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已成魔 第36节
可惜这二百两必定是步项明全部所有,又怎么入得了金吾的眼。他们这些太监早就被巨额金银养刁了胃口。
“下令?”金吾果然冷笑了一声,“谁知道步将军所言虚实?”
步项明道:“属下绝不敢以军国之事造谣!”
“若步将军所言无误,为何咱家麾下在各关内守备太监不曾有军情紧急报呈上?”金吾说,“步将军,假传军情可是砍头的大罪。”
步项明问:“军国大事,属下为何假传?!众人皆知,金大人与鞑靼人售卖兵器,那些个守备太监与鞑靼人来往甚密,早就收了贿赂封了嘴,绝不会上报这等剧情的。”
“步将军是何意?”金吾冷了下来,“步将军指责咱家串通鞑靼?咱家怎么听人说,是步将军你私下售卖武器与鞑靼人,却又给不足数,惹得鞑靼人不满,才有了去年年底的劫掠。如今莫不是担心鞑靼人走了漏风声,便急了要取了兵权去调兵,反手杀了咱家这监军?”
步项明怒了:“金吾你血口喷人。谁人售卖武器给鞑靼人,你难道不知。如今反咬我一口是什么意思?无凭无据,还要砍我头不成?”
金吾扔下手里的棋子,冷笑道:“步项明,你冬天先斩后奏,领了苑马寺的马,把那军需一千好箭都拿去用了。违抗军令的帐,咱家还没跟你算,你却来咱家这里叫嚣?你说得没错,没有圣旨咱家敢砍你这宁夏总兵的头,但是咱家却能砍别人的头!”
“来人!”他指着步项明仆役,“这下贱人穿着带泥的靴子入内,污了咱家的地毯。把他拖下去,杖毙后砍头。”
下面私兵齐声应是,陆续上来抓了那仆役。
步项明暴怒,要过去拦人,却被七八个精兵反手压在地上动弹不得。
他手下仆役在外面院子被杖十下,惨叫声未绝,接着一刀而起,血溅当场。那头滴溜溜滚过来,停在了房门外。
金吾笑了笑:“步大人,您记住喽。官大一级,压死人。您今儿说什么,咱家这令都不会下的。鞑靼来不来,咱家可比您清楚得多了。万一真让您瞎猫带着死耗子,立了大功。那要咱家作甚呐?”
步项明双手被反剪,怒目瞪向金吾。
“把步大人‘请’出去吧。”金吾挥挥手,“什么时候步大人的膝盖软了,什么时候咱家再见步大人。”
步项明被人拖了出去。
金吾从旁边拿了精美的缎帕擦了擦手,对赵渊笑了笑:“来,咱们继续。”
赵渊轻轻应了一声,又下一字。
末了他输了金吾十余子,金吾狐疑盯他:“京城不是盛传庶人棋艺超群吗?”
赵渊道:“今日受了惊吓,有些慌张。”
他谨小慎微的样子,哪里还有半分贵族气质,金吾瞧着他低垂的头,轻蔑哼了一声。
“罢了。总归样貌还没什么变化。”他对下面人道,“来人,将庶人带去偏远歇息吧。”
他又瞧了瞧赵渊的道袍。
“再找些个精贵的衣物,明日好好给庶人打扮一下。”
*
赵渊被仆役推着,与陶少川汇合,又送去了一偏僻院落。
陶少川打量他问:“殿下无事吧?”
赵渊摇了摇头。
他拿出那只铃铛,牵着平安结。
铃铛在风中叮当作响。
过了片刻,他忽然热泪盈眶,他明白了沈逐要传递的意思。
铃铛……平安……
林奉安,还活着。
第35章 谁定苍生(二合一)
京城,烟袋斜街酒肆。
玉衡楼正对着什刹海那一侧,算是个清雅之地,设了假山石凳,供喜欢安静的客人们品酒赏景。
沈逐坐在靠近水边的那石凳上,看着湖旁不远处的道录司散了衙。眼神漆黑深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又过了片刻,周遭酒肆都掌了灯,墨色的湖面上亦升起了莹莹的倒影。
小二提了两个未拆封的酒坛子过来:“沈大人,您的酒。”
沈逐收回思绪,站起来接过酒坛,从怀里掏出五两银子递过去。
小二谄媚笑道:“哎哟,咱们玉衡楼可万万不敢收您的钱呀。您能来就是给咱们脸了。使不得、使不得。”
沈逐还欲再给,斜里插入一个醉醺醺的声音。
“人沈逐沈大人,现在可是北镇抚司指挥使,监听百官、专理诏狱,哪个敢不听话的、敢说了皇上朝廷不好的,直抓入狱无须请旨。现在要给你酒钱,你一个小二……还、还敢不收?”
