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待圆时 第159节
  宋荫堂笑一笑:“我自己来的,没让人跟着。”
  这话就更古怪了,不论是从甜水镇还是从金陵城,到穗州来都是山长水远,家里的老人怎么能放心,哪知道宋荫堂下一句更是叫人惊奇:“祖父致仕了。”
  叶文心只当是叶家事发,带累了宋家,脸色煞白,宋荫堂看她站都站不住,赶紧退开一步,让石桂扶着她在玫瑰椅上坐下。
  叶文心揪着襟口,半天才道:“是,是什么事?”心口怦怦跳个不停,就怕是弟弟的事被发觉了,心里已经打算起来,收拾了东西让叶文澜先躲到西人堂去,再不济跟着船只出海,要是拿着了,就是逃犯,似这样的断不能留下性命了。
  宋荫堂却有些难以启齿:“同你们不相干,祖父祖母一并回乡去了,婶娘跟二弟两个也回了乡。”叶文心若有所悟,只提到宋敬堂跟甘氏,那宋之湄呢?还有泽芝呢?
  宋荫堂眉头深锁,却不再多说,叶文心看过一眼,石桂赶紧退下去,守在门边等叶文澜从西人堂回来,又让厨房里备下饭食,一家子人都回了乡,那原来那些丫头们呢?
  葡萄淡竹石菊几个能不能跟着回乡去?她们三个都算是宋荫堂院里的,本来宋荫堂就不在金陵,无人护着也不知道会不会发卖了她们。
  石菊且还好些,她手上管着叶氏的帐册,葡萄淡竹又怎么办,大户人家要回乡,得用的丫头带上,用不上的就地卖掉,宋家这样的人家,却是轻易不卖人的,可这倒像是遭了难。
  石桂心神不定,里头的叶文心也是一样,宋荫堂虽跟她说不关叶家事,她倒底放心不下,问道:“到底是甚样事体,让老太太老太爷这样急忙回乡?”
  宋荫堂蹙蹙眉头,这事儿不能跟叶文心一个未婚的姑娘说,只挑了桩喜事道:“泽芝订了定,老太太作的主,就在家乡,隔两条街,就是出了嫁,也有人照应着。”
  泽芝三年孝未过,可原来听说是在金陵城里说亲事的,宋家这样的门第,庶出年纪大些,嫁进翰林人家也不难,何况泽芝识文断字,管事上头差些,带着管事嬷嬷出门子便是。
  叶文心百思不解,外头叶文澜回来了,看见宋荫堂叫了一声表兄,看姐姐面色凝重,只当事发,叶文心是赎出来的,只户籍上难看些罢了,他的身份却是完全作假,顶着叶文澜名头那个人,走到漳州就说死了,世上是再没有叶文澜这人的。
  姐弟两个一齐变色,宋荫堂想瞒也瞒不住了,咬牙说道:“大妹妹,大妹妹怀了胎,进宫去了。”
  ☆、第302章 阳错
  叶文心同叶文澜两个面面相觑,好半日不曾回过神来,再怎么也想不到竟是因着这个让宋老太爷回了乡下。
  叶文心蹙了眉头,她一个未婚的姑娘家不好开口细问,可她们是二月里走的,这会儿才进五月,宋之湄二月里还在宋家,怎么就能怀了胎。
  宋荫堂也不能细说,详细的他也不并不知晓,只知道有天忽的接着信,说老太爷病势沉重,连老太太都不好了,说要回乡养病,匆忙忙从金陵回到甜水。
  宋敬堂跟甘氏一并跟着回来了,宋荫堂到码头去等,等来的却是一只快船,也只有一条快船,只带了几个人,几箱子寻常用物,说是说老太爷病了,起不来身晕沉沉送进车里的却是甘氏。
  宋荫堂心知有异,宋敬堂是预备着出仕的,怎么会这时节回来,甘氏也是一样,他离开金陵的时候,二房人人都好好的,还曾接着信,说宋敬堂要娶金赛兰了,亲事定在八月里,家里已经预备着办喜事,还让宋荫堂回去观礼。
  酒是吃不得的,礼却能看,到底是兄长,弟弟娶亲避不过去,宋荫堂还没回信,人就已经全回来了。
  老太太老太爷看着气色很坏,泽芝也瘦了一圈,一家子人下了船,宋荫堂又往船上望去,问得一声:“大妹妹呢?”
