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节
傅家大姑娘许也是想到了自己的境遇,不由得道:“若是真可行,其实试一试也无妨。只是臣女的心意,满京城人遍知,若真弄巧成拙了,臣女也不怕坏了谁的名声,以死拒之就是了。这一点,也还请殿下明白。”
这话说得着实有些吓人,太孙还从未见过如此不把自己的命当命的人,就是萧安没把自己那条命放在心上那也是为了这大庆安宁为的是大义,哪有像傅家大姑娘这样的为了一桩不满意的婚事就要死要活。
太孙不禁道:“何至于此。”
傅家大姑娘却是道:“太孙身为男子,自然不知女子的苦楚。女人这一辈子,若是所遇非人,这一辈子就得毁了。若是让自己陷入那等悲惨的境地,还不如死了解脱。”
以傅家大姑娘的本事,其实就是嫁个不好相与的夫君,也未必不能将人□□出来,然而却也正是有这般的本事,傅家大姑娘才不愿意委屈自己,凭什么自己要去嫁个不喜欢自己的呢?
太孙想到傅家许也是当爹的不靠谱,傅家大姑娘比萧安更难的是生母早亡,继母再仁慈也挡不过生父对她的操控,也十分不忍心,就道:“你若是真觉得在京城里呆着没意思,要舍得京城里的荣华富贵,去边关里也未必不行。永定侯与你交好,自然愿意照拂你一二。边关里风俗人情都比京城里要活泼,在那过日子也不差。”
至于那什么拖延婚事的事情,太孙觉得未必需要拖累傅家大姑娘,到底跟萧安交好的姑娘不多,他愿意照拂一二。
傅家大姑娘自然也想过悄悄离开京城的事情,且以她之能也未必过得不好,然而她这一生从未对不起别人,为何要悄无声息的离开京城?
萧安能离开京城,那是因她生母与南阳侯和离,走之时在别人眼里虽是落魄,却也走得正大光明,她要是离开京城别人在她背后会如何编排?
私奔?被拐子拐了去?暴病而亡?就是傅家她那个亲爹,怕也巴不得她死了算了,免得还久久不定下婚事下去耽搁她误了二妹妹的亲事,又不愿如他的意随意嫁人。
傅家大姑娘知道自己跟萧安到底是不一样的,就道:“殿下说的法子,也未必不行。臣女之父,必然不会答应这门亲事,只要宫中不会赐婚下来,这事就拖得。”
“只怕,今日臣女回府,这亲事就得被人定下了。”傅家大姑娘不得不道。
她妹妹没得的婚事,她那偏心到了极点的父亲又哪会让她得到,就这么多年的冷淡,在继母小妹面前为了维持他自个儿形象才会与她不咸不淡说两句话的人,早恨她霸占了傅家嫡长女身份,如今焉能让她有机会染指曾经可能的妹婿。
太孙倒是明白傅家大姑娘的处境尴尬,道:“这倒不用姑娘担心了,我总的是有法子的。”
他都露出意思来了,要哪家还不知趣想娶傅家大姑娘,他就是让单凌寻几个人去教训一番也使得的。
毕竟大户人家,也没谁干得出来跟太孙抢亲的事儿不是?