沈逐抬眼去看,段宝斋蹒跚走过来,醉眼稀松。
“玉书。”沈逐喊了他一声。
段宝斋怪笑起来:“沈大人与我称兄道弟,我只觉心中惶恐,不敢相应。毕竟之前做了您兄弟的汤浩岚都死在御阶前了不是吗?”
“……他不遵太子令撰史,我不得以——”
“哼。”段宝斋走到他面前,直勾勾看着他,“沈逐,以前你说在北镇抚司,不得不遵上级指令。我们兄弟几个都体恤你。瑞邈平日瞧你不惯,我与开霁常常劝慰他。可是你、你……你怎么能……”
他说到这里,声音沙哑,质问:“你怎么能投靠了赵戟,做这宵小之辈。连自己兄弟都起了杀心?!这口人血喝起来快慰吗?”
沈逐听他质问,眉心渐渐紧蹙。
“段宝斋,我不是你。吏部尚书之子,衣食无忧,自小富贵,有些东西自然就是你们这些贵族公子的,不用争不用抢。你现在说我饮人血,你又何尝懂我的苦处。”
“苦处?”段宝斋笑了几声,问,“你的苦处能比得上被你割下头来示众的太子屈辱?能比得上全家死绝、褫夺封号为庶人、远在宁夏的赵渊悲惨?!别人的命不是命,只有你的才是吗?沈逐,你的良心呢,人性呢,喂狗了是不是?!”
一番逼问,直抵沈逐内心。
直让他狼狈不堪,几乎无法躲闪。
沈逐怒问:“你说我卑劣。你父亲段至临阵倒戈,拉了二三十朝中清流下水,他喝的人血,难道比我少?”
已醉的段宝斋怔在当下。
回忆起了他那个父亲——所谓朝廷重臣、清流之中的忠良砥柱,吏部尚书段至所做的一切。
他怔怔道:“他不是我父亲……我父亲不是这般的人……”
“他怎么不是你父亲。”沈逐说,“便是你如今生性再顽劣,再不求上进。你父亲依旧能靠着通天权力,在韩传军处为你谋得参将一职。你家大业大,仆役众多,不愁吃喝,打架赌博喝酒样样精通。你这般的混世魔王,可笑却还有无数媒人为你说媒。如今因为你父亲在新帝面前得了信任,更让人对你礼敬三分。段宝斋,你生来就是段至之子,你流着他的血,用着他积攒的财富,还要靠着他官运亨通。你又比我干净几分?”
段宝斋面容逐渐痛苦,仿佛已经被击溃,过了好一会儿,他忽然哈哈大笑,如泣如诉。
“你、你说得对。我与你没什么不同。父业子成、父债子偿。你说得对,沈逐……我不过是个吸血的蠹虫……便是不同意,也顺父意做了韩传军的参将。不过几日便要随他去宣州……韩传军杀了开霁父兄。我却要去给他做参将……我对不起开霁……我、我对不起他!”
说到此处,他大吼一声,将手中酒坛猛置于地。
酒坛粉碎。
浊酒四溅。
数年前少年在这玉衡楼前相遇。
数年后青年时却已各自离散。
兄弟情谊如这粉碎的酒坛,一团湿渍,成了滑稽的笑话。
段宝斋泪流满面,抬眼去看沈逐。
“自此以后,分道扬镳,不是兄弟。”
*
沈逐提了那两坛子酒回家,入大门过轿厅,便见庭院中已有一着灰色大氅的人负手等候。
那人回头,两鬓斑白。
正是之前在谒陵之乱时被谢太初所救的内官监提督太监严大龙。自回京后,他听了谢太初的话,于内廷和后宫对赵戟一片歌功颂德。
赵戟正是用人之际,如今随着大行皇帝殡天,赵戟已掌玉玺成为了嗣皇帝,他亦得了恩典,荣盛内官监掌印太监一职。
沈逐见他到了,上前抱拳道:“让严掌印久等。”
严大龙为人和蔼,笑了笑,回礼道:“不曾久等。新皇登基大典就在不久后,内官监里忙作一团,咱家也是刚抽开身过来,瞧沈大人院子里这梨花好看,也不过站了片刻。”
他瞥了一眼沈逐提得酒。
“沈大人去玉衡楼了?”