  甘氏宋敬堂都回来了,宋之湄也不会独个留在金陵,哪知道他不问便罢了,一问之下泽芝不住冲他摇头,他跟两个妹妹都很熟悉,一看泽芝脸色就知道出了大事,再看向宋敬堂只看见他阖了阖眼儿,半晌叹一口气。
  宋荫堂还当是宋之湄病发了,甘氏遮遮掩掩的带了儿女上京来,一半是为着给宋之湄治病,自从回了甜水,她一日比一日沉默,甘氏先还当她是想通了,心里明白过来了,不住的念佛磕头,菩萨保佑,折了她的寿数也愿意。
  一家子在甜水的日子过得安宁,甘氏又得收拾被大水冲坏的房舍,又要侍奉四个老人,看见女儿安安分分的做针线,也帮着一起理家事,还知道给老人侍疾,越发当她是好了。
  若不是死了丈夫,女儿也能说亲,虽耽搁上两年本地的儿郎也多有守孝的,慢慢寻访个好人家,女儿嫁过去,日子过得舒心比什么都好。
  便是这一疏忽,到论起婚嫁来,甘氏才知道她哪里是好了,半点也没忘,心都凉了半截,知道女儿这是发了癔症,还想着在甜水说亲,这名声可不能传出去,这才带她回京城来看病。
  师婆也有说她这是失魂症的,看着办事说话都是好的,一触着病由立时就呆木木的,哪个地方走了魂的,哪个地方去喊回来。
  还能是在哪里走了魂,甘氏一双眼睛哭肿了,带着女儿上京来,这话还不敢说给老太太听,怕他们真把女儿送到姑子庙里去,焦头烂额,要不然怎么也不会让金赛兰跟着上了京。
  甘氏心里的苦楚没处去说,哪知道宋之湄回了金陵,人竟慢慢活泛起来,甘氏又怕她在家里露出什么来,正逢着叶氏的丧事,带她到乡间田庄去住,不曾想太子竟在长公主的庄子上住着。
  太子的病过了年关竟慢慢好起来,圣人本来对他诸多不满的,病过这大半年,原来计较的也不计较了,何况宋之湄还怀了身孕。
  宋老太爷一口气差点儿没提上来,这回倒是真的病了,一家子人坐船回来,金陵城宅子里的东西都没收拾好,只留下两个管事的。
  老太爷最信任的高升送了叶文心到穗州来,若是早有打算,也不会这时候把高升派出来,老太太只带了贴身的几个丫头,宋家的事还没理干净,急急忙忙上了折子给圣人,说宋老太爷眼看着要不行了,只求能归故里养病。
  圣人这回竟答应了他,不独答应了,还赐下许多金银来,一家子急急忙忙的回去甜水镇,宋荫堂接着信的时候,船都已经快到了。
  宋荫堂厚道不再多说,叶文心也不能细问,这事儿便含混过去,未婚先孕是桩丑事,怀的是皇家子嗣就又不一样,虽不想再问了,到底还是问:“是进了东宫?”
  宋荫堂点一点头:“大妹妹在家心里总不畅快,婶娘带着她到庄子上散心。”宋家在京郊不独叶文心住的那一间院落。
  那儿是因着幽静,宋老太爷才会让叶文心住在里,后边还有个庄子,靠近了长公主的庄院,那头一片儿连着山,又能打猎,还能泡温泉。
  叶文心蹙蹙眉头,抿了唇许久不曾开口,反是叶文澜问道:“表兄此来,是暂居还是长住?”暂居许是还想着当官走仕途,若是长住,那就是真的放下朝堂事了。
  宋之湄怀了胎,太子如今只有三位公主,若是生下儿子来,宋家再没有躲避的道理,只会更上一层要,可宋老太爷自觉颜面大失,污了清白名声,哪里还肯占这样的好处,只觉着门生旧故都要背后戳他的脊梁骨。
  宋之湄东窗事发之时,叶文心几个行船快到穗州,这才不知情,宋老太爷还把宋荫堂叫到病床前:“咱们家再不能做欺心事。”若是生了女儿,宋荫堂也还有回去的一天,若是生了儿子,还不如就当个田舍翁。
  几个人都不再说话,叶文心留下弟弟招呼宋荫堂,自家往前头去,看看屋里的东西置办好了没有,才走到门边,就看见石桂点了艾草熏蚊子。
  穗州天热,蛇虫极多,只怕宋荫堂睡不习惯,看见叶文心来了,笑一声:“大少爷过来可是长住的?”