傅家大姑娘得了太孙的保证,自表哥在边关消失后一直吊着的心才是静了下来,又想起太孙与萧安必然是交好,便觉得就是帮太孙一把,也不亏得。
“殿下也在看胡马关游记?”静下心来的傅家大姑娘才有了兴致与太孙说到别的去。
太孙的目光移到书上,将书翻开了来,道:“之前在三关呆过一段日子,然知晓得也不算多,如今寻了别人写的来看一看,了解也更多一些。”
傅家大姑娘点头,当初蛮子入侵三关,太孙坐镇胡马关,亲临城头鼓舞将士之事早传进了京城,她也得知一二。
不过边关虽未重要,又何须了解到这般清楚,傅家大姑娘心中怀疑,却也不好多问,倒是说起了胡马关的风光来。
傅家大姑娘博闻强识并不是假的,且只有广读经史子集,太孙随便一句她都能搭上话来,且能畅谈许多。
太孙觉得,傅家大姑娘虽是个姑娘,读过的书多而广,看法也十分透彻,可堪当知己,只可惜不是男子,可入朝廷,否则为知己臂膀多好。
两人说得十分兴起,就是茶壶里的水,都被远远避开的宫女换了两壶,也没有停下来的趋势。
一直到太子妃知道太孙拦了傅家大姑娘进东宫,又迟迟等不到太孙带傅家大姑娘来见自己,心中难免多想,带着人朝着东宫的园子而来,见到太孙与傅家大姑娘竟是谈得兴起,终于是放心了下来。
之前担心儿子不愿成婚,痴恋萧安而让皇帝不喜,如今能有姑娘能让太孙如此热情,太子妃觉得自己就是现在死都能瞑目了,便不对那一对多加打扰,带着人先退了出去,然后就让人去与皇后密告此事。
若是这一对能成,虽是傅家大姑娘前未婚夫死了,这还没成婚就什么都不算不是。
等着太孙与傅家大姑娘说得累了,这才带着人去见太子妃。
太子妃看着傅家大姑娘心中就有了几分喜爱,但不小心就看见了傅家大姑娘脸上的肿胀,免不得心里多思了两分,却也没有发问,只是笑着道:“臭小子,缠着人家姑娘说话都把人说累了。来人,请傅姑娘下去梳洗一番,再去给皇后娘娘见安。”
傅家大姑娘自然跟着宫女而去,太子妃才与太孙冷声道:“傅家这是什么意思?”
太孙昨日赐了书去,不管宫里是什么样的想法,第二次必然是要召见傅家大姑娘进宫的,可傅家竟然有人敢在傅家大姑娘脸上动手,这是没把太孙放在眼里?
太孙便把知道的说了出来,“以前倒是听萧安说过,傅学士好似有些人品不端。”
太子妃一听到萧安的名字就心塞,好在如今傅家大姑娘虽是比太孙大两岁,但看着人也持重,年纪大也有年纪大的好处,总比萧安那猴头好,就道:“之前巴巴的把次女送进宫来,我看就高兴得很,如今变了长女就不喜了,这当爹的也够偏心眼的!”
要是之前次女进宫不那么频繁,她还能高看傅家一眼,傅家定然是不媚权势。可次女被选中就高兴,长女被选中就不高兴,倒也能看出傅家攀附权势的心还不算重,但偏心却是让人看得十足。
人跟人都是比出来的,有萧安在前,太子妃看谁都顺眼,更何况傅家大姑娘能跟太孙说一块儿,能让太孙去亲自,她就高兴了。
傅家大姑娘之前那门亲事,在太子妃眼里,也都不是事儿,只要自己儿子不闹着娶萧安不然不想成亲,请他的什么都好说。
不过看着傅家大姑娘一脸淡然的模样,太子妃一边带着人朝着皇后宫里去,一边在心里嘀咕这门亲事会不会成。
傅家当然是一方面了,但傅家大姑娘的意愿也得顾虑,否则给自己儿子找个仇人来,她母子三人都别被祸害了。
皇后自然听闻了太孙与傅家大姑娘交谈得兴的消息,再见到傅家大姑娘时,就开始打量了。
在三年前,傅家大姑娘也常常跟着继母纪氏一道进宫,皇后那时对她的印象就是老成持重。
后因未婚夫君在战场亡故的缘由,傅家大姑娘就再也没进宫过,还传出了傅家大姑娘对未婚夫君情深意重不愿再议亲的传闻,皇后听了也不过一声叹息。
又哪知道有一日,傅家大姑娘跟皇宫还有上了缘分。
如今的傅家大姑娘已年二十,比之前更显得沉稳一些了,自也比不上其妹正当时的鲜嫩,只是板着一张脸并不见喜色,皇后心里就开始有了些明白。
让人赐坐了后,太孙并未多留,他如今跟在户部做事,也有许多时候忙得不可开交。今日怕也是故意在东宫里等着傅家大姑娘了。
太孙一走,皇后才继续打量傅家大姑娘。
傅家大姑娘也并未胆怯,一双眼睛里的眼神沉静,让人猜不透心里的想法。
皇后看了太子妃满意的脸色一眼,暗道八字还没一撇,只怕你高兴得太早了,回头就与傅家大姑娘笑着道:“本是我想见见你,却是半路被太孙截了去。太孙今日无礼,还请傅大姑娘莫要放在心上。”
傅家大姑娘只是不软不硬的回道:“娘娘言重了,太孙才学上乘,今日一谈,臣女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不管是太子妃还是皇后,有人恭维太孙,两个女人心里自然也高兴。
这话说得着实有些吓人,太孙还从未见过如此不把自己的命当命的人,就是萧安没把自己那条命放在心上那也是为了这大庆安宁为的是大义,哪有像傅家大姑娘这样的为了一桩不满意的婚事就要死要活。
太孙不禁道:“何至于此。”
傅家大姑娘却是道:“太孙身为男子,自然不知女子的苦楚。女人这一辈子,若是所遇非人,这一辈子就得毁了。若是让自己陷入那等悲惨的境地,还不如死了解脱。”
以傅家大姑娘的本事,其实就是嫁个不好相与的夫君,也未必不能将人□□出来,然而却也正是有这般的本事,傅家大姑娘才不愿意委屈自己,凭什么自己要去嫁个不喜欢自己的呢?