“听说掌印爱酒,便去打了两坛。”
“如今倒也不敢过量。”
两人寒暄几句,终于入了私密的内宅,关上门后,严大龙问:“你要让我看的人呢,带上来。”
沈逐应了一声。
“将皇太孙赵浚抱出来。”
他说完这话,严大龙脸色已变,肃穆瞧着里间寝阁。
片刻后,便有一着道袍的年轻人垂首抱着一十来岁的孩子过来,严大龙快步上前一看。
果真是在谒陵之乱中气绝而亡的皇太孙赵浚。
“太孙竟真活着。”严大龙声音发抖,“这、这是怎么回事儿?”
“先太子死后,皇太孙上前哭泣,又因肩头有伤,失血过多昏厥。那会儿情况错综复杂,我捏造死讯,后乘乱将太孙带了出来。”沈逐说,“只是皇太孙自那时起,便一直昏厥不醒。找过医生问诊,亦无好转。”
“好好,活着便好。皇太孙吉人自有天相。这么大的灾都熬过去了,总能醒来的。”严大龙眼眶红了,仔细打量赵浚,哽咽着说,“沈大人,您这可是大功德一件啊。”
沈逐一怔。
谢太初的判词便在耳边响起。
——沈大人似有大功德又似有大劫难降身。
——大功德便是大劫难。大劫难亦是大功德。命中注定,避无可避。
严大龙又观皇太孙半晌,依依不舍为他盖上被褥。
那抱着太孙之人便将太孙送回了内间。
严大龙坐下,擦了擦眼泪,感慨道:“且好生安置皇太孙于你处,我再暗自请名医来看,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说话之间,刚才抱着皇太孙的仆役又出来,撩起裙摆匍匐跪在严大龙面前。
“下令?”金吾果然冷笑了一声,“谁知道步将军所言虚实?”
步项明道:“属下绝不敢以军国之事造谣!”
“若步将军所言无误,为何咱家麾下在各关内守备太监不曾有军情紧急报呈上?”金吾说,“步将军,假传军情可是砍头的大罪。”
步项明问:“军国大事,属下为何假传?!众人皆知,金大人与鞑靼人售卖兵器,那些个守备太监与鞑靼人来往甚密,早就收了贿赂封了嘴,绝不会上报这等剧情的。”
“步将军是何意?”金吾冷了下来,“步将军指责咱家串通鞑靼?咱家怎么听人说,是步将军你私下售卖武器与鞑靼人,却又给不足数,惹得鞑靼人不满,才有了去年年底的劫掠。如今莫不是担心鞑靼人走了漏风声,便急了要取了兵权去调兵,反手杀了咱家这监军?”
步项明怒了:“金吾你血口喷人。谁人售卖武器给鞑靼人,你难道不知。如今反咬我一口是什么意思?无凭无据,还要砍我头不成?”
金吾扔下手里的棋子,冷笑道:“步项明,你冬天先斩后奏,领了苑马寺的马,把那军需一千好箭都拿去用了。违抗军令的帐,咱家还没跟你算,你却来咱家这里叫嚣?你说得没错,没有圣旨咱家敢砍你这宁夏总兵的头,但是咱家却能砍别人的头!”
“来人!”他指着步项明仆役,“这下贱人穿着带泥的靴子入内,污了咱家的地毯。把他拖下去,杖毙后砍头。”
下面私兵齐声应是,陆续上来抓了那仆役。
步项明暴怒,要过去拦人,却被七八个精兵反手压在地上动弹不得。
他手下仆役在外面院子被杖十下,惨叫声未绝,接着一刀而起,血溅当场。那头滴溜溜滚过来,停在了房门外。
金吾笑了笑:“步大人,您记住喽。官大一级,压死人。您今儿说什么,咱家这令都不会下的。鞑靼来不来,咱家可比您清楚得多了。万一真让您瞎猫带着死耗子,立了大功。那要咱家作甚呐?”