  叶文心也不瞒她,把宋之湄的事说给石桂听,石桂本来捂着口鼻熏墙角床边,听见这话猛吸一口气,呛着了烟,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好容易才止住了,目瞪口呆道:“大姑娘……当真……”
  一家子都避到乡下去了,哪里还能有假,石桂蹙了眉:“老太爷想的是容易,甩手不干了,二少爷跟二太太怎么能肯?”
  到底是亲生女,宋敬堂跟宋之湄又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宋之湄真的进了宫,往后怎么也脱不得干系的。
  “我听表哥说,如今她已经是太子嫔了。”还是太子妃抬举的她,宫外有孕接进宫来,到底叫人耻笑,可太子妃非但不妒,还替她谋下这个封号来,一下子就是太子嫔,比两位生育了孩子的还更有体面。
  太子妃人前人后都带着她,又说闺中就有情谊在,想必是菩萨看她们两个要好,因果玄妙,天底下的事果然是堪不破其中奥妙的。
  石桂一听这话便知道宋之湄在宫中的境况是绝计不会好过的了,不论太子妃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是把她架在火上烤。
  叶文心看石桂也皱了眉,知道她想明白了其中关窍,她同宋之湄相识一场,两个虽性情脾气不相投,也还是指望着她好,哪知道会是这么个境遇。
  “怎么有光明大道不肯走,非得钻进那九重宫阙去?”叶文心怎么也不能明白宋之湄想的什么,石桂却道:“姑娘想的是高处不胜寒,大姑娘想的又不一样,人各有志,只带累了一家子。”
  宋家一走,留下宋之湄一个在宫里无依无靠,只怕她心里恨意更深,往后的路也更难走,太子妃既把她架了起来,她除了抱住太子妃,再没有旁的路能走,若是生下公主还好些,太子妃便为着全自己的脸面,也得善待她几分,不论里子如何,面子总得做足了,若是生下儿子,宋家又再无人在朝为官,宋之湄的处境也不知会如何。
  叶文心摇一摇头:“纵她有青云志,这青云路也不好走。”想起宋之湄,还是那个掐尖的小姑娘,后来再未见过,如今再听好似隔世。
  石桂也不过跟着叹上一声,两个除开在这屋里说上一说,也不能左右分毫,路是她自己选的,怎么走也端看她自家,宋老太爷急急搬回去,便是有福不享,有难也不当了。
  石桂熏了屋子,叶文心铺上床铺,点起油灯来,厨房里的菜也上了桌,他们几个都在守孝,石桂还回去跟秋娘一道用饭,喜子头一天上学,回来了就跟在秋娘身后,他比别个差许多,启蒙的书都有好些不记着了。
  六岁的时候读了半年书,跟着就受了灾,如今已经十岁了,哪里还能记得多少,石桂给他补上些,还是差许多,头一天先生考他,他十句里只能答出来一半,喜子发了犟脾气,捧着书立在墙角念了许多回,就跟他练打拳似的,一拳出不好,就一直打,打到好为止。
  石桂看他念的满头是汗,绞了巾子替他擦脸,让他先吃饭,他板了一张脸,紧紧皱着眉头,飞快扒拉了碗里的饭,又捧着书往墙角去了。
  他读书自来没这么用功过,石桂有些纳罕:“这是怎的了?可是先生罚他了?”石桂知道私塾里的先生都用戒尺罚人,可喜子手上脸上都没被打过的样子。
  秋娘手上还拿着筷子,给石桂挟了一筷子麻油鸡,是专为着庆祝头天生意好,才特意去买来的,留了鸡腿给石桂,一面说着快吃一面笑起来:“原来在家就是这样,晓得束修筹措不容易,这才加倍用功呢。”