太孙想到傅家许也是当爹的不靠谱,傅家大姑娘比萧安更难的是生母早亡,继母再仁慈也挡不过生父对她的操控,也十分不忍心,就道:“你若是真觉得在京城里呆着没意思,要舍得京城里的荣华富贵,去边关里也未必不行。永定侯与你交好,自然愿意照拂你一二。边关里风俗人情都比京城里要活泼,在那过日子也不差。”
至于那什么拖延婚事的事情,太孙觉得未必需要拖累傅家大姑娘,到底跟萧安交好的姑娘不多,他愿意照拂一二。
傅家大姑娘自然也想过悄悄离开京城的事情,且以她之能也未必过得不好,然而她这一生从未对不起别人,为何要悄无声息的离开京城?
萧安能离开京城,那是因她生母与南阳侯和离,走之时在别人眼里虽是落魄,却也走得正大光明,她要是离开京城别人在她背后会如何编排?
私奔?被拐子拐了去?暴病而亡?就是傅家她那个亲爹,怕也巴不得她死了算了,免得还久久不定下婚事下去耽搁她误了二妹妹的亲事,又不愿如他的意随意嫁人。
傅家大姑娘知道自己跟萧安到底是不一样的,就道:“殿下说的法子,也未必不行。臣女之父,必然不会答应这门亲事,只要宫中不会赐婚下来,这事就拖得。”
“只怕,今日臣女回府,这亲事就得被人定下了。”傅家大姑娘不得不道。
她妹妹没得的婚事,她那偏心到了极点的父亲又哪会让她得到,就这么多年的冷淡,在继母小妹面前为了维持他自个儿形象才会与她不咸不淡说两句话的人,早恨她霸占了傅家嫡长女身份,如今焉能让她有机会染指曾经可能的妹婿。
太孙倒是明白傅家大姑娘的处境尴尬,道:“这倒不用姑娘担心了,我总的是有法子的。”
他都露出意思来了,要哪家还不知趣想娶傅家大姑娘,他就是让单凌寻几个人去教训一番也使得的。
毕竟大户人家,也没谁干得出来跟太孙抢亲的事儿不是?
傅家大姑娘得了太孙的保证,自表哥在边关消失后一直吊着的心才是静了下来,又想起太孙与萧安必然是交好,便觉得就是帮太孙一把,也不亏得。
“殿下也在看胡马关游记?”静下心来的傅家大姑娘才有了兴致与太孙说到别的去。
太孙的目光移到书上,将书翻开了来,道:“之前在三关呆过一段日子,然知晓得也不算多,如今寻了别人写的来看一看,了解也更多一些。”
傅家大姑娘点头,当初蛮子入侵三关,太孙坐镇胡马关,亲临城头鼓舞将士之事早传进了京城,她也得知一二。
不过边关虽未重要,又何须了解到这般清楚,傅家大姑娘心中怀疑,却也不好多问,倒是说起了胡马关的风光来。
傅家大姑娘博闻强识并不是假的,且只有广读经史子集,太孙随便一句她都能搭上话来,且能畅谈许多。
太孙觉得,傅家大姑娘虽是个姑娘,读过的书多而广,看法也十分透彻,可堪当知己,只可惜不是男子,可入朝廷,否则为知己臂膀多好。
两人说得十分兴起,就是茶壶里的水,都被远远避开的宫女换了两壶,也没有停下来的趋势。
一直到太子妃知道太孙拦了傅家大姑娘进东宫,又迟迟等不到太孙带傅家大姑娘来见自己,心中难免多想,带着人朝着东宫的园子而来,见到太孙与傅家大姑娘竟是谈得兴起,终于是放心了下来。
之前担心儿子不愿成婚,痴恋萧安而让皇帝不喜,如今能有姑娘能让太孙如此热情,太子妃觉得自己就是现在死都能瞑目了,便不对那一对多加打扰,带着人先退了出去,然后就让人去与皇后密告此事。
若是这一对能成,虽是傅家大姑娘前未婚夫死了,这还没成婚就什么都不算不是。
等着太孙与傅家大姑娘说得累了,这才带着人去见太子妃。
太子妃看着傅家大姑娘心中就有了几分喜爱,但不小心就看见了傅家大姑娘脸上的肿胀,免不得心里多思了两分,却也没有发问,只是笑着道:“臭小子,缠着人家姑娘说话都把人说累了。来人,请傅姑娘下去梳洗一番,再去给皇后娘娘见安。”
傅家大姑娘自然跟着宫女而去,太子妃才与太孙冷声道:“傅家这是什么意思?”