步项明双手被反剪,怒目瞪向金吾。
“把步大人‘请’出去吧。”金吾挥挥手,“什么时候步大人的膝盖软了,什么时候咱家再见步大人。”
步项明被人拖了出去。
金吾从旁边拿了精美的缎帕擦了擦手,对赵渊笑了笑:“来,咱们继续。”
赵渊轻轻应了一声,又下一字。
末了他输了金吾十余子,金吾狐疑盯他:“京城不是盛传庶人棋艺超群吗?”
赵渊道:“今日受了惊吓,有些慌张。”
他谨小慎微的样子,哪里还有半分贵族气质,金吾瞧着他低垂的头,轻蔑哼了一声。
“罢了。总归样貌还没什么变化。”他对下面人道,“来人,将庶人带去偏远歇息吧。”
他又瞧了瞧赵渊的道袍。
“再找些个精贵的衣物,明日好好给庶人打扮一下。”
*
赵渊被仆役推着,与陶少川汇合,又送去了一偏僻院落。
陶少川打量他问:“殿下无事吧?”
赵渊摇了摇头。
他拿出那只铃铛,牵着平安结。
铃铛在风中叮当作响。
过了片刻,他忽然热泪盈眶,他明白了沈逐要传递的意思。
铃铛……平安……
林奉安,还活着。
第35章 谁定苍生(二合一)
京城,烟袋斜街酒肆。
玉衡楼正对着什刹海那一侧,算是个清雅之地,设了假山石凳,供喜欢安静的客人们品酒赏景。
沈逐坐在靠近水边的那石凳上,看着湖旁不远处的道录司散了衙。眼神漆黑深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又过了片刻,周遭酒肆都掌了灯,墨色的湖面上亦升起了莹莹的倒影。
小二提了两个未拆封的酒坛子过来:“沈大人,您的酒。”
沈逐收回思绪,站起来接过酒坛,从怀里掏出五两银子递过去。
小二谄媚笑道:“哎哟,咱们玉衡楼可万万不敢收您的钱呀。您能来就是给咱们脸了。使不得、使不得。”
沈逐还欲再给,斜里插入一个醉醺醺的声音。
“人沈逐沈大人,现在可是北镇抚司指挥使,监听百官、专理诏狱,哪个敢不听话的、敢说了皇上朝廷不好的,直抓入狱无须请旨。现在要给你酒钱,你一个小二……还、还敢不收?”
沈逐抬眼去看,段宝斋蹒跚走过来,醉眼稀松。
“玉书。”沈逐喊了他一声。
段宝斋怪笑起来:“沈大人与我称兄道弟,我只觉心中惶恐,不敢相应。毕竟之前做了您兄弟的汤浩岚都死在御阶前了不是吗?”
“……他不遵太子令撰史,我不得以——”
“哼。”段宝斋走到他面前,直勾勾看着他,“沈逐,以前你说在北镇抚司,不得不遵上级指令。我们兄弟几个都体恤你。瑞邈平日瞧你不惯,我与开霁常常劝慰他。可是你、你……你怎么能……”
他说到这里,声音沙哑,质问:“你怎么能投靠了赵戟,做这宵小之辈。连自己兄弟都起了杀心?!这口人血喝起来快慰吗?”
沈逐听他质问,眉心渐渐紧蹙。
“段宝斋,我不是你。吏部尚书之子,衣食无忧,自小富贵,有些东西自然就是你们这些贵族公子的,不用争不用抢。你现在说我饮人血,你又何尝懂我的苦处。”
“苦处?”段宝斋笑了几声,问,“你的苦处能比得上被你割下头来示众的太子屈辱?能比得上全家死绝、褫夺封号为庶人、远在宁夏的赵渊悲惨?!别人的命不是命,只有你的才是吗?沈逐,你的良心呢,人性呢,喂狗了是不是?!”
一番逼问,直抵沈逐内心。
直让他狼狈不堪,几乎无法躲闪。
沈逐怒问:“你说我卑劣。你父亲段至临阵倒戈,拉了二三十朝中清流下水,他喝的人血,难道比我少?”