  ☆、第303章 野心
  宋之湄以后如何,自有宋家一干人去烦恼,石桂挂心的只有葡萄淡竹几个,宋之湄怀孕进宫,对宋老太爷来说是家门不幸,若是他有意送孙女进宫,也不会给孙女们报了免选,闹出这样的事来,他不病还能如何。
  葡萄淡竹都是宋荫堂屋侍候的,石菊手上还管着帐目,宋家退回乡下,也不必这许多人侍候,按着老太太性子想一回,动谁屋里的都不会动宋荫堂屋里的丫头。
  也不知道郑婆子是不是被发卖了,她不过是个不得宠姨娘房里的烧灶的,真个回了老宅,小院里连小厨房都没有,也只老太太能开小灶,郑婆子的差事丢了,女儿女婿又扶不上台面,要发卖就是发卖这样的下人。
  这会儿还不会大肆卖人,若是宋之湄生下儿子来,只怕老太爷就得清一清宅院,做个再不回京的意思来。
  宋之湄既是宋家弃之不顾的,太子也不会再多看重她,太子妃要拿捏起她来,只消动动眉头,自有人替她出手,此时不动,也就是因着她怀了胎。
  太子子嗣不丰,东宫里寻常宫人若得了临幸,太子妃也要叫太监记下日子,到下月来红之前,一干事体都不必做,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宋之湄进宫这时,肚里的孩子都有两月了,虽是把她架在火上烤,可从皇后到太子,一句不是都不曾说过太子妃,此时已成僵局,一朝分娩才是变数。
  石桂写了信寄回去,说明是寄给石菊的,只是此时送信很慢,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能收到,搁下笔吁一口气,得亏得离了宋家,这些事同她再没干系。
  石桂拿了算盘出来,帐册上记的一笔笔开销再对一回帐,头一天开张,也没甚个能算的,可她看着这上面的数字,就是觉着心安。
  算过帐,再盘点起明儿要做的菜,肉是一早上送来的,菜蔬也是一样,今天的菜用的一点不剩,明儿还多加了些,菜钱是不愁了,广告招牌却得早早做出来,弄个四方方的竹制灯笼,四面都糊上纸,写上石记竹筒饭,就按在车上,夜里让大发点起灯来去送饭。
  金陵城家家铺子出外都挂幡子,画的什么就是卖什么的,针线铺子外头挂荷包,米面铺子外头挂一个量斗,尚书巷子里头倒没叫卖的,可看货郎担上却也替各家发单子,上头印些什么,哪条街哪一家写得明明白白。
  石桂一手撑了头,发这样的单子很是寻常,金陵还少些,多还是人画的,画上一张一文钱,在穗州又不一样,因着印厂开的多,小商铺去印广告单子也容易,石桂便想开个版子印上百来张。
  先时也不能印得多,既是新开的店,自然要有优惠,凭着单子免费到码头来领一份盖饭,
  再没比免费更叫人高兴的事。
  版刻墨印出来的,也不会有人盗取,一天发出去二三十张,总有人来领,这样一份盖饭价钱公道味道又好,也有家里宽裕的妇人,就往脚店里去买吃食,一样是买吃食,石记竹筒饭怎么就不能买了。
  印出来的单子就让喜子去发,他上学的那条街上也有好几家私塾,一条街上多是民居,识字的人也更多些,这些单子发出去,不愁无人来领,口口相传,比沿街叫卖知道的人还更多些。
  跟着再雇两个人,多加一辆车,明儿就从三百份,加到四百份,可惜人手不足,能做竹筒饭,就能做早餐车,蒸了包子推出去卖。
  石桂叹一口气,倒把秋娘唬了一跳,赶紧放下针问她:“怎么?可是亏了?”
