里,并不敢撩起车帘看一眼、回一句,此时正是心头最满最酸的时候。
百姓如此,正说明他做的都是对的,都值得。
直到了城外渡口,裴少淮将下车,几位老妇人挎着竹篮挤到了车前,不停用俚语喊着:“官老爷,秋到了,吃个柿子甜甜口罢。”
论甜果子,大庆之大,唯独一盏盏的红柿子,从南到北都可种植。
南方北方,皆知柿子之甜。
裴少淮可以拒绝三大族的“土特产”,可以忍住百姓们的挥泪送行,但他岂能拒绝老妇人递上来的一颗红柿子?他年头尝过了“甜头”,岂能错过“秋甜”?
仿佛是吃了一口柿子,事情就圆满了。
当他接过柿子,咬了一口,根本顾不得嘴里是什么滋味,只顾着跟百姓们再道一句“真甜”。
“祝大人柿如破竹、万柿顺意、柿叶有成……”百姓们高喊着。
裴少淮被百姓们抢着脱去了靴子,又收了万民伞,闹了一番,好不容易才得以登船。
官船破开江面,缓缓向前,裴少淮站在船上,向百姓们挥手道别。
原以为送行至此便告一段落了,岂知船刚刚驶至江心,还未走满一里,忽然听闻两岸传来踏歌声。
一声声吟唱在九龙江里回荡。
只见两岸齐齐整整站着两排学子,有上千人,个个穿着读书人象征的圆领蓝袍,双手举着酒盏,对着江心缓缓离去的船只吟唱道——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1]
一声声的“之子于归”,从学子们口中吟出,又汇成一束,庄严肃穆而又悠长,远行归去的祝福,庄重又满怀不舍。
声音似乎震得江面泛起了微澜,不知是不是江面水雾太大,裴少淮望着两岸齐齐整整的身影,视线渐渐模糊。
此诗出自诗经《邶风·燕燕》,是千古的送行名篇。
一遍又一遍地吟唱,声声不止。
裴少淮大步走至船尾,朝着渐渐远去的众人,三作揖,最后一作揖,久久不能直起身来。
直到船只由江入海,海浪盖去了学子们的声音,裴少淮耳中依旧不绝回荡。
……
齐家堂里,二十七公叫来齐族长,忍住伤感,说道:“世侄,召集大小姓氏,准备向朝廷上万民书罢。”
齐誉不解,问道:“叔公,万民书能留得下裴知州吗?”
“不能,裴知州不单单是我双安州的。”二十七公摇摇头,说道。
他是属于整个大庆的。
顿了顿又言道:“上万民书不为真的挽留他,而是为他扬名声……若如此官员不能扬名于世,何等官员才能?”
第209章
世人皆道“是非功过,盖棺定论”,然而,为父母官者,无需等到盖棺之时,待其离任时,由百姓之举便可知其功过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