已醉的段宝斋怔在当下。
回忆起了他那个父亲——所谓朝廷重臣、清流之中的忠良砥柱,吏部尚书段至所做的一切。
他怔怔道:“他不是我父亲……我父亲不是这般的人……”
“他怎么不是你父亲。”沈逐说,“便是你如今生性再顽劣,再不求上进。你父亲依旧能靠着通天权力,在韩传军处为你谋得参将一职。你家大业大,仆役众多,不愁吃喝,打架赌博喝酒样样精通。你这般的混世魔王,可笑却还有无数媒人为你说媒。如今因为你父亲在新帝面前得了信任,更让人对你礼敬三分。段宝斋,你生来就是段至之子,你流着他的血,用着他积攒的财富,还要靠着他官运亨通。你又比我干净几分?”
段宝斋面容逐渐痛苦,仿佛已经被击溃,过了好一会儿,他忽然哈哈大笑,如泣如诉。
“你、你说得对。我与你没什么不同。父业子成、父债子偿。你说得对,沈逐……我不过是个吸血的蠹虫……便是不同意,也顺父意做了韩传军的参将。不过几日便要随他去宣州……韩传军杀了开霁父兄。我却要去给他做参将……我对不起开霁……我、我对不起他!”
说到此处,他大吼一声,将手中酒坛猛置于地。
酒坛粉碎。
浊酒四溅。
数年前少年在这玉衡楼前相遇。
数年后青年时却已各自离散。
兄弟情谊如这粉碎的酒坛,一团湿渍,成了滑稽的笑话。
段宝斋泪流满面,抬眼去看沈逐。
“自此以后,分道扬镳,不是兄弟。”
*
沈逐提了那两坛子酒回家,入大门过轿厅,便见庭院中已有一着灰色大氅的人负手等候。
那人回头,两鬓斑白。
正是之前在谒陵之乱时被谢太初所救的内官监提督太监严大龙。自回京后,他听了谢太初的话,于内廷和后宫对赵戟一片歌功颂德。
赵戟正是用人之际,如今随着大行皇帝殡天,赵戟已掌玉玺成为了嗣皇帝,他亦得了恩典,荣盛内官监掌印太监一职。
沈逐见他到了,上前抱拳道:“让严掌印久等。”
严大龙为人和蔼,笑了笑,回礼道:“不曾久等。新皇登基大典就在不久后,内官监里忙作一团,咱家也是刚抽开身过来,瞧沈大人院子里这梨花好看,也不过站了片刻。”
他瞥了一眼沈逐提得酒。
“沈大人去玉衡楼了?”
“听说掌印爱酒,便去打了两坛。”
“如今倒也不敢过量。”
两人寒暄几句,终于入了私密的内宅,关上门后,严大龙问:“你要让我看的人呢,带上来。”
沈逐应了一声。
“将皇太孙赵浚抱出来。”
他说完这话,严大龙脸色已变,肃穆瞧着里间寝阁。
片刻后,便有一着道袍的年轻人垂首抱着一十来岁的孩子过来,严大龙快步上前一看。
果真是在谒陵之乱中气绝而亡的皇太孙赵浚。
“太孙竟真活着。”严大龙声音发抖,“这、这是怎么回事儿?”
“先太子死后,皇太孙上前哭泣,又因肩头有伤,失血过多昏厥。那会儿情况错综复杂,我捏造死讯,后乘乱将太孙带了出来。”沈逐说,“只是皇太孙自那时起,便一直昏厥不醒。找过医生问诊,亦无好转。”
“好好,活着便好。皇太孙吉人自有天相。这么大的灾都熬过去了,总能醒来的。”严大龙眼眶红了,仔细打量赵浚,哽咽着说,“沈大人,您这可是大功德一件啊。”
沈逐一怔。
谢太初的判词便在耳边响起。
——沈大人似有大功德又似有大劫难降身。
——大功德便是大劫难。大劫难亦是大功德。命中注定,避无可避。
严大龙又观皇太孙半晌,依依不舍为他盖上被褥。
那抱着太孙之人便将太孙送回了内间。
严大龙坐下,擦了擦眼泪,感慨道:“且好生安置皇太孙于你处,我再暗自请名医来看,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说话之间,刚才抱着皇太孙的仆役又出来,撩起裙摆匍匐跪在严大龙面前。