  “哪里能亏,我是想着要是咱们人手够,就能做早点生意,上工之前正是肚饿的时候,只怕比夜里的盖饭还好卖。”下了工就歇息了,工人在哪儿吃不是吃,三三两个聚在一处还会喝些小酒,既要吃酒,就得有下酒菜,都往里头的脚店去,晚上的饭就比白天卖的少。
  石桂想明白了,就想到早点必然有赚头,上工之前自然是离得港口越近越好,早上也有人在那儿卖饼卖包子,她们车上还能装得更多些。
  秋娘听她说了一时笑起来:“你这孩子,心怎么这么野,头天生意才刚顺顺当当做下来,你倒想着旁的去了,按我说的,咱们就照眼前这样,慢慢来。”
  石桂却不能慢慢来,等那些铺子眼看着有利可图,全都推着车来卖,她的赚头就小了,晚上的生意也不如她预估的那么好,得赶紧再想法子,只恨本金不足,要是一气儿推出四五辆车去,各各占上一角,别人要同她争,也没这么容易。
  石桂又把发广告单的事跟秋娘说了,秋娘急起来:“一天二三十份,咱们赚头本就不多,再白送出去这许多,可不是没钱好赚了。”
  “哪会有这么多人上门来,这都是有期限的,咱们按天数算,一张单子限期五日,五日不来领那就是作废了,活字排版只不过动动数字罢了。”石桂看见秋娘真的发急,拉了她道:“我估摸着二三十张单子里头能有七成人来换就是好的,一个人拿着了,一条街的都知道了,看热闹的就白看了热闹不成?”
  十个知道的人里,有两个跟着来看,再有一个摸了钱,这生意就不算亏,秋娘默默想得会儿,眼圈竟红起来,石桂不知所措,就听见她说:“你心里这许多主意,若是早几年就听了你的,也不必把你卖出去当丫头了。”
  石桂丁点儿大就说要往镇上去,可她不过一个孩子,哪个肯听她的,秋娘石头还当她爱城里热闹,回回她说了,便许诺带她去赶集进城一趟,哪个也没把她的话当真,如今才知道她是认真在说生意的。
  石桂笑起来:“娘就为了这事儿?不值得难受,咱们如今不是很好?”那会儿不过是个不识字的乡下丫头,五六岁大说的什么大人都不会当真,秋娘绿萼两个能听她的,也是因着觉得她在金陵见了市面,又识得字,若是按原来那样长大,顶上还是石头秋娘做主。
  这会儿看她做得有模有样,心里又后悔起来,早早听了女儿说不准都有了自己的铺子,秋娘伸手揉揉女儿的头发,石桂站起来收了她的针线:“忙了一天可不许再做这伤神的事,等赚了钱,找个裁缝做就是了。”
  秋娘才还心酸,听她这一句又笑起来:“你这是当了家还不知道柴米贵,找个裁缝得花多少工钱呢。”
  “这值什么,我以后还给绿萼办嫁妆,把她风风光光嫁出去。”石桂知道秋娘挂心着她的婚事,不仅是自家的还有绿萼的,到了本地虽见女子嫁人都晚,也还是搁在心上,这才拿话逗她。
  秋娘果然笑起来,捏捏她的鼻子,石桂推了她回屋去睡,对着纸画了半天,还是不满意,也没法满意,总不能真叫叶文澜帮忙画画。
  广告单子她倒是想好了,只刻版子的钱不足,翻一翻首饰匣子,从里头翻出一只金手镯来,看到这个就想到了冯嬷嬷,她早在叶家抄家的时候就不知被卖到了哪里,石桂掂一掂,这手镯当了也能值上七八两银子,雇人印画做灯箱的钱,就都有了。
  这却不能让秋娘知道,她还说这镯子要留给石桂当嫁妆呢,看着做工细致,金子份量又足,就是出嫁那天戴,也都足够了,还告诉石桂陪嫁的东西多,将来夫家也不敢轻易就看轻了她。
  石桂那会儿就笑,指着院子里打拳的喜子:“再等上三四年,哪个敢欺负我,我等晚些嫁,喜子能支应我了,我才嫁。”
  跟秋娘不似跟叶文心,秋娘总想着她能找个好人嫁了,才算是圆满,才觉得对得起她,石桂这会儿哪还会想旁的,一杆子支到四年后,那会儿也还没满二十,本地的姑娘嫁的晚,都是这个年纪,秋娘也想多留她两年,倒一点异义都没有。
  第二日就起了个大早,阿珍也早早就起来了,知道她们一早就要饭铺,早早把饭做好了,一人吃上一碗汤河粉,阿珍还把她们送到门边,眼巴巴看着她们出门去,石桂忍不住想笑,绿萼想去女学馆,阿珍却想去饭铺,两个人要是换一换,倒是正好了。
  王娘子起了一个大早,昨天夜里就煮了一锅子卤蛋,全是她跟松箩两个做的,秋娘还道:“怎么不等咱们来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