太孙昨日赐了书去,不管宫里是什么样的想法,第二次必然是要召见傅家大姑娘进宫的,可傅家竟然有人敢在傅家大姑娘脸上动手,这是没把太孙放在眼里?
太孙便把知道的说了出来,“以前倒是听萧安说过,傅学士好似有些人品不端。”
太子妃一听到萧安的名字就心塞,好在如今傅家大姑娘虽是比太孙大两岁,但看着人也持重,年纪大也有年纪大的好处,总比萧安那猴头好,就道:“之前巴巴的把次女送进宫来,我看就高兴得很,如今变了长女就不喜了,这当爹的也够偏心眼的!”
要是之前次女进宫不那么频繁,她还能高看傅家一眼,傅家定然是不媚权势。可次女被选中就高兴,长女被选中就不高兴,倒也能看出傅家攀附权势的心还不算重,但偏心却是让人看得十足。
人跟人都是比出来的,有萧安在前,太子妃看谁都顺眼,更何况傅家大姑娘能跟太孙说一块儿,能让太孙去亲自,她就高兴了。
傅家大姑娘之前那门亲事,在太子妃眼里,也都不是事儿,只要自己儿子不闹着娶萧安不然不想成亲,请他的什么都好说。
不过看着傅家大姑娘一脸淡然的模样,太子妃一边带着人朝着皇后宫里去,一边在心里嘀咕这门亲事会不会成。
傅家当然是一方面了,但傅家大姑娘的意愿也得顾虑,否则给自己儿子找个仇人来,她母子三人都别被祸害了。
皇后自然听闻了太孙与傅家大姑娘交谈得兴的消息,再见到傅家大姑娘时,就开始打量了。
在三年前,傅家大姑娘也常常跟着继母纪氏一道进宫,皇后那时对她的印象就是老成持重。
后因未婚夫君在战场亡故的缘由,傅家大姑娘就再也没进宫过,还传出了傅家大姑娘对未婚夫君情深意重不愿再议亲的传闻,皇后听了也不过一声叹息。
又哪知道有一日,傅家大姑娘跟皇宫还有上了缘分。
如今的傅家大姑娘已年二十,比之前更显得沉稳一些了,自也比不上其妹正当时的鲜嫩,只是板着一张脸并不见喜色,皇后心里就开始有了些明白。
让人赐坐了后,太孙并未多留,他如今跟在户部做事,也有许多时候忙得不可开交。今日怕也是故意在东宫里等着傅家大姑娘了。
太孙一走,皇后才继续打量傅家大姑娘。
傅家大姑娘也并未胆怯,一双眼睛里的眼神沉静,让人猜不透心里的想法。
皇后看了太子妃满意的脸色一眼,暗道八字还没一撇,只怕你高兴得太早了,回头就与傅家大姑娘笑着道:“本是我想见见你,却是半路被太孙截了去。太孙今日无礼,还请傅大姑娘莫要放在心上。”
傅家大姑娘只是不软不硬的回道:“娘娘言重了,太孙才学上乘,今日一谈,臣女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不管是太子妃还是皇后,有人恭维太孙,两个女人心里